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完成好这些任务,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需要有一批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铁路高技能人才是指在铁路运输领域一线岗位,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具备相应水平的人员。铁路高技能人才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者,是推动铁路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铁路服务竞争力,在推动铁路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他们也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和骨干。
当前,武汉铁路局铁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有的单位认识还停留在片面追求安全生产和运输效益上,不能正确理解高技能人才对安全生产的作用。送培学员职名较低,名不副实,达不到送培要求。培训单位师资知识陈旧,与现场脱节,不能满足培训需要。培训教学模式单一,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培训效果。这些现象都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认识不足。
第二,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环节没有形成有效联动机制,导致高技能人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有些运输单位反映,部分职工在工作中,技能已经达到高级工以上水平,但由于受工作年限、学历等限制,不能参与评价,不能被认定相应的职业资格。还有些职工虽被鉴定为高技能人才,但受单位人员编制的制约,不能被聘为高技能人才。这些同志的能力和才干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成长受到制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影响。高技能人才评价应该作为岗位使用与待遇的依据,并能够激发职工主动参加培训,提高技能。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与待遇尚未有效联动。
针对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人才强路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铁路运输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铁路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增强铁路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铁路局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提高认识,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断增强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加快推进人才强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开创铁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2 建立与铁路现代技术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技能的“一体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培训机构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是当务之急。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人才结构的变化,人才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从事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必然促使教师队伍的调整。从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来看,“一体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尚未真正建立起来: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还很普遍;传统职业教育理念仍根深蒂固;从事单一工种或简单工种的专业教师还相当多;只图眼前专业教师队伍够用、实用,专业教师建设缺乏前瞻性;注重培训机构一般实习技术装备的建设,而忽视与现场建立紧密型的实习教学基地建设;重视师资的学历水平提高,而忽视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所有这些都阻碍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给铁路持续稳定发展带来隐忧,更不要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要上新台阶,必须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3 以创新的办学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
3.1 “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即由送培单位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需要培养成为什么样标准的人才,提出订单,由培训机构按照送培单位提出的要求进行培养。教学计划由送培单位和培训机构双方共同制定,根据岗位要求,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组织上可以采取分段式教学。在师资配备上,来自一线生产岗位的教师应占较大的比例。这种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可以做到高技能人才在选人送培、培养过程、教学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按订单要求培养的学员,由于其既了解生产单位的实际,又熟悉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工艺流程,提升职业岗位能力迅速,较容易达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到单位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高技能人才。
3.2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培训机构能否培养出满足铁路发展需求人才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培训机构教学体系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课程建设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3.3 在教学内容上,要反映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的要求,要反映当今铁路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充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要求。铁路运输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必须及时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广泛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努力体现铁路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
4 建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有效联动机制
建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有效联动机制,能够极大地提高高技能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参加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同志经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由送培单位选派到培训机构培训。在培训机构培训中,封闭式管理,严格的考勤制度,系统的理论学习,特色的实操培训,一般要历经二到三个月的脱产培训时间。但是这些培训还不能作为参加技师理论免试的依据。而铁道部组织的一个月培训,是可以作为免试理论的依据。这既影响了培训学员参学的积极性,又对培训机构办学能力和培训质量的提出质疑。培训成果不能被认定,也不利于对培训质量和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是否可以让培训合格的人员参加技师考试时理论免试,或组织专场考试。将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与技师、高级技师的评审结合起来。
高技能人才评价中存在的受工作年限,学历等限制,不能参与评价,不能被认定相应的职业资格的现象,除了练功比武获得前几名这种途径(受名额限制)以外,是否还可以探讨将个人的安全生产天数的记录,发现处理重大故障和事故隐患的次数,无严重违章作为一项指标,纳入破格的范畴给予考虑。高技能人才的使用中,由于受单位人员编制的影响,不能被聘为高技能人才。既然被评价为高技能人才,就应该使用,否则就是一种人才浪费。当然高技能人才中也可能存在虚假现象,可以借鉴技术干部的聘用制度,采用一年一聘或三年一聘,来杜绝此现象的发生。使用和激励是相互依存的,并能够引导职工积极参加培训和自学,提高适应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实现铁路安全生产贡献其才干。
当前,武汉铁路局铁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有的单位认识还停留在片面追求安全生产和运输效益上,不能正确理解高技能人才对安全生产的作用。送培学员职名较低,名不副实,达不到送培要求。培训单位师资知识陈旧,与现场脱节,不能满足培训需要。培训教学模式单一,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培训效果。这些现象都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认识不足。
第二,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环节没有形成有效联动机制,导致高技能人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有些运输单位反映,部分职工在工作中,技能已经达到高级工以上水平,但由于受工作年限、学历等限制,不能参与评价,不能被认定相应的职业资格。还有些职工虽被鉴定为高技能人才,但受单位人员编制的制约,不能被聘为高技能人才。这些同志的能力和才干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成长受到制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影响。高技能人才评价应该作为岗位使用与待遇的依据,并能够激发职工主动参加培训,提高技能。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与待遇尚未有效联动。
针对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人才强路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铁路运输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铁路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增强铁路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铁路局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提高认识,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断增强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加快推进人才强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开创铁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2 建立与铁路现代技术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技能的“一体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培训机构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是当务之急。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人才结构的变化,人才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从事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必然促使教师队伍的调整。从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来看,“一体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尚未真正建立起来: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还很普遍;传统职业教育理念仍根深蒂固;从事单一工种或简单工种的专业教师还相当多;只图眼前专业教师队伍够用、实用,专业教师建设缺乏前瞻性;注重培训机构一般实习技术装备的建设,而忽视与现场建立紧密型的实习教学基地建设;重视师资的学历水平提高,而忽视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所有这些都阻碍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给铁路持续稳定发展带来隐忧,更不要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要上新台阶,必须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3 以创新的办学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
3.1 “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即由送培单位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需要培养成为什么样标准的人才,提出订单,由培训机构按照送培单位提出的要求进行培养。教学计划由送培单位和培训机构双方共同制定,根据岗位要求,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组织上可以采取分段式教学。在师资配备上,来自一线生产岗位的教师应占较大的比例。这种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可以做到高技能人才在选人送培、培养过程、教学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按订单要求培养的学员,由于其既了解生产单位的实际,又熟悉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工艺流程,提升职业岗位能力迅速,较容易达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到单位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高技能人才。
3.2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培训机构能否培养出满足铁路发展需求人才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培训机构教学体系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课程建设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3.3 在教学内容上,要反映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的要求,要反映当今铁路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充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要求。铁路运输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必须及时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广泛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努力体现铁路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
4 建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有效联动机制
建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有效联动机制,能够极大地提高高技能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参加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同志经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由送培单位选派到培训机构培训。在培训机构培训中,封闭式管理,严格的考勤制度,系统的理论学习,特色的实操培训,一般要历经二到三个月的脱产培训时间。但是这些培训还不能作为参加技师理论免试的依据。而铁道部组织的一个月培训,是可以作为免试理论的依据。这既影响了培训学员参学的积极性,又对培训机构办学能力和培训质量的提出质疑。培训成果不能被认定,也不利于对培训质量和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是否可以让培训合格的人员参加技师考试时理论免试,或组织专场考试。将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与技师、高级技师的评审结合起来。
高技能人才评价中存在的受工作年限,学历等限制,不能参与评价,不能被认定相应的职业资格的现象,除了练功比武获得前几名这种途径(受名额限制)以外,是否还可以探讨将个人的安全生产天数的记录,发现处理重大故障和事故隐患的次数,无严重违章作为一项指标,纳入破格的范畴给予考虑。高技能人才的使用中,由于受单位人员编制的影响,不能被聘为高技能人才。既然被评价为高技能人才,就应该使用,否则就是一种人才浪费。当然高技能人才中也可能存在虚假现象,可以借鉴技术干部的聘用制度,采用一年一聘或三年一聘,来杜绝此现象的发生。使用和激励是相互依存的,并能够引导职工积极参加培训和自学,提高适应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实现铁路安全生产贡献其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