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敏:共青团改革的三大依据和六大探索

来源 :中国共青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共青团的改革,首先离不开重大的时代变化,也就是历史方位在哪里。关于时代背景的变化,传统上讲两个,一是从封闭到开放,二是从计划到市场。但是对共青团来讲,还有另外三个非常重要。
  第一个是党认识到自己是执政党,要按执政规律办事。这对我们共青团来说是个重大变化。执政党就讲执政合法性,就有争取民心、顺从民意、获得社会认同的问题。如果共青团衙门化了、机关化了,那怎么获得青年的民心呢?所以这是一个重大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的行为选择的调整。特别我们党执政从“管治”进入到“治理”新阶段,需要更多的社会合作、社群谅解、社会整合,这就带来了共青团职能的新内容、新变化。
  第二个是社会的快速发育,特别是青年自组织的蓬勃兴起。以前我们是没有社会的,有的只是单位,按行政逻辑运行。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市场。市场逻辑一旦确立,就不会自动停止的,一定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方面面。所以平等、自由、交换、流动、分化、契约、法制这些都来了,社会开始分化、社会开始重组。当人群拥有了足够的资源,就要自己作主,就会自我管理,就一定要形成自发性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很多也没有经过法制的程序,是非法的,但是它已经自发成立,是客观存在,这个是我们重大的背景。以前我们是最大的青年组织,是一统天下的,但现在我们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和被选择,而且在竞争当中,有可能处于下风的。我们说一个组织衰败,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外部失去需求,年轻人对你没有需求了,这个组织还有什么价值?第二个内部涣散,组织没有纪律性,干部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肯定也不行。第三个在竞争中落败,别的社会组织后来居上,超越我们了。要防止出现这种颠覆性失误,就必须及早按社会逻辑、社会机理进行调整和改变。
  第三个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人的交流、集聚、娱乐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更改变了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前讲究社会化大生产、规模、集中、流水线,但互联网讲分散、个性化、扁平化、精益生产。思维相应转变为“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大数据说话、云平台整合、专注、极致、快”等。所以我们共青团原有的自上而下、大一统、一致行动、讲规模声势的这种工作方式就不适应了,原有的层级明显的组织设置也就不适应了。
  这三个变化,是共青团需要变革的重大时代背景,也是推动我们改革的时代依据,就是因为这些重大时代变化,我们才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共青团的改革其实一直在路上。回顾1988年以来的共青团工作,我觉得,还是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
  一是1988年共青团提出了改革纲要。当时提出来三项社会职能,即使到今天来看,依然有生命力。一是团结教育引领青年;二是当时叫承担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现在我们把它改了,叫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最新的说法是承接政府青少年事务;三是代表维护青年具体利益。我觉得这三项社会职能的提出和探索,是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
  二是90年代开始,社区青年工作的兴起。原来共青团工作都是在学校和企业,但是因为市场体制改革,出现了“社会人”。当时上海共青团讲“三个集中”,条线上的队伍要到社区报到,条线上的工作要到社区展示,条线上资源要向社区配置。反正就是把青年工作力量,督促推动进入社区去。社区青年工作大概持续了10年左右,后来发觉,随着社会的发育,社团的出现,社区并不能完全覆盖青年。今天我们讲社区,已经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上的社区,而是讲功能社区,就是各种形式的青年共同体。但不管怎么样,通过社区青年工作的探索,至少在社区把一套青年组织体系给建起来了,建了社区的团工委,还有志愿者协会等,现在开始建“青年中心”。
  三是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我觉得这条在共青团改革创新当中有重大的意义。上海共青团是从1993开始,先在浦东新区成立了事业单位性质的青少年事务署,来承接一些跟青少年具体的利益有关的事情,比如学习、就业、交友等等。后来发觉,这样做影响不了决策。所以从2000年开始,我们就争取在上海市的层面上,建立了一个青年工作联席会议。这个联席会议的作用,就是代表市委市政府来协调青年事务。办公室设在团市委,共青团有议程设置的建议权。到2005年,在两个区建立了青年局。建立青年局达到的效果是,一个资金纳入了预算,工作是有预算保障的。二是机构进入序列。共青团不是政府的机构,跟政府没有关系,所以政府的会议,也不都请我们去,所以很多政策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有了青年局,是每次政府的会议,我们都得去参加的,至少你是知道政府要出台什么政策的。三是工作纳入了职能。明确管好青少年事务就是政府的责任,不只是共青团的事,共青团也干不了所有青年工作,青年工作是全社会要干的,党委和政府有更大的责任。这个探索的过程,我觉得应该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是联系、覆盖青年自发成立的组织。这一块我觉得应该说是共青团改革一个重要领域。2003年,青年自发成立的很多组织在网上出现,我们开始慢慢地关注它们。到2007年的时候,我们开始举办青年的风尚节,成立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然后在团市委地区部内设了一个二级部门,叫青少年社会组织工作部,专门来联系服务这些社团。到2010年,正式成立了社会组织工作部。其中,每年都有青年风尚节,每年都进行青年影响社会的项目评选,每年都举办青年社团领袖的沙龙。现在我们通过这样一套机制,能够联系的青年社会组织接近1200个,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形成一个同心多层青年组织体系的概念。讲到青年组织,现在不仅是共青团组织了,是以团为核心,以青联、学联等传统组织为紧密层,以团培育的青年社团和青年自组织为外围的这样一个青年组织体系。同时上海团校还专门成立一个青年公益人才学院,来对这些社团领袖进行培养,形成了一套工作模式。
  五是探索互联网条件下的青年工作。先后建立了共青团的工作主页,邮箱、短信、微信系统,网络电台、电视台,网上青年公共服务平台等,千方百计适应青年交流、动员方式的改变。第一步是做到了运用这些技术手段,第二步是要运用这种交互、扁平、人人兼为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思维来改造我们的组织和工作,这方面探索还刚刚起步。在互联网这个界面,用户是上帝,流量是王道,我们如何才能让青年对组织产生粘性,是靠思想、还是靠服务、抑或是靠干部?这还是个大课题。
  六是团的自身建设。上世纪80年代我们狠抓了团的支部建设,几经努力,短期取得了效果,但长期收效不乐观。后来针对团员流动性增大的实际,创造性推出了《团员证》的改革,一段时间里取得了良好效果。后来在新经济领域和新社会组织建团方面作了艰苦探索。当前在团的自身建设领域的最大创新就是区域化大团建了。我自己的体会是,团建的改革,要与职能探索、资源配置同步,还要有系统设计,否则就不能巩固地朝前推进。
  近40年来共青团的这些创新,总体上是两条脉络:一是职能的丰富和拓展,二是组织的覆盖和活跃。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值得深入总结,都构成了我们今天改革的宝贵基石。
其他文献
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发表,上海、重庆等地的群团改革随之大力跟进,群团改革要破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加强群团的专业化与社会化建设。下面以共青团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共青团制度设计目标的多重性,决定了群团改革要从专业化、社会化角度入手。共青团在中国制度设计中有三个目的:第一是干部储备,第二是青年群体的整合,第三是为青年
期刊
作为党的助手与后备军,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关系密切,并且在意识形态、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等有着高度同构性。在中国政治中,中国共产党处于核心领导地位,使中国政治发展逻辑也在共青团发展中得以演绎。因此,不论是从历史的维度还是从现实的维度,也不论是从政治的维度还是社会的维度来看,共青团改革都包含了中国政治发展的许多命题,其中包括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因素逐渐开始增加,随着
期刊
当前,共青团改革势在必行,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但无论形势如何迫切,作为改革创新的策动者首先应对改革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有明确的目标预设,这是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对于共青团改革的定位依据大致有两个向度:一是共青团的基本属性;一是共青团的基本职能,或者说是共青团的存在价值。但这两个向度并不背离,而是相辅相成的,其目标指向是一致的,即为党凝聚青年,说到底,也就是青年群体的建构问题,这应该是共青团改
期刊
自1978年以来,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开始了由国家主导(实际上是政党主导)的、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发端的全方位改革。经过近40年的实践,广泛而深刻的各领域改革共同推动着社会转型,而社会转型中积淀、发酵而升腾出来的社会能量,反过来又推动政党转型和政府转型。实际上,改革与转型是一体两面,相互促进。  当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就会生成相应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这些结构的要素,有的已经相对稳定,有的仍在持续变化之中
期刊
云南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边疆四位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截止2014年末全省仍有574万贫困人口。基础设施薄弱,智力性贫困一直是造成全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共青团云南省委、中国青基会的关心指导下,云南青基会持续实施希望工程26年,累计筹集善款近9亿元,全力参与全省扶
期刊
恩施市是国家级贫困县市。团恩施市委按照团湖北省委关于全省共青团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职能,主动对标,精准聚焦因学致贫和留守儿童等困境青少年群体,不断强化“三个融合”,大力推进助学扶贫,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做法是:  线上与线下融合,创新平台抓基础  一是建立信息“大数据”。依托乡镇、学校团干部,采取“走访到户、询问到人”的方式,对全市2600余名因学致贫和留守儿童群体
期刊
共青团中央从1998年10月开始,组织开展定点帮扶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灵丘县的工作。接受定点帮扶任务伊始,团中央书记处召开办公会议,决定成立以书记处常务书记任组长、分管书记为副组长、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专职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农青部部长兼任扶贫办主任,在此基础上组建扶贫工作队驻点帮扶,举团中央机关全系统之力,动真情,办实事,见实效,扎实有效地完成好
期刊
在古老而青春的新疆大地,雪莲花笑傲在悬崖峭壁,绽放在冰天雪地,向人们展示着圣洁与坚韧。如今,还有一朵“花”行走在这片土地,如一簇簇燃烧着的火焰,带着温暖与爱心,创造着青春的奇迹,那就是国家电投新疆能源化工“映山红”爱心助学活动——一朵热情似火的“映山红”花。  “映山红”爱心助学活动最早起源于江西罗湾水电厂,旨在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完成学业,成就梦想。在此基础上,国家电投将爱心助学活动在全系统广泛
期刊
作 者:李 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推荐人:中央金融团工委负责人 陈 琳  推荐理由:本书系“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一部鲜活简明的团史读本。它以时间为线索,以史料为基础,全方位、多角度地客观记述了共青团90多年的历史——共青团带领广大青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冲锋在前,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浴血奋战、赴汤蹈火;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愤图强,为改变国家一穷二白面貌勇
期刊
提到“天伦之乐”这个成语,很多人的眼前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场景:丈夫有爱、妻子温柔、孩子乖巧、老人慈祥,全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家庭的温馨快乐,阳光照进客厅的每一个角落,每个人都看起来是那么幸福……可是这样的场景在中国来说却越来越少见。据调查,在中国有着这样近乎完美氛围的家庭只占到了20%,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迁移,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血浓于水的亲情正在被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淡化。  团长兴县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