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魅力十足的数学活动课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e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一堂数学活动课——《周长是多少》(苏教版第5册),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数学活动课蕴含的无限魅力。
  魅力之一:教师引导——醉翁之意不在围
  情境回放:
  1.学生合作用学具盒里的线围图形。
  2.展示成果,组织交流。
  学生展示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长方形、心形、圆形、五星。
  讨论:要知道围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怎么办?
  生1:用尺子量出长和宽各是多少,再算出周长。
  讨论:要知道围成的圆形周长是多少,还能直接用尺量吗?(生摇头)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生2:把这根线拉直,量一量这根线的长度就行了。
  老师按学生的方法用学生尺测量围圆形线的长度。
  发现:线比尺子长!
  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3:在线上做记号;
  生4:把两把尺子接在一起量;
  生5:把线对折几次后再量
  ……
  3.合作测量,汇报结果
  指名几组学生分别汇报围的是什么图形?周长是多少?
  交流:从发言中,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6:围出的图形周长都是一样的。
  追问:这说明什么?
  生7:线一样长。
  4.发现:用一样长的线,尽管围成的图形形状不同,但是周长总是相等的。
  【感悟】这是一次“围”图形活动。可是细细琢磨围的背后,却能窥见“醉翁之意不在围”,在乎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从相同和不同的角度去讨论和研究周长问题。活动过程中,老师没有刻意去追求与点化,而是借着学生展示的成果,通过解决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数学问题,把活动的目的自然而然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应该算得上是一种——“醉翁之意不在围”的魅力。
  魅力之二:学生发言——言已尽而意无穷
  情境回放:
  1.合作活动。
  用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一个大长方形。
  2.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依次指名说说每排拼了几个正方形?拼了几排?长是多少厘米?宽呢?周长呢?
  3.思考
  师:12个单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是48厘米,拼成的3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有满48厘米的吗?
  生:没有。
  追问:都是1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的,为什么周长会有不同呢?
  生1:从合并的边考虑,由于拼出的长方形把原来的一些边长合并了,少算了一些边长。合并的边越多,周长越短。
  生2:从长和宽相差数变化考虑,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长方形的周长越短。
  【感悟】这是一次“拼”图形活动。学生在比较长方形周长的过程中,第三次从相同和不同的角度去讨论和研究周长问题。虽然学生的言语不多,语言表达也不是很完整,但他们却从合并的边考虑,从长和宽的相差数的变化考虑,找到了引起周长不等的原因,为后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埋下伏笔,这是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魅力之三:信任——百花齐放春满“堂”
  情境回放:
  1.学生用巧妙的方法测算教材69页右边图形的周长。
  2.交流方法。
  生1: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周长是18厘米。
  生2:把凹进去的短横线往上移,补成一个长方形,再加上两根短的竖线。周长是18厘米。
  生3:把中间两根短的竖线接在长方形宽边的上面,然后把上面3根横线一起往上移,成一条直线,补成一个新的更大一点的长方形。周长是18厘米。
  ……
  【感悟】这是测算较复杂的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活动。学生第四次从相同和不同的角度讨论和研究周长问题。活动中,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找到了图形的特点后,他们乐测、会测、巧测,通过“移”“补”的方法,将图形进行合理转化,不仅获得了图形转化的经验,而且收到了百花齐放的效果,这是一种——“百花齐放春满堂”的魅力!
  魅力之四:解决问题——水到渠成
  情境回放:
  1.教师表演:用一根繩子围着长方体绕一圈,发现:绳子不够了!
  2.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绳子只有这么长,谁能运用今天学习的周长知识,把这些正方体捆起来!
  3.讨论交流方法:
  生1:把6个小正方体摆成两排,每排3个。
  指名表演摆一摆。
  追问:为什么改变了正方体的摆放方式就能够捆起来啦?
  ……(教室里沉寂了片刻)
  生2:原来绳子绕一圈,算的是长6,宽1的长方形的周长。摆成两排后,算的是长3,宽2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生3:长和宽更接近了,周长变短了。
  生4:合并的边变多了,周长变短了。
  4.验证
  指名表演,用原来的绳子再围一围,够了!教室里一阵欢呼!
  ……
  【感悟】学生带着积累的活动经验,第五次从相同和不同的角度讨论和研究周长问题,获得了转换视角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是一种“水到渠成”的魅力!
  纵观本次数学活动课,学生经历的活动有五次之多,每次活动,学生动得彻底而不盲目,每次活动通过对核心问题——“周长是多少”,从相同和不同的角度去讨论和研究周长问题。可以看到,学生经历这样的数学活动课,积累了活动经验,发展了数学思维,提升了数学素养,品尝了数学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德育教育作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需要班主任足够地对其进行重视。在班务的实践管理中使学生打开心门,对学生足够的尊重信任,并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进行爱心灌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下修身养性。而班主任作为直接对学生进行管理的人员,是学生能够形成良好品德的塑造者,还是沟通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使者。班主任是否可以科学有效地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并使学生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
期刊
[关键词]英语课堂 微笑 眼神  我今年新接手了初二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其中一个班的英语成绩很差,班平均分级部倒数第一名。学生基础差,厌恶英语,因而上课不爱听讲,或搞小动作,或睡眼惺忪,导致我每节课都完不成任务。刚开始,我还信心十足,以为凭借我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风趣激励的谈吐,能够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可一个月过去了,情况没有任何改变。  就在我百思不
期刊
[摘要]教师,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对少数学习成较差,思想表现不好,甚至存在一定心理偏差的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对这些学困生,教师普遍的做法是,表现好了就表扬,做了错事就批评。然而学困生一般都有更强的逆反心理,如果对他们经常的批评训斥,往往会使他们厌恶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尽管老师再苦口婆心,也收效甚微。我的做法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期刊
[摘要]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占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无论是天文地理,数理史哲,还是趣闻杂谈,小说散文,甚至是基本的新闻信息的阅读都是学生们日常阅读的内容。初中学生的阅读面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试阅读,如此不仅不能达到丰富学生视野、扩展学生知识的目的,也不能让学生学会真正的学习技巧,当然更谈不上学生会喜欢阅读了。故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就要让学生们广泛阅读,让在阅读的园地中开满丰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间紧张的关系,影响到许多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去关心、帮助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我们要运用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行为艺术去影响他们,取得信任;通过创造和谐、友善的環境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内心思维,因人施教,用教师的真情换取他们的真心。  [关键词]善于倾听 乐于沟通 角色转变  “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了一种真诚、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活学生的“隐形翅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班主任 自主管理能力  转眼间,笔者在低年级班主任队伍中已经行走十余年,实践证明:从以“玩”为主的幼儿阶段一下跨越到以“学”为主的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光靠正副班主任或者其他任课老师管理,靠保姆式的过
期刊
[摘要]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关键词]班级文化 师生关系 环境建设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
期刊
[摘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求习作的源泉,就是以学生平时写作实践为依据,以如何改变当前虚假作文现象为目的,以学生操作简单、家长和教师指导方便为目标,主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现象,热爱现实生活,用真情来表达实感。  [关键词]学生习作 生活 社会实践  一、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  只有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才能为写好文章找到好的素材。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也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期刊
作文素材积累是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它不仅是写作的基础和关键,还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学生发展的途径。没有素材,学生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更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必须学会“找米下锅”,掌握“取材之道”。  初中作文素材积累学生古人云:“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时。”写作时要有内容,必须靠平时长期积累,否则难有所悟,也不会有灵感。有了积累,写作时才不愁“无米之炊
期刊
[摘要]预习是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初步认识,是接受新知识的铺垫和前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预习这项规定必须是学生实做的工作”,可见预习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而有效的预习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自学能力,促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预习 小学语文 第二学段  在教学实践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