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吉林市满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满族发祥地之一的吉林市乌拉街满族自治镇具有丰厚的满族历史文化底蕴。但随着城市的开发,许多珍贵的满族历史文化遗存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损失。因此,本文将从乌拉街满族文化的历史及其现状、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条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产业化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满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183-01
  一、吉林乌拉满族自治镇的满族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乌拉街满族自治镇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面积188平方公里,现有27个行政村、一个街道,总人口7.1万人,是满族人口集中地区。乌拉街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多样,见证了当地满族的发展,现存的文物古迹众多,文物保护单位省级5处、市级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11项;各级博物馆收藏出土文物多件。这些代表着这座城镇文明的符号的遗迹正面临毁灭性的打击。这对满族文化的传承是一重大损失,如果遗迹都消失,后代的子孙又如何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呢?可见,满族文化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与传承不容乐观,形势堪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满族文化影响深远,而语言文字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对文化的发展意义非凡。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满语支。满文,为满洲人所创制和使用。满语和满文是满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满语也为满足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满语也走向衰落,这种衰落的表现为会说满语的人日益减少,满语已经被称为“死亡的语言”。如今,一些北京方言和东北方言中很多都是满语或由其演化而来,东北很多地名都是也是满语的演化和翻译。这些语言只是满语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大部分已经失去了真正的功能和含义。满语的衰落与时代环境是分不开的。如今,普通话的推广,学校教育也是以汉语文为主,会说满语的人减少,缺少语言环境的满语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民族的語言消失了,那么这个民族文化的消失也就不远了,所以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满族文化,应当采取措施对满语进行保护。服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观念的影响,人们日常着装都符合社会化现代化的标准。日常生活中已经很难看见满族特色的服装,只在一些节日和盛大活动中才会见到。现在,这些礼节大多已经看不到了,但满族的婚俗,极具满族特色,新郎新娘穿着满族服饰,新郎骑马迎娶新娘等等。在现代文化的大背景下,满族婚俗能够传承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这种具有地方的婚俗也可以成为一个旅游项目去发展。
  综上,可看出乌拉街满族文化已经到了“垂死”边缘,抢救与保护的任务刻不容缓。然而满族文化还没有完全灭绝,还剩下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如此,将文化遗产产业化,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文化产业成为地方特色的新型经济增长点,使传统文化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
  二、保护与开发满族历史文化资源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一)保护历史文物的原真性和风貌的完整性。保护历史文物,不仅能提供直观的历史景观和建筑形式的信息,更重要的是真实历史信息的物化载体。而任何历史文物均与其周围的环境同时存在,失去其原有的环境,将会影响对其历史文物的正确理解。真正的历史文物建筑和历史环境是一经破坏便很难再生的。因此在历史文物保护中,要集中力量保护存留至今的真实历史文物及其蕴含的宝贵历史信息,避免出现拆旧建新、拆真建伪的建设性破坏。(二)重视历史的延续性和保护内容的广义性。历史文物保护的目的并不是将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静止地保存下来,而是通过有效的保护途径,保证其历史的延续。从广义上看,使其与目前的城市发展阶段相适应并发挥积极作用。在保护过程中须坚决制止对历史文物本身有损害或内容有冲突的不当利用。历史文物的利用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追求其经济利益,当前的利用方式应保证以后可以继续利用,从而促进历史文物的可持续发展。(三)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丰富乌拉街的保护内涵,在进行物质形态历史遗存保护的同时,注重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民间工艺、民俗文化、民俗节庆等优秀传统文化,与有形文化遗产相互依存、相互衬托,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我们都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当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三、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给出几点建议:
  (一)建立满族博物馆,全面展示满族民俗。可分别结合“三府”的展示和利用建立满族民俗博物馆,以实物及图片等形式分室展示满族文字、居室陈设习俗、日常习俗、婚嫁习俗、孕育习俗、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服装习俗、节庆习俗等。(二)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满族民俗学校。用于培养旅游人才和举办各种满族文化活动。(三)建立满族民俗定期表演场地。规划期内继续沿用乌拉古城内的原点将台北部的操场作为满族民俗表演场地的功能,远景设立专门的满族民俗表演广场,并利用头道江滨水开阔地展示打牲乌拉船队巡航场景。(四)利用现代数字记录手段对民间音乐与舞蹈如萨满文化等进行全面记录和保护。由镇政府联合文化部门组织财力人力把民间音乐与舞蹈萨满文化等文化现有传人的技艺以录音、录像的方式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与研究。(五)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满族传统的工艺品、服饰、口头传唱的历史、宗教舞蹈等培养传人。利用满族民俗学校,对镇内居民中有兴趣及有能力的人员组织进行培养,使民间老艺人的手艺得到传承,为满族传统的工艺、服饰、口头传唱的历史、宗教舞蹈等培养传人。(六)在中小学常年开展满族特色的体育及游戏活动。满族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列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正式项目有珍珠球比赛、狩猎比赛、“嘎拉哈”、踢“熊头”、搬棍等具有不受场地限制、游戏性强的特点,应在中、校学中积极恢复和推广。(七)可以在乌拉街建立旅游度假村,将满族习俗安排到度假村的服务当中。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满族的习俗,感受其中乐趣,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文化的传承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个人、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努力。我们都不想看到“现代文化高楼林立,而传统文化只剩下残垣断壁。”只有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才能更美好、更健康地发展。
  基金项目:该项目是北华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其他文献
浅谈电视节目市场化的必然性及其途径  徐淑庆  沂源县广播电视局 淄博市沂源县 256100  摘 要:电视作为当前受众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电视节目走向市场化已是必然。电视节目如何走向市场,怎样实现市场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在做了一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电视节目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
期刊
摘 要:图书馆服服务主体是读者,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图书馆管理的宗旨。本文探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图书馆运作中的具体措施。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是人本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它要求管理过程中以人为中心,通过对馆员素养的发展与图书馆的长远目标相结合,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及考评,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业务能力,最终实现图书馆的目标和功能。  关键词:以人为本;图书馆管理理念;读者;馆员;
期刊
摘 要: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为现代市场营销方法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基础,而且许多新的营销方法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直接创造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发明电话、电视、家庭电脑及其它视听产品的普及,如果没有发达的现代邮寄系统,直接营销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电脑和网络出现,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营销方法就根本不会产生和存在。科技的水平在不断刷新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新时代的信息工具、传播媒介不断的出现,就
期刊
摘 要:数据库技术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领域的核心和关键,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可以为电子商务的安全、信息处理、数据交换提供软件保障。本文通过对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百草家园老年公寓的数据库分析,探讨数据库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161-01  一、数据库及其主要特
期刊
摘 要:职业高中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职业高中数学教师就不能只注重知识讲授的深度与广度,还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采用恰当的方法、手段和策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由浅入深、贴近实践生活;2、上好开学第一堂数学课;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4、优化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与批改。  关键词:职高学生;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七大要求把农村文化作为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提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文拟在概览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存在的新问题,从政府履行文化管理职能的角度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诱因分析,进而提出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煤矿的安全性。  关键词:煤矿;地质灾害;特征;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173-02  一、前言  随着对煤矿资源的开发,煤矿开采深度也越来越深,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以及破坏力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需要对煤矿地质灾害进
期刊
摘 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祭祀、仪式、娱乐、图文宣传等活动,来挖掘、展现本村文化底蕴,最终达到凝聚文化、传承文化的一种乡村文化活动,它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精神生活,打造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强省建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为了真正让“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农村落地,让所有农民的文化精神世界再上一个台
期刊
摘 要: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丰富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缩短城乡居民文化差距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实现的保障。当前,我国城乡差距大,制约了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然而,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下,新型社区的建设在逐步完善,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也在逐步进展、完善。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有利于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本文将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期刊
摘 要: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的活动为主体,通过各种娱乐形式来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等现代化生活需求。在我国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下,东莞为建设文化新城,适时推出了全民“读书节”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一股浪潮。本文主要立足于东莞“讀书节”,对东莞的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重点探讨。  关键词:东莞;读书节;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