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么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就是一位令人钦佩的流动建筑大师。
1913年12月在北京出生的王洛宾,一生中创作了近千首歌曲,其中有50多首广为流传,真正实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听到他创作的歌曲。特别是《在那遥远的地方》风靡全球,被多个国家作为经典收藏,法国、德国还把这首歌作为音乐教材。
王洛宾是一个执著的音乐朝圣者。他曾经当过国民党军官,被任命为部队的高级音乐教官,授上校军衔,后来被“解放”,经王震批准,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疆军区文工团从事音乐专业创作工作。他一生中屡遭打击,受尽磨难,生活一度穷困潦倒,几近绝境。是音乐让他坚强乐观,他是音乐的布道者、信奉者,他为音乐而活着。
王洛宾是一位音乐的游牧人,从他在甘肃六盘山下马客店听了老板娘“三朵梅”的花儿之后,他就放弃了去法国巴黎留学的念头,留在青海,留在新疆,至死也没有离开西部这片神奇的土地。他过着游牧式的生活,足迹遍布西部的每个角落,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从五光十色的花儿中采集、酿造香甜的蜜糖。他的歌曲散发着西部诱人的生活气息和情调,给人以淳朴优美轻松快乐的享受。他创作的歌曲就是他的灵魂,将畅游整个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音乐艺术的生命为五百年”正是这位音乐游牧人的理想和愿望。
《达坂城的姑娘》诞生记
达坂城,坐落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南部,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镇,却因一曲《达坂城的姑娘》而驰名中外。
1938年4月,为了抗战事业,王洛宾同作家萧军、戏曲家塞克等五位进步人士,从北京辗转来到兰州。
王洛宾住在当时的碳市街(现在的中山路)49号,作为“西部抗战剧团”的一员,从事唤起民众的抗日宣传活动。
王洛宾生性好动,开朗,脾气也随和,经常深入民众下层,与劳动者广交益友,注意从群众中吸取音乐创作的灵感和养分。他结交的朋友中有几位“葡萄客”,即从新疆来兰州经营葡萄干、哈密瓜的维吾尔族小商贩。这些“葡萄客”维族语说得地道,汉话说得也不错,还能唱不少的新疆民歌。王洛宾在同他们交往过程中耳闻目睹,对新疆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学会了一些维族语,这为他后来从事新疆民歌的搜集整理和再创作奠定了基础。
《达坂城的姑娘》的诞生过程,说来也很有趣。1939年的一天,新疆一支车队运送苏联援助我国抗战的物资路过兰州,王洛宾所在的“西北抗战剧团”,举办了两次慰劳车队工友的联谊会,一次为欢迎,一次为欢送。在欢迎会上,车队一位维吾尔族司机为表达感谢,即兴唱了几句新疆民歌。因为他是用维语唱的,歌词也不是那么连贯,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但是那特殊的曲调和旋律一下子把王洛宾给镇住了。
他如获珍宝,专门向那位司机求教,还请“葡萄客”帮忙翻译;匆忙地记下了乐谱和唱词。那天晚上,他兴奋得不能入睡,连夜加工整理,一遍又一遍地填词、改曲,几易其稿。一夜功夫,他收集整理改编的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在一间斗室里诞生了。
他先让恋人洛珊试唱,感觉不错。于是,第二天,在欢送新疆车队的联欢会上,王洛宾登台演唱了自己再创作的这首歌曲,并配以刚刚学会的维吾尔族舞蹈。观众被清新悦耳的曲调和生动幽默的歌词打动,报以热烈的欢呼声、鼓掌声和口哨声,歌曲立即不胫而走,传遍了兰州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听到年轻人哼唱几句:“达坂城的石头硬又平呀,西瓜大又甜……”
王洛宾的北师大同学赵启海,在王洛宾那里获得词曲后,从兰州带到重庆,一唱就轰动山城。随后又有人传到昆明,甚至缅甸、马来西亚和南洋各国。至今这首歌曲依然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用音乐为西北争得荣誉
1937年秋,王洛宾随“西北抗战剧团”来到青海,为这里的民众进行义务演出,宣传抗日。他们不仅在西宁、互助、大通等地表演各种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还利用演出间隙为学校教唱具有时代气息的进步歌曲,以鼓舞民众的抗日斗志,激励人们的抗日热情。这次短暂的青海之行,不仅使他对青海的文化和教育状况有所了解,也被这里的民歌深深地感染和陶醉。
对于西北民间音乐,王洛宾有着一往情深的迷恋。他的“西北情缘”,也正源于这年一次似乎偶然的机缘。在一次巡回演出途经六盘山时,他从一位村妇口中听到了当地的“花儿”。那是他第一次听到西北民歌。“花儿”那高亢嘹亮、婉转独特的韵味,使他久久不能释怀。从那时起,他就被大西北的民族音乐深深吸引了。也正因如此,他将一生的心血和生命都毫不吝惜地交给了大西北。
由于哈萨克族是他最早结交的少数民族之一,哈萨克民间音乐就成了王洛宾最先接受和喜爱的少数民族音乐。伴随同哈萨克人的交往增多,他和哈萨克人的感情也与日俱增。哈萨克民族民歌的优美音调,极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以及音乐和语言的巧妙结合,更使他的民族音乐创作插上了腾飞的双翼。所有这些,都是其音乐作品中哈萨克族民歌居多的具体原因。
随着与西部少数民族接触的增多,也使他的外形有了很大的改变。蓄着山羊胡,头戴礼帽,身背吉他,俨然一个流浪的少数民族艺人,让人很难相信他竟是一个道地的北京汉子。他喜欢这种打扮,因为这种外形与他的音乐达到了高度的协调与统一。这样的外形,也是他与西部少数民族之间浓厚情感的真实体现。
对民族音乐的钟爱确立了王洛宾的人生坐标,找到了发挥才能的用武之地。通过他的不懈努力,西部少数民族和他们的音乐为世界上更多的人钟爱。
《流浪的哈萨克》具有欢快热烈的特点,16分音符的大量使用,使得旋律具有载歌载舞、活泼跳跃的舞曲风格。歌曲看似长达四个乐句十八小节,而旋律只有两句,歌曲前后两个部分均为严格的乐句重复。乐句重复的创作手法,既加强和巩固了音乐主题的地位,又使得音乐形象朴实无华,对刻画剧中人物诚实朴素的性格特征和民族个性具有突出的作用。
《欢迎曲》是一首典型的五声宫调式民歌,具有明显的中国民族调式的特点,让人听后倍感亲切,仿佛剧中人物就在我们身边翩翩起舞,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它的旋律自然平稳而情真意切,体现了哈族人民朴实的民族性格和对尊贵客人由衷的敬意。 歌剧《沙漠之歌》可以说是哈萨克民歌的大集粹。在这部剧中,王洛宾运用了13支歌曲,其中就有如今脍炙人口的《草原情歌》和《青春舞曲》。哈萨克民歌的语言朴实生动,朗朗上口,易学易记;音乐简洁优美,明快流畅,使人回味无穷,是西部民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朵奇葩。
《青春舞曲》原始曲调为新疆达瓦孜艺人表演的伴奏曲。1939年秋天,王洛宾从一个卖葡萄干的维族商人处寻得此调。但是王洛宾正经历着与前妻分手的痛苦,于是这位25岁的青年在极欢快的原曲下面信手用歌词抹上了夕阳的色彩:“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而副歌部分,则在流传中变成了奇怪的衬词——“别的那呦呦”。这让《青春舞曲》有了一种狂欢的迷人气质,赢得了不错的人缘,罗大佑、蔡琴都将其改编或翻唱,且各有各的精彩。
《一江水》是人气很高的一首作品,改编自苏联歌曲《咫尺天涯》。王洛宾的编创最初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不久“反右运动”开始,这首情歌无法发表。上世纪80年代,王洛宾对其进行了整理加工。1993年,歌词和乐谱发表于歌本《纯情的梦——王洛宾自选作品集》。如果不是因为许巍,这首歌为人所知恐怕还要更长的时间。1998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演唱会上,许巍一把吉他唱了这歌。那时候许巍的声音还很年轻,唱得犟,“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许巍的声音特质,在这首歌里发挥到极致。其后,韩红、纪如璟、潘晓峰、周云蓬都相继翻唱了这首歌。
《草原情歌》的歌词创作非常成功,无论是读还是唱,都会感到它那浓浓的诗意、轻快的韵律感,以及那如梦如幻的朦胧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的打在我的身上”一句,单从歌词看,就只能理解为出于对牧羊女的爱恋而愿意跟在她身旁,甚至愿意做一只小羊,忍受她轻轻的鞭打。其实歌词有着真实的生活背景。哈萨克人的体育、娱乐活动“姑娘追”,是哈萨克年轻人反抗宗法封建礼教、摆脱父母包办婚姻、自由恋爱的·种方式。许多人就是通过这种传统的游戏活动互相认识、互相了解,最终结成伴侣。由此可见,当时的王洛宾可能已经对哈族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王洛宾的一生,是为整个大西北争得荣誉的一生。透过他的音乐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内心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无尽的音乐梦想,以及对自身坎坷命运的些许无奈和感叹。
又好听又好唱又好学的“秘密”
王洛宾的歌曲作品中,不太习惯用复杂的结构方式,大多是两段式和单三段式,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是一个单一段式。如《掀起了你的盖头来》由两个乐旬的单一段,形成一个单二段。又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全曲仅仅是两个不对称的上下旬,但所表现的内容非常充分。
结构精炼、短小是民歌广泛流传的一个重要条件,王洛宾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王洛宾的歌之所以又好听又好唱又好学,就是因为他是按照汉字本身的旋律来谱曲的,按曲子相适应的汉字来填词的。他在译词配歌上敢于下功夫,深入地研究汉语的音律学,这是一般作曲家做不到的。
王洛宾的创作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的歌词是自己编写的。他的歌词通俗易懂,面向大众,很少用华丽的词藻,朴实自然,艺术形象准确,给人印象深刻。他的再创作目的就是把绚丽多彩的西部民歌传唱给内地的广大民众。在这一过程中,王洛宾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这座音乐桥梁,西部民歌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的四面八方。王洛宾的歌词写作原则是,既不以原民歌曲调来损害汉语词义的表达,也不以汉语的声音、节奏来破坏原曲的风韵。他让少数民族民歌曲调与汉语词语巧妙结合,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同时,在谱曲配词上,王洛宾精益求精,他抓住民歌的本质、色彩和特点,精心地进行润色和加工。经过他修改加工过的民歌和山歌,既保留了原有的音乐气质,又升华到一种专业的高度,达到新的艺术境界。他的歌曲主题鲜明。既突出了少数民族音乐基调底蕴,又强化了西部民歌的可接受性。
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期间,王洛宾受到德国及俄国教师的影响,少年时还参加过基督教唱诗班,所以他的歌曲旋律有一定的欧洲音乐色彩,曲子流畅顺口,与歌词的结合贴切。王洛宾歌曲的旋律,都是直接记录少数民族民歌或以少数民族民歌的曲调素材进行创作,节奏直接套用,所以他的歌曲带着浓郁的各少数民族风格特点。
在王洛宾先生的歌曲作品中,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遗产,他所创作的各类歌曲也都比较准确地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特点,充分地揭示了少数民族音乐的旋律及节奏的美。他的创作,是对民歌的升华,是新的层次上美的发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王洛宾的歌曲艺术,正是从人民中来,从生活中来,又反哺给了人民和生活。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1913年12月在北京出生的王洛宾,一生中创作了近千首歌曲,其中有50多首广为流传,真正实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听到他创作的歌曲。特别是《在那遥远的地方》风靡全球,被多个国家作为经典收藏,法国、德国还把这首歌作为音乐教材。
王洛宾是一个执著的音乐朝圣者。他曾经当过国民党军官,被任命为部队的高级音乐教官,授上校军衔,后来被“解放”,经王震批准,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疆军区文工团从事音乐专业创作工作。他一生中屡遭打击,受尽磨难,生活一度穷困潦倒,几近绝境。是音乐让他坚强乐观,他是音乐的布道者、信奉者,他为音乐而活着。
王洛宾是一位音乐的游牧人,从他在甘肃六盘山下马客店听了老板娘“三朵梅”的花儿之后,他就放弃了去法国巴黎留学的念头,留在青海,留在新疆,至死也没有离开西部这片神奇的土地。他过着游牧式的生活,足迹遍布西部的每个角落,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从五光十色的花儿中采集、酿造香甜的蜜糖。他的歌曲散发着西部诱人的生活气息和情调,给人以淳朴优美轻松快乐的享受。他创作的歌曲就是他的灵魂,将畅游整个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音乐艺术的生命为五百年”正是这位音乐游牧人的理想和愿望。
《达坂城的姑娘》诞生记
达坂城,坐落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南部,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镇,却因一曲《达坂城的姑娘》而驰名中外。
1938年4月,为了抗战事业,王洛宾同作家萧军、戏曲家塞克等五位进步人士,从北京辗转来到兰州。
王洛宾住在当时的碳市街(现在的中山路)49号,作为“西部抗战剧团”的一员,从事唤起民众的抗日宣传活动。
王洛宾生性好动,开朗,脾气也随和,经常深入民众下层,与劳动者广交益友,注意从群众中吸取音乐创作的灵感和养分。他结交的朋友中有几位“葡萄客”,即从新疆来兰州经营葡萄干、哈密瓜的维吾尔族小商贩。这些“葡萄客”维族语说得地道,汉话说得也不错,还能唱不少的新疆民歌。王洛宾在同他们交往过程中耳闻目睹,对新疆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学会了一些维族语,这为他后来从事新疆民歌的搜集整理和再创作奠定了基础。
《达坂城的姑娘》的诞生过程,说来也很有趣。1939年的一天,新疆一支车队运送苏联援助我国抗战的物资路过兰州,王洛宾所在的“西北抗战剧团”,举办了两次慰劳车队工友的联谊会,一次为欢迎,一次为欢送。在欢迎会上,车队一位维吾尔族司机为表达感谢,即兴唱了几句新疆民歌。因为他是用维语唱的,歌词也不是那么连贯,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但是那特殊的曲调和旋律一下子把王洛宾给镇住了。
他如获珍宝,专门向那位司机求教,还请“葡萄客”帮忙翻译;匆忙地记下了乐谱和唱词。那天晚上,他兴奋得不能入睡,连夜加工整理,一遍又一遍地填词、改曲,几易其稿。一夜功夫,他收集整理改编的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在一间斗室里诞生了。
他先让恋人洛珊试唱,感觉不错。于是,第二天,在欢送新疆车队的联欢会上,王洛宾登台演唱了自己再创作的这首歌曲,并配以刚刚学会的维吾尔族舞蹈。观众被清新悦耳的曲调和生动幽默的歌词打动,报以热烈的欢呼声、鼓掌声和口哨声,歌曲立即不胫而走,传遍了兰州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听到年轻人哼唱几句:“达坂城的石头硬又平呀,西瓜大又甜……”
王洛宾的北师大同学赵启海,在王洛宾那里获得词曲后,从兰州带到重庆,一唱就轰动山城。随后又有人传到昆明,甚至缅甸、马来西亚和南洋各国。至今这首歌曲依然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用音乐为西北争得荣誉
1937年秋,王洛宾随“西北抗战剧团”来到青海,为这里的民众进行义务演出,宣传抗日。他们不仅在西宁、互助、大通等地表演各种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还利用演出间隙为学校教唱具有时代气息的进步歌曲,以鼓舞民众的抗日斗志,激励人们的抗日热情。这次短暂的青海之行,不仅使他对青海的文化和教育状况有所了解,也被这里的民歌深深地感染和陶醉。
对于西北民间音乐,王洛宾有着一往情深的迷恋。他的“西北情缘”,也正源于这年一次似乎偶然的机缘。在一次巡回演出途经六盘山时,他从一位村妇口中听到了当地的“花儿”。那是他第一次听到西北民歌。“花儿”那高亢嘹亮、婉转独特的韵味,使他久久不能释怀。从那时起,他就被大西北的民族音乐深深吸引了。也正因如此,他将一生的心血和生命都毫不吝惜地交给了大西北。
由于哈萨克族是他最早结交的少数民族之一,哈萨克民间音乐就成了王洛宾最先接受和喜爱的少数民族音乐。伴随同哈萨克人的交往增多,他和哈萨克人的感情也与日俱增。哈萨克民族民歌的优美音调,极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以及音乐和语言的巧妙结合,更使他的民族音乐创作插上了腾飞的双翼。所有这些,都是其音乐作品中哈萨克族民歌居多的具体原因。
随着与西部少数民族接触的增多,也使他的外形有了很大的改变。蓄着山羊胡,头戴礼帽,身背吉他,俨然一个流浪的少数民族艺人,让人很难相信他竟是一个道地的北京汉子。他喜欢这种打扮,因为这种外形与他的音乐达到了高度的协调与统一。这样的外形,也是他与西部少数民族之间浓厚情感的真实体现。
对民族音乐的钟爱确立了王洛宾的人生坐标,找到了发挥才能的用武之地。通过他的不懈努力,西部少数民族和他们的音乐为世界上更多的人钟爱。
《流浪的哈萨克》具有欢快热烈的特点,16分音符的大量使用,使得旋律具有载歌载舞、活泼跳跃的舞曲风格。歌曲看似长达四个乐句十八小节,而旋律只有两句,歌曲前后两个部分均为严格的乐句重复。乐句重复的创作手法,既加强和巩固了音乐主题的地位,又使得音乐形象朴实无华,对刻画剧中人物诚实朴素的性格特征和民族个性具有突出的作用。
《欢迎曲》是一首典型的五声宫调式民歌,具有明显的中国民族调式的特点,让人听后倍感亲切,仿佛剧中人物就在我们身边翩翩起舞,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它的旋律自然平稳而情真意切,体现了哈族人民朴实的民族性格和对尊贵客人由衷的敬意。 歌剧《沙漠之歌》可以说是哈萨克民歌的大集粹。在这部剧中,王洛宾运用了13支歌曲,其中就有如今脍炙人口的《草原情歌》和《青春舞曲》。哈萨克民歌的语言朴实生动,朗朗上口,易学易记;音乐简洁优美,明快流畅,使人回味无穷,是西部民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朵奇葩。
《青春舞曲》原始曲调为新疆达瓦孜艺人表演的伴奏曲。1939年秋天,王洛宾从一个卖葡萄干的维族商人处寻得此调。但是王洛宾正经历着与前妻分手的痛苦,于是这位25岁的青年在极欢快的原曲下面信手用歌词抹上了夕阳的色彩:“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而副歌部分,则在流传中变成了奇怪的衬词——“别的那呦呦”。这让《青春舞曲》有了一种狂欢的迷人气质,赢得了不错的人缘,罗大佑、蔡琴都将其改编或翻唱,且各有各的精彩。
《一江水》是人气很高的一首作品,改编自苏联歌曲《咫尺天涯》。王洛宾的编创最初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不久“反右运动”开始,这首情歌无法发表。上世纪80年代,王洛宾对其进行了整理加工。1993年,歌词和乐谱发表于歌本《纯情的梦——王洛宾自选作品集》。如果不是因为许巍,这首歌为人所知恐怕还要更长的时间。1998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演唱会上,许巍一把吉他唱了这歌。那时候许巍的声音还很年轻,唱得犟,“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许巍的声音特质,在这首歌里发挥到极致。其后,韩红、纪如璟、潘晓峰、周云蓬都相继翻唱了这首歌。
《草原情歌》的歌词创作非常成功,无论是读还是唱,都会感到它那浓浓的诗意、轻快的韵律感,以及那如梦如幻的朦胧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的打在我的身上”一句,单从歌词看,就只能理解为出于对牧羊女的爱恋而愿意跟在她身旁,甚至愿意做一只小羊,忍受她轻轻的鞭打。其实歌词有着真实的生活背景。哈萨克人的体育、娱乐活动“姑娘追”,是哈萨克年轻人反抗宗法封建礼教、摆脱父母包办婚姻、自由恋爱的·种方式。许多人就是通过这种传统的游戏活动互相认识、互相了解,最终结成伴侣。由此可见,当时的王洛宾可能已经对哈族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王洛宾的一生,是为整个大西北争得荣誉的一生。透过他的音乐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内心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无尽的音乐梦想,以及对自身坎坷命运的些许无奈和感叹。
又好听又好唱又好学的“秘密”
王洛宾的歌曲作品中,不太习惯用复杂的结构方式,大多是两段式和单三段式,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是一个单一段式。如《掀起了你的盖头来》由两个乐旬的单一段,形成一个单二段。又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全曲仅仅是两个不对称的上下旬,但所表现的内容非常充分。
结构精炼、短小是民歌广泛流传的一个重要条件,王洛宾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王洛宾的歌之所以又好听又好唱又好学,就是因为他是按照汉字本身的旋律来谱曲的,按曲子相适应的汉字来填词的。他在译词配歌上敢于下功夫,深入地研究汉语的音律学,这是一般作曲家做不到的。
王洛宾的创作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的歌词是自己编写的。他的歌词通俗易懂,面向大众,很少用华丽的词藻,朴实自然,艺术形象准确,给人印象深刻。他的再创作目的就是把绚丽多彩的西部民歌传唱给内地的广大民众。在这一过程中,王洛宾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这座音乐桥梁,西部民歌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的四面八方。王洛宾的歌词写作原则是,既不以原民歌曲调来损害汉语词义的表达,也不以汉语的声音、节奏来破坏原曲的风韵。他让少数民族民歌曲调与汉语词语巧妙结合,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同时,在谱曲配词上,王洛宾精益求精,他抓住民歌的本质、色彩和特点,精心地进行润色和加工。经过他修改加工过的民歌和山歌,既保留了原有的音乐气质,又升华到一种专业的高度,达到新的艺术境界。他的歌曲主题鲜明。既突出了少数民族音乐基调底蕴,又强化了西部民歌的可接受性。
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期间,王洛宾受到德国及俄国教师的影响,少年时还参加过基督教唱诗班,所以他的歌曲旋律有一定的欧洲音乐色彩,曲子流畅顺口,与歌词的结合贴切。王洛宾歌曲的旋律,都是直接记录少数民族民歌或以少数民族民歌的曲调素材进行创作,节奏直接套用,所以他的歌曲带着浓郁的各少数民族风格特点。
在王洛宾先生的歌曲作品中,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遗产,他所创作的各类歌曲也都比较准确地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特点,充分地揭示了少数民族音乐的旋律及节奏的美。他的创作,是对民歌的升华,是新的层次上美的发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王洛宾的歌曲艺术,正是从人民中来,从生活中来,又反哺给了人民和生活。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