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整个学习过程概括为“注意、等待、探究、行动”,并指出“都是和兴趣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兴趣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为了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着重指出:“教学的艺术,最初应把一个主题分析为若干组成部分,教师在那个时候在心理上却不要不知道整个锁链中间联结的地方。”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中学政治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兴趣的定义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在过去知识经验尤其在愉快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兴趣和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与此相关的事情优先地给予注意,并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兴趣又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它容易使学生满足,却难以持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获得系统的知识,但它情感性强,吸引力大,短期效果好。间接兴趣是因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它理念性强,靠意志的力量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同困难做斗争的精神和获得系统知识,但吸引力差,容易疲劳。
这两种兴趣是可以转移的,当一个人觉得他现在或将来需要某种知识或技能时,他就会把兴趣转移到这方面来,这是间接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对这种知识的了解日益深透,对这种技能日趋熟练,这时,他的兴趣不仅仅是因为需要,而且是因为这种知识或技能的本身,这又是直接兴趣。从质变、宏观的角度看,这种转化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孕育和积累,而从量变、微观的角度看,这种转化又时时刻刻在发生,每一次直接兴趣的效果都为间接兴趣的产生增添了有益成分,而间接兴趣的任何收获都是促成直接兴趣的有利因素。
二、兴趣在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堂课45分钟,每一分钟教师都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说来,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问活动的有趣对象或其他操心的问题上,这时需要教师激发学习的直接兴趣,讲个故事,设个悬念,或提个问题。总之,应象于漪老师说的那样:“课的起始阶段不能疲疲沓沓,要如爆竹鸣响,如京剧中的‘亮相’,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然而,由于直接兴趣难以持久,只是短期效果好,所以,当教学进入重点难点问题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这些内容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产生间接兴趣,要靠他们的意志努力去掌握这些内容。但间接兴趣吸引力差,容易疲劳,尤其对中学生来说,间接兴趣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课堂听课的有意注意力每隔5-7分钟就会有所松驰。所以,学生的间接兴趣消失后,教师可适当运用直观材料或趣味性的谈话使之转入直接兴趣。这样,学生的大脑便可松驰下来……下课之前,学生的注意最易涣散,所以,也要激发间接兴趣,复习一下课上的内容或布置一下课后的作业。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知识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和头一颗火星包含在教师对课堂上所讲解的材料,对材料加以分析的事实的处理方法中。’可见,激发兴趣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要深入挖掘教材,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深入挖掘教材,意味着教师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知识、情感、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仔细研究教参,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材料背景要全面把握,精细地揣摩。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教材的智育、德育和美育因素,争取使教学设计别出心裁,教学过程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兴趣的第二个方法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根据观察和调查,中学生政治学习兴趣有两个特点。
一是政治学习兴趣呈现塔型模式,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政治学习兴趣与其学习年级成反相关。
二是在各类书籍中,学生最喜欢文艺作品,不太喜欢自然科技和社会科学书籍;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形象思维,高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则更倾向于抽象思维。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思维特征,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各种文学体裁以及各学科间的联系,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兼容并蓄,全面发展。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透彻、迅捷、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我想,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学科的特点,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并能正确地运用它,那么透彻、迅捷、愉快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向45分钟要效率”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了。但是,有点需要说明,“有趣”不是离开教材灵机一动式的随心所欲,不是插科打浑式的逗趣,它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激励手段、一种教学艺术。运用它的动机,不单只是使人兴奋,使人快乐,更主要的是启发思维,活跃思考,从而提高政治学习效率。
一、兴趣的定义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在过去知识经验尤其在愉快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兴趣和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与此相关的事情优先地给予注意,并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兴趣又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它容易使学生满足,却难以持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获得系统的知识,但它情感性强,吸引力大,短期效果好。间接兴趣是因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它理念性强,靠意志的力量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同困难做斗争的精神和获得系统知识,但吸引力差,容易疲劳。
这两种兴趣是可以转移的,当一个人觉得他现在或将来需要某种知识或技能时,他就会把兴趣转移到这方面来,这是间接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对这种知识的了解日益深透,对这种技能日趋熟练,这时,他的兴趣不仅仅是因为需要,而且是因为这种知识或技能的本身,这又是直接兴趣。从质变、宏观的角度看,这种转化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孕育和积累,而从量变、微观的角度看,这种转化又时时刻刻在发生,每一次直接兴趣的效果都为间接兴趣的产生增添了有益成分,而间接兴趣的任何收获都是促成直接兴趣的有利因素。
二、兴趣在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堂课45分钟,每一分钟教师都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说来,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问活动的有趣对象或其他操心的问题上,这时需要教师激发学习的直接兴趣,讲个故事,设个悬念,或提个问题。总之,应象于漪老师说的那样:“课的起始阶段不能疲疲沓沓,要如爆竹鸣响,如京剧中的‘亮相’,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然而,由于直接兴趣难以持久,只是短期效果好,所以,当教学进入重点难点问题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这些内容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产生间接兴趣,要靠他们的意志努力去掌握这些内容。但间接兴趣吸引力差,容易疲劳,尤其对中学生来说,间接兴趣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课堂听课的有意注意力每隔5-7分钟就会有所松驰。所以,学生的间接兴趣消失后,教师可适当运用直观材料或趣味性的谈话使之转入直接兴趣。这样,学生的大脑便可松驰下来……下课之前,学生的注意最易涣散,所以,也要激发间接兴趣,复习一下课上的内容或布置一下课后的作业。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知识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和头一颗火星包含在教师对课堂上所讲解的材料,对材料加以分析的事实的处理方法中。’可见,激发兴趣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要深入挖掘教材,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深入挖掘教材,意味着教师要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知识、情感、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仔细研究教参,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材料背景要全面把握,精细地揣摩。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教材的智育、德育和美育因素,争取使教学设计别出心裁,教学过程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兴趣的第二个方法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根据观察和调查,中学生政治学习兴趣有两个特点。
一是政治学习兴趣呈现塔型模式,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政治学习兴趣与其学习年级成反相关。
二是在各类书籍中,学生最喜欢文艺作品,不太喜欢自然科技和社会科学书籍;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形象思维,高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则更倾向于抽象思维。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思维特征,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各种文学体裁以及各学科间的联系,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兼容并蓄,全面发展。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透彻、迅捷、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我想,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学科的特点,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并能正确地运用它,那么透彻、迅捷、愉快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向45分钟要效率”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了。但是,有点需要说明,“有趣”不是离开教材灵机一动式的随心所欲,不是插科打浑式的逗趣,它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激励手段、一种教学艺术。运用它的动机,不单只是使人兴奋,使人快乐,更主要的是启发思维,活跃思考,从而提高政治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