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板厂峪村坐落在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在一次的长城文物考古调查中,意外发现了板厂峪明代长城砖窑群,窑址保存完整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被研究者认为是中国明长城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关键词】考古;明代;长城砖窑;文物;板厂峪
1573年即大明万历元年,一座座砖窑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板厂峪点燃熊熊炉火,一声洪亮的吆喝,长长的声音响彻沟谷:开窑了——
这就是辗转流传几百年明代长城砖窑群的故事。
来到板厂峪每每见到矗立在山崖峭壁之上,万仞沟壑之中的长城,都不禁惊叹!这么高,这么险的地方,长城基石又是那么重,当时人们是怎么把它们运上来的?长城用那么多砖是从哪里来的?答案是就地取材。可谁也没有预料到,这“就地”,竟然是那么样的近,就在长城脚下。
2002年12月1日,当地文物考古人员在板厂峪进行长城文物考古调查中,意外发现了板厂峪明代长城砖窑群,这在国内罕见,特别是原封未动烧制好的满窑青砖更是国内仅有,人们惊叹!
这些明长城砖窑群的发现以其规模之大、窑址保存完整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被研究者认为是中国明长城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板厂峪明代为军事重区
板厂峪村坐落在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西的沟口里,由三个自然村——东沟、西沟和大庄组成。整条沟呈南北狭长走向,“丫”字形分布,长约五公里。历史上先有“长谷峪”之名,后有“板场峪”之谓(现在又叫“板厂峪”),两名偶有互用,都是指的这条沟。风烟变迁,随着现在板厂峪村的通用,人们就慢慢忘记了长谷峪。很难说出板厂峪名字的起因由头,或许与那些砖窑有关,但长谷峪的名字却非常形象生动,准确地反映了这里的地形地貌。
板厂峪堡、长谷峪堡与南部相邻的拿子峪堡、花场峪堡是长城重要关隘——义院口关,南北两翼的重要协防城堡。均是明正统十四年(1450年)燕河营提调的七十处关寨营堡之一。明朝时归属石门路义院口关地方守令统领调度。
明嘉靖四年(1526年)设立巡关御史,分守燕河营提调义院口,“外阅边墙,内阅操营”。后在十九年(1541年)正月,加强东部边防,关营相兼,燕河营改以石门寨营提调,辖义院口关。
板厂峪堡、长谷峪堡两堡相距1.5公里。据明万历三十八年《卢龙塞略》记载:位于主沟的板厂峪堡城,建城略晚。“城石,高丈五尺,周九十二丈四尺,南门有楼,居三十二家。”即现在的板厂峪村庄所在地。位于东沟口的长谷峪堡城,建城要早,使用毛石垒砌城墙,白灰勾缝。“城石,高丈五尺,周百二十九丈七尺,东南门各楼,居二十七家。”即东沟口的现废弃城址,另外在板厂峪村西沟发现有未见著录的石筑简易围墙(可能是窑工的居址或砖坯晾晒场)。三处遗址相距1.5公里,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品”字形,呈拱卫之势布局。新发现的明长城砖窑群主窑场就建筑在三处遗址中间一块比较开阔的高台平地上。
揭开埋藏在砖窑里的秘密
从史籍记载板厂峪当年发生的战事和现长城上遗留下来的碑刻对比中,我们找到可靠信息和依据对明长城砖窑群始建年代作出判断。
板厂峪堡作为义院口关的北翼之臂发挥着巨大的军事作用,同时它也是保卫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的主要军力来源。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明中后期却并不安静,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战斗几十起,其中最大的一起发生在明万历元年(1573年)二月,这是一次三百余人规模的旷日大战。据《永平府志》(明万历二十七年)记载:“万历元年二月,虏犯义院口,提调陈忠及南北军堵退,追斩一颗,又三百余骑至长谷口迆北窟窿台边外,战十余阵乃去。”这场战斗的地点据考就在今板厂峪村西山横亘南北的长城上。这里有一条小便道通过长城,是个小关口,在长城墙上修建了一个小卷门,卷门之上修筑了守关的长城敌台,故俗称窟窿台。“窟窿台边外”就是指今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西侧山岭上发现石炮阵地和石雷窖藏的地方。
这一时期正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后,为加强北部防御,调配军队和民夫对蓟镇长城进行加固城墙,增筑空心楼台高峰期。增筑楼台是一项浩大的军事工程,它不是亡羊补牢的事后补救,而是现实军情所迫,当务之急,任务艰巨。需要严密组织、精心谋划,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提前筹备大量的长城建筑材料。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正是为这项重大军事工程而建的。
我们从板厂峪东北部至平顶峪的一段长城上现存碑刻——《万历元年(1573年)修筑长城阅视碑》中了解到:在万历元年(1573年)九月,即窟窿台边战斗8个月之后,义院口提调陈忠,陪同兵部右侍郎汪道昆、总理练兵中军都督府右都督戚继光、分守石门路参将署部指挥佥事张掖、张拱及山东秋班都司刘沛等十余名大小军政官员联合视察义院口关一带的边关防务记载中,可看出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是军事重地。
按《明史 兵志》记载,明建立起了修长城的“班军”制度,即召调山东、浙江等各地的军队“分春秋配班……春以三月至,八月还,秋以九月至,来岁二月还”来修筑长城,这主要是为了避免与当地农时发生冲突,所以用“毕农而来,先农务遣归”的办法来调配修长城的兵员。这些征调来的军队兵员,因定时轮防,当地人叫他们为“客兵”。而本身就是蓟、辽、保定的内地军队戍守边关的兵,是国家的正规编制,称“官兵”,又称为“边兵”。
这次汪道昆、戚继光等高级官员阅视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启动增修长城敌楼工程誓师总动员大会,更是对二月份在“窟窿台边外”之战的檄讨。所以从山东刚刚征调来的都指挥使司刘沛参加了这次大阅视活动,这也是他率领山东秋班客兵来修长城履职的日子。
如果说刘沛率领山东秋班客兵在九月份开始施工,建造楼台所需建筑材料筹备期要在半年以上,因为砖是长城楼台主要的建筑材料,它需要一段时间晒干焙烧。那至少在上半年就要烧造备好砖。所以我们推测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最初大量开窑的时间当在明万历元年(1573年)的上半年左右。 由此我们不难推想并有理由相信,板厂峪明长城砖窑开窑时间与“窟窿台外边”之战的时间并非吻合,它们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这是一场破坏战,这是一场保卫战,是一场关乎板厂峪明长城砖窑能否顺利开工之战。那浩浩荡荡的三百铁骑应是奔着砖窑而来,史称“窟窿台外边”之战为“砖难”。
板厂峪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这里易守难攻,确保了长城用砖能够正常产出,这里成为了供给长城用砖的重要生产兵工厂,是明代蓟镇石门路长城用砖的重要供给地。
筑城必需的大量军用物资——砖,从这里源源不断地供给周边各地。
由黄土到青砖再到长城
板厂峪作为明长城砖的生产基地,具备了烧造砖瓦所需的基本要素:充足的水源,丰富的植被燃料及大量充足的胶结黄土资源。板厂峪东沟、西沟、后塘等处,凡有好黄土堆积的地方均有砖窑遗址。已确认60余座砖窑。另外,在东沟还发现了3座石灰窑和打铁炉遗迹。
2003年7月21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市、县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2号、4号窑进行了正式发掘。砖窑由窑室、窑床、烟道、火膛、焚口、通风洞及外部窑道组成。窑口直径4.1米,深3.78米。每窑一次可烧青灰色长方形砖2300余块。
烧造的砖主要是长37厘米,宽18厘米,厚8厘米规格的长条砖。另采集到地漫砖、压帽滚水砖、垛口角砖、异型砖等。
这些砖无论从其规格还是形制,都与长城用砖一致。可见矗立在山巅之上的长城,盘踞在沟谷里的城堡,全部得益于这些砖窑烧造出来的一砖一瓦。从这里我们能够清晰看到由黄土到砖窑再到筑城,构成了明长城军事建筑工艺完整过程。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的生产规模之大,无法估量,所用的人力物力之巨,无法猜想。
当时这是怎样的景象呢?
在军情紧急,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燃起了窑火。沟谷中升腾起缕缕烟迹。戍边的兵士及窑工们,把一把把泥土幻化成一块块坚固的青砖,构筑在山河之上,搭建在荒漠之中。长城铸就的是不朽的风骨,传承的是民族不屈辱的精神。
长城文化是我市旅游文化的“精髓”。
今天,当倾力打造我市北部山区长城沿线的旅游景点时,明长城砖窑群的发现,无疑为板厂峪长城旅游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文化内容。
板厂峪因明砖窑群的发现,确立了一个历史人文文化的支撑点,激发了人们研究追寻村庄里过去发生的人和事,点燃了秦皇岛人的长城情结。
当我们将耳俯贴在砖墙上,聆听到的是长城那悠长的呼吸声,感受到的是长城脉搏的跳动,只有这时,我们才深刻地体会到长城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的真正意义。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
【关键词】考古;明代;长城砖窑;文物;板厂峪
1573年即大明万历元年,一座座砖窑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板厂峪点燃熊熊炉火,一声洪亮的吆喝,长长的声音响彻沟谷:开窑了——
这就是辗转流传几百年明代长城砖窑群的故事。
来到板厂峪每每见到矗立在山崖峭壁之上,万仞沟壑之中的长城,都不禁惊叹!这么高,这么险的地方,长城基石又是那么重,当时人们是怎么把它们运上来的?长城用那么多砖是从哪里来的?答案是就地取材。可谁也没有预料到,这“就地”,竟然是那么样的近,就在长城脚下。
2002年12月1日,当地文物考古人员在板厂峪进行长城文物考古调查中,意外发现了板厂峪明代长城砖窑群,这在国内罕见,特别是原封未动烧制好的满窑青砖更是国内仅有,人们惊叹!
这些明长城砖窑群的发现以其规模之大、窑址保存完整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被研究者认为是中国明长城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板厂峪明代为军事重区
板厂峪村坐落在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西的沟口里,由三个自然村——东沟、西沟和大庄组成。整条沟呈南北狭长走向,“丫”字形分布,长约五公里。历史上先有“长谷峪”之名,后有“板场峪”之谓(现在又叫“板厂峪”),两名偶有互用,都是指的这条沟。风烟变迁,随着现在板厂峪村的通用,人们就慢慢忘记了长谷峪。很难说出板厂峪名字的起因由头,或许与那些砖窑有关,但长谷峪的名字却非常形象生动,准确地反映了这里的地形地貌。
板厂峪堡、长谷峪堡与南部相邻的拿子峪堡、花场峪堡是长城重要关隘——义院口关,南北两翼的重要协防城堡。均是明正统十四年(1450年)燕河营提调的七十处关寨营堡之一。明朝时归属石门路义院口关地方守令统领调度。
明嘉靖四年(1526年)设立巡关御史,分守燕河营提调义院口,“外阅边墙,内阅操营”。后在十九年(1541年)正月,加强东部边防,关营相兼,燕河营改以石门寨营提调,辖义院口关。
板厂峪堡、长谷峪堡两堡相距1.5公里。据明万历三十八年《卢龙塞略》记载:位于主沟的板厂峪堡城,建城略晚。“城石,高丈五尺,周九十二丈四尺,南门有楼,居三十二家。”即现在的板厂峪村庄所在地。位于东沟口的长谷峪堡城,建城要早,使用毛石垒砌城墙,白灰勾缝。“城石,高丈五尺,周百二十九丈七尺,东南门各楼,居二十七家。”即东沟口的现废弃城址,另外在板厂峪村西沟发现有未见著录的石筑简易围墙(可能是窑工的居址或砖坯晾晒场)。三处遗址相距1.5公里,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品”字形,呈拱卫之势布局。新发现的明长城砖窑群主窑场就建筑在三处遗址中间一块比较开阔的高台平地上。
揭开埋藏在砖窑里的秘密
从史籍记载板厂峪当年发生的战事和现长城上遗留下来的碑刻对比中,我们找到可靠信息和依据对明长城砖窑群始建年代作出判断。
板厂峪堡作为义院口关的北翼之臂发挥着巨大的军事作用,同时它也是保卫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的主要军力来源。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明中后期却并不安静,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战斗几十起,其中最大的一起发生在明万历元年(1573年)二月,这是一次三百余人规模的旷日大战。据《永平府志》(明万历二十七年)记载:“万历元年二月,虏犯义院口,提调陈忠及南北军堵退,追斩一颗,又三百余骑至长谷口迆北窟窿台边外,战十余阵乃去。”这场战斗的地点据考就在今板厂峪村西山横亘南北的长城上。这里有一条小便道通过长城,是个小关口,在长城墙上修建了一个小卷门,卷门之上修筑了守关的长城敌台,故俗称窟窿台。“窟窿台边外”就是指今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西侧山岭上发现石炮阵地和石雷窖藏的地方。
这一时期正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后,为加强北部防御,调配军队和民夫对蓟镇长城进行加固城墙,增筑空心楼台高峰期。增筑楼台是一项浩大的军事工程,它不是亡羊补牢的事后补救,而是现实军情所迫,当务之急,任务艰巨。需要严密组织、精心谋划,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提前筹备大量的长城建筑材料。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正是为这项重大军事工程而建的。
我们从板厂峪东北部至平顶峪的一段长城上现存碑刻——《万历元年(1573年)修筑长城阅视碑》中了解到:在万历元年(1573年)九月,即窟窿台边战斗8个月之后,义院口提调陈忠,陪同兵部右侍郎汪道昆、总理练兵中军都督府右都督戚继光、分守石门路参将署部指挥佥事张掖、张拱及山东秋班都司刘沛等十余名大小军政官员联合视察义院口关一带的边关防务记载中,可看出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是军事重地。
按《明史 兵志》记载,明建立起了修长城的“班军”制度,即召调山东、浙江等各地的军队“分春秋配班……春以三月至,八月还,秋以九月至,来岁二月还”来修筑长城,这主要是为了避免与当地农时发生冲突,所以用“毕农而来,先农务遣归”的办法来调配修长城的兵员。这些征调来的军队兵员,因定时轮防,当地人叫他们为“客兵”。而本身就是蓟、辽、保定的内地军队戍守边关的兵,是国家的正规编制,称“官兵”,又称为“边兵”。
这次汪道昆、戚继光等高级官员阅视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启动增修长城敌楼工程誓师总动员大会,更是对二月份在“窟窿台边外”之战的檄讨。所以从山东刚刚征调来的都指挥使司刘沛参加了这次大阅视活动,这也是他率领山东秋班客兵来修长城履职的日子。
如果说刘沛率领山东秋班客兵在九月份开始施工,建造楼台所需建筑材料筹备期要在半年以上,因为砖是长城楼台主要的建筑材料,它需要一段时间晒干焙烧。那至少在上半年就要烧造备好砖。所以我们推测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最初大量开窑的时间当在明万历元年(1573年)的上半年左右。 由此我们不难推想并有理由相信,板厂峪明长城砖窑开窑时间与“窟窿台外边”之战的时间并非吻合,它们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这是一场破坏战,这是一场保卫战,是一场关乎板厂峪明长城砖窑能否顺利开工之战。那浩浩荡荡的三百铁骑应是奔着砖窑而来,史称“窟窿台外边”之战为“砖难”。
板厂峪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这里易守难攻,确保了长城用砖能够正常产出,这里成为了供给长城用砖的重要生产兵工厂,是明代蓟镇石门路长城用砖的重要供给地。
筑城必需的大量军用物资——砖,从这里源源不断地供给周边各地。
由黄土到青砖再到长城
板厂峪作为明长城砖的生产基地,具备了烧造砖瓦所需的基本要素:充足的水源,丰富的植被燃料及大量充足的胶结黄土资源。板厂峪东沟、西沟、后塘等处,凡有好黄土堆积的地方均有砖窑遗址。已确认60余座砖窑。另外,在东沟还发现了3座石灰窑和打铁炉遗迹。
2003年7月21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市、县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2号、4号窑进行了正式发掘。砖窑由窑室、窑床、烟道、火膛、焚口、通风洞及外部窑道组成。窑口直径4.1米,深3.78米。每窑一次可烧青灰色长方形砖2300余块。
烧造的砖主要是长37厘米,宽18厘米,厚8厘米规格的长条砖。另采集到地漫砖、压帽滚水砖、垛口角砖、异型砖等。
这些砖无论从其规格还是形制,都与长城用砖一致。可见矗立在山巅之上的长城,盘踞在沟谷里的城堡,全部得益于这些砖窑烧造出来的一砖一瓦。从这里我们能够清晰看到由黄土到砖窑再到筑城,构成了明长城军事建筑工艺完整过程。板厂峪明长城砖窑群的生产规模之大,无法估量,所用的人力物力之巨,无法猜想。
当时这是怎样的景象呢?
在军情紧急,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燃起了窑火。沟谷中升腾起缕缕烟迹。戍边的兵士及窑工们,把一把把泥土幻化成一块块坚固的青砖,构筑在山河之上,搭建在荒漠之中。长城铸就的是不朽的风骨,传承的是民族不屈辱的精神。
长城文化是我市旅游文化的“精髓”。
今天,当倾力打造我市北部山区长城沿线的旅游景点时,明长城砖窑群的发现,无疑为板厂峪长城旅游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文化内容。
板厂峪因明砖窑群的发现,确立了一个历史人文文化的支撑点,激发了人们研究追寻村庄里过去发生的人和事,点燃了秦皇岛人的长城情结。
当我们将耳俯贴在砖墙上,聆听到的是长城那悠长的呼吸声,感受到的是长城脉搏的跳动,只有这时,我们才深刻地体会到长城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的真正意义。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