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自己的发明否定着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w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多科技产品无疑是我们的骄傲,那是生产率提高、社会和人们走向富强的象征。但同时,当它被广泛用来记录、约束和解决我们的伦理、道德和价值问题时,它又是我们的悲哀。
  问题确实很大
  从概念开始,到研发、试验和普遍应用,科技产品的目的性在经济生活中一直很鲜明,那就是提高和解放生产率,使价值最大化。最近这100多年,科技产品的这一最大意义,在它的功能性作用得到持续发挥后,一次又一次得到验证。与此同时,科技产品在以无数实例肯定了自己的科技含量之后,也在旗帜鲜明地表达着否定,即:否定被它替代的那些传统产品。放眼望去,我们曾经使用的很多东西,很多或已不见踪影,或在陈列柜里成为古董。这是它们的功能和作用不能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促成这一结果出现的,无疑,是更高的科技产品对它的替代,也就是否定。
  从这个角度说,现在人们品质高端、内容丰富的生活,多数缘于更高的科技产品对前一代产品的替代。在这样线性的持续否定中,BBP机被淘汰了,功能型手机替代了它;不消几年,功能性手机也黯然退出,智能型手机替代了它,成为现在市场和我们生活的主角。类似例子不胜枚举。
  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经济生活改变后,社会生活方式也会随之相应改变,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从一般逻辑和交换律角度看,科技产品既然经常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否定的作用,那它的“否定”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也会是一个很大特征,并起着弥补、校正、调整等功效。弥补、校正和调整一般都针对社会和人的行为方式。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和人的行为方式出现了需要弥补、校正和调整的问题。
  在这方面,行车记录仪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它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从经济学互补品角度看,缘于汽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但这并不是行车记录仪热销的充分条件。从社会生活角度看,更多是由于有众多碰瓷行为的出现,才使行车记录仪成为司机尤其是私家车司机的首选。
  一个平常的社会生活现象,反映了重大社会生活问题。即,行车记录仪在成为汽车标配后,其最大功用不是装饰,而是用来解决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汽车在行驶时出现的机械和电路问题,而是碰瓷问题。碰瓷更多属于伦理、道德和价值观范围内的行为。这就说明,我们是在用行车记录仪这个科技产品来解决人们发生在伦理、道德和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
  是骄傲也是悲哀
  按我们所受教育和惯常思维来看,对伦理、道德和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应以伦理、道德和价值观手段来解决,比如,当一名员工工作懒惰时,我们会告诉他要勤奋起来,不然就是缺少职业道德、没有价值追求。
  事实证明,这类教育很多时候是失效的,于是,我们想到了制度,试图以制度刚性,通过奖惩手段,使懒惰的员工勤奋起来,使勤奋的员工更加勤奋。但制度同样不是百分之百有效。恰好这时,科技产品出现了,比如生产区的监控仪、考勤打卡器等等。说教和制度无法纠正的很多问题,现在经由监控仪和打卡器记录后,再配之以制度性奖惩,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这或许是科技发明人始料不及的,却是实实在在管用的。
  更深层问题是,科技产品既然起着否定作用,那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哪些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问题,要由科技产品来解决呢?就是说,科技产品特征之一,本来是否定前一代同类、同质、同系列产品的,现在我们为何要用来否定人的某些意识、思维和社会、工作、生活方式?
  答案很明了,其一,我们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确实出现了问题;其二,这些问题用伦理、道德等手段无法解决,科技产品便派上了用场。
  试想,如果说教能够消除碰瓷现象,那我们就说教好了。事实是,伦理、道德、价值观手段不仅不会消除碰瓷这种丑恶,即便你用肉眼看出这是碰瓷,但由于没有活生生的记录,也无法证明碰瓷者是错的、你是无辜的。同理,企业里众多监控仪和打卡器等起的也是这个作用。用人们常用的话说,这叫抓现行。抓住了现行,说教和制度惩戒才有用武之地。
  一位思想者曾说,我们的骄傲和我们的悲哀,常常就是一码事。众多科技产品无疑是我们的骄傲,那是生产率提高、社会和人们走向富强的象征。但同时,当它被广泛用来记录、约束和解决我们的伦理、道德和价值问题时,它又是我们的悲哀。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已不能替代和否定落后甚至丑恶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了,科技产品成了救命稻草。
  科技改变生活,这句话,人们或许只是耳熟能详。其实,改变,这是一个中性词,在特定条件和情境中,科技会积极地改变生活,也会消极甚至以反人类的方式改变生活。在目下世界,科技改变生活的三种效应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折服于科技的伟力。但时常在心底泛起的没落之感,又让我们不得不慨叹:健康、有安全感的生活,究竟应该来自哪里?本栏责编 / 永东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我有个朋友搞了一家烤猪蹄店,生意好得出奇,每天两餐之前,售卖窗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说实话,他的烤猪蹄没什么特色,味道也不是特别好,可生意为什么会如此火爆?他跟我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排队的人是我花钱请来的,我要营造一种供不应求的景象!”  “这成本也太大了吧?”我不解。  “你放心,我有的是法子!”朋友神秘地说,“你介绍几个记者朋友给我认识怎么样?”  “你想做宣传?直接去广告部就行呀!”  “
期刊
我有个朋友在企业里当班组长。有天小聚喝了几杯,他向我抱怨说现在的班长不好干。我问何故,朋友认真想了下说缺乏能干的“战将”。“这还不容易?培养几个积极性高、能力强的人呗。”  他决定试试。经过考察和筛选,朋友找到两位有潜力的年轻人,着意培养他们,希望能尽快拥有自己的“战将”。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两个年轻人一个离职,一个却很消沉,完全没达到当初的目的。  我很好奇,特意约上两人见面,想了解这背后发生了
期刊
在企业中经常有一种现象,规则制度全都有,大多还都贴到了墙上,随便找一个员工来问都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可一到执行中,要么是磕磕绊绊,要么则被员工视为无物。原因何在呢?  前段时间,我们企业有个班组里几位80后年轻人当了爹。初为人父他们都很高兴,工作时难免分心,还常有人迟到早退。为了刹住这股风气,让大家安心工作,班长拟了一个新规定:如果再有迟到早退者,一次处罚10元作为班里活动经费。这规定一出来,迟到早
期刊
隔壁一家好几口人挤在一个4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每每遇到他们家的主妇,都会闲聊几句。“没钱,家还是毛坯房,没装修。”这是主妇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生活不易,因为是邻居,总想着能够帮忙就多搭把手。事实的确如此,隔壁人丁兴旺,一年四季门口总放个袋子,有带汤带水的,有瓜皮果壳的,我一早出门上班就顺手带出楼。时间长了,家庭主妇的眼神和言语之间,也流露出来对我的感激,觉得摊上我这样的邻居,实在幸福。  顺手带
期刊
上司是典型的看人下菜碟。比如,同样的建议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口中说出,他就会大加赞赏,还认真地帮助完善,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相反,这个提议如果是我提出的,他就会找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说我没有脑子,让我在同事面前难堪。我真怀疑,他是不是故意整我啊?  元元  做个这样的假设:如果在闹市区撞见执法者和占道经营的小商贩在争吵,围观者会如何评价?有人会同情小贩,认为他们生活不易;有人会谴责执法者,认为他
期刊
【采访笔记】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家商场内,一个经营品牌女鞋的店面已经完成装修,但店内的货架上却空空如也。店主郭亮站在货架旁发呆,他已经奔波了两个多月,仍没能讨回货款和加盟费。  两个月时间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这个才30出头的年轻人头上长出了几十根白发。  “这生意没法做,不,这不是生意,就是被骗。”郭亮懊丧地说。  “韩国品牌”高大上  了解郭亮的人,都认为这小伙子很勤奋。他在一家国企上班,工作之余一
期刊
老高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平常在单位闲聊,明明别人说得对,他没理也要犟三分。最近中央出台规定,单位的一些福利停发了,老高对此想不通,三天两头找领导抗议。领导说这是大形势,谁也没办法,老高依然不依不饶,搞得单位气氛很紧张。你说,老高是不是有些偏执了?  乔楚  乔楚你好,字里行间,我明显感觉到你对老高行为的不理解。通常来讲,钻牛角尖含有贬义成分,是不可取的,但它同时也是一种值得拥有的精神。不懂得进退有
期刊
老妈来电话说县里要给她发独生子女费,需要我的户籍证明。户籍证明?有户口本和身份证都不够,还要单独开一个户籍证明?老妈斩钉截铁,“对,我和你爸的户籍证明已经在县公安局开完了,就差你的了。到派出所就能开,开完给我寄过来,着急用呢,别耽误了。”为保险起见,我特地问了老妈户籍证明上都写了什么,无外乎姓名、住址、出生年月日、婚否,和户口簿上的无大差异,上面盖当地派出所的章。  听起来极其简单,我带上户口簿和
期刊
辽宁清原县法院自今年5月以来,半年时间,先后有11名干警被立案侦查。这么多人集中“犯事”,主管领导在干什么?最近,上级主管部门终于问责了,对履职不力的原任和现任院长均予免职,并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问责制”问了多少年了,人们只见贪官前仆后继地倒下,可谁见问责几人?  一般说来,贪官的背后,大都存在主管领导失察失责问题。有的官僚主义,确不知情;有的虽有耳闻,却不予深究;有的心知肚明,装聋作哑。为
期刊
今年5月8日,沈阳有5000多人挤在市会计人员服务中心门前,报考会计从业资格。场面混乱,不得不劳烦警察出面维持秩序。  据中心领导称,每个季度,这项考试都有四五千人报名。既然掌握这一情况,为何不让考生在网上报名?他们说做不到;那就增加报名点,他们还是说做不到。他们能做的,只是在混乱出现后宣布24小时办公……  说他们无视工作复杂性、事前敷衍、事后缺乏有效处置预案,不算扣帽子吧?尤其所谓24小时办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