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并且是以生活为根基的。同辈群体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同时也是学生道德养成的一种方式。合理利用同辈群体中的积极因素,从观念转变、树立模范、摆脱控制这三个方面来完善同辈教育系统,从而有助于学生道德的养成。
关键字:学生;同辈群体;道德养成
青少年期常被称为生命历程中的“动荡阶段”,是个体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重要阶段。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并存,不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客观上产生正、负面影响。相当多的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致使学生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欠缺、人际关系不和、心理状态不良等一系列问题。显然,传统道德教育及其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必须探索新的德育运行模式,通过同辈群体的影响来促进学生道德的养成。
一、同辈群体的内涵
道德教育不仅取决于道德观,而且取决于教育观,道德观和教育观都不是空想和空洞的,而是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相联系的,时代背景又和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群体生活,以群体为主要的活动主体来参加社会活动。因此,有效利用学生之间的同辈关系更有助于学生道德的养成。
何为同辈群体?所谓“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由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在儿童时代,同辈群体的形式大部分是处于偶然,随着同辈群体越来越影响学生的社会化,这种影响在青少年学生时期达到顶峰,并有可能超过父母和老师等长辈的影响。一般在同辈群体中会自然出现一个或两个核心人物,在群体中有较强的威信和影响力,对群体的道德思想和行为有着导向作用。同时基于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基础上,各成员的地位也是平等的。基于以上特点可见,同辈群体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有着重大影响,是学生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的重要场所,是道德得以实践的土壤。
二、道德养成与群体的关系
道德源自生活,并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关乎个体的规范,是规范个体行为的,调节的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因素构成。而道德养成是要养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的素质,则具体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有学者曾以我国小学生、初中生和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之一是: “你平时将自己内心想的事经常对谁讲? ”并要求被试者将所列对象按其重要程度排出顺序。初中生的反映则为: 朋友、兄弟姐妹、父母。可见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时期对学生的各方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伦理道德开始养成的青少年期,同辈群体对于学生道德的养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德育的过程中秉承主体性的原则,构建同辈群体交往的德育模式,能有效促进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养成。
三、同辈群体对学生道德养成的影响
1、使学生群体道德行为趋于同质
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在确定一个人的自我认同、角色定位、价值认可方面提供支持和引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处在成年早期的人的社会化需求,主要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包括与同性朋友建立友谊,与异性朋友恋爱。若情感无所归属,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就会处在痛苦的孤独之中。青少年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而在同辈群体之间更容易产生心理共振,因而会对同辈群体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对偏离群体都会有恐惧的心理,为了获得安全感,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通过从众来避免被孤立,避免由于偏离群体的焦虑而产生的不平衡。因此个体生活在同辈群体中,其道德观、价值观往往自然会与群体保持一致。
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处于习俗水平的寻求认可阶段,也就是“好孩子”定向阶段的学生,会以取悦同伴为指导来做出道德判断。科尔伯格还提出,“个人在真实生活中的道德决定总是在团体规范背景或团体决策过程中做出的,并且个人的道德行为常是这些规范或过程的函数。……在许多情况下,道德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努力改进个人做出道德决定时的道德气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重要地位。这些都证明了,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受到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经常对同辈群体的行为进行模仿或是取悦同伴,以得到同辈群体的接受和认可。总的来说,道德示范效应最容易在同辈群体中发生,具有相同年龄、背景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或价值观。
2、对学生个体的道德认知具有控制性
学生处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总是在同辈群体中互相分享信息、观念、行为技能,这些看法、评论便自然流露出他们的世界观、道德观,这种舆论的氛围会让群体有巩固自己的力量,会对个体形成一种辐射强烈的道德场域,对个体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约束力,克服个体自身的分散性,使个体逐渐培养出自我约束的能力,形成一种高于个体之上的合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迫使个体按照同辈群体的这种道德标准的氛围来生成或追求某种道德。
其次,学生处在群体中,极其关注同辈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于是同辈群体的评价使个体的道德养成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被控制性,使个体常常处于一种被关注的状态,若是存在不道德的想法或行为,个体不得不感到精神压力而进行反思,从而有助于道德的养成。因此,同辈群体的反应作为一种强化物,对于学生道德的养成起着调整和塑造的作用。
3、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以内化
道德养成具有社会性,同辈群体也由其成员之间的社会交往而存在,尤其在价值观多元的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急剧碰撞,致使不同的同辈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正是由于同辈群体的存在,使他们有了自己的交往方式、行为规范、价值标准,能准确认识自我,并在这些方面使社会道德内化,使个人真正得到道德良善的支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事能够促进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一般来说,在成人要求下学生做出道德行为往往是被动的、外在的、费力的;而同辈群体中自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却常常是主动的、内在的和省力的,可以说是“真正的教育”。因此道德内化是个体进行道德养成、自我道德教育的前提和条件。 四、完善同辈群体的教育系统,促进学生道德养成
通过同辈群体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同伴的作用,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学生交往的方式。充分发挥同辈教育制度便可以引导同伴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及时进行生活、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让彼此充分感受来自身边同伴的关爱,而德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情感效应就是产生共通感即相似和共鸣的情感体验,这正是可以使学生能够在无意识的冥冥之中发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生成。
1、正确对待学生的同辈群体
现实生活中,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和独生子女的政策要求使学生变得自我封闭,在自我接纳、道德品性、认知需要等方面表现出缺陷。然而有的家长限制孩子和同辈的交往,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或是学坏。部分老师也认为学生之间的同辈群体为小群体,由于过于担心这会成为破坏大集体诱因而进行打压。因此广大教育者和家长需要认识到同辈交往是学生的需要和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认识到同辈教育是一种颇为有益以及有效的教育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学生道德的养成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营造积极向上的群体道德氛围
积极向上的群体道德氛围有利于学生做出符合社会期望和群体期待的行为,并对群体内其他人产生正向的示范作用;消沉、压抑的群体氛围则会导致道德冷漠,造成集体冲突和行为偏差。在学生中,教师若是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施惩罚会引起师生的对立,出现抗拒现象,这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对学生的品德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恶劣而深远的影响。若能利用好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则往往可带动一群学生的思想转变、道德的提升。因此,为了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得以养成,在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急需寻找在同辈之间确立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蓝本,从而使群体内的道德氛围感染个体。
当然,要选典型的榜样人物或示范群体之前,应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状态,榜样人物或示范群体的影响应是在符合学生该年龄和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展开的。同时还应避免以“高大上”的标准塑造标杆,对榜样人物的特性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突出其现实感;同时如果太过刻意的树立榜样会抹上功利的色彩,而学生中的道德群体是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他们的道德即为所谓的“良心”,这样才能科学把握德育的榜样,才能有效发挥同辈群体对道德养成的作用。
3、设法避免道德控制
如果学生个体经常在一个同辈群体中学习生活,时常也会受到来自同辈的道德控制,这种控制不管是学生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接受的,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难以承受的压力,一旦超过了这个极限,反而会使学生个体的道德养成机制遭到破坏——道德自主性被削弱。因此应该设法避免同辈群体中的道德控制,甚至是道德绑架。为了保护学生个体自由、自主的不受侵害,应以为每个个体的发展为原则,不能以牺牲个体来维护所谓群体团结。所以在通过同辈群体中培养道德的同时,注重学生个体理性的培养,注意对学生个体自主性的保护,对于同辈群体中发生的内部矛盾,要注意分析、引导,以及化解,避免群体对个体的宰制。
参考文献:
[1] 科尔伯格. 道德教育的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2-33
[2] 周晓红. 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 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4]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5] 宋玲. 同辈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6] 王峰. 论学校“群体道德”[D].河南大学,2009
[7] 连晶.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及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09
[8] 王利敏 李永山. 建构大学生同辈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J].合肥工业大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9] 左凯旋单亚. 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大学生同辈教育[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3)
[10] 高中建 孙嵩. 青少年同辈群体道德养成分析[J].教育探索,2009(2)
[11] 张超邓蓉. 互惠模式下大学生德育同伴教育小组的实践及反思[J].高教论坛,2008(4)
[12] 冯立刚闫茹. 同辈群体文化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3] 张淑敏. 高校开展同辈心理辅导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8(8)
[14] 时晓建. 青少年示范群体的同辈教育效应 [J].思想理论教育,2012(7)
[15] 孙丽华. 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社会学分析 [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6] 韩冬梅. 论大学生的道德养成[J].现代大学教育,2001(3)
关键字:学生;同辈群体;道德养成
青少年期常被称为生命历程中的“动荡阶段”,是个体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重要阶段。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并存,不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客观上产生正、负面影响。相当多的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致使学生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欠缺、人际关系不和、心理状态不良等一系列问题。显然,传统道德教育及其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必须探索新的德育运行模式,通过同辈群体的影响来促进学生道德的养成。
一、同辈群体的内涵
道德教育不仅取决于道德观,而且取决于教育观,道德观和教育观都不是空想和空洞的,而是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相联系的,时代背景又和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群体生活,以群体为主要的活动主体来参加社会活动。因此,有效利用学生之间的同辈关系更有助于学生道德的养成。
何为同辈群体?所谓“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由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在儿童时代,同辈群体的形式大部分是处于偶然,随着同辈群体越来越影响学生的社会化,这种影响在青少年学生时期达到顶峰,并有可能超过父母和老师等长辈的影响。一般在同辈群体中会自然出现一个或两个核心人物,在群体中有较强的威信和影响力,对群体的道德思想和行为有着导向作用。同时基于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基础上,各成员的地位也是平等的。基于以上特点可见,同辈群体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有着重大影响,是学生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的重要场所,是道德得以实践的土壤。
二、道德养成与群体的关系
道德源自生活,并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关乎个体的规范,是规范个体行为的,调节的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因素构成。而道德养成是要养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的素质,则具体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有学者曾以我国小学生、初中生和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之一是: “你平时将自己内心想的事经常对谁讲? ”并要求被试者将所列对象按其重要程度排出顺序。初中生的反映则为: 朋友、兄弟姐妹、父母。可见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时期对学生的各方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伦理道德开始养成的青少年期,同辈群体对于学生道德的养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德育的过程中秉承主体性的原则,构建同辈群体交往的德育模式,能有效促进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养成。
三、同辈群体对学生道德养成的影响
1、使学生群体道德行为趋于同质
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在确定一个人的自我认同、角色定位、价值认可方面提供支持和引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处在成年早期的人的社会化需求,主要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包括与同性朋友建立友谊,与异性朋友恋爱。若情感无所归属,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就会处在痛苦的孤独之中。青少年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而在同辈群体之间更容易产生心理共振,因而会对同辈群体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对偏离群体都会有恐惧的心理,为了获得安全感,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通过从众来避免被孤立,避免由于偏离群体的焦虑而产生的不平衡。因此个体生活在同辈群体中,其道德观、价值观往往自然会与群体保持一致。
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处于习俗水平的寻求认可阶段,也就是“好孩子”定向阶段的学生,会以取悦同伴为指导来做出道德判断。科尔伯格还提出,“个人在真实生活中的道德决定总是在团体规范背景或团体决策过程中做出的,并且个人的道德行为常是这些规范或过程的函数。……在许多情况下,道德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努力改进个人做出道德决定时的道德气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重要地位。这些都证明了,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受到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经常对同辈群体的行为进行模仿或是取悦同伴,以得到同辈群体的接受和认可。总的来说,道德示范效应最容易在同辈群体中发生,具有相同年龄、背景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或价值观。
2、对学生个体的道德认知具有控制性
学生处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总是在同辈群体中互相分享信息、观念、行为技能,这些看法、评论便自然流露出他们的世界观、道德观,这种舆论的氛围会让群体有巩固自己的力量,会对个体形成一种辐射强烈的道德场域,对个体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约束力,克服个体自身的分散性,使个体逐渐培养出自我约束的能力,形成一种高于个体之上的合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迫使个体按照同辈群体的这种道德标准的氛围来生成或追求某种道德。
其次,学生处在群体中,极其关注同辈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于是同辈群体的评价使个体的道德养成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被控制性,使个体常常处于一种被关注的状态,若是存在不道德的想法或行为,个体不得不感到精神压力而进行反思,从而有助于道德的养成。因此,同辈群体的反应作为一种强化物,对于学生道德的养成起着调整和塑造的作用。
3、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以内化
道德养成具有社会性,同辈群体也由其成员之间的社会交往而存在,尤其在价值观多元的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急剧碰撞,致使不同的同辈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正是由于同辈群体的存在,使他们有了自己的交往方式、行为规范、价值标准,能准确认识自我,并在这些方面使社会道德内化,使个人真正得到道德良善的支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事能够促进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一般来说,在成人要求下学生做出道德行为往往是被动的、外在的、费力的;而同辈群体中自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却常常是主动的、内在的和省力的,可以说是“真正的教育”。因此道德内化是个体进行道德养成、自我道德教育的前提和条件。 四、完善同辈群体的教育系统,促进学生道德养成
通过同辈群体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同伴的作用,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学生交往的方式。充分发挥同辈教育制度便可以引导同伴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及时进行生活、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让彼此充分感受来自身边同伴的关爱,而德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情感效应就是产生共通感即相似和共鸣的情感体验,这正是可以使学生能够在无意识的冥冥之中发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生成。
1、正确对待学生的同辈群体
现实生活中,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和独生子女的政策要求使学生变得自我封闭,在自我接纳、道德品性、认知需要等方面表现出缺陷。然而有的家长限制孩子和同辈的交往,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或是学坏。部分老师也认为学生之间的同辈群体为小群体,由于过于担心这会成为破坏大集体诱因而进行打压。因此广大教育者和家长需要认识到同辈交往是学生的需要和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认识到同辈教育是一种颇为有益以及有效的教育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学生道德的养成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营造积极向上的群体道德氛围
积极向上的群体道德氛围有利于学生做出符合社会期望和群体期待的行为,并对群体内其他人产生正向的示范作用;消沉、压抑的群体氛围则会导致道德冷漠,造成集体冲突和行为偏差。在学生中,教师若是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施惩罚会引起师生的对立,出现抗拒现象,这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对学生的品德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恶劣而深远的影响。若能利用好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则往往可带动一群学生的思想转变、道德的提升。因此,为了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得以养成,在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急需寻找在同辈之间确立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蓝本,从而使群体内的道德氛围感染个体。
当然,要选典型的榜样人物或示范群体之前,应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状态,榜样人物或示范群体的影响应是在符合学生该年龄和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展开的。同时还应避免以“高大上”的标准塑造标杆,对榜样人物的特性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突出其现实感;同时如果太过刻意的树立榜样会抹上功利的色彩,而学生中的道德群体是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他们的道德即为所谓的“良心”,这样才能科学把握德育的榜样,才能有效发挥同辈群体对道德养成的作用。
3、设法避免道德控制
如果学生个体经常在一个同辈群体中学习生活,时常也会受到来自同辈的道德控制,这种控制不管是学生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接受的,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难以承受的压力,一旦超过了这个极限,反而会使学生个体的道德养成机制遭到破坏——道德自主性被削弱。因此应该设法避免同辈群体中的道德控制,甚至是道德绑架。为了保护学生个体自由、自主的不受侵害,应以为每个个体的发展为原则,不能以牺牲个体来维护所谓群体团结。所以在通过同辈群体中培养道德的同时,注重学生个体理性的培养,注意对学生个体自主性的保护,对于同辈群体中发生的内部矛盾,要注意分析、引导,以及化解,避免群体对个体的宰制。
参考文献:
[1] 科尔伯格. 道德教育的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2-33
[2] 周晓红. 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 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4]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5] 宋玲. 同辈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6] 王峰. 论学校“群体道德”[D].河南大学,2009
[7] 连晶.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及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09
[8] 王利敏 李永山. 建构大学生同辈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J].合肥工业大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9] 左凯旋单亚. 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大学生同辈教育[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3)
[10] 高中建 孙嵩. 青少年同辈群体道德养成分析[J].教育探索,2009(2)
[11] 张超邓蓉. 互惠模式下大学生德育同伴教育小组的实践及反思[J].高教论坛,2008(4)
[12] 冯立刚闫茹. 同辈群体文化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3] 张淑敏. 高校开展同辈心理辅导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8(8)
[14] 时晓建. 青少年示范群体的同辈教育效应 [J].思想理论教育,2012(7)
[15] 孙丽华. 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社会学分析 [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6] 韩冬梅. 论大学生的道德养成[J].现代大学教育,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