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成为促进者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做的是“授人以渔”的工作。特别重视引导幼儿通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自主、有效地探索周围世界,获得有用的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开发孩子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地有效教育行为。教师能够根据教育要求、幼儿不同的个性特点、认知类型、认知风格和学习进度等,进行“对症下药”,做到真正意义上地“因童施教”,促进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合他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的全面发展。
幼儿成为了活动的主角,而教师则是以观察者、倾听者、记录者的身份出现。通过对幼儿的言行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和了解,寻找出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进而制订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教师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观察孩子的行为,观察孩子的发展,倾听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特语言,有利于孩子良好情绪情感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
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老师”,通过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来帮助幼儿学习,有效的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认知,使孩子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其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幼儿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努力为孩子创设和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还有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操作、探索和与人交往,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态度与愿望。应充分利用好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为孩子提供蕴含教育内涵的信息;使环境具有一定的问题情境性,让孩子在环境中不断产生和探索出新的问题;使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鼓励孩子参与环境的创设。
教师要做幼儿个性化、个别化发展的促进者。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努力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因人而异地采用适宜的教育手段,时时留意孩子的行为,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种帮助不同于简单的指导与示范,而是在了解孩子潜能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有效促进孩子潜能的发展。
二、教师成为学习者
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是教师吸纳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专业水平成长的不竭动力。学习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学习,还包括工作过程中、生活过程中、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能联系工作实际做深入思考,把别人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科学地、灵活地指导实践,并因地制宜的发展和创新。传统的学习以个体学习为主,而个人思维的局限性和模式化倾向的特点,使得个体获取的知识必然十分有限。教师的学习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研究、发现,不断地吸收同化各种信息,从而建构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过程。
创造是幼儿教师基本的要求,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向上的有利于激发幼儿创造的环境,让具有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发展类型的所有幼儿的创造能力都能够自由迸发,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创造性地生活、学习和发展。只有创造型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
三、教师成为合作者
合作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
教师与教师间的合作。我们是一个教育群体、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经验、智慧和特长,如果能将这些人的力量加以整合将会产生更大的集体力量。发挥团队的分享与交流,加强教师间的协作,营造浓厚的集体氛围,通过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互相探讨、合作学习来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教师共同商量能使对策与想法更加丰富、完善。教师间的合作是一个整体,在研究中合作,在合作中研究,在合作中分享资源,在合作中共同进步与提高。
幼儿与教师间的合作。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起积极的情感纽带。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会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和愉悦感,学习的动机更强了,效果也更好。幼儿是纯真的、感性的,对教师的依赖和崇拜使他们几乎无条件地服从教师。
幼儿与幼儿间的合作。通过组织适合幼儿发展的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活动成为幼儿学习性的、支持性的、发展性的环境,引导、支持幼儿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操作和充分体验,激发幼儿思考与探究,调动与激励幼儿参与和不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鼓励幼儿与幼儿间积极的互动与交往,支持幼儿在群体中互相观察、模仿、协商、合作;组织“幼儿教幼儿”活动,建立一种积极的、良好的互动关系。
教师与家长间的合作。家长的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借助家长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发挥家长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完善教育。教师通过自己的工作将家长的兴趣点引入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如:与家长合作共同收集主题活动的信息资料;不同专业的家长在教师的配合下给幼儿上课;与幼儿一起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亲子作业;通过家园联系册及时反馈与沟通孩子的发展信息等。
四、教师成为思考者
思考不仅是要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幼儿的各方面的发展,还要对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进行反思。在实践中积累,在研究中提升,实现自我提高。 旧的传统式教育,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这样的角色限制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的时候尽管在理论上接受了新观念,但在实践中却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我们应该从知识的传递者转换成为幼儿认识世界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使教学工作更科学性和合理化,能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而不像以往那样凭着经验和直觉工作,能自觉地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孩子的发展。通过反思,自觉地做好各项工作,达到自我管理地良好效果。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到底是个体的专业发展,这个成长更多是一种自主的成长,这种自我成长就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促进自身在原有基础上快速地成长。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还应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高超成熟的技能技巧。我们要成为知识的启蒙者、思想的启迪者、道德的引导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也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存活力,永葆教育的青春。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做的是“授人以渔”的工作。特别重视引导幼儿通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自主、有效地探索周围世界,获得有用的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开发孩子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地有效教育行为。教师能够根据教育要求、幼儿不同的个性特点、认知类型、认知风格和学习进度等,进行“对症下药”,做到真正意义上地“因童施教”,促进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合他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的全面发展。
幼儿成为了活动的主角,而教师则是以观察者、倾听者、记录者的身份出现。通过对幼儿的言行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和了解,寻找出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进而制订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教师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观察孩子的行为,观察孩子的发展,倾听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特语言,有利于孩子良好情绪情感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
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老师”,通过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来帮助幼儿学习,有效的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认知,使孩子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其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幼儿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努力为孩子创设和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还有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操作、探索和与人交往,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态度与愿望。应充分利用好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为孩子提供蕴含教育内涵的信息;使环境具有一定的问题情境性,让孩子在环境中不断产生和探索出新的问题;使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鼓励孩子参与环境的创设。
教师要做幼儿个性化、个别化发展的促进者。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努力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因人而异地采用适宜的教育手段,时时留意孩子的行为,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种帮助不同于简单的指导与示范,而是在了解孩子潜能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有效促进孩子潜能的发展。
二、教师成为学习者
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是教师吸纳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专业水平成长的不竭动力。学习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学习,还包括工作过程中、生活过程中、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能联系工作实际做深入思考,把别人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科学地、灵活地指导实践,并因地制宜的发展和创新。传统的学习以个体学习为主,而个人思维的局限性和模式化倾向的特点,使得个体获取的知识必然十分有限。教师的学习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研究、发现,不断地吸收同化各种信息,从而建构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过程。
创造是幼儿教师基本的要求,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向上的有利于激发幼儿创造的环境,让具有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发展类型的所有幼儿的创造能力都能够自由迸发,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创造性地生活、学习和发展。只有创造型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
三、教师成为合作者
合作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
教师与教师间的合作。我们是一个教育群体、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经验、智慧和特长,如果能将这些人的力量加以整合将会产生更大的集体力量。发挥团队的分享与交流,加强教师间的协作,营造浓厚的集体氛围,通过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互相探讨、合作学习来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教师共同商量能使对策与想法更加丰富、完善。教师间的合作是一个整体,在研究中合作,在合作中研究,在合作中分享资源,在合作中共同进步与提高。
幼儿与教师间的合作。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起积极的情感纽带。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会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和愉悦感,学习的动机更强了,效果也更好。幼儿是纯真的、感性的,对教师的依赖和崇拜使他们几乎无条件地服从教师。
幼儿与幼儿间的合作。通过组织适合幼儿发展的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活动成为幼儿学习性的、支持性的、发展性的环境,引导、支持幼儿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操作和充分体验,激发幼儿思考与探究,调动与激励幼儿参与和不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鼓励幼儿与幼儿间积极的互动与交往,支持幼儿在群体中互相观察、模仿、协商、合作;组织“幼儿教幼儿”活动,建立一种积极的、良好的互动关系。
教师与家长间的合作。家长的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借助家长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发挥家长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完善教育。教师通过自己的工作将家长的兴趣点引入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如:与家长合作共同收集主题活动的信息资料;不同专业的家长在教师的配合下给幼儿上课;与幼儿一起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亲子作业;通过家园联系册及时反馈与沟通孩子的发展信息等。
四、教师成为思考者
思考不仅是要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幼儿的各方面的发展,还要对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进行反思。在实践中积累,在研究中提升,实现自我提高。 旧的传统式教育,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这样的角色限制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的时候尽管在理论上接受了新观念,但在实践中却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我们应该从知识的传递者转换成为幼儿认识世界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使教学工作更科学性和合理化,能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而不像以往那样凭着经验和直觉工作,能自觉地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孩子的发展。通过反思,自觉地做好各项工作,达到自我管理地良好效果。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到底是个体的专业发展,这个成长更多是一种自主的成长,这种自我成长就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促进自身在原有基础上快速地成长。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还应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高超成熟的技能技巧。我们要成为知识的启蒙者、思想的启迪者、道德的引导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也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存活力,永葆教育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