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干预的机制,并进行作用机制的探讨。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FMD、一氧化氮值、血栓素、内皮素以及前列环素的比较上t分别=6.2652、16.7715、9.0183、20.5680及17.1094,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患者病情的转归,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干预机制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27-02
血管内皮功能发生障碍在临床上是作为心血管疾病检测的一大指标,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指标;其在血管形态变化之前就会出现。大量的研究发现,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示冠脉的狭窄程度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及临床表现不存在关联,但其与冠状动脉的功能存在密切的关系[1]。冠心病属于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冠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本文对68例冠心病患者展开不同治疗方式的探究,取得显著疗效,现进行如下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06月~2014年0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59~70岁,平均(65.2±3.5)岁;病程在2~5年,平均(3.8±0.6)年。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在60~70岁,平均(65.5±3.8)岁;病程在2~5年,平均(3.8±0.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狭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胸闷、心悸等;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版的《中国冠心病诊断标准》;③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及其他类型心脏疾病的患者;④所有患者均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2]。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①长期服用普伐他汀钠片剂,20mg/d,1次/d,于晚间服用;②福辛普利片剂10mg/d,1次/d,温水送服,若患者发生不耐受可更换为氯沙坦治疗,50mg/d,1次/d;治疗一个月后若患者的血压未能控制在有效范围内,行加倍治疗,若仍未能控制则加用双氢克脲塞治疗,25mg/d,1次/d;③倍他乐克12.5mg/次,2次/d;④阿司匹林100mg/d,于晚饭后半小时服用;⑤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运用硝酸甘油含服。
1.3.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由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国药准字Z10950111,2010-08-24)治疗,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
1.4观察指标
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值(NO)、血栓素、内皮素以及前列环素的测定,并进行分析比较[3]。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值以及内皮素分析,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栓素及前列环素的比较,具体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已逐渐成为国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主要是由于冠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脏病变,好发于高龄人群。其发病原因为冠脉病变导致狭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心肌功能障碍,临床上又称其为缺血性心脏病。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比较(χ±s;%;umol/L;pg/ml)
治疗后FMD 治疗后一氧化氮 治疗后内皮素
观察组 13.8±3.5 79.3±7.2 68.8±5.3
对照组 9.3±2.3 51.4±6.5 91.4±3.6
t 6.2652 16.7715 20.5680
P值 0.0000 0.0000 0.0000
注: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各指标的比较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栓素及前列环素的比较(χ±s;ρ/ng.L-1)
治疗前6ketoPGFla 治疗前TXB2 治疗后6ketoPGFla 治疗后TXB2
观察组 58.3±9.8 78.4±9.3 85.2±10.5 47.4±6.8
对照组 59.1±9.3 79.2±8.9 63.3±9.5 74.6±6.3
t 0.3453 0.3624 9.0183 17.1094
P值 0.7310 0.7182 0.0000 0.0000
注: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上表各指标的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研究中主要是针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肱动脉血流介导的FMD进行测量从而进行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主要原理为血管调节管腔内的理化刺激是通过自身调节、对血流量的调控等实现的。何英泉等研究发现,利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技术对肱动脉血流介导的FMD进行检测,可发现血管内皮功能的早期病变[4]。同时冠心病患者的动脉中NO和内皮素在血管内皮中保持着平衡的关系,共同维持血管的收缩功能。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指标未存在明显的差异,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显著,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复方丹参滴丸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后,FMD的变化与内皮素、NO、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的变化呈现出正相关性,说明了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选择性的抑制作用,降低内皮素的含量,来调控NO及内皮素的平衡,进而缓解血管的痉挛,调整心脏肌肉细胞的血供,降低对心肌组织产生的损伤。同时,治疗后TXB2、6ketoPGFla均有改善,表明了复方丹参滴丸也可能对其产生作用,纠正其失衡从而达到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目的[5]。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局域显著的改善作用,其能够有效缓解血管的痉挛,增加血供,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武卫.通心散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3,33(10):1656-1657.
[2]朱庆贵.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36-1737.
[3]叶红.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1):25.
[4]何英泉,曹中有,李阿平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4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6):746-746.
[5]张淑芳.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1):333-334.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干预机制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27-02
血管内皮功能发生障碍在临床上是作为心血管疾病检测的一大指标,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指标;其在血管形态变化之前就会出现。大量的研究发现,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示冠脉的狭窄程度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及临床表现不存在关联,但其与冠状动脉的功能存在密切的关系[1]。冠心病属于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冠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本文对68例冠心病患者展开不同治疗方式的探究,取得显著疗效,现进行如下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06月~2014年0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59~70岁,平均(65.2±3.5)岁;病程在2~5年,平均(3.8±0.6)年。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在60~70岁,平均(65.5±3.8)岁;病程在2~5年,平均(3.8±0.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狭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胸闷、心悸等;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版的《中国冠心病诊断标准》;③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及其他类型心脏疾病的患者;④所有患者均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2]。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①长期服用普伐他汀钠片剂,20mg/d,1次/d,于晚间服用;②福辛普利片剂10mg/d,1次/d,温水送服,若患者发生不耐受可更换为氯沙坦治疗,50mg/d,1次/d;治疗一个月后若患者的血压未能控制在有效范围内,行加倍治疗,若仍未能控制则加用双氢克脲塞治疗,25mg/d,1次/d;③倍他乐克12.5mg/次,2次/d;④阿司匹林100mg/d,于晚饭后半小时服用;⑤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运用硝酸甘油含服。
1.3.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由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国药准字Z10950111,2010-08-24)治疗,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
1.4观察指标
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值(NO)、血栓素、内皮素以及前列环素的测定,并进行分析比较[3]。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值以及内皮素分析,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栓素及前列环素的比较,具体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已逐渐成为国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主要是由于冠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脏病变,好发于高龄人群。其发病原因为冠脉病变导致狭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心肌功能障碍,临床上又称其为缺血性心脏病。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比较(χ±s;%;umol/L;pg/ml)
治疗后FMD 治疗后一氧化氮 治疗后内皮素
观察组 13.8±3.5 79.3±7.2 68.8±5.3
对照组 9.3±2.3 51.4±6.5 91.4±3.6
t 6.2652 16.7715 20.5680
P值 0.0000 0.0000 0.0000
注: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各指标的比较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栓素及前列环素的比较(χ±s;ρ/ng.L-1)
治疗前6ketoPGFla 治疗前TXB2 治疗后6ketoPGFla 治疗后TXB2
观察组 58.3±9.8 78.4±9.3 85.2±10.5 47.4±6.8
对照组 59.1±9.3 79.2±8.9 63.3±9.5 74.6±6.3
t 0.3453 0.3624 9.0183 17.1094
P值 0.7310 0.7182 0.0000 0.0000
注: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上表各指标的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研究中主要是针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肱动脉血流介导的FMD进行测量从而进行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主要原理为血管调节管腔内的理化刺激是通过自身调节、对血流量的调控等实现的。何英泉等研究发现,利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技术对肱动脉血流介导的FMD进行检测,可发现血管内皮功能的早期病变[4]。同时冠心病患者的动脉中NO和内皮素在血管内皮中保持着平衡的关系,共同维持血管的收缩功能。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指标未存在明显的差异,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显著,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复方丹参滴丸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后,FMD的变化与内皮素、NO、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的变化呈现出正相关性,说明了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选择性的抑制作用,降低内皮素的含量,来调控NO及内皮素的平衡,进而缓解血管的痉挛,调整心脏肌肉细胞的血供,降低对心肌组织产生的损伤。同时,治疗后TXB2、6ketoPGFla均有改善,表明了复方丹参滴丸也可能对其产生作用,纠正其失衡从而达到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目的[5]。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局域显著的改善作用,其能够有效缓解血管的痉挛,增加血供,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武卫.通心散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3,33(10):1656-1657.
[2]朱庆贵.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36-1737.
[3]叶红.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1):25.
[4]何英泉,曹中有,李阿平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4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6):746-746.
[5]张淑芳.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1):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