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 2019 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的第 35 题为例,论述有效攻克高中政治计算类问答题的“三不”原则:不怕,在心态上从容面对;不乱,在方法上科学应对;不散,在目标上精准聚焦。
【关键词】高中 政治试卷 计算题 不怕 不乱 不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B-0149-02
江苏省高考现行的“2008 方案”实施至今已达 12 年,高考政治试卷在第 35 题设置为计算类、经济板块的题型已是惯例,也形成了具有学科标志性的一大特色。比如,2015 年是在“劳动密集型商品与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的材料背景下,要求计算出口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国外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2016 年是在“部分企业产能过剩”的材料背景下,要求判断资本回报率与银行贷款利率的曲线;2017 年是在“减税和中国智造”的材料背景下,要求计算免税收益的变动情况;2018 年是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企业创新”的材料背景下,要求计算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应变动量;2019 年,更是在预设了一个高中教材未曾见过的“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材料背景下,提出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并比较甲乙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式等要求。
相对于选考政治学科的偏文科类的学生来说,面对这种涉及数字、表格、坐标等具有理科元素的题目,无疑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恐慌性的连锁反应。笔者在一次次的实践摸索中,从基层实践的视角分析特色、概括共性、探究方法,提出有效攻克此种计算类问答题的“三不”原则:不怕、不乱、不散。
一、不怕:在心态上从容面对
江苏省高考政治试卷主观题第35题这种以计算、图表为主要特征的题目,也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政治高考的奥赛题”, 此题型切合能力立意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对于全省数十万考生来说,该题确实是很难啃动的“硬骨头”,历年的得分率明显走低。2019 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主观题第35题的原题如下:
35.材料一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之外的制度、技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假设甲、乙两个经济体发展状况均满足等式:经济总产出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0.6x 资本投入增长率+0.4x 劳动投入增长率,其相关经济数据如下表:
材料二 步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迫切需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计算 2018 年甲、乙两个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只需写出计算结果),并据此比较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式。若其他条件不变,在下图中选出能够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后总产出变化的示意图(写出字母代号)。(6 分)
(2)应如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6 分)
人们常说:“我难他难,我不畏难。”作为“久经沙场”的考生,不能在心理上先被吓倒,而要在战略上增强自信,敢想、敢试、敢做、敢答。首先,第 35 题在性质上必然性地属于政治题,绝不可能等同于那些理科思维的数学题,只要具备普通高中政治学科的相当水平、运用相关的学科知识,就一定能够加以解决。其次,第 35 题的题型在样式上只是作为一种考核手段,运用数字的、图表的样式呈现试题信息,以此来丰富问题的形式与内容,它往往可能“雷声大、雨点小”,貌似难,实则易。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要我们平时具备一定的训练积累和方法强化,在过往解题规范的基础上大胆思考、冷静面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理出头绪、迎来曙光。
审视 2019 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的第 35 题考查“全要素生产率”的试题,从本质上来看确有“纸老虎”的嫌疑,只要把题目认真仔细地读下去,顺着思路走下去,理出相应的答点并不困难。例如,第一个设问包括了 3 个子问题:一要计算甲、乙两个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二要比較两者的发展方式,三要选择适合的示意图。对于具有一定的读题能力和训练基础的高三学生来说,从中较快地搜索出“发展方式”一词并非难事,同时结合第二个设问当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息,从而基本可以锁定本题的关键概念“全要素生产率”与近年来我国提出“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致力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与目标存在极大的关联度,在这样的解读前提下可使思路渐渐明朗,切口逐步清晰。笔者认为,相对于前几年的同类题目来说,本题在设问难度上其实已有了一定的下降。
二、不乱:在方法上科学应对
经过高中学段 2~3 年系统训练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已经练就了一些学科本领,养成了一些思维习惯,掌握了一些解题套路,因此在考试过程中,只要静下心来、方寸不乱,就一定能够梳理思路、寻找方法,从容加以应对和应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会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性的解题技巧。如读题技巧,即通过细读问题来分清知识板块(包括书本板块、原理板块、结构板块等)、辨别设问类型(包括原因类、措施类、评析类等),通过精读材料来找准关键词句、筛选有效观点;如表述技巧,即准确运用学科语言表述,紧扣相应观点原理表述,分点分层有序表述,等等。经过这些方法与要求的训练强化,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答题意识和基本规范。因此,不管面对什么题型、什么题目,尤其是那些陌生题甚至较难题,保持定力、凝神静气是前提。首先要在战术上予以重视、沉着应战,在镇定清醒的情绪支撑下,最大限度地去寻找启发点,发现切入口,进而顺藤摸瓜、抽丝剥茧,直至豁然开朗、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做到具体方法有的放矢,板块范围有效分类,原理观点精准针对。从笔者的具体解题体验来看,该题只要对“经济总产出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0.6x 资本投入增长率+0.4x 劳动投入增长率”这个等式进行一定的常规数学变换,有关“全要素生产率”的数值便能浮出水面。同时,“比较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式”的问题也会“顺手牵羊”地得到破解。 三、不散:在目标上精准聚焦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鼻子。”要想快速解决这类题目,最重要的是要聚焦核心、击中要害,通过读题、审题来剖解设问、梳理材料、紧扣中心,而不是游离于主题之外。例如,本题材料的中心词就是“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核心概念,第一个设问就是“计算出甲、乙两个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虽然这个概念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可能是首次涉及,但是根据材料中对它的解读,理解其含义进而计算出相应数据并不太困难。
例:甲的全要素生产率=(3450-3000)÷3000-0.6×(1050-1000)÷1000-0.4×(525-500)÷500=0.1。
乙的全要素生产率=(8480-8000)÷8000-0.6×(5880-5600)÷5600-0.4×(840-800)÷800=0.01。
在此基础上,根据概念的内涵可以看出,如果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则在制度、技术等方面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也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会较好。因此,从比较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式来看,甲偏向于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乙偏向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虽然两者的经济增长均依靠劳动、资本等因素,但甲主要依靠制度改革和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发展,发展的质量水平相对较高,而乙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等方面的驱动发展,发展方式较为传统。
基于以上理解,对于后续的两个问题便不难解决了,如“选出能够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后总产出变化的示意图”,应选 A;如回答“应如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可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角度来思考,诸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等相关措施均能切合题意。
综上可知,本题作为一道“一拖四”的材料分析题,其围绕的核心就是“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概念,它成为读题、审题、解题等环节一以贯之的“红线”,只有紧紧抓住这一线索,才能够层层深入、逐级而上乃至举一反三。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架构的发展过程中,依托《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四大教材,无论是前些年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是目前正在倡导的“学科核心素养”等概念,都不约而同地主张通过开展议题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问题式思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而作为以上这种计算类政治试题,恰恰能够在改正学生的思考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等方面發挥出独特的作用。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对于这种题目,我们不能回避或者漠视,应当积极正视、研究,并指导学生逐步适应、剖析和掌握。
由于从 2018 级开始的“3+1+2”新高考方案已经在江苏等八省正式落地,政治被列为选考学科之一,实行等级赋分制。相对于过去单纯的等级制,已从“只计等级”转变为“折算分值”,这就意味着选考学科的权重占比地位有了进一步加强,其考核的能级要求势必会有相应的提高。因此,这种含有一定的数理色彩、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区分度的计算类试题,或许更有考查筛选的价值和充分展现的机会。而且,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学科改用全国卷的背景上,包含政治在内的选考学科的相应试卷仍然是由江苏省组织命题。因此,笔者认为,基于近年来自主命题的稳定性和经典试题的传承性,像第 35 题这一类应试样式比较灵活、能级要求比较适当、地方特点比较鲜明的题型,理应会受到出卷专家的重视。基于以上认识,对于处在新高考方案起始阶段的近几届相关教师和同学来说,十分有必要进一步来了解、审视并研究这种计算类政治试题。
【作者简介】殷敦新,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镇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
(责编 江月阳)
【关键词】高中 政治试卷 计算题 不怕 不乱 不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B-0149-02
江苏省高考现行的“2008 方案”实施至今已达 12 年,高考政治试卷在第 35 题设置为计算类、经济板块的题型已是惯例,也形成了具有学科标志性的一大特色。比如,2015 年是在“劳动密集型商品与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的材料背景下,要求计算出口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国外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2016 年是在“部分企业产能过剩”的材料背景下,要求判断资本回报率与银行贷款利率的曲线;2017 年是在“减税和中国智造”的材料背景下,要求计算免税收益的变动情况;2018 年是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企业创新”的材料背景下,要求计算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应变动量;2019 年,更是在预设了一个高中教材未曾见过的“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材料背景下,提出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并比较甲乙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式等要求。
相对于选考政治学科的偏文科类的学生来说,面对这种涉及数字、表格、坐标等具有理科元素的题目,无疑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恐慌性的连锁反应。笔者在一次次的实践摸索中,从基层实践的视角分析特色、概括共性、探究方法,提出有效攻克此种计算类问答题的“三不”原则:不怕、不乱、不散。
一、不怕:在心态上从容面对
江苏省高考政治试卷主观题第35题这种以计算、图表为主要特征的题目,也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政治高考的奥赛题”, 此题型切合能力立意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对于全省数十万考生来说,该题确实是很难啃动的“硬骨头”,历年的得分率明显走低。2019 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主观题第35题的原题如下:
35.材料一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之外的制度、技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假设甲、乙两个经济体发展状况均满足等式:经济总产出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0.6x 资本投入增长率+0.4x 劳动投入增长率,其相关经济数据如下表:
材料二 步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迫切需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计算 2018 年甲、乙两个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只需写出计算结果),并据此比较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式。若其他条件不变,在下图中选出能够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后总产出变化的示意图(写出字母代号)。(6 分)
(2)应如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6 分)
人们常说:“我难他难,我不畏难。”作为“久经沙场”的考生,不能在心理上先被吓倒,而要在战略上增强自信,敢想、敢试、敢做、敢答。首先,第 35 题在性质上必然性地属于政治题,绝不可能等同于那些理科思维的数学题,只要具备普通高中政治学科的相当水平、运用相关的学科知识,就一定能够加以解决。其次,第 35 题的题型在样式上只是作为一种考核手段,运用数字的、图表的样式呈现试题信息,以此来丰富问题的形式与内容,它往往可能“雷声大、雨点小”,貌似难,实则易。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要我们平时具备一定的训练积累和方法强化,在过往解题规范的基础上大胆思考、冷静面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理出头绪、迎来曙光。
审视 2019 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的第 35 题考查“全要素生产率”的试题,从本质上来看确有“纸老虎”的嫌疑,只要把题目认真仔细地读下去,顺着思路走下去,理出相应的答点并不困难。例如,第一个设问包括了 3 个子问题:一要计算甲、乙两个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二要比較两者的发展方式,三要选择适合的示意图。对于具有一定的读题能力和训练基础的高三学生来说,从中较快地搜索出“发展方式”一词并非难事,同时结合第二个设问当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息,从而基本可以锁定本题的关键概念“全要素生产率”与近年来我国提出“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致力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与目标存在极大的关联度,在这样的解读前提下可使思路渐渐明朗,切口逐步清晰。笔者认为,相对于前几年的同类题目来说,本题在设问难度上其实已有了一定的下降。
二、不乱:在方法上科学应对
经过高中学段 2~3 年系统训练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已经练就了一些学科本领,养成了一些思维习惯,掌握了一些解题套路,因此在考试过程中,只要静下心来、方寸不乱,就一定能够梳理思路、寻找方法,从容加以应对和应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会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性的解题技巧。如读题技巧,即通过细读问题来分清知识板块(包括书本板块、原理板块、结构板块等)、辨别设问类型(包括原因类、措施类、评析类等),通过精读材料来找准关键词句、筛选有效观点;如表述技巧,即准确运用学科语言表述,紧扣相应观点原理表述,分点分层有序表述,等等。经过这些方法与要求的训练强化,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答题意识和基本规范。因此,不管面对什么题型、什么题目,尤其是那些陌生题甚至较难题,保持定力、凝神静气是前提。首先要在战术上予以重视、沉着应战,在镇定清醒的情绪支撑下,最大限度地去寻找启发点,发现切入口,进而顺藤摸瓜、抽丝剥茧,直至豁然开朗、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做到具体方法有的放矢,板块范围有效分类,原理观点精准针对。从笔者的具体解题体验来看,该题只要对“经济总产出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0.6x 资本投入增长率+0.4x 劳动投入增长率”这个等式进行一定的常规数学变换,有关“全要素生产率”的数值便能浮出水面。同时,“比较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式”的问题也会“顺手牵羊”地得到破解。 三、不散:在目标上精准聚焦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鼻子。”要想快速解决这类题目,最重要的是要聚焦核心、击中要害,通过读题、审题来剖解设问、梳理材料、紧扣中心,而不是游离于主题之外。例如,本题材料的中心词就是“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核心概念,第一个设问就是“计算出甲、乙两个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虽然这个概念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可能是首次涉及,但是根据材料中对它的解读,理解其含义进而计算出相应数据并不太困难。
例:甲的全要素生产率=(3450-3000)÷3000-0.6×(1050-1000)÷1000-0.4×(525-500)÷500=0.1。
乙的全要素生产率=(8480-8000)÷8000-0.6×(5880-5600)÷5600-0.4×(840-800)÷800=0.01。
在此基础上,根据概念的内涵可以看出,如果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则在制度、技术等方面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也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会较好。因此,从比较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方式来看,甲偏向于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乙偏向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虽然两者的经济增长均依靠劳动、资本等因素,但甲主要依靠制度改革和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发展,发展的质量水平相对较高,而乙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等方面的驱动发展,发展方式较为传统。
基于以上理解,对于后续的两个问题便不难解决了,如“选出能够反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后总产出变化的示意图”,应选 A;如回答“应如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可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角度来思考,诸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等相关措施均能切合题意。
综上可知,本题作为一道“一拖四”的材料分析题,其围绕的核心就是“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概念,它成为读题、审题、解题等环节一以贯之的“红线”,只有紧紧抓住这一线索,才能够层层深入、逐级而上乃至举一反三。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架构的发展过程中,依托《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四大教材,无论是前些年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是目前正在倡导的“学科核心素养”等概念,都不约而同地主张通过开展议题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问题式思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而作为以上这种计算类政治试题,恰恰能够在改正学生的思考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等方面發挥出独特的作用。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对于这种题目,我们不能回避或者漠视,应当积极正视、研究,并指导学生逐步适应、剖析和掌握。
由于从 2018 级开始的“3+1+2”新高考方案已经在江苏等八省正式落地,政治被列为选考学科之一,实行等级赋分制。相对于过去单纯的等级制,已从“只计等级”转变为“折算分值”,这就意味着选考学科的权重占比地位有了进一步加强,其考核的能级要求势必会有相应的提高。因此,这种含有一定的数理色彩、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区分度的计算类试题,或许更有考查筛选的价值和充分展现的机会。而且,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学科改用全国卷的背景上,包含政治在内的选考学科的相应试卷仍然是由江苏省组织命题。因此,笔者认为,基于近年来自主命题的稳定性和经典试题的传承性,像第 35 题这一类应试样式比较灵活、能级要求比较适当、地方特点比较鲜明的题型,理应会受到出卷专家的重视。基于以上认识,对于处在新高考方案起始阶段的近几届相关教师和同学来说,十分有必要进一步来了解、审视并研究这种计算类政治试题。
【作者简介】殷敦新,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镇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