《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an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拉·韦斯特弗,美国历史学家、作家。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这本书被比尔·盖茨评为年度荐书NO.1,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已累计80周仍高居TOP1;Goodreads读者票选超越米歇尔《成为》获年度最佳图书。
   这是一本自传,作品讲述了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哈佛大学访学机会和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这位女孩来自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家庭,她的童年是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她父亲对子女坚持的信条。她的父亲不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声音和自己的意志。
   然而,女孩受哥哥泰勒的影响开始自主学习。她从垃圾堆里、从哥哥肖恩对其身体和精神的虐待中爬起来。她也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但她凭借坚强的意志力、生活的常识以及与生俱来的智商和天赋,自己不断地接受教育,接受新世界的观念,最终挣脱了家庭腐旧的枷锁,自学考取了杨百翰大学,接着又到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求学,教育给她打开另一个世界,一个全新的新世界。她奇迹般的经历见证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和独立人格养成的过程。
   这是一个关于教育引起自我蜕变的故事。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孩从被父亲困在深谷到破茧成蝶的过程。迷茫、寻找、反抗、追求,这些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都能在主人公身上找到踪影。在追随主人公成长的过程中,你会反思、质疑自己的生活,正如比尔·盖茨所说: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快拿起来阅读吧!
  第一部分 我的双脚已离开土地(节选)
   ……
   黛比正把一盘砂锅菜递到我手里,这时电话响了。是母亲打来的。
   “马拉德出事了。”她说。
   母亲知道的信息不多。肖恩头朝地摔了下来。有人打了911,他已被空运到波卡特洛的一家医院。医生不确定他能否活下来。她知道的就这些。
   我想知道更多,一些关于概率的陈述,即使只为找个否定它们的理由。我希望她说“他们认为他会没事的”,甚至是“他們觉得我们会失去他”。什么说法都可以,而不是“他们不知道”。【批注1:这种迫不及待想知道一个结果的心理,恰好反映出“我”内心的矛盾:当“我”因兄妹亲情希望肖恩活下来时,肖恩对“我”施暴的种种记忆又会对“我”说:“他不配你为他这么做。”可若“我”要诅咒他,又会遭到亲情的反驳。因此“我”需要得到一个肯定的结果,才能平静地对这两种心理说:“结果已经这样了,多说也没有用。”这里很好地体现“我”对肖恩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
   母亲说我该去趟医院。我想象肖恩躺在一张白色的轮床上,生命正从他身上一点点流逝。我感到一阵失落,膝盖一弯差点瘫倒,但接下来的一刻,我感觉到了别的东西:解脱。
   一场暴雪即将来临,到时沙丁峡谷会铺上三英尺厚的雪,那里是守卫着我们的山谷的入口。我开去黛比姨妈家的是母亲的车,轮胎被磨平了。我告诉母亲我去不了了。
   通过当时在场的卢克和本杰明的详细讲述,我零零碎碎地了解了肖恩坠落的经过。那是一个寒冷的下午,狂风呼啸,细细的尘土在柔软的云中飞扬。肖恩当时正站在一个离地二十英尺高的木托盘上。他下方十二英尺是尚未完工的混凝土墙,钢筋像不太锋利的烤肉叉一般向外突出。我不确定当时肖恩在托盘上干什么,他很可能是在安装支架或焊接,因为这类工作由他负责。爸爸在开叉车。
   关于肖恩坠落的原因我听过互相矛盾的说法。有人说爸爸意外地移动了吊杆,肖恩从边缘仰面摔了下去。但普遍的共识是肖恩站在托盘边缘,不知为何后退一步,失足了。他的身体在空中慢慢旋转,往下跌落了十二英尺,于是当他碰到钢筋裸露的混凝土墙时,头先撞了一下,然后继续下落八英尺才摔到地上。
   这是别人向我描述的坠落经过,但与我脑海中勾勒的情况不同——一张白纸上,等距的平行线。他上升,落到斜坡,撞上钢筋,又回到地面。我把整个过程理解为一个三角形。当我用这些术语去思考整个事件时,一切就说得通了。然后这页纸上的逻辑在我父亲面前败下阵来。【批注2:对于“我”的这些想法,真不知应该高兴还是悲伤,“我”已经能快速勾画出一个三角模型了,这是好事;但在自己的哥哥摔下十几米高台子后,仍能冷静地勾画模型,这说明“我”已不再把肖恩当成哥哥,而是一个陌生人。】
   爸爸查看了一下肖恩。肖恩晕头转向,一只眼睛瞳孔放大,另一只没有,但没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没人知道这意味着他颅内出血了。
   爸爸叫肖恩休息一会儿,卢克和本杰明扶着他靠在皮卡旁,接着回去干活。
   之后的事实更加扑朔迷离。
   我听到的版本是十五分钟后肖恩又漫步回到了工地,爸爸以为他准备好继续工作了,便让他爬上托盘,而从不喜欢别人指手划脚的肖恩开始针对周围的一切朝爸爸尖叫——从设备,到仓库设计,再到他的工资。他喊得嗓子都哑了,就在爸爸以为他已经平静下来时,他一把抱住爸爸的腰,像扔一袋粮食一样把他扔了出去。爸爸还没来得及爬起来,肖恩就跑了,边跑边咆哮和大笑。卢克和本杰明这才意识到事情有点不对头,于是追了上去。卢克先追上他,但逮不住他;后来加上本杰明的力量,肖恩才稍微放慢了速度,直到三个男人一起抓住他——将他放倒在地,由于他一味反抗,头部又重重碰了一下,他才终于一动不动了。【批注3:正常情况下,一个儿子这样对自己的父亲尖叫,大家一开始就会觉得他不对劲。可直到肖恩将父亲扔出去,卢克和本杰明才感觉不对头。这说明肖恩对父亲尖叫已是习以为常的事了,这是对父亲的反抗。】    没人向我描述过肖恩头部第二次被撞时发生了什么。我不确定他是否癫痫发作,呕吐,或是失去了知觉。但令人寒心的是,有人——也许是爸爸,很可能是本杰明——拨打了911,之前我的家人从没这么做过。【批注4:此处让我们看到一个偏执的父亲对就医的抵触和无知。作者的家人不相信现代医学,这都源自于父亲思想的禁锢。这也再次体现作者家庭的离奇和偏执。】
   他们被告知直升机几分钟内将到达,后来医生们会推测,爸爸、卢克和本杰明在扭打中让肖恩摔倒在地时——他已经遭受过一次脑震荡——他已情况危急。他们说他头部撞地没有当场死亡堪称一个奇迹。
   我难以想象他们等待直升机时的情景。爸爸说医护人员赶到时,肖恩正抽泣着找母亲。等到了医院,他的精神状态已经改变了。他赤身裸体站在轮床上,双眼鼓出、充血,尖叫着要把下一个走近他的浑蛋的眼睛挖出来。接着他瘫倒在地,呜咽起来,终于失去了知觉。【批注5:来到这里,我们也会发现,肖恩其实也很可怜。读到这里时,我会颤抖:让自己的儿子不穿任何防护装备在那么高那么危险的地方工作,最后被摔成脑震荡——什么样的父亲才能干出来这样的事呀!肖恩的勇猛好斗,或许只是原本弱小的他为保护自己装上的尖刺。】
   肖恩挺过了那一晚。
   早上我开车回到巴克峰。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没有急着赶到哥哥的病床前。我告诉母亲我得上班。
   “他点名要你去。”她说。
   “你说过他都不认人。”
   “是的,”她说,“但是护士刚刚问我他是否认识一个叫塔拉的人。整個早上他一遍又一遍地喊你的名字,不管是睡着还是醒着。我告诉护士塔拉是他的妹妹,现在他们说要是你能来就好了。他可能会认出你,那可很了不起。他到医院后只提到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你。”【批注6:连同上面母亲说的那句“他点名要你去”,从这两句话可见哥哥肖恩对妹妹的爱。一个人在头部受重伤的昏迷的时刻还记得的人一定是他记忆中最难忘的人,肖恩爱打人,尤其爱打“我”,但是,当他在最脆弱的时候,他选择了“我”。可见,虽然肖恩偏执、暴戾,但他内心又深爱着自己的妹妹。也是这份偏执的亲情,一直绑架着作者,使她难以逃离家庭,内心分裂。】
   我沉默了。
   “油钱我来付。”母亲说。她以为我不去是因为要花三十美元的汽油费。她这么想让我很尴尬,但如果不是因为钱,我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去了。
   “我现在就走。”我说。
   很奇怪,我对医院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也不记得我哥哥的样子。我依稀记得,他头上裹着纱布,我问为什么,母亲说医生做了开颅手术,为了缓解压力、止血和修复什么的——实际上,我不记得他说了什么。肖恩像个发烧的孩子一样辗转反侧。我在他身边坐了一小时。有几次他眼睛睁开了,但意识不清,没有认出我。
   第二天我再去时,他醒着。我走进房间,他眨了眨眼睛看着母亲,似乎想确认一下她是不是也看见了我。
   “你来了,”他说,“我没想到你会来。”他握住我的手,然后睡着了。
   我盯着他的脸,看着缠在他额头上和耳朵上的绷带,我的怨恨在滴血。接着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不想早点儿来。因为我一直害怕自己的感受,害怕如果他死了,我可能会为此高兴。【批注7:这段“我”的心理描写点明了“我”为何对去看望肖恩那么抗拒——“害怕如果他死了,我可能会为此高兴。”】
   我清楚地记得医生想让他住院,但是我们没有医疗保险,况且已经开销巨大,肖恩得过十年才能付清。一等他病情稳定可以上路了,我们就把他带回了家。
   他在起居室沙发上待了两个月。他身体仍然虚弱——去趟卫生间便能耗尽所有力气。他一只耳朵完全失聪,另一只耳朵听力受损,所以有人对他说话时,他常常把头转过来,将能听见的那只耳朵对准那人,而不是用眼睛看着对方。除了这个奇怪的举动和手术后的绷带,他看上去很正常,没有肿胀,也没有瘀青。根据医生的说法,这是因为受伤极为严重:外部未见损伤,意味着损伤都在内里。
   过了一段时间我才意识到,尽管肖恩看起来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看上去头脑清醒,但如果你仔细听他讲故事的话便会发现,它们毫无意义。它们根本算不上是故事,只不过是一个接一个的正切。
   我为没有立即去医院看望他而深感内疚。为了补偿,我辞掉了工作,夜以继日地照顾他。他要喝水,我就去端来;他饿了,我就去做饭。【批注8:在看见肖恩生病的惨状后,“我”对肖恩的亲情压倒了怨恨,“我”开始无微不至地关怀他照顾他,可见在“我”的内心深处,肖恩仍是一个对“我”好的哥哥。】
   赛迪又开始在家里走动,肖恩表示欢迎。我期待她的来访,因为这为我争取了学习的时间。母亲觉得我陪着肖恩很重要,所以没有人来打扰我。平生第一次我有了大段的时间用来学习——不用去拆解废料、过滤酊剂,也不必为兰迪检查库存。
   起初看这本书时只是随意翻了翻,觉得没意思,便丢下去找别的书了。
   真正捧起书来阅读,已经是“新冠肺炎”爆发后居家的第五天。足不出户的生活使我闲得发慌,便耐着性子细细看,这一看便看出意思,看出精彩来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为塔拉一家的生活感到不可思议:不上学?不看医生?还认为理所当然?这太荒谬了!我和塔拉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到塔拉的可贵可敬。
   塔拉曾经生活在她的父亲——一个笃信甚至是疯狂的摩门教徒——所精心营造的世界里,就像是活在一座摩门教的牢笼里。塔拉从小被灌输的,就是她父亲所谓的真理,塔拉曾经也对此深信不疑。
   后来,塔拉通过哥哥泰勒的引导,考上大学,接受了教育。教育改变了她,使她开始疑惑:爸爸和其他人的观点哪个才是对的?哪个才是我该接受的?塔拉一直在两个世界徘徊,甚至分裂成了两个人。在学校里她是那个正常人塔拉,一回到大山中,她便是遵守父亲信仰的塔拉。
   但在最后,来自家庭的残暴和学校的鼓励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大山中的塔拉死了,这世上只有一个全新的塔拉。
   这就是教育能带给我们的力量——无限的可能。
   (荐书人:深圳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初一〈11〉班郑怡然、项伟盛,指导老师:李平)
其他文献
编者按: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回首2020年,我们百感交集:一年来,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性成果,社会经济全面恢复步伐加快;一年来,大事要事多、新鲜事物多、先进人物多、感人事迹多。反映在语言层面,新概念、新词语丰富多彩,是流行语的“大年”。它们在2020年出现、流行,进而沉淀为文化的一部分,并在一定时间内左右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让我们一起聚焦过往、展望新春。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
教学目标   一、掌握“名”“灵”“馨”“鸿”“素”“形”等实词的含义和虚词“之”的用法。   二、学会自己解决疑难问题,能翻译课文,并在理解基础上流利朗读并准确背诵课文。   三、理解作者的志向和抱负,懂得中华传统美德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教学设想   这篇文言短文,是初中课文中唯一的铭文,极富韵律,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文言重点词语的积累应该是随文学习,在积累的过程中
你、我、他,或许已经在生活里溜达了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抑或更久。在这三十、四十、五十或者更久的年岁里,是多少个已逝的昨天,是多少正在把玩的今天,以及正在算计着的明天。说实话,我从未认真地考虑过昨天、今天和明天之于生活的意义,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认真地捱日子。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这段庄子《逍遥游》的文字读过太多次,却并未太在意,也就没怎么品出它
统编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目标其一是: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学习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做课后第五题“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大多数同学只是写了自认为是什么原因,无推理过程。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问题早已被人论证过,学生缺少探究的
【编者按】本期选取的微型小说,写的都是人性。每个故事中的人物,无论有名字还是没有名字,都是个别代表整体,一个人的故事就是整个人类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看到复杂的内心,看到布满云雾的人性,既让人感动,也令人警醒。  卧 铺  刘洪文   在外地实习半年的刘凤放假了,因为几个高中时的好友要来这边聚一聚,所以刘凤没有马上回家,没想到这一耽搁就是一周多的时间,于是就赶上了春运。  
我不能动弹,也难以喘息。每次尝试都无法挣脱,它逐渐收缩,像一只恶犬,想要把我的肉和骨撕碎,它的尖牙闪着光泽,又透着鲜红……  我痛彻心扉,却又无力摆脱。这一切的痛苦,都源于我一再的“贪婪”。  那时,我照旧在街上,机灵地穿行于人群间,但他们拿我没办法。我又找到一个垃圾箱,但里面又只是装满着失望。肚子在抗议,鼻子又传来消息,那是肥美的香油和甜美的酱料对我的呼唤。跟随香味仙子的指引,我来到一户人家。铁
中央的话语就是官话,也就是国语。官话之所以叫官话,是因为只有在官员当中,这种民族共同语才推行得开。这也不奇怪。想那时一般民众守着祖上传下来的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谁也不轻易往外跑,没什么对外交流的需要。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會说土话,就足以打招呼、走亲戚,拿鸡蛋换油盐酱醋的了。要想让这些普通老百姓都学会“普通话”,不比让黄河水变清容易多少,也没这个必要。有此必要的,是那些必须得在外边跑来跑去的人。这些
午后,微风和煦,秋阳在前方铺了一条大道。我享受着微风的温柔,带着愉悦的心情出发去图书馆了。  到了图书馆,人挺多的,但没任何噪响,宁静的空气和浓郁的书香夹杂在一起,别有一番美好。我寻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打开书,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  接着,有两个人同时进来了,坐在我对面。我抬头好奇地打量了一下,是两个青年。我接着看我的书了。正当看得入神,突然,一只脚狠狠地踢在我腿上,一阵钻心的痛。  沉醉在书中精
我们知道,《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那么,《桃花源诗》是怎样的呢?  晚年的陶渊明,已经看透了黑暗的政治和污浊的社会现实,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诗》就是在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写道: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
端午节前后,陪妻和女儿以及外孙女往四马路购物。广场有“应节塑像”:中秋是嫦娥,农历新年是财神爷;端午节,当然轮到屈原了。此类塑像我向来不很留意。譬如财神爷,总是一个样儿——谁知道他长得什么样儿?至于嫦娥,也同为神话人物,只要塑成个古典美女就行。  这一次,却令我刮目相看。不同于嫦娥和财神爷,屈原到底是名列史传的古代大诗人,虽没人见过他,诗人却有作品传世,而这作品便成为历代画家按图索骥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