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而意不须改,及有济也。”可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二次创作是非常必要的。作为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改习作的重要性,可从“以名人轶事为突破口”,“以讲评习作为激趣点”来入手;其次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修改习作的方法,可从语言关和主题关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二次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水平和语言运用水平。
  【关键词】二次创作 自改 互改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95-01
  何为“二次创作”?顾名思义,就是再一次地对原有的作品进行创作。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二次创作”最重要的莫过于对自己的习作或者同学习作的修改与创作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而意不须改,及有济也。”不难看出,对于老师来说,批改学生的习作无可厚非,但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学会修改,那对于学生自身语言水平的提高还是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懒惰是人之天性,因此一般情况,学生写好作文后以上交给老师为完成任务,根本没有二次创作的概念,相应地,作文的水平也就基本停留在初级的水平。而老师如果也以完成每学期的八次大作文为主要任务,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很难有效提升。新课标也指出:“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可见学生自改作文之重要。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方法,培养自改习作或者互改习作的能力,比老师的孤军奋战更重要。因为只有学生全力参与,真正地去感受与品味语言的准确与否,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品质。以笔者25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培养学生习作“二次创作”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明确“二次创作”的重要性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认识到自改作文的重要性,并在自改或互改作文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乐于修改。
  (一)以名人轶事为突破口
  自古以来,有多少文学大家在写作时,不惜为一篇文章,一个章节,甚至为一个词,一个字绞尽脑汁,终成千古文章的美谈不胜枚举。在与学生讲述的时候,我就列举了其中的几位大家的轶事,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如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其中的辛苦自然常人无法体会,但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假如他只用一年时间,写好就出版,就不可能“字字看来皆是血”,就不可能会有如此之文学成就,就不可能让毛泽东主席如此称道:“中国地大特博,还有一部红楼梦。”再如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为了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精妙,一开始用的是“到”,但觉得缺乏诗意,后又改为“过”字,后来细想又觉得不妥。再反复斟酌,又改为“入”字,“满”字,总共改了十多次,依然不满意。直到他走出船舱,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摆,麦浪起伏。看到如此生机勃勃的画面,一个“绿”字跳进了他的脑海,于是最终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些千古佳话,无疑会让孩子体会到修改习作的重要性,而且我还会让孩子去修改课文中,或者试卷上的一些错误,学生会为自己不输于专家学者而感到自豪,自然也就会有一种愿望去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明白“玉不琢不成器,文不改不达意”的道理。
  (二)以讲评习作为激趣点
  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我们要千万谨慎地防止儿童的脑力劳动得不到任何结果的现象,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因为实际上劳动本身也不存在了。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快乐。”孩子们期望得到赏识,但如果老师在他们修改习作后,不闻不问,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也就大打折扣,而如果老师能时时抓住契机,对修改认真的孩子进行大力表扬,对进步大的孩子进行鼓励,对修改后的优秀习作进行点评,那么学生就会在比较中体会到进步的乐趣,而且对于普通的学生也会起到很好的引领。
  笔者的经验是,讲评习作宜早不宜迟。比如今天写了一篇习作,当天就进行自改或者互改,然后对修改认真的习作原稿进行拍照留念,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将他的作文当作作品来收藏的喜悦与快乐。对于特别出色的习作,当然是进行细致地点评,让孩子们明白炼字炼句的重要性,极大地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而且,每次习作我会鼓励优秀的学生除了修改自己的习作外,也帮忙修改其他同学的习作,能改出其他同学习作中的毛病,让其他习作也能焕发出神采,那就表明你具备了老师的能力。因此,我班有一批优秀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这样一来,普通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提高了,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我认为应该一直坚持下去。
  二、教会“二次创作”的方法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都很清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也正因为如此,教会学生习作修改的方法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从四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我就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修改符号,比如錯别字,用“○”圈出来,然后在旁边加以改正;病句用“——”划出来,然后斟酌怎样才是正确的,通顺的;可有可无的词语或句子,就直接删除;生动的句段用波浪线划出来,表示欣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然后再提高要求,比如看上下段的过渡是否自然,前后句子有没有矛盾。另外,让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评审自己的文章,看意思是否清楚了,内容是否具体了,重点是否突出了,主题是否明确了,再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一般情况,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思关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有好的构思,构思就像盖房子前设计的蓝图,是习作的关键,也可以这么说,构思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成败。我认为,对于小学生习作来说,主要还是看文章结构是否合理,安排材料是否得当。学生在写作前,应该是有相应的构思,但有时候写着写着就会有所偏离,而导致文章没有主次,没有详略,从而使主题也就不鲜明了。   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修改时,应该告诉学生对于各种各样的材料,不能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精心裁剪,重点部分洋洋洒洒,次要的则要惜字如金,甚至忽略不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主次分明,条理清楚的格局,也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学生心中有了这样的意识,就会在修改时更加关注材料的安排,文章的详略。比如有学生在写《一件开心的事》时,选择的是他和表妹一起去玩,导致手机丢失,后来又找回手机的事。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材料应该是丢失手机后的着急,怎样寻找手机,以及找回手机的快乐。但是作者却用了大篇幅写小表妹的可爱,玩耍的有趣,而真正的重点却只有三言两语。修改这样的一篇文章,那就不仅仅是把语句和错别字改一改,而应该大刀阔斧,对材料重新进行整合,与主题不是很密切的诸如写“表妹的可爱”,“玩耍的有趣”这两段话完全可以用一两句话带过,而“丢手机”“找手机”则应作为重点来详细描写。后来,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了大幅度地修改,结果就与前面的文章大相径庭,使读者刮目相看。因此,在修改习作的时候,首先要关注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材料安排是否得当,重点是否突出,这样,学生习作的基本框架就没什么问题了。
  (二)语言关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构思精妙,当然给人印象最深的应该还是语言本身。生动通顺连贯的语句,形象准确的用词,生动巧妙的修辞往往会让读者心生好感而有继续阅读的冲动。因此,我在指导修改的时候,让孩子们一定要重点关注语言,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比如在一次指导修改时,我摘抄了学生习作中的三个句子:“我吓得惊慌失措,看着满地的玻璃渣和汞的碎片。还外带一点儿热水。我忽忙拿来扫把把地清理干净。”从刚才的这段话里,我们不难看出,这写的是小作者见温度计掉在地上后慌忙打扫的情景。因此,我提醒他们:“先读一读,句子是否通顺了,如果不通顺,怎么改?”学生在读了几遍后,发现了几处可以修改的地方。第一是“吓”和“惊慌失措”有重复的意思,因此改为:“我顿时惊慌失措”。第二是“汞”是不能用“碎片”这个词来说的,那么原句就应该改为“我顿时惊慌失措,看着满地的玻璃渣和像小钢珠一样的汞”,但这样一来,读起来就不怎么通顺,于是再改成:“我顿时惊慌失措,看着满地的玻璃渣,看着像小钢珠一样的汞在地上滚来滚去,心里就像烧了火一样。”第三是“还外带一点儿热水”,这个短句可有可无,那就删除。第四处是“忽忙”应改成“匆忙”。这样就把原句改成了如下:“我顿时惊慌失措,看着满地的玻璃渣,看着像小钢珠一样的汞在地上滚来滚去,心里就像烧了火一样。我匆忙拿来扫把把地清理干净。”句子已经通顺了,但我还是启发孩子,最后一句是否可以写得更生动形象。有同学在读了几遍之后,提出把“地”改成“犯罪现场”会更形象。于是,原句就最终改成:“我顿时惊慌失措,看着满地的玻璃渣,看着像小钢珠一样的汞在地上滚来滚去,心里就像烧了火一样。我匆忙拿来扫把把‘犯罪现场’清理干净。”
  就是这样,引导学生一遍遍读,一遍遍修改,直到读到文从字顺为止。并且,我会告诉孩子们,修改作文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读,句子通了,语言美了,修改也就大功告成了。而正是在这样的修改中,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在平时的阅读中也会更加重视对生动鲜活语言的捕捉,日久天长,自然他们的语言水平也就提高了。
  (三)主题关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对文章的篇章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教材中的八个单元的习作教学,他们也逐渐学会了写人、写事、写物、写景的作文。进入五六年级后,我会提醒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除了关注语言外,也可以多关注主题思想,使文章写得更有深度。比如在文章的结尾,写点令人回味,或者引人思考的句子,使主题得到升华,那么整篇文章也会焕发生命色彩。
  例如寫“拔河”,有一学生将当时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但结尾是这样的:“今天的拔河真有趣,我很难忘。”我提醒他们从主题上来看,这位同学把“拔河”归结为“有趣”,当然也没有错,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比如拔河比赛为什么能胜利?这次比赛给你留下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这样去思考的话可能会使主题得到升华。学生稍加思索,修改成几个版本:
  (1)今天的拔河比赛虽然结束了,但同学们咬紧牙关,奋力拼搏的样子却深深地刻在了我心里。
  (2)今天的拔河比赛让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
  (3)什么时候再来一次这样的拔河比赛呢?其实,人生中的角逐与竞争不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拔河比赛吗?
  读着以上三个修改后的结尾,学生也明白了原来在结尾进行主题升华,真的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这也促使他们在以后的作文中更加重视结尾的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
  25年的教育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修改习作,或者互改习作真的非常必要。他们在习作的二次创作中,提升了感受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对他们的后续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从我带过的已经毕业的学生来看,他们基本上不害怕写作,也不害怕修改,而是乐于写作,乐于修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语言能力是我的责任,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是我的责任,因此,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都会让我欣慰不已。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孩子修改习作的能力与习惯,应该是一件常抓不懈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79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在阅读中逐步获得语言运用与创新能力,这种观念的转变使得许多教师逐渐挣脱了传统以“课文理解为目的”的阅读理念的桎梏,开始考虑如何以阅读文本本身所包含的言语特征与形式来让小学生获得更加系统的阅读认识。在这一背景下,“言语形式”教学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流思想。本文将从挖掘文本的文体特征、构建文
期刊
【摘要】在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多媒体已在英语教学中广泛运用,它为英语教学手段带入了一场新的变革,为英语教学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让英语教学与多媒体深度融合,教学过程更好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效提高中职生學习英语的兴趣、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教学 运用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率高,可课堂效果却并不明显,这就是课堂实效性的问题。要提高课堂实效性,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二、设计的教学活动要为课堂服务;三、课堂教学需要动静结合; 四、从课文挂图找突破;五、当堂检测课堂效果。  【关键词】原因 提高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在课堂中,有效的问题情境是使学生精神集中、学习力处于最佳状态的优质手段,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学习动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兴趣的增强都有潜移默化的帮助。所以掌握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和抓住问题情境创设的注意点是现代数学教师的必修课。  【关键词】问题情境 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43-02  美国教学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03-01  《大学》开篇就主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大学的主要要义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而致善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表达出自己的善意,最终达到完美境界。  浙江省特级教师、人教版小学语文高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主要编写者之一的
期刊
【摘要】信息时代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运用不应该再局限在书本知识和文字内容,更应向多元化方向转变。高职英语教学也不能局限在固定的传统模式之内。多模态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且还是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从传统模式和多模态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对比可以得出多模态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显著优势,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服务。  【关键词】信息化 多模态 高职英语教学 模式 对比  【基金项
期刊
【摘要】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是中考复习的宝贵资源。在进行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时,要注重各地中考数学试题的变化、延伸与拓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做一题,会一片”的效果,让学习更有效,让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中考试题 自主探索 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8)13-0141-02 
期刊
【摘要】现在小学已经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小学英语更加重视的是口语交际,因此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在小学阶段显得越发重要。本文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谈谈自己语音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语音 课堂 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26-02  目前,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这就使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接触到英语。一年级的
期刊
【摘要】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工具。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英语能力水平都要求高职英语教材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随着高职英语教材“一标多本”的发展,很多的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要在众多的英语教材中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教材。本文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出发,分析高职英语教材评价的几个维度,给具有选择权的英语教师一些教材评价的建议,同样对编制校本高职英语教材的英语教师提供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06-01  在人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表情严肃、目光犀利、性格刚毅、不苟言笑。阿累在《一面》中这样描写鲁迅先生:“头发约莫一寸长,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样的外貌特征让人肃然起敬。加上“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斗士”、“民族魂”等光环,更让人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