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固定资产是人民银行有效履行央行职责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推广运用及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固定资产配置不均衡、不合理、效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对基层央行来说,固定资产的配置与上级安排的资金项目和额度有关,与实际需求关联不大,导致固定资产配置结构不合理、配置不足与闲置浪费并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固定资产 配置问题 资金效益
一、基层央行固定资产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人民银行业务的发展,基层央行的固定资产数量和规模不断上升,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以嵩明支行为例,截止2015年9月,固定资产总额已达685万元,有效保障了央行职责的履行。但与此同时,固定资产结构不合理,部分资产过度配置、配置不足的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例如:嵩明支行2014年报废电子设备类固定资产一批,数量28台,金额39万元。截止2015年9月,电子设备类的数量仍有98台,金额71万元。人均配置为5台,本年度内仍有电子设备购置的相关预算。但与此同时,支行网络机房、档案室、健身房、干部交流房、招待所等场所固定资产配置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不利于支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固定资产配置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固定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匹配
从基层央行固定资产配置管理的情况来看,存在“重钱轻物”的情况。上级行为基层行核定好固定资产购置的科目和额度,基层行在核定的指标内进行采购并形成支行的固定资产。费用指标的控制虽然对基层行随意购置固定资产起到了约束作用,但上级行在给基层行核定费用指标时,对“资金”盘子的考虑是放在首位的,而对下级行固定资产的存量、质量、使用效率等情况掌握不多,是否确实需要购买考虑得较少,导致资产配置效率与预算管理结合不够紧密。
(二)固定资产配置效率缺乏有效的监管
在固定资产配置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配置标准可参考,部分行片面谋求单位资产配置利益最大化,无限度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千方百计配置数量足、质量好、档次高的固定资产,同时伴随着“重配置、轻管理”的问题存在,导致资产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甚至有些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无视固定资产的公用性质,随意的将资产进行低价出租,无偿出借,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及腐败的产生。
二、完善固定资产配置的建议
(一)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
一是各行必须将固定资产配置项目列入支行的年度预算,并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将相关材料一并报送上级行,作为上级行审批预算的依据,未经批准不得列入预算,不得发生相应的支出。将配置标准运用到资产配置预算审核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支行固定资产配置效率。二是要建立存量资产与增量资产挂钩的机制,要以存量资产制约增量资产。上级行通过对下级行的存量资产进行分析,充分了解下级行固定资产的状况,结合固定资产资产配置标准提出固定资产配置方案,并通过预算来促进方案的实施,保证资产的合理配置,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统一的固定资产配置的刚性预算管理制度。同时,上级行通过对下级行的存量资产的数量、状况、分布情况等的分析,可以对下级行未来几年需要配置的资产总量进行测算,再以此为依据进行经费测算,科学安排资产配置预算,为制定未来几年固定资产配置计划和预测资产配置经费提供依据。
(二)固定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固定资产配置与履行职能需要相适应的原则。也就是说为履行央行职责提出资产配置的合理要求应予以满足,但不能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档次造成闲置浪费。二是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的原则。根据基层央行固定资产实际和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编制配置规划和计划,充分发挥存量资产的作用,避免重复配置;要充分推动部门间的调剂使用和共享。三是勤俭节约、从严控制的原则。对已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固定资产(例如办公用房),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置;对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固定资产应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在质量性能可靠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
(三)制定科学合理、简洁实用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简洁适用的固定资产资产配置标准,既是深化财政改革、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要求,同时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固定资产的配置标准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配置标准的主要内容。配置标准至少要包含配置数量、市场价格、更新年限三项要素。二是配置价格的上限。配置价格的上限应结合财力状况、对比分析当地制定标准的价格,进行商品市场询价调查,结合履职必要条件,综合各方因素最终确定配置价格上限,并随市场的变化实行动态管理。三是核定配置数量的办法。要根据内设机构数和人员编制实有人数核定配置数量,具体区分设备的实际用途和服务功能等因素,依规定标准核定配置数量。特殊业务岗位现有标准无法满足的可以按有关程序另行审批。
(四)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加强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一是要建立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推行固定资产占有使用目标考核管理,将固定资产使用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安排下级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的参考依据。二是要引入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责任审计,将固定资产绩效评价列入支行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促使支行主动监管好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三是要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引入奖惩机制,强化固定资产使用者的管理意识。对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优良的单位给予奖励,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给予经济或行政处罚,以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关键词】固定资产 配置问题 资金效益
一、基层央行固定资产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人民银行业务的发展,基层央行的固定资产数量和规模不断上升,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以嵩明支行为例,截止2015年9月,固定资产总额已达685万元,有效保障了央行职责的履行。但与此同时,固定资产结构不合理,部分资产过度配置、配置不足的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例如:嵩明支行2014年报废电子设备类固定资产一批,数量28台,金额39万元。截止2015年9月,电子设备类的数量仍有98台,金额71万元。人均配置为5台,本年度内仍有电子设备购置的相关预算。但与此同时,支行网络机房、档案室、健身房、干部交流房、招待所等场所固定资产配置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不利于支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固定资产配置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固定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匹配
从基层央行固定资产配置管理的情况来看,存在“重钱轻物”的情况。上级行为基层行核定好固定资产购置的科目和额度,基层行在核定的指标内进行采购并形成支行的固定资产。费用指标的控制虽然对基层行随意购置固定资产起到了约束作用,但上级行在给基层行核定费用指标时,对“资金”盘子的考虑是放在首位的,而对下级行固定资产的存量、质量、使用效率等情况掌握不多,是否确实需要购买考虑得较少,导致资产配置效率与预算管理结合不够紧密。
(二)固定资产配置效率缺乏有效的监管
在固定资产配置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配置标准可参考,部分行片面谋求单位资产配置利益最大化,无限度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千方百计配置数量足、质量好、档次高的固定资产,同时伴随着“重配置、轻管理”的问题存在,导致资产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甚至有些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无视固定资产的公用性质,随意的将资产进行低价出租,无偿出借,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及腐败的产生。
二、完善固定资产配置的建议
(一)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
一是各行必须将固定资产配置项目列入支行的年度预算,并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将相关材料一并报送上级行,作为上级行审批预算的依据,未经批准不得列入预算,不得发生相应的支出。将配置标准运用到资产配置预算审核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支行固定资产配置效率。二是要建立存量资产与增量资产挂钩的机制,要以存量资产制约增量资产。上级行通过对下级行的存量资产进行分析,充分了解下级行固定资产的状况,结合固定资产资产配置标准提出固定资产配置方案,并通过预算来促进方案的实施,保证资产的合理配置,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统一的固定资产配置的刚性预算管理制度。同时,上级行通过对下级行的存量资产的数量、状况、分布情况等的分析,可以对下级行未来几年需要配置的资产总量进行测算,再以此为依据进行经费测算,科学安排资产配置预算,为制定未来几年固定资产配置计划和预测资产配置经费提供依据。
(二)固定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固定资产配置与履行职能需要相适应的原则。也就是说为履行央行职责提出资产配置的合理要求应予以满足,但不能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档次造成闲置浪费。二是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的原则。根据基层央行固定资产实际和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编制配置规划和计划,充分发挥存量资产的作用,避免重复配置;要充分推动部门间的调剂使用和共享。三是勤俭节约、从严控制的原则。对已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固定资产(例如办公用房),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置;对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固定资产应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在质量性能可靠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
(三)制定科学合理、简洁实用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简洁适用的固定资产资产配置标准,既是深化财政改革、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要求,同时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固定资产的配置标准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配置标准的主要内容。配置标准至少要包含配置数量、市场价格、更新年限三项要素。二是配置价格的上限。配置价格的上限应结合财力状况、对比分析当地制定标准的价格,进行商品市场询价调查,结合履职必要条件,综合各方因素最终确定配置价格上限,并随市场的变化实行动态管理。三是核定配置数量的办法。要根据内设机构数和人员编制实有人数核定配置数量,具体区分设备的实际用途和服务功能等因素,依规定标准核定配置数量。特殊业务岗位现有标准无法满足的可以按有关程序另行审批。
(四)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加强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一是要建立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推行固定资产占有使用目标考核管理,将固定资产使用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安排下级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的参考依据。二是要引入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责任审计,将固定资产绩效评价列入支行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促使支行主动监管好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三是要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引入奖惩机制,强化固定资产使用者的管理意识。对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优良的单位给予奖励,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给予经济或行政处罚,以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