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施市是国家级贫困县市。团恩施市委按照团湖北省委关于全省共青团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职能,主动对标,精准聚焦因学致贫和留守儿童等困境青少年群体,不断强化“三个融合”,大力推进助学扶贫,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做法是:
线上与线下融合,创新平台抓基础
一是建立信息“大数据”。依托乡镇、学校团干部,采取“走访到户、询问到人”的方式,对全市2600余名因学致贫和留守儿童群体进行信息采集,并按教育阶段、贫困等级、乡镇区域等元素,分门别类建立困难青少年数据库。
二是织好帮扶“爱心结”。依托数据库,开设“助学扶贫、为爱筑梦”专题助学扶贫网站,并将相关助学数据同步到团市委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运用互联网媒介对外推广,招募爱心人士、企业、社会团体对数据库内的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截至目前,团市委在线下已召开两期爱心助学见面会,使93名贫困学生与社会爱心人士结成对子,结对后实行全程包干助学,2015年首期资助资金达到21万余元,基本实现了“线上推广招募,线下结对帮扶”的良性供需格局。
政策与资源融合,精准施策抓联动
一是用好上级政策,扩大受益群体。积极争取新世纪助学、国酒茅台等上级团组织希望工程助学项目,帮扶我市50名贫困学生顺利就学。号召大学生创业“扬帆计划”、青年创业扶持项目、“田园小康.精准扶贫”等创业扶持政策获得者,与贫困学生结成对子,开展定向帮扶。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凝聚扶贫合力。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助学扶贫,动员广大爱心人士和青年企业家积极参加。依托各地恩施商会,发动恩施籍在外经商企业家,对口帮扶家乡贫困学子。截止目前,初步结对意向已达300名,帮扶资金额150余万元。联合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第二个中国扶贫日,举办“社会扶贫在行动”募捐活动,当天共募集善款1685.24万元。
三是对接公益组织,推广助学项目。主动与各类社会公益性组织沟通,争取助学项目落户恩施,拓宽融资来源。目前,已争取到“挑战8小时”“简然.爱基金”“开放性助学”等项目落地,我市36名贫困青少年获得帮扶。通过恩施义工协会,实施了21所“健康浴室”项目,累计投资达240余万元,解决了4000余名留守儿童“冬天洗热水澡”的难题。
扶贫与扶智融合,强化服务抓品牌
一是深化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团市委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品牌优势,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利用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协会等,积极开展“阳光关爱.绿色成长”“你是我的阳光”“相约特校.爱在中秋”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的开展中,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倡导困难青少年讲文明、树新风,践行基本道德规范,培育正确价值观。
二是实施暖心工程,筑牢幸福梦。给钱给物,能解一时之困;扶心扶志,方能拔掉穷根。更加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矫正与成长关怀。团市委先后组织6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走访了210余名留守儿童家庭,与孩子们交心谈心,倾听成长的烦恼,帮助他们塑造健康人格。实施希望家园项目,开展假期功课补习、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和安全自护培训服务,解决了近1000名留守儿童假期无人监管的问题。争取专项资金11万元,实施“希望伴飞”“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项目,为农村困境未成年人群体提供精神性、发展性关爱帮扶。
三是加强权益维护,搭建“连心桥”。依托青年之声、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等团属阵地,借助我市夷水律师事务所、青少年事务社工等专业力量,为困境青少年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法律援助、心理辅导、扶贫助困等服务。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下一步,团恩施市委将紧密围绕党政工作大局,按照全团统一部署,以助学扶贫工作为主线,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青年创业就业、维护青少年权益、志愿服务等工作贯于其中,努力形成“团建带助学、助学促团建”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全市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end
(作者系团湖北恩施市委书记)
线上与线下融合,创新平台抓基础
一是建立信息“大数据”。依托乡镇、学校团干部,采取“走访到户、询问到人”的方式,对全市2600余名因学致贫和留守儿童群体进行信息采集,并按教育阶段、贫困等级、乡镇区域等元素,分门别类建立困难青少年数据库。
二是织好帮扶“爱心结”。依托数据库,开设“助学扶贫、为爱筑梦”专题助学扶贫网站,并将相关助学数据同步到团市委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运用互联网媒介对外推广,招募爱心人士、企业、社会团体对数据库内的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截至目前,团市委在线下已召开两期爱心助学见面会,使93名贫困学生与社会爱心人士结成对子,结对后实行全程包干助学,2015年首期资助资金达到21万余元,基本实现了“线上推广招募,线下结对帮扶”的良性供需格局。
政策与资源融合,精准施策抓联动
一是用好上级政策,扩大受益群体。积极争取新世纪助学、国酒茅台等上级团组织希望工程助学项目,帮扶我市50名贫困学生顺利就学。号召大学生创业“扬帆计划”、青年创业扶持项目、“田园小康.精准扶贫”等创业扶持政策获得者,与贫困学生结成对子,开展定向帮扶。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凝聚扶贫合力。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助学扶贫,动员广大爱心人士和青年企业家积极参加。依托各地恩施商会,发动恩施籍在外经商企业家,对口帮扶家乡贫困学子。截止目前,初步结对意向已达300名,帮扶资金额150余万元。联合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第二个中国扶贫日,举办“社会扶贫在行动”募捐活动,当天共募集善款1685.24万元。
三是对接公益组织,推广助学项目。主动与各类社会公益性组织沟通,争取助学项目落户恩施,拓宽融资来源。目前,已争取到“挑战8小时”“简然.爱基金”“开放性助学”等项目落地,我市36名贫困青少年获得帮扶。通过恩施义工协会,实施了21所“健康浴室”项目,累计投资达240余万元,解决了4000余名留守儿童“冬天洗热水澡”的难题。
扶贫与扶智融合,强化服务抓品牌
一是深化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团市委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品牌优势,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利用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协会等,积极开展“阳光关爱.绿色成长”“你是我的阳光”“相约特校.爱在中秋”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的开展中,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倡导困难青少年讲文明、树新风,践行基本道德规范,培育正确价值观。
二是实施暖心工程,筑牢幸福梦。给钱给物,能解一时之困;扶心扶志,方能拔掉穷根。更加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矫正与成长关怀。团市委先后组织6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走访了210余名留守儿童家庭,与孩子们交心谈心,倾听成长的烦恼,帮助他们塑造健康人格。实施希望家园项目,开展假期功课补习、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和安全自护培训服务,解决了近1000名留守儿童假期无人监管的问题。争取专项资金11万元,实施“希望伴飞”“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项目,为农村困境未成年人群体提供精神性、发展性关爱帮扶。
三是加强权益维护,搭建“连心桥”。依托青年之声、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等团属阵地,借助我市夷水律师事务所、青少年事务社工等专业力量,为困境青少年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法律援助、心理辅导、扶贫助困等服务。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下一步,团恩施市委将紧密围绕党政工作大局,按照全团统一部署,以助学扶贫工作为主线,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青年创业就业、维护青少年权益、志愿服务等工作贯于其中,努力形成“团建带助学、助学促团建”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全市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end
(作者系团湖北恩施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