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内的历史专业大部分设立在地方高师院校,这些学校承担着培养中学历史师资的主要任务,搞好专业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作者数年来的教学实践,就《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同行切磋:限于学时,《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应以政治史为主,突出制度;教学内容应尽量反映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应强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教师也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修养。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课程教学 基础知识
在高校历史专业开设的课程中,《中国古代史》是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讲授内容时间较长,从史前或曰原始社会到清代后期的1840年。绝大多数高校都要开设一个学年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讲授史前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第二学期讲授隋唐到1840年的历史,每周2次共计4课时。因在大一学年开设,《中国古代史》课程通过讲授内容丰富、积淀厚重的古代中国历史文化,既为学生学习中国历史打下知识基础,又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责任;高校都是安排两名及两名以上教师讲授,因此本课程也是展现本校历史专业师资水平的一门窗口课程。可谓教学责任较大。
除了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开设历史专业外,更多的历史专业开设在高师院校,尤其是省属的地方高师院校,这些学校承担着培养中学历史师资的主要任务。比如笔者供职的山西省,除综合性的山西大学有历史专业外,省属的二本院校如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大同大学、忻州师范学院、晋中学院、长治学院、运城学院、吕梁学院都有历史专业,部分专科学校如晋中师范专科学校、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也设有历史专业。
有鉴于此,地方高师院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探讨与交流,无疑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就笔者数年来承担《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内容讲授应以政治史为主,突出制度
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影响,高校的历史教材编撰大致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深受影响。而地方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长期使用的是由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教材,该书尽管已经修订过好几次,进行了适当的内容优化,比如增加了社会风俗,但将中国古代史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的特征仍然很明显。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将古代中国历史扎实有效地教授给学生,如何处理好讲授《中国古代史》课程与断代史课程、专门史课程的关系,这是承担本门课程的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的老师主次不分,用力均匀,基本将《中国古代史》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块内容串讲;有的教师置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于不顾,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兴趣讲授《中国古代史》,也就是说熟悉、擅长的内容多讲、展开讲,不熟悉、不感兴趣的或限于课时的原因少讲或不讲。以上两种教学方式并非少见。当然也和教师研究方向的局限有一定关联,当今地方高校的《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师限于学力,绝大多数都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某一段,不大可能熟知较长时段的历史,进而影响到内容讲授。
由于大学的高年级要学习断代史课程如《先秦史》、《隋唐史》、《明清史》,专门史课程《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等,笔者认为大一阶段的《中国古代史》课程讲授应该重点讲授政治史,政治史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紧紧围绕历史发展的脉络,逐段讲授时代背景、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制度、历史演进;突出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制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标尺;努力挖掘历史发展的因革(承继前代的内容、变化的内容),瞻前顾后。对经济状况做一概括叙述;对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内容通过课件展示,不必太多展开详述。另外,政治史的讲授也不能孤立讲政治,政治事件的发生是诸多因素(如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综合的结果。如唐代后期,两税法推行数年后中央财政有所好转,唐宪宗和宰相裴度等人均主张武力抑制藩镇势力并能积极展开行动,故而有了“元和中兴”的形势局面。这样讲授使学生能了解该段历史的主要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在有限的学时内,《中国古代史》课程重点讲授政治史,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对政治史以外的内容,教师适当简约介绍,多做总结概括,提供大纲,至于细目,可以留给学生课后查阅相关书籍学习了解,或者通过随后年级的断代史、专门史课程加以弥补。总之,在有限的学时内,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的讲授,既不利于本门课程的讲授要求和培养目标,又不利于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
二、教学内容应尽量反映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近些年来,国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取得了较大进步,重视科研成为高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共识,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也一再被提倡并付诸实践。教学与科研本身就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科研是解决教学中知识难点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改善教学效果;教学可以展示科研成果,为科研提出诸多研究课题。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近30年来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如何将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教学反映出来,当是所有《中国古代史》课程任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教授新的研究成果,与时俱进,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体现出教学与科研的密切联系。
比如讲到北宋中期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社会背景时,绝大多数的教材都是概括为积贫积弱,其实此时的赵宋王朝尽管存在军事、外交、财政、官僚制度等诸方面的问题,但经济上仍处于上升期,对外总体呈现出进攻不足、防守有余的态势。积贫积弱的“积”是长期的、累积的意思,用“积贫积弱”概括其时代背景很明显是不妥当的。讲到北宋末期的徽宗、钦宗统治时,往往描述为“昏庸,腐败无能”,好像已经临近崩溃灭亡的边缘,其实此二帝的统治并非一无是处,尤其是徽宗在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重视教育文化艺术方面还是有些成绩的,此时的宋朝也并非暗无天日,仍能保持一种脆弱的社会稳定,一旦遭遇强大的外敌来袭,统一的局面旋即被打破,导致国灭,二帝客死他乡。许多著述一讲到宋朝就是积贫积弱,更是对赵宋历史的极大歪曲,因为宋代在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社会事业、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达到了一系列令西方学者都刮目相看的发展高度,用“积贫积弱”不能概括宋代历史的特点。 又如讲到中国古代的木活字印刷术时,一些著述仍旧说元代的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其实随着文献整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国内外早就发现西夏文的木活字佛经,时代相当于南宋时期,早于王祯所处的元代。可见王祯是木活字印刷的实践者和经验总结者。还有诸多考古发现可以订正传统说法的错误,理应及时补充进《中国古代史》课程讲授中。
通过课堂传授新的、准确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良好知识体系的形成,有了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为日后学习和从事专业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应强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中,应大力强调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积极落实。近几年高中所使用的历史教材,内容较为精简,仅通过课本学习,学生所得的知识量极为有限。升入大学一年级,学习《中国古代史》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形成一套新的知识体系,还要多方强调掌握必要的历史基本知识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学习历史总是要记忆许多知识的,要多背多记,如重要的时间(年代、年号)、地理(地名、政区)、人物、事件、制度,这些基础知识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奋来掌握,日后用时方可信手拈来。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的讲台上提出过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四把钥匙——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社会检验,今天仍被古代史学界广为援引。没有好的基础知识,会影响进一步学习,不能什么知识需要用时才通过查找工具书来解决。
据笔者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期末考试及与学生交流,许多学生的基础知识令人不容乐观。笔者某年《中国古代史》的期末考试填空题问何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将近一半的学生都答错;《中国历史文选》期末考试翻译文章中的“至元”,三分之一的学生都不知道是元朝的年号,译成“到元”或“到了元朝”。重要的年份、年号还是应该熟记胸中的,如朝代的建立和灭亡年代,嘉靖与嘉庆孰是明帝孰为清帝。重要的政区如元代的腹里大致包括今日哪几个省份,宋金绍兴和议划分疆界大致地理位置,课堂提问学生几乎全然不知;以及古今重要地名对照,应该多加掌握以便利用。平时多翻翻历史地图,心中有一定的空间观,有了历史发生的大致场景,对于学习历史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讲授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理性的历史观,这样方能高屋建瓴,为学生讲清楚。如“唐代前期的制度”包括“学校和科举制度”,学生学完后,似乎认为唐代的选官就是通过科举考试,仅此一途。实际上,唐代前期就其政体而言还是贵族政体,属于门阀社会,因此官员选拔的最主要途径还是门荫,而科举刚刚兴起,尽管年年科考,但选拔的官员数量要远远低于门荫入仕者;尽管科举制度在唐代逐渐发展,科举入仕者人数逐渐增加,为社会看重,容易升迁甚至大批进入中枢,但仍旧改变不了门荫是有唐一代最主要的选官途径的历史事实。科举制度大致萌芽于隋朝,兴起于唐朝,完善于宋朝,成为宋金明清最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政治制度。唐代的选举制度为后代继承,社会影响巨大,因此成为“唐代前期的制度”的重要内容,但对其要有理性的认识、清楚的把握,免得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便到了宋代,科举成为最主要的选官途径,但除此之外的入仕途径如门荫、捐纳、军功仍有不少。历史是极其复杂的,我们的认识何等有限。可见,就一般意义而言,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掌握得好,学得好,任课教师加强自身专业修养也当是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从事《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的教师当然自不例外。而《中国古代史》课程又处于历史专业学生打基础的地位,更应老师教好,学生学好,为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良好专业兴趣,以及为日后从事历史专业工作起到奠基作用。师生应予高度重视。
2011年山西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编号SD2011YBKT-05)研究成果。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课程教学 基础知识
在高校历史专业开设的课程中,《中国古代史》是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讲授内容时间较长,从史前或曰原始社会到清代后期的1840年。绝大多数高校都要开设一个学年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讲授史前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第二学期讲授隋唐到1840年的历史,每周2次共计4课时。因在大一学年开设,《中国古代史》课程通过讲授内容丰富、积淀厚重的古代中国历史文化,既为学生学习中国历史打下知识基础,又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责任;高校都是安排两名及两名以上教师讲授,因此本课程也是展现本校历史专业师资水平的一门窗口课程。可谓教学责任较大。
除了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开设历史专业外,更多的历史专业开设在高师院校,尤其是省属的地方高师院校,这些学校承担着培养中学历史师资的主要任务。比如笔者供职的山西省,除综合性的山西大学有历史专业外,省属的二本院校如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大同大学、忻州师范学院、晋中学院、长治学院、运城学院、吕梁学院都有历史专业,部分专科学校如晋中师范专科学校、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也设有历史专业。
有鉴于此,地方高师院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探讨与交流,无疑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就笔者数年来承担《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内容讲授应以政治史为主,突出制度
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影响,高校的历史教材编撰大致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深受影响。而地方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长期使用的是由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教材,该书尽管已经修订过好几次,进行了适当的内容优化,比如增加了社会风俗,但将中国古代史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的特征仍然很明显。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将古代中国历史扎实有效地教授给学生,如何处理好讲授《中国古代史》课程与断代史课程、专门史课程的关系,这是承担本门课程的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的老师主次不分,用力均匀,基本将《中国古代史》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块内容串讲;有的教师置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于不顾,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兴趣讲授《中国古代史》,也就是说熟悉、擅长的内容多讲、展开讲,不熟悉、不感兴趣的或限于课时的原因少讲或不讲。以上两种教学方式并非少见。当然也和教师研究方向的局限有一定关联,当今地方高校的《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师限于学力,绝大多数都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某一段,不大可能熟知较长时段的历史,进而影响到内容讲授。
由于大学的高年级要学习断代史课程如《先秦史》、《隋唐史》、《明清史》,专门史课程《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等,笔者认为大一阶段的《中国古代史》课程讲授应该重点讲授政治史,政治史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紧紧围绕历史发展的脉络,逐段讲授时代背景、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制度、历史演进;突出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制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标尺;努力挖掘历史发展的因革(承继前代的内容、变化的内容),瞻前顾后。对经济状况做一概括叙述;对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内容通过课件展示,不必太多展开详述。另外,政治史的讲授也不能孤立讲政治,政治事件的发生是诸多因素(如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综合的结果。如唐代后期,两税法推行数年后中央财政有所好转,唐宪宗和宰相裴度等人均主张武力抑制藩镇势力并能积极展开行动,故而有了“元和中兴”的形势局面。这样讲授使学生能了解该段历史的主要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在有限的学时内,《中国古代史》课程重点讲授政治史,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对政治史以外的内容,教师适当简约介绍,多做总结概括,提供大纲,至于细目,可以留给学生课后查阅相关书籍学习了解,或者通过随后年级的断代史、专门史课程加以弥补。总之,在有限的学时内,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的讲授,既不利于本门课程的讲授要求和培养目标,又不利于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
二、教学内容应尽量反映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近些年来,国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取得了较大进步,重视科研成为高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共识,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也一再被提倡并付诸实践。教学与科研本身就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科研是解决教学中知识难点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改善教学效果;教学可以展示科研成果,为科研提出诸多研究课题。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近30年来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如何将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教学反映出来,当是所有《中国古代史》课程任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教授新的研究成果,与时俱进,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体现出教学与科研的密切联系。
比如讲到北宋中期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社会背景时,绝大多数的教材都是概括为积贫积弱,其实此时的赵宋王朝尽管存在军事、外交、财政、官僚制度等诸方面的问题,但经济上仍处于上升期,对外总体呈现出进攻不足、防守有余的态势。积贫积弱的“积”是长期的、累积的意思,用“积贫积弱”概括其时代背景很明显是不妥当的。讲到北宋末期的徽宗、钦宗统治时,往往描述为“昏庸,腐败无能”,好像已经临近崩溃灭亡的边缘,其实此二帝的统治并非一无是处,尤其是徽宗在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重视教育文化艺术方面还是有些成绩的,此时的宋朝也并非暗无天日,仍能保持一种脆弱的社会稳定,一旦遭遇强大的外敌来袭,统一的局面旋即被打破,导致国灭,二帝客死他乡。许多著述一讲到宋朝就是积贫积弱,更是对赵宋历史的极大歪曲,因为宋代在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社会事业、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达到了一系列令西方学者都刮目相看的发展高度,用“积贫积弱”不能概括宋代历史的特点。 又如讲到中国古代的木活字印刷术时,一些著述仍旧说元代的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其实随着文献整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国内外早就发现西夏文的木活字佛经,时代相当于南宋时期,早于王祯所处的元代。可见王祯是木活字印刷的实践者和经验总结者。还有诸多考古发现可以订正传统说法的错误,理应及时补充进《中国古代史》课程讲授中。
通过课堂传授新的、准确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良好知识体系的形成,有了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为日后学习和从事专业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应强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中,应大力强调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积极落实。近几年高中所使用的历史教材,内容较为精简,仅通过课本学习,学生所得的知识量极为有限。升入大学一年级,学习《中国古代史》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形成一套新的知识体系,还要多方强调掌握必要的历史基本知识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学习历史总是要记忆许多知识的,要多背多记,如重要的时间(年代、年号)、地理(地名、政区)、人物、事件、制度,这些基础知识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奋来掌握,日后用时方可信手拈来。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的讲台上提出过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四把钥匙——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社会检验,今天仍被古代史学界广为援引。没有好的基础知识,会影响进一步学习,不能什么知识需要用时才通过查找工具书来解决。
据笔者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期末考试及与学生交流,许多学生的基础知识令人不容乐观。笔者某年《中国古代史》的期末考试填空题问何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将近一半的学生都答错;《中国历史文选》期末考试翻译文章中的“至元”,三分之一的学生都不知道是元朝的年号,译成“到元”或“到了元朝”。重要的年份、年号还是应该熟记胸中的,如朝代的建立和灭亡年代,嘉靖与嘉庆孰是明帝孰为清帝。重要的政区如元代的腹里大致包括今日哪几个省份,宋金绍兴和议划分疆界大致地理位置,课堂提问学生几乎全然不知;以及古今重要地名对照,应该多加掌握以便利用。平时多翻翻历史地图,心中有一定的空间观,有了历史发生的大致场景,对于学习历史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讲授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理性的历史观,这样方能高屋建瓴,为学生讲清楚。如“唐代前期的制度”包括“学校和科举制度”,学生学完后,似乎认为唐代的选官就是通过科举考试,仅此一途。实际上,唐代前期就其政体而言还是贵族政体,属于门阀社会,因此官员选拔的最主要途径还是门荫,而科举刚刚兴起,尽管年年科考,但选拔的官员数量要远远低于门荫入仕者;尽管科举制度在唐代逐渐发展,科举入仕者人数逐渐增加,为社会看重,容易升迁甚至大批进入中枢,但仍旧改变不了门荫是有唐一代最主要的选官途径的历史事实。科举制度大致萌芽于隋朝,兴起于唐朝,完善于宋朝,成为宋金明清最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政治制度。唐代的选举制度为后代继承,社会影响巨大,因此成为“唐代前期的制度”的重要内容,但对其要有理性的认识、清楚的把握,免得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便到了宋代,科举成为最主要的选官途径,但除此之外的入仕途径如门荫、捐纳、军功仍有不少。历史是极其复杂的,我们的认识何等有限。可见,就一般意义而言,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掌握得好,学得好,任课教师加强自身专业修养也当是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从事《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的教师当然自不例外。而《中国古代史》课程又处于历史专业学生打基础的地位,更应老师教好,学生学好,为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良好专业兴趣,以及为日后从事历史专业工作起到奠基作用。师生应予高度重视。
2011年山西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编号SD2011YBKT-0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