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中学生心理发展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的人文性可以促进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但高考让我们忽略了太多语文课带来的文学、艺术的熏陶。考试只是竞争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培养出能考高分的学生,只是教育的部分成功;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才是成功的教育。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完善人格;而充分挖掘语文课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创造性的思维。在语文课堂中关注人文性,就是以母语为工具,以文字、生活为载体,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旨在使学生能对社会、生活、人类抱着一种终极的关怀,真诚面对心灵,能及时感到快乐、爱、美和幸福,从而去创造它,语文的人文性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辅相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语文,展现人文性可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中学语文课堂中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挖掘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宝藏。一篇《我为什么而活着》会激起学生对积极理想的追求,会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假如我们只照本宣科,没有顾及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能力,那只能感受到作家为什么而活着,而没有思考自己为何而活着。所以自我意识的培养与老师课堂导学设计的问题关系较大,往往最后一问见真功。如果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发掘学生自我感悟、发展自我意识的问题:你为什么而活着,作家的人生观对你有什么启发?这个设计是给了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发展探讨的空间,把学习语文和生活联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这种体现在价值观的人文性促进了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挖掘语文的人文性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任何学科都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的功能,但数理化和政史等学科偏重于客观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但较少能触及人的情感、人格等领域。而语文则是活生生的,包罗万象,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异常丰富:天文地理、人文社会、古今名人等,都是我们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解惑的内在动机,培养求知欲、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载体。而这几个过程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三、语文课的人文性可以塑造完善的人格。《石钟山记》中,“何以声如洪钟”可以让学生从课文入手,从常理知识入手去探究有无与课文相似或相悖之处,是什么原因?这就是自主性探究学习中激发学生主动解惑的契机,一节精心创设情景的看图作文可以让学生放飞想像,培养发散性思维,在“想—说—写—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相对于数理化的规律性而言,或许语文在这方面要占很大的优势。
  所谓“文学即人学”,语文科最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性格、才能、人格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所通过语文学习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尤其是人格的塑造应该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之一。
  这里,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屈原的《离骚》固然能让中学生在学习中领悟诗人的崇高理想,也不要忽略的是他对生命的放弃。那么观照今天或许我们有许多远大的理想要实现,可当现实给我们残酷的打击时,我们该怎样看待自己的生命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引导的问题,因为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个特点是青年人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他们常常提出“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怎样才活得有价值?”这样的问题。当他们在现实中遇到挫折时,常常苦于无从发泄,常觉孤独无助。因而这时借助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熏陶其人格,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非常必要。
  整合起来,我们应该如何挖掘语文课的人文性,以促进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呢?
  首先语文老师应在思想上认识,调整好高考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摆脱为考试而上课,把为应试而上的语文课转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而愉快的学习。我们的语文教育也总避免不了在分数的峰谷间沉浮,仿佛学生的精神、学生的个体不当回事似的。语文的人文性认为:学习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经过大脑,再沉淀到心灵,最后落实到脚掌。在“往下落”的过程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初步形成,学生的人格才能发育,学生的精神支柱才能树立起来。换而言之,若教育无助于人的成长,无助于学生的幸福感,那就是缺少了人文主义的教育。事实上,一节渗透人文性的语文课会促进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来应试,二者并不相互排斥。教师若在思想上认识到这样的关系,才能处理好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与高考应试的关系。
  其次,创设问题情景,善于发现拓展人文性的机会。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特点,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感受人性美。中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求知世界探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学生“理想世界”、“现实世界”以生命的亮色;选入了重在人性开发与启蒙的美文,如《边城》《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严、生命价值和生命的美好。余映潮先生倡导的课堂艺术“最后一问见真功”,他强调的“真功”不但指教师领悟教材、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从立足语文的人文性来说,更是一种塑造学生人格、发展自我的基本功,它也是当今语文课堂发展人文意识的重要标志。如他在《死海不死》中最后一问“死海它会死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既能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环境的高度关注。受此启发,《陈奂生上城》也可设计最后一问“今天的陈奂生进城了,又碰到哪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的时间太长,难道不应该让他们认真审视一下,今天的进城农民工又有了哪些喜悦和忧虑吗?创设具有拓展人文性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是完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让课文课堂成为一种人文化的课堂。
  最后,以语文教师特有的优势,改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节课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人本主义心理学者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主要条件。”首先教师应设计好导语,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其次,教师应适时地走下高高的讲台,与学生近距离交流,与他们共同享受课文课堂中知识、生活体验的快乐;最后,设计的问题应照顾大部分学生,让尖子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吃得下。走下讲台,师生共同交流、探讨,让语文课既体现其本性,又实践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人文关怀。
  学习、探究、认识、体验、成长,是一个有序融合的过程,还给语文课一个真正的本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健康心理的成长和发展,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其他文献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SEFC)中的课文话题广泛,体裁多样,表达形式活泼,这无疑为英语写作的教与学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范文材料。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活化教材与教法,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从阅读教学的三个过程人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教学步骤和方法如下:    一、阅读前的演讲导入    在课文教学前布置演讲题目,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收集与课文
一、说教材:本课内容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监督权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学生在第1课第2框已初步接触。这节课是对监督权的具体展开和深入。也是对前面学习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承接。通过对公民如何参与民主监督进行概说,启示我们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也是整体上把握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识记公民的监督权谁监督、监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而我们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善当学生的“经纪人”,让学生能很好地与社会融合,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以实践长知识,以知识助实践,从而达到知行统一、行中求知、知以导行的良好教育效果。    一、树立正确的“经纪观念”    1 服务观念。艺人的身份决定了其总是站在高高的舞台上接受鲜花和掌声。此时经纪人就是
说理能启迪学生,表扬能激励学生,批评能警示学生,关心能感化学生,而发现却能唤醒学生。教育是一门综合艺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为师者不仅要善于说理,恰当运用表扬批评艺术,关心爱护学生,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发现去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用发现培育学生的高尚动机,用发现革除学生根深蒂固的陋习,用发现点燃成功的火焰,用发现抚慰心理的伤痕,用发现找到最有效的教育契机。    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目前,文学教育的核心——诗歌教学逐步引起人们重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激发人的创造力,而目前诗歌教学的公式化,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发掘与提升,这就需要对诗歌教学进行改革。如何让学生从诗歌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如何有效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从读诗中发挥自己独特的想像力和鲜明的个性,成了诗歌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
摘 要:文章以“中国的土地资源”为例,从调动参与式教学主体、营造创造性学习氛围和构建开放性发展平台三方面,提出以情境导入、角色扮演、集体对话三种方式开展参与式教学活动,通过活动有效性分析,明确参与式教学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大有可为,利于教学的长效性。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的土地资源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将组织
摘 要:文章以高考试题考查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教学目标为中心,围绕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翼”考查要求,对地理过程类的地理试题从依时过程、预估过程、耦合过程三个角度进行剖析,并总结出答题规律,最后通过模拟题实践,层层深入,逐步提升,为高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解法;地理;过程类;规律  高考地理过程类试题是指考查地理事物或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1]
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时刻处于一种相互交流信息、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状态,即处于一种互动关系之中。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关系。学生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生成知识、能力、情感、觉悟的过程。政治课教学必须把焦点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真正实现
摘 要:文章基于课程难度模型,比较美国《科学发现者》与我国人教版高中《地理1》的难度。研究发现,教科书《地理1》的广度、深度、时间小于《科学发现者》,难度大于《科学发现者》。据此,提出编写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建议:通过增加学习知识广度,开阔学生视野;通过合理分配教学时长,降低学习负担;通过优化教材内容设计,有效化解难度。  关键词:中美教科书;难度比较;定量分析;高中地理  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
写作的过程是美的展示,怎样让文章更美一点是每个写作者的愿望,下面有几种方法让你的文章更美一点。    一、让文章标题更美一点    最近几年中考作文的题目出得很美,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我想唱首歌’”等等。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美的题目像磁石,一下子就会吸引住读者的双目,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有些含义隽永的题目,还会使读者品味再三,久久难忘。  中考除全命题外,不排除半命题、材料作文、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