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教。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才是我们对这句古训精神的真正继承和活用。本文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学习习惯 培养 方法及意义
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在各种值得教育工作者加以注意的问题中,尤其不可忽视的应当是: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教。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才是我们对这句古训精神的真正继承和活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育工作者们难免会在工作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培养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可以作为解决这些困难的利器。
一.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意义
先从农村义务教育谈起,教育者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往往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重点、学习的时间、顺序等各方面加以干预。其心态,恰似害怕孩子溺水而不肯去掉孩子游泳圈的家长们,其结果可想而知。对学生呵护有加的老师们,若不想扮演踏进乌龙球的后卫一样的尴尬角色,就应当有相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必要提醒教育者们的是,学生在学校接受课堂教育的时间虽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大部分的知识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相反,课堂外丰富多彩的世界带给他们的东西要多得多。有鉴于后者,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其效率也势必增高。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古文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势在必行。其策略如下:
1.让学生尽养成“想”的习惯
我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学生毫无顾忌地尽情去想,合理地去想,大胆地去想,甚至是异想天开。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了火药,他们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2.让学生尽养成去“看”习惯
“看”就是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获得“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一下谁好、为什么。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3.让学生养成去“画”习惯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了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4.让学生尽养成去“说”的习惯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能够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
5.让学生养成去“做”的习惯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书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书中所有的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培养学生主动尝试的学习习惯。
6.让学生养成批判与创造性地接受知识的习惯
要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习《詹天佑》一课,学生可以针对 “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谈出了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敢于创造性地接受知识主动展示思维过程。
7.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
“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訴学生“捕鱼”的场所。如通过报纸剪贴、书刊摘抄、收音机录音、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采访等。如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竟跳楼自杀轻生,你会怎样想?受到怎样的启示?如果自己也是一个承受力差、经不起挫折的人,此时你会怎样处理?是否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呢?这样可帮助学习掌握,收集知识的,并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市湛河区任庄小学)
关键词:学习习惯 培养 方法及意义
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在各种值得教育工作者加以注意的问题中,尤其不可忽视的应当是: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教。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才是我们对这句古训精神的真正继承和活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育工作者们难免会在工作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培养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可以作为解决这些困难的利器。
一.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意义
先从农村义务教育谈起,教育者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往往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重点、学习的时间、顺序等各方面加以干预。其心态,恰似害怕孩子溺水而不肯去掉孩子游泳圈的家长们,其结果可想而知。对学生呵护有加的老师们,若不想扮演踏进乌龙球的后卫一样的尴尬角色,就应当有相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必要提醒教育者们的是,学生在学校接受课堂教育的时间虽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大部分的知识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相反,课堂外丰富多彩的世界带给他们的东西要多得多。有鉴于后者,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其效率也势必增高。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古文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势在必行。其策略如下:
1.让学生尽养成“想”的习惯
我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学生毫无顾忌地尽情去想,合理地去想,大胆地去想,甚至是异想天开。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了火药,他们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2.让学生尽养成去“看”习惯
“看”就是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获得“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一下谁好、为什么。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3.让学生养成去“画”习惯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了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4.让学生尽养成去“说”的习惯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能够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
5.让学生养成去“做”的习惯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书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书中所有的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培养学生主动尝试的学习习惯。
6.让学生养成批判与创造性地接受知识的习惯
要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习《詹天佑》一课,学生可以针对 “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谈出了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敢于创造性地接受知识主动展示思维过程。
7.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
“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訴学生“捕鱼”的场所。如通过报纸剪贴、书刊摘抄、收音机录音、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采访等。如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竟跳楼自杀轻生,你会怎样想?受到怎样的启示?如果自己也是一个承受力差、经不起挫折的人,此时你会怎样处理?是否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呢?这样可帮助学习掌握,收集知识的,并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市湛河区任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