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在建筑物中的应用,能帮助建筑物有效节水,将产生的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不断提升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这对当前我国淡水资源紧缺问题的缓解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指出了给排水系统发展节水以及节能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将给排水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理念结合的思路,对绿色建筑中的给排水技术方面做了探讨,以促进绿色建筑中给排水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
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建筑类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污染高、耗能高的特点。我国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落实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标准,为此,建筑给排水在设计过程中就应基于绿色节能的角度,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基础上,考虑对水资源及能源的节约,通过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缓解城市用水压力,以保护水资源。
1 绿色节能概述
1.1 绿色节能理念概述
绿色节能理念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在社会经济生产和社会活动的过程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二是在进行资源利用的过程之中可能的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从本质上讲,绿色节能理念实质上就是对如何有效的节约各种资源的探索。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入,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节能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阶段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相关部门的有力监督和各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在绿色环保发展的征程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现阶段这一理念的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应用层次在不断的升高,在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都实现绿色节能发展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建筑物建设过程之中各个环节应用环保节能技术是实现我们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要深入的研究如何在建筑物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之中应用环保节能的理念。在研究的过程之中要深入的思考环保节能理念同给排水设计的融合,在应用环保节能理念的过程之中不要仅仅将眼光投入到结构的设计之中,还要充分的考虑同给排水设计相关的诸多内容。例如给排水设计之中的材料应用,对给排水设施的维护检修等。总之,在建筑物的给排水设计之中应用环保节能理念时要尝试从整体资源的调配利用的角度入手,不要将这一理念的应用局限在给排水的结构设计之中。
1.2 环保节能理念应用的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成为了中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这一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存在各种资源消耗大,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等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们充分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节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人们的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增强。这一理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之中的应用具有非常真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其切实的实现了对有限的资源的节约;二是提高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传导到建筑物设计和建设本身的表现为显著的降低了建筑物的建筑成本且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在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之中给排水设计对资源的节约效能最为明显,因为在整个建筑使用的寿命之内这一系统都在发挥着资源利用的功能,其对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节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环保节能意识在建筑物给排水设计之中的应用对于切實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建筑物给排水之中水资源利用情况概述
在建筑物使用的过程之中水资源是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当前阶段建筑物给排水设计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违反节能环保理念的设计:一是给排水系统之中水流的流速设计过大,导致给排水管路长期在高压的环境之中运行,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素进而造成给排水系统管路的破损进而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维修排查工作。二是无法对建筑物之中产生的各种类型的废水和自然雨水等进行回收再利用,导致了对资源的浪费;三是在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不注重对节能节水设备的应用,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在系统之中的各种设备中浪费。在行筑物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之中落实环保节能的理念的关键就是解决当前建筑给排水系统之中存在的对资源浪费的现象。
3 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 给水装置压力过大
从我国目前绿色建筑中给排水项目的施工情况和建筑结构上来看,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水技术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些部位的给水压力设置不太合理,在一些绿色建筑的节水设施中出现给水压力大的情况,这就导致了给水设施在给水时会出现因给水压力大而引起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尤其是在用户用水时,这方面的影响特别明显。
3.2 排水装置设计不科学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方案的设计中,排水系统的设计也是一个关键的方面,不合理不科学的排水系统会影响水的收集和排放,而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主要是因为其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不符合相关绿色建筑的构造。而这种设计不合理不科学的排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浪费甚至污染水资源的现象,使很多干净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就被损耗。排水装置设计不科学的问题需要得到重视,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设计和优化排水系统,减少甚至避免问题的发生。
3.3 给排水过程中出现漏水
在给排水设施运行的过程中,水资源泄露问题也是绿色建筑给排水设施节能节水面临的重点问题,在设施运行的过程中,水资源泄露会导致大量水的浪费,并且这种因为漏水而导致的浪费水的现象在给排水设施中时普遍存在的,引起此现象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给排水的管道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二是给绿色建筑中排水系统的管道在使用到的过程中出现了破损,从而引起了漏水;三是给排水管道的材料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后两种问题是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设施经常出现的问题,并且这两种问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解决。
4 绿色建筑中节水节能的新技术
4.1 采用节能的给水装置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绿色建筑所需要的给水压力合理地设计和选择给水装置,使其既可以保证绿色建筑各个位置用水的需要,又可以避免单个位置出现较大的水压,这样就可以减少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浪费。而在节能给水装置室外供水压力不够时,通常选用变频泵给水。
4.2 减少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是绿色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设计绿色建筑排水节能设施时需要减少二次污染,避免二次污染导致优质水资源的损失,一旦减少了排水系统中水资源的二次污染,能大幅度节约水资源,同时也会方便排水的回收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3 使用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设备
为了达到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的目的,可以在设备的选用上可以选用一些节约能源的设备,如节水马桶、节水水龙头、节水花洒等,选用这些设备可以大幅度减少水资源的使用,达到节水的目的;在能源的运用上也可以选择一些可再生的能源。而在光照不足缺少太阳能而风能充足的地区,可以广泛地采用风力发电供给的电能,利用电能驱动设备,采用这样的方式也能有效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5 结束语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与建筑点的实际情况和本地自然环境相结合,加大对当地可再生的绿色资源的使用,在管道和水泵的配置过程中要考虑到节能减排的宗旨,牢牢地抓住绿色建筑和节水节能之间的关键点,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对系统进行配置,争取设计出兼具技术力量、经济节约和环保效果的给排水方案。
参考文献:
[1]钟灿.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
[2]张祁,路嘉远.浅谈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导刊,2017(13):50.
[3]王舜.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7(23):43.
[4]王丽,赵越.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08+241.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
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建筑类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污染高、耗能高的特点。我国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落实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标准,为此,建筑给排水在设计过程中就应基于绿色节能的角度,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基础上,考虑对水资源及能源的节约,通过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缓解城市用水压力,以保护水资源。
1 绿色节能概述
1.1 绿色节能理念概述
绿色节能理念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在社会经济生产和社会活动的过程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二是在进行资源利用的过程之中可能的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从本质上讲,绿色节能理念实质上就是对如何有效的节约各种资源的探索。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入,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节能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阶段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相关部门的有力监督和各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在绿色环保发展的征程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现阶段这一理念的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应用层次在不断的升高,在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都实现绿色节能发展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建筑物建设过程之中各个环节应用环保节能技术是实现我们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要深入的研究如何在建筑物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之中应用环保节能的理念。在研究的过程之中要深入的思考环保节能理念同给排水设计的融合,在应用环保节能理念的过程之中不要仅仅将眼光投入到结构的设计之中,还要充分的考虑同给排水设计相关的诸多内容。例如给排水设计之中的材料应用,对给排水设施的维护检修等。总之,在建筑物的给排水设计之中应用环保节能理念时要尝试从整体资源的调配利用的角度入手,不要将这一理念的应用局限在给排水的结构设计之中。
1.2 环保节能理念应用的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成为了中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这一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存在各种资源消耗大,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等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们充分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节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人们的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增强。这一理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之中的应用具有非常真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其切实的实现了对有限的资源的节约;二是提高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传导到建筑物设计和建设本身的表现为显著的降低了建筑物的建筑成本且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在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之中给排水设计对资源的节约效能最为明显,因为在整个建筑使用的寿命之内这一系统都在发挥着资源利用的功能,其对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节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环保节能意识在建筑物给排水设计之中的应用对于切實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建筑物给排水之中水资源利用情况概述
在建筑物使用的过程之中水资源是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当前阶段建筑物给排水设计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违反节能环保理念的设计:一是给排水系统之中水流的流速设计过大,导致给排水管路长期在高压的环境之中运行,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素进而造成给排水系统管路的破损进而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维修排查工作。二是无法对建筑物之中产生的各种类型的废水和自然雨水等进行回收再利用,导致了对资源的浪费;三是在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不注重对节能节水设备的应用,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在系统之中的各种设备中浪费。在行筑物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之中落实环保节能的理念的关键就是解决当前建筑给排水系统之中存在的对资源浪费的现象。
3 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 给水装置压力过大
从我国目前绿色建筑中给排水项目的施工情况和建筑结构上来看,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水技术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些部位的给水压力设置不太合理,在一些绿色建筑的节水设施中出现给水压力大的情况,这就导致了给水设施在给水时会出现因给水压力大而引起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尤其是在用户用水时,这方面的影响特别明显。
3.2 排水装置设计不科学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方案的设计中,排水系统的设计也是一个关键的方面,不合理不科学的排水系统会影响水的收集和排放,而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主要是因为其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不符合相关绿色建筑的构造。而这种设计不合理不科学的排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浪费甚至污染水资源的现象,使很多干净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就被损耗。排水装置设计不科学的问题需要得到重视,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设计和优化排水系统,减少甚至避免问题的发生。
3.3 给排水过程中出现漏水
在给排水设施运行的过程中,水资源泄露问题也是绿色建筑给排水设施节能节水面临的重点问题,在设施运行的过程中,水资源泄露会导致大量水的浪费,并且这种因为漏水而导致的浪费水的现象在给排水设施中时普遍存在的,引起此现象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给排水的管道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二是给绿色建筑中排水系统的管道在使用到的过程中出现了破损,从而引起了漏水;三是给排水管道的材料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后两种问题是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设施经常出现的问题,并且这两种问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解决。
4 绿色建筑中节水节能的新技术
4.1 采用节能的给水装置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绿色建筑所需要的给水压力合理地设计和选择给水装置,使其既可以保证绿色建筑各个位置用水的需要,又可以避免单个位置出现较大的水压,这样就可以减少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浪费。而在节能给水装置室外供水压力不够时,通常选用变频泵给水。
4.2 减少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是绿色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设计绿色建筑排水节能设施时需要减少二次污染,避免二次污染导致优质水资源的损失,一旦减少了排水系统中水资源的二次污染,能大幅度节约水资源,同时也会方便排水的回收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3 使用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设备
为了达到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的目的,可以在设备的选用上可以选用一些节约能源的设备,如节水马桶、节水水龙头、节水花洒等,选用这些设备可以大幅度减少水资源的使用,达到节水的目的;在能源的运用上也可以选择一些可再生的能源。而在光照不足缺少太阳能而风能充足的地区,可以广泛地采用风力发电供给的电能,利用电能驱动设备,采用这样的方式也能有效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达到节能的目的。
5 结束语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与建筑点的实际情况和本地自然环境相结合,加大对当地可再生的绿色资源的使用,在管道和水泵的配置过程中要考虑到节能减排的宗旨,牢牢地抓住绿色建筑和节水节能之间的关键点,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对系统进行配置,争取设计出兼具技术力量、经济节约和环保效果的给排水方案。
参考文献:
[1]钟灿.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
[2]张祁,路嘉远.浅谈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导刊,2017(13):50.
[3]王舜.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7(23):43.
[4]王丽,赵越.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0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