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以来,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开始了由国家主导(实际上是政党主导)的、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发端的全方位改革。经过近40年的实践,广泛而深刻的各领域改革共同推动着社会转型,而社会转型中积淀、发酵而升腾出来的社会能量,反过来又推动政党转型和政府转型。实际上,改革与转型是一体两面,相互促进。
当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就会生成相应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这些结构的要素,有的已经相对稳定,有的仍在持续变化之中。就目前而言,中国经济领域的转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相应的预期目标。而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的转型,离预期目标还比较远。总的来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所以,当前共青团改革的背景是群团改革,群团改革的背景是全面深化改革,包括党政军群、文化、司法、医疗等。目前方兴未艾的共青团改革,其力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所以,研究共青团的改革史,从中梳理共青团改革的逻辑和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里有两个重要维度:一个是国家社会关系维度。作为国家权力的执政集团,它对不同政治势力或利益集团的吸纳能力,对基层社会的渗透能力,决定这个国家社会运动的发生及其走势。如果国家权力直接面对基层百姓,许多原本属于地方性的经济问题,就有可能演变为全国性的政治问题。这就是说,具有服务、表达、协调等功能的社会中间层不可或缺。对于当代中国来说,社会中间层主要由两类社团组织扮演。一类改革开放后发育出来的普通社会组织,由政府民政口治理;一类是在革命年代就开始登场的群团组织,由共产党领导,这就是中国特色。一方面,党的群团组织拥有庞大的基层网络,覆盖人口的80%以上;另一方面,目前普通社会组织各地发育不平衡,发展亟待引导。因此,开发群团组织的应有功能,充分发挥其枢纽性作用,参与多元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个维度是全面从严治党。因为共青团毕竟不同于工会、妇联,它与执政党有着特殊的政治关系。《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团关系的规定是一个体现。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看看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发出的建团决议,就明白当初为什么要重新建团。青年团具有很强的先进性、政治性,这是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所不具备的。所以,党中央提出“从严治党”,团中央就提出“从严治团”。党对共青团要求高于一般群团。在改革中怎样体现这种特殊的政治关系?说你是助手,但不代表你有多大权力;说你是后备军,但不等于进入仕途“快车道”。共青团改革的目标,是解决政治性强的组织脱离群众的问题,对党亦有借鉴价值。那么,如何从干部管理、组织设置、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改革?这些改革能否使团的价值认同、组织形态、服务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呢?需要借助历史来研究。
事实上,1978年以来,随着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的改革进程,群团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88年工会、共青团、妇联响应中共十三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分别提出各自的体制改革设想。二是1993年3月,为了与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相适应,遵照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要求,工青妇分别出台各自改革方案。三是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1个群众团体机关机构改革意见>的通知》,推进群团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探索破除行政化路径的同时,群团的领导体制、业务流程、工作方法、干部管理、经费使用等却在“参公管理”中悄然与党政机关趋同。形势会教育人,危机倒逼改革。
当然,我们的研究并不只局限于三次相比明显的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因为共青团的改革创新是常态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改革与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坚持改革就是创新,持续的创新就能推动改革。改革开放近40年来,从中央层面到地方层面,推出不少有价值的创新之举,值得认真梳理和总结。比如,历届团中央书记处都着力打造吸引团员、青年聚集的新的组织形态,意在破解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困境;深圳、广州等地在志愿服务领域的最先实践,开辟了共青团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的新空间;上海共青团多年来持续探索协管政府青年事务的方法和路径,形成党的青年工作的又一有力支撑;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等地分别探索出发挥共青团枢纽型作用的不同形态,拓展了共青团对青年自组织、对社会大众的联结渠道。
共青团研究为什么要强调历史视角呢?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更何况改革史本身就是当代史。大家知道,马克思是一个思辨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大理论家。但是,他仍然力求将他的宏大理论,建筑在历史的资料之上。所以,我们考察共青团的改革史,首先要“立足共青看共青”,然后要“跳出共青看共青”。我们希望能从历史中吸收更多的政治智慧,包括一些教训,来共同促进时下正在进行的事业。我们希望,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个研究人员,能够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尽可能地做得好一点,为共青团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性思路、建设性意见。
当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就会生成相应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这些结构的要素,有的已经相对稳定,有的仍在持续变化之中。就目前而言,中国经济领域的转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相应的预期目标。而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的转型,离预期目标还比较远。总的来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所以,当前共青团改革的背景是群团改革,群团改革的背景是全面深化改革,包括党政军群、文化、司法、医疗等。目前方兴未艾的共青团改革,其力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所以,研究共青团的改革史,从中梳理共青团改革的逻辑和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里有两个重要维度:一个是国家社会关系维度。作为国家权力的执政集团,它对不同政治势力或利益集团的吸纳能力,对基层社会的渗透能力,决定这个国家社会运动的发生及其走势。如果国家权力直接面对基层百姓,许多原本属于地方性的经济问题,就有可能演变为全国性的政治问题。这就是说,具有服务、表达、协调等功能的社会中间层不可或缺。对于当代中国来说,社会中间层主要由两类社团组织扮演。一类改革开放后发育出来的普通社会组织,由政府民政口治理;一类是在革命年代就开始登场的群团组织,由共产党领导,这就是中国特色。一方面,党的群团组织拥有庞大的基层网络,覆盖人口的80%以上;另一方面,目前普通社会组织各地发育不平衡,发展亟待引导。因此,开发群团组织的应有功能,充分发挥其枢纽性作用,参与多元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个维度是全面从严治党。因为共青团毕竟不同于工会、妇联,它与执政党有着特殊的政治关系。《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团关系的规定是一个体现。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看看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发出的建团决议,就明白当初为什么要重新建团。青年团具有很强的先进性、政治性,这是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所不具备的。所以,党中央提出“从严治党”,团中央就提出“从严治团”。党对共青团要求高于一般群团。在改革中怎样体现这种特殊的政治关系?说你是助手,但不代表你有多大权力;说你是后备军,但不等于进入仕途“快车道”。共青团改革的目标,是解决政治性强的组织脱离群众的问题,对党亦有借鉴价值。那么,如何从干部管理、组织设置、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改革?这些改革能否使团的价值认同、组织形态、服务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呢?需要借助历史来研究。
事实上,1978年以来,随着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的改革进程,群团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88年工会、共青团、妇联响应中共十三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分别提出各自的体制改革设想。二是1993年3月,为了与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相适应,遵照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要求,工青妇分别出台各自改革方案。三是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1个群众团体机关机构改革意见>的通知》,推进群团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探索破除行政化路径的同时,群团的领导体制、业务流程、工作方法、干部管理、经费使用等却在“参公管理”中悄然与党政机关趋同。形势会教育人,危机倒逼改革。
当然,我们的研究并不只局限于三次相比明显的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因为共青团的改革创新是常态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改革与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坚持改革就是创新,持续的创新就能推动改革。改革开放近40年来,从中央层面到地方层面,推出不少有价值的创新之举,值得认真梳理和总结。比如,历届团中央书记处都着力打造吸引团员、青年聚集的新的组织形态,意在破解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困境;深圳、广州等地在志愿服务领域的最先实践,开辟了共青团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的新空间;上海共青团多年来持续探索协管政府青年事务的方法和路径,形成党的青年工作的又一有力支撑;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等地分别探索出发挥共青团枢纽型作用的不同形态,拓展了共青团对青年自组织、对社会大众的联结渠道。
共青团研究为什么要强调历史视角呢?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更何况改革史本身就是当代史。大家知道,马克思是一个思辨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大理论家。但是,他仍然力求将他的宏大理论,建筑在历史的资料之上。所以,我们考察共青团的改革史,首先要“立足共青看共青”,然后要“跳出共青看共青”。我们希望能从历史中吸收更多的政治智慧,包括一些教训,来共同促进时下正在进行的事业。我们希望,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个研究人员,能够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尽可能地做得好一点,为共青团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性思路、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