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昆曲兑换此生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vi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重视人生体验,主题的虚构性与语言的抽象性都受到一定的制约,作者的身份与思想在最真诚的状态下向读者敞开。女性散文作为散文的一种,从“五四”始,便在“人的发现”与“个性的解放”之下聚焦女性生命的書写,将女性独有的感悟与审察诉诸笔端,经过新时期后的发展演变,女性散文中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增强,具有现代文化特征的审思品质有对外部世界的审察,进入到对女性“内宇宙”,也即情感世界的凝视。现代散文中的抒情传统在女性散文中得到了绝佳的承继。只是,特点若过于强化不免滑至另一歧路,女性的散文若不想陷入黏腻且哀怨的情愫,从过分抒情的泥沼中脱身而出,摆脱汪曾祺指出的“过多的抒情,感情的缠绵,读起来有‘女郎诗’的味道”,文章的中心必定需要超越人本身的一种文化精神,以支撑起身为女性独有的体验,为游丝一样的情绪,为不可琢磨的感知寻找一种具化的表达,建立起一代女性的人格特征与心灵世界。
   东珠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创作实践,她以女性视角向着女性生命本体进发,透视深层的潜意识中与历史文化的相似之处,将女性的生育、衰老、病残及死亡的经验作形而上的提升,并最终与昆曲相遇。有着“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抒情性强、动作细腻,像极了女人,东珠便将生命兑换成昆曲,以昆曲作为审视女性的媒介进入女性自我的叙述,表达对于女性生存的追问。在结构上也以昆曲作为一条隐线索,为文章建构了双层的审美空间。这种文化视点上的切入角度,转喻后寓言式的写作,让东珠对女性命运的追溯多了一份历史的深沉意味。
   东珠最大程度地呈现着女性生存困境,表现女性生存挣扎为此篇文章的旨归,凭借滚动跳跃的意识,对时空自由切割,让叙述在文章中活起来,走出单一的情感倾诉,将故事打散至文章各处,以昆曲为线索,勾连起不同境况下的女性心理。将自己对昆曲的独特感受力与对女性的关爱融汇一体,淡化生活的情节,提纯其间的感知。“自奶奶开始,稍带着母亲,至小姨达到顶峰”,再加上文中的我,昆曲的咿呀唱调伴随着三代人的人生。每个女人的一生都是破碎的,地下生长着的奶奶,家庭暴力中淡漠的母亲,二十四岁便撒手人世的小姨,还有漂泊无根的我。女性的软弱面使得在巨大的历史因袭面前,无根的漂泊似乎成为女性天生宿命,找家成为心灵的必然。寻而不得的失落,生命的疼痛和伤感被无限扩张。在这一维度上,昆曲代替了地理意义上的“家”,成为精神的依靠,女性对世界的感知路径被拓宽,历史或者文化为女性提供了另一港湾。当然,这些女性也是坚强的,郑慧娟的出现,是东珠对女性另一面的呈现,就像“昆曲从来不曾呐喊。从来都是浅吟低唱,越是悲,越是从长计议”,郑慧娟自己带孩子打拼生活,跨过磨难与苦痛,与这个世界进行着不妥协的战斗。昆曲是她生命的附丽,也为她的不妥协提供着不绝的精神动力。而“我”在工作受阻,身患癌症时,也全仰仗阴柔的昆曲支撑着生命。无论是郑慧娟、“我”,还是那位红木家具的老板娘,都在昆曲的陪伴下完成对时光人事的坚守,展现着女性的别样刚强。
   女性在现代社会里的被认知首先基于性别角色,其所进行的社会实践、精神实践以及身心体验都在这一角色内得到指认。被称为“第二性”的女人,对爱与美的追寻便多了一层含义,指向一种个性的能力,一种独立自我的选择。昆曲在这里是所有爱与美指向的综合象征体。东珠将昆曲定义为叙述的一种意象,或者女性之间的一种暗号。东珠意倾昆曲,与昆曲剧目中的人物相遇的无数时刻,不妨说是与内心最想成为的自己相逢,她不惮于写出女性在传统伦理、日常生活以及自我发展等众多重围中的深刻性别危机,以昆曲为武器突出重围,尽情舒展自己的生命,也将散文的审美意蕴进行了有深度的呈现。
其他文献
“黑夜是什么?”小时我曾这样天真地问爷爷,爷爷仰着头,眼里沉淀着梦幻般的色彩,用悠然而悲凄苍凉的声音告诉我:“人类,是被黑夜抛弃的孩子。”  长大,上学,这个有关黑夜的问题不再出现,只是每当睡觉时,我总能听到爷爷在床铺上的辗转无眠,总能听到爷爷在阳光下一声声低沉的叹息。  爷爷去世那天,史学课上,我终于知道什么是黑夜,什么是星空,史学课上全息显示屏里尽是浓得化不开的黑绸子,上面缀了几粒星,几团星云
期刊
北京城里槐花院,润了童年;什刹海下绿藻荡,根扎土中难再移;柳树下一圈儿老头子,让难与苦难沉入湖,留下闲散与平静。  假期中偶尔在什刹海边上转一转,商业街上人满为患,出了大门的男男女女直奔车站,抱怨、累和难如有实质,与快乐愉悦混在风中,久久不散。句子短而急,不满来得快去得也快。  不同于此,柳树旁半圈老头总在下象棋,天色晚了回家,一早再出来,清闲无事一般,好像余生已只有这一项事儿可干。我曾在什刹海外
期刊
清晨,五点钟不到,资深快递员老吴便起床送快递了。  他穿过大街小巷,绕过大大小小的运输机器人,头盔上的电子护目镜忠实地为他呈现出了电子地图,地图上用红点标出了送快递的位置。老吴驾着飞梭车,每到一个点,他就按一下座位边的按钮,一个快递便被扔在了屋门口,很快,便有保姆机器人把它拿进去,老吴不用看,也知道,只有新手才会看快递是如何被拿进去的,在这个年代——3055年,除蓝领之外,大多数人,根本不出家门。
期刊
舟中曲  舱外观海,舱内读书抚琴。船上的日子也可以有滋有味地打发。  命运诡谲,摊派不识水性的我,去过水陆两栖的生活。十来层楼高的“黑鹰”号货轮,竟成了我的半个家。  唐的船长办公室和卧室相连。日间人来人往,我闭门在内,仍阻挡不住谈话声、说笑声、电话铃声,和复印机之类的种种声波,从细密的门缝侵袭过来。  学音乐之人,大多有声癖——畏惧嘈杂声。  唐有间个人储藏室,位于同一楼层的尽头。里面存放着他的
期刊
在这个年代,没有大的视野,没有现代主义的意识,小说已难以写下去。这道理每个作家都懂,并且在很长时间里,我们都在让自己由土变洋,变得更现实主义。可越是了解着现实主义就越了解着超现实主义,越是了解着超现实主义也越是了解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的长河,在这条长河上有上游中游下游,以及湾、滩、潭、峡谷和渡口。超现实主义是生活迷茫、怀疑、叛逆、挣脱的文学表现,这种迷茫、怀疑、叛逆、挣脱是身处时代的社会的环
期刊
按语(刘艳):最近看到严歌苓200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寄居者》1改编成的同名电影,已开机,在上海影视乐园(上海车敦影视基地)紧张拍摄中。感慨多多。  《寄居者》是我很早就读过,但是在研究中写到并不很多的一部严歌苓的作品。迄今所作关于这部长篇小说的论述,也仅仅是在谈及“女性视阈中的历史与人性书写”这样一个话题(关及严歌苓多个长篇小说)时,曾经一笔带过:《寄居者》也是对抗战时期一段历史的还原。小说以抗
期刊
“遍江北底野色都綠了。”  ——《和平的春里》康白情  “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话作为某种议论的开篇。每每听到这句话,我就想起《和平的春里》这首诗。因为他们表现出来的对于和平安宁的环境的赞美,更因为这首诗后面部分作者向春天里的“格格不入”投去的悲悯的眼神,让我不禁想到当下好似涌动着暗流的平静湖面的世界。  “柳也绿了。麦子也绿了。水也绿了。鸭尾巴也绿了。茅屋盖上也绿了。”当下的
期刊
戏里戏外真难辨,春秋皆在弹指间。休说曲中怨,对镜昨日现。  衔杯玉酒问君安,屈身一拜尽婉转。胭红醉步颠,笑看世中仙。  ——题记  自长安城内一年一度的诗会结束,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常提到鱼幼薇这个名字。此女年方九岁,善诗文,于诗会中崭露头角,一时声名鹊起。  温家公子慕名而来,经多方打听来到长安城一处偏僻的院落中,正迟疑着,“吱呀”一声木门被人打开。“敢问公子有何贵干,此处只我一户人家,莫不是寻错
期刊
“讀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谈。”摩挲书页,捧卷而读,书中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总会叩击我跃动的心灵。而在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有两位在我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们是孙少安和关羽。  “平凡的世界,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感谢你告诉我:青年立世,当胸怀凌云志。  孙少安,一个坚信奋斗改变命运的热血青年,用满腔的激情和不懈的开拓,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陕北那片曾经贫瘠不堪却涌动着
期刊
“睡觉啦,晚安。”妈妈熟悉的声音穿过我的房门,在卧室里回荡着……夜,静悄悄的,一米皎洁的月光胆怯地躲在窗边,知了们还在尽情地聊着天……枕头像许久没见的老朋友一樣,紧紧地拥抱着我的头。我礼貌地闭上了眼睛,沉浸在熟悉的故事之中……  “嘀嗒!嘀嗒!”小闹钟又来跟我打招呼了。今天和往常一样,妈妈依旧让我早早躺下,总说疫情期间充足的睡眠对身体最有帮助,哎,可是我是想睡又睡不着啊……昨天数羊就没奏效,今天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