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对于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需要。”按心理学的说法,需要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学习需要是学生的主要需要之一,是其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极大地制约着他们学习态度和效果的生成,影响着他们思维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读懂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关注的重点。什么是读懂学生学习需要呢?那就是要弄清楚他们学习需要什么,内心究竟渴求什么。只有知晓了他们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来读懂学生的学习需要呢?笔者认为,中医传统望、闻、问、切的方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望——用耐心观察发现学生需要
教育家赞可夫说:“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学生不是机器,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是其内心的反映。为此,教师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全面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前有效备课是读懂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步骤。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而读懂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全方位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对于新学内容的兴趣点,知道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思考有利于他们学习的教学方式。这样,教师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教学定位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课堂观察是读懂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方法之一。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真实的课堂不可能完全是“教学预设”的再现,而是在“变数”中动态生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并及时通过这些反应读懂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教师该读懂学生哪些学习反应呢?一是读懂学生的表情:教师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从学生的表情变化来捕捉学生内心世界与认知情况;二是读懂学生的疑惑: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捕捉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疑难困惑,并及时给予帮助指导;三是读懂学生的差异:教师正确认识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的差异,主动采取相应的手段发挥这种差异性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积极作用,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后的访谈交流和作业分析是教师读懂学生学习需要的有力补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一堂课上完了,教学效果怎么样?学生到底掌握得如何?教师可以和学生个别交流沟通,可以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写学习反思,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交流反馈,教师不仅要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纠错,以弥补学生的认知缺陷。
二、闻——用蹲下来的姿态倾听学生需要
“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孩子讲话,是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作为教师,善于倾听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修养。教师若想读懂学生的学习需要,就必须善于倾听学生。
传统的师生关系讲究师道尊严,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束,学生对教师敬畏服从。这种不平等关系,容易使师生产生距离,容易使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压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当今实施的新课程,提倡“民主、友爱、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因此,教师想要洞悉学生的学习需要,不但要善于发现,更要放下架子,用一种蹲下来的姿态倾听学生的需要。
倾听是对说话者声音的捕捉,更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大胆提出问题和质疑。或许,学生的见解不一定很有深度,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然后针对学生不同的回答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正确的观点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错误的认识加以引导纠正。在师生对话中,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勇气,教师能够认真倾听是一种尊重,“老师,我想对您说”的愿望就能在尊重中得到实现。
笔者最近听了一位历史老师讲授《贞观之治》一课,在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时,教师说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和老师辩论:“我看李世民并不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些同学指责那位同学怎么可以提出和书上不一样的观点呢?教师沉思了一会儿便说:“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好吗?”这同学说:“他很残忍,竟杀害了自己的亲哥哥李建成。”虽说这个观点并不全面,但老师还是肯定了他“讲得非常好!”同时教给学生如何来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这样,教师发现了学生“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学习需要,并通过讲授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师生都沉浸在创造活动的体验与乐趣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除了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之外,还要倾听学生的情感。学生正处于成长中,他们每时每刻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问题,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心扉被打开,他们会随时把自己的欲望、需求、情感、思想、焦虑、不满等向教师倾诉,以期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作为教师则必须从学生有意的倾诉或无意的表达中听出其中的需要,读懂其中的内涵。
三、问——用理解性的语言理解学生需要
“语言不是蜜,但可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熟练运用语言工具,有效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要读懂学生的学习需要,就必须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机,采用温暖如春风,温润如细雨的语言,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心灵,学生才会把他们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
心理学认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也就是被表扬。表扬应当成为教师时常运用的手段,一旦发现学生中一些好的苗头,哪怕是极微小的事情,都可以挖掘出其中的闪光之处,然后以表扬的方式加以引导。这样的教育方式亲切而自然,其效果比正面说教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特级教师张富,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他上班去得比往常早点,恰好被校长遇见,校长说:“张老师,来得真早啊。”他很高兴,第二天就去得更早一些。“人都爱听表扬,我都50多岁了,何况10来岁的孩子呢!”张老师感叹道。确实如此,很多优秀教师都是擅长表扬学生的高手,表扬成为他们手中惯用的法宝,给了学生巨大的鼓舞和力量。他们深得学生喜欢,学生也愿意向他们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需要。 批评总是不太受人欢迎的,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不批评学生。但批评学生要讲究策略,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注意场合与环境,善于运用说话技巧,即使是“苦药”,也要用“糖衣片”包裹,让学生乐意接受,懂得老师批评他的“良苦用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事实证明,恰当的批评教育,对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教师走进学生内心,发现他们的学习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如果能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和他们“天马行空”闲聊,那更受学生的欢迎,“讲台下的老师原来也会笑,也会聊天和开玩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学生“毫无戒备”的回话中,常常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些想法是学生未经加工的原生态信息,是学生学习需求的真实反映。
四、切——用错例分析把脉学生需要
特级教师于漪指出:“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不管是原来传统教学强调的因材施教,还是目前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都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了高度关注,要求教师做好学情分析。那么,学情分析从何处入手呢?浙江省湖州湖师附小的老师们作出了这样的回答:从研究学生的错例开始,寻找学生的真实思维,找出“出错”的节点,并进行深入分析,切中学生真实的学习需要。
据《人民教育》刊载,湖师附小的老师们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问题统计。将学生在考试、测验、作业中的问题记录下来,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牢固,哪些方法尚未充分理解,哪些问题在解答时总是出错。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也是分析学生学情的重要依据。二是归因分析。了解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以及与此有关的知识背景和方法。了解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缺陷,为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供依据。三是提出指导意见。根据上面的分析判断,教师提出帮助指导学生的具体策略。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明确在今后学习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有效的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有了这样的错例分析,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就会心中有底,做到有的放矢。事实上,对教师而言,由于所教学生人数众多,也许不一定把学生的姓名和具体人物对号入座,但当和学生进行指导时,打开错例分析表,学生的情况就会一目了然,这就为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通过眼睛细心观察,以平等的姿态耐心倾听,凭借爱的言语理解沟通,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真正读懂学生的学习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有效生成和满足。(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一、望——用耐心观察发现学生需要
教育家赞可夫说:“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学生不是机器,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是其内心的反映。为此,教师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全面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前有效备课是读懂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步骤。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而读懂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全方位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对于新学内容的兴趣点,知道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思考有利于他们学习的教学方式。这样,教师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教学定位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课堂观察是读懂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方法之一。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真实的课堂不可能完全是“教学预设”的再现,而是在“变数”中动态生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并及时通过这些反应读懂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教师该读懂学生哪些学习反应呢?一是读懂学生的表情:教师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从学生的表情变化来捕捉学生内心世界与认知情况;二是读懂学生的疑惑: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捕捉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疑难困惑,并及时给予帮助指导;三是读懂学生的差异:教师正确认识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的差异,主动采取相应的手段发挥这种差异性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积极作用,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后的访谈交流和作业分析是教师读懂学生学习需要的有力补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一堂课上完了,教学效果怎么样?学生到底掌握得如何?教师可以和学生个别交流沟通,可以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写学习反思,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交流反馈,教师不仅要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纠错,以弥补学生的认知缺陷。
二、闻——用蹲下来的姿态倾听学生需要
“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孩子讲话,是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作为教师,善于倾听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修养。教师若想读懂学生的学习需要,就必须善于倾听学生。
传统的师生关系讲究师道尊严,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束,学生对教师敬畏服从。这种不平等关系,容易使师生产生距离,容易使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压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当今实施的新课程,提倡“民主、友爱、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因此,教师想要洞悉学生的学习需要,不但要善于发现,更要放下架子,用一种蹲下来的姿态倾听学生的需要。
倾听是对说话者声音的捕捉,更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大胆提出问题和质疑。或许,学生的见解不一定很有深度,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然后针对学生不同的回答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正确的观点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错误的认识加以引导纠正。在师生对话中,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勇气,教师能够认真倾听是一种尊重,“老师,我想对您说”的愿望就能在尊重中得到实现。
笔者最近听了一位历史老师讲授《贞观之治》一课,在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时,教师说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和老师辩论:“我看李世民并不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些同学指责那位同学怎么可以提出和书上不一样的观点呢?教师沉思了一会儿便说:“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好吗?”这同学说:“他很残忍,竟杀害了自己的亲哥哥李建成。”虽说这个观点并不全面,但老师还是肯定了他“讲得非常好!”同时教给学生如何来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这样,教师发现了学生“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学习需要,并通过讲授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师生都沉浸在创造活动的体验与乐趣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除了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之外,还要倾听学生的情感。学生正处于成长中,他们每时每刻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问题,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心扉被打开,他们会随时把自己的欲望、需求、情感、思想、焦虑、不满等向教师倾诉,以期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作为教师则必须从学生有意的倾诉或无意的表达中听出其中的需要,读懂其中的内涵。
三、问——用理解性的语言理解学生需要
“语言不是蜜,但可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熟练运用语言工具,有效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要读懂学生的学习需要,就必须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机,采用温暖如春风,温润如细雨的语言,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心灵,学生才会把他们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
心理学认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也就是被表扬。表扬应当成为教师时常运用的手段,一旦发现学生中一些好的苗头,哪怕是极微小的事情,都可以挖掘出其中的闪光之处,然后以表扬的方式加以引导。这样的教育方式亲切而自然,其效果比正面说教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特级教师张富,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他上班去得比往常早点,恰好被校长遇见,校长说:“张老师,来得真早啊。”他很高兴,第二天就去得更早一些。“人都爱听表扬,我都50多岁了,何况10来岁的孩子呢!”张老师感叹道。确实如此,很多优秀教师都是擅长表扬学生的高手,表扬成为他们手中惯用的法宝,给了学生巨大的鼓舞和力量。他们深得学生喜欢,学生也愿意向他们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需要。 批评总是不太受人欢迎的,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不批评学生。但批评学生要讲究策略,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注意场合与环境,善于运用说话技巧,即使是“苦药”,也要用“糖衣片”包裹,让学生乐意接受,懂得老师批评他的“良苦用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事实证明,恰当的批评教育,对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教师走进学生内心,发现他们的学习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如果能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和他们“天马行空”闲聊,那更受学生的欢迎,“讲台下的老师原来也会笑,也会聊天和开玩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学生“毫无戒备”的回话中,常常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些想法是学生未经加工的原生态信息,是学生学习需求的真实反映。
四、切——用错例分析把脉学生需要
特级教师于漪指出:“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不管是原来传统教学强调的因材施教,还是目前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都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了高度关注,要求教师做好学情分析。那么,学情分析从何处入手呢?浙江省湖州湖师附小的老师们作出了这样的回答:从研究学生的错例开始,寻找学生的真实思维,找出“出错”的节点,并进行深入分析,切中学生真实的学习需要。
据《人民教育》刊载,湖师附小的老师们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问题统计。将学生在考试、测验、作业中的问题记录下来,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牢固,哪些方法尚未充分理解,哪些问题在解答时总是出错。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也是分析学生学情的重要依据。二是归因分析。了解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以及与此有关的知识背景和方法。了解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缺陷,为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供依据。三是提出指导意见。根据上面的分析判断,教师提出帮助指导学生的具体策略。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明确在今后学习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有效的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有了这样的错例分析,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就会心中有底,做到有的放矢。事实上,对教师而言,由于所教学生人数众多,也许不一定把学生的姓名和具体人物对号入座,但当和学生进行指导时,打开错例分析表,学生的情况就会一目了然,这就为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通过眼睛细心观察,以平等的姿态耐心倾听,凭借爱的言语理解沟通,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真正读懂学生的学习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有效生成和满足。(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