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梗死是多因素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近年来,该病已成为中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其致残率、复发率及死亡率均高。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2010年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均经头颅CT确诊或第1次头颅CT检查正常而复查时确诊。纳入标准:①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并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②首次发病病程在1周以内。③无心、肝、肾严重并发症,无严重意识障碍,临床诊断为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44~79岁,平均57±10岁。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40~79岁,平均58±9岁。两组年龄、性别比、发病至入院至时间、病情及并发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予阿司匹林0.1g,1次/日,辛伐他汀20mg,1次/日,尼莫地平30mg,3次/日,椎-基底动脉梗塞予氟桂利嗪胶囊5mg/晚口服。脑蛋白水解物1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滴,1次/日,并根据病情予控制血糖、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滴,1次/日,14天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滴,1次/日,14天1个疗程,糖尿病患者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
疗效判断标准: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根据卫生部1993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中风病疗效判定标准如下。中风病计分方法:①神志状态:神志清醒0分;神志恍惚(思睡、唤醒后能与人言)1分;神志迷蒙(嗜睡,呼之答不确切)2分;神昏3分;昏愦(神昏同时兼有脱症)4分。②语言表达:正常0分;一般表达,命名不能1分:说话成句而表达不全2分;不能说单词、词组3分;语言不能或基本不能4分。③上肢肩关节:正常0分;上举正常但肌力差1分;上举平肩或略过肩2分;上举不到肩3分;不能动或前后略摆动4分。④上肢指关节:正常0分;手指分别动作有效而肌力差1分;握拳伸指2分;屈指、握不成拳、不会伸3分;不会动4分。⑤下肢髋关节:正常0分;抬高45°以上1分;不足45°者2分;摆动能平移3分;不能动4分。⑥下肢趾关节:正常0分;伸屈自如但力弱1分;伸屈不全2分;略动3分;不会动4分。⑦综合功能:生活能自理,自由交谈0分;独立生活,简单劳动而有部分功能不全1分;可行走,部分自理,尚需人辅助2分;可站立迈步,需人随时照料3分;卧床4分。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满分28分,起点分最高不超过18分,其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方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表示。①基本痊愈:≥85%;②显效:≥50%;③有效:≥20%;④无效:<20%。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討 论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塞和脑栓塞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等,起病急,症状变化快,预后较差,易遗留后遗症。脑梗死大多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血黏度增加,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至相应灌流区中央脑组织坏死、软化,和周围的缺血半暗带形成,而缺血半暗带内,由于侧枝循环存在,仍可获得部分血液供给,神经细胞功能虽受损但短期内尚存活,处于可逆状态,如在有效时间内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则脑代谢障碍得以恢复,神经细胞可以存活并可恢复功能,即抢救缺血半暗带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但实际上不尽然,存在一个有效时间即再灌注时间窗问题。如果再通超过再灌注时间窗时限,则脑损伤继续加剧,此现象称之为再灌注损伤。目前认为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主要集中于:①氧自由基的过度形成,导致神经细胞损伤。②细胞内游离钙增高所催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③兴奋性氨基酸的细胞毒作用。④酸中毒的一系列代谢影响。缺血性半暗带和再灌注损伤的提出,更新了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念,即超早期合理治疗。在此存在两个时间窗,即再灌注时间窗及治疗时间窗,超过这个时限脑组织将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大多数同意再灌注时间窗3~6小时[2],目前溶栓治疗是首选,但绝非对所有脑梗死有益,在我国符合溶栓条件者少于30%[3],特别在山区农村,患者就诊时往往已错过时机,且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目前仍然处于实验阶段,理想的溶栓剂和最佳溶栓方案还未明确建立,最适宜的时机和给药途径尚有不同看法,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正在研究中,影响溶栓效果的一些因素也尚在探索中,因而难于开展此项治疗。而治疗时间窗当前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发病后6~24小时。多年来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已成为治疗脑梗死的重要药物,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蛭和地龙,经低温提取、膜分离等技术精制而成,其科学的提取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药中的有效成分,水蛭,俗名蚂蟥,味咸、苦,性平,归肝经。功效:活血破瘀,通经消积。地龙别名蚯蚓,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归肝、胃、肺、膀胱经。功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水蛭配地龙在活血化瘀方面属于强强联合,是活血化瘀法的最佳组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为水蛭素样物质和蚓激酶样物质[4],水蛭素是一种多肽,由多种氨基酸组成,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烈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它与凝血酶迅速结合,阻止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质,抑制血液凝固。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91%)明显优于对照组(77%),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因此疏血通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治疗脑梗死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699问.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84.
3 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5.
4 刘捷,张秀杰,李辉.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2(2):31.
资料与方法
2009~2010年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均经头颅CT确诊或第1次头颅CT检查正常而复查时确诊。纳入标准:①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并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②首次发病病程在1周以内。③无心、肝、肾严重并发症,无严重意识障碍,临床诊断为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44~79岁,平均57±10岁。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40~79岁,平均58±9岁。两组年龄、性别比、发病至入院至时间、病情及并发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予阿司匹林0.1g,1次/日,辛伐他汀20mg,1次/日,尼莫地平30mg,3次/日,椎-基底动脉梗塞予氟桂利嗪胶囊5mg/晚口服。脑蛋白水解物1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滴,1次/日,并根据病情予控制血糖、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滴,1次/日,14天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滴,1次/日,14天1个疗程,糖尿病患者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
疗效判断标准: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根据卫生部1993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中风病疗效判定标准如下。中风病计分方法:①神志状态:神志清醒0分;神志恍惚(思睡、唤醒后能与人言)1分;神志迷蒙(嗜睡,呼之答不确切)2分;神昏3分;昏愦(神昏同时兼有脱症)4分。②语言表达:正常0分;一般表达,命名不能1分:说话成句而表达不全2分;不能说单词、词组3分;语言不能或基本不能4分。③上肢肩关节:正常0分;上举正常但肌力差1分;上举平肩或略过肩2分;上举不到肩3分;不能动或前后略摆动4分。④上肢指关节:正常0分;手指分别动作有效而肌力差1分;握拳伸指2分;屈指、握不成拳、不会伸3分;不会动4分。⑤下肢髋关节:正常0分;抬高45°以上1分;不足45°者2分;摆动能平移3分;不能动4分。⑥下肢趾关节:正常0分;伸屈自如但力弱1分;伸屈不全2分;略动3分;不会动4分。⑦综合功能:生活能自理,自由交谈0分;独立生活,简单劳动而有部分功能不全1分;可行走,部分自理,尚需人辅助2分;可站立迈步,需人随时照料3分;卧床4分。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满分28分,起点分最高不超过18分,其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方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表示。①基本痊愈:≥85%;②显效:≥50%;③有效:≥20%;④无效:<20%。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討 论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塞和脑栓塞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等,起病急,症状变化快,预后较差,易遗留后遗症。脑梗死大多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血黏度增加,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至相应灌流区中央脑组织坏死、软化,和周围的缺血半暗带形成,而缺血半暗带内,由于侧枝循环存在,仍可获得部分血液供给,神经细胞功能虽受损但短期内尚存活,处于可逆状态,如在有效时间内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则脑代谢障碍得以恢复,神经细胞可以存活并可恢复功能,即抢救缺血半暗带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但实际上不尽然,存在一个有效时间即再灌注时间窗问题。如果再通超过再灌注时间窗时限,则脑损伤继续加剧,此现象称之为再灌注损伤。目前认为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主要集中于:①氧自由基的过度形成,导致神经细胞损伤。②细胞内游离钙增高所催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③兴奋性氨基酸的细胞毒作用。④酸中毒的一系列代谢影响。缺血性半暗带和再灌注损伤的提出,更新了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念,即超早期合理治疗。在此存在两个时间窗,即再灌注时间窗及治疗时间窗,超过这个时限脑组织将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大多数同意再灌注时间窗3~6小时[2],目前溶栓治疗是首选,但绝非对所有脑梗死有益,在我国符合溶栓条件者少于30%[3],特别在山区农村,患者就诊时往往已错过时机,且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目前仍然处于实验阶段,理想的溶栓剂和最佳溶栓方案还未明确建立,最适宜的时机和给药途径尚有不同看法,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正在研究中,影响溶栓效果的一些因素也尚在探索中,因而难于开展此项治疗。而治疗时间窗当前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发病后6~24小时。多年来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已成为治疗脑梗死的重要药物,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蛭和地龙,经低温提取、膜分离等技术精制而成,其科学的提取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药中的有效成分,水蛭,俗名蚂蟥,味咸、苦,性平,归肝经。功效:活血破瘀,通经消积。地龙别名蚯蚓,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归肝、胃、肺、膀胱经。功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水蛭配地龙在活血化瘀方面属于强强联合,是活血化瘀法的最佳组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为水蛭素样物质和蚓激酶样物质[4],水蛭素是一种多肽,由多种氨基酸组成,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烈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它与凝血酶迅速结合,阻止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质,抑制血液凝固。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91%)明显优于对照组(77%),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因此疏血通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治疗脑梗死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699问.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84.
3 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5.
4 刘捷,张秀杰,李辉.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