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8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本栏目记者在圣茗轩茶室采访了国家注册拍卖师左安平先生,当时一起的还有中国画研究院的专业画家邢少臣,讨论的题目为:艺术品市场目前的状况与发展方向。
记者:您从事拍卖工作多少年了?
左安平:我是在1994年荣宝斋组建拍卖公司以来一直在搞拍卖活动, 2003年离开拍卖公司到画廊从事书画业务工作,但拍卖一直在参与。
记者:应该说从去年秋拍开始,国画的成交率不是很高,您怎样看待目前的情况?
左安平:艺术品市场对我们国家来讲,属于一个新兴的产业,他刚刚走过十几年,在这十几年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稳步上升。去年秋拍以来艺术品市场有所滑坡,我想这也属于正常的市场波动范围,作为一个市场没有永远的涨,会有一个适当的市场调节,这个调节过程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跌或涨,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市场调节期,我和业内人士进行过沟通,再好的车跑累了,该换的零部件也得换,该加油也得加油,有可能加完油整理好后跑的速度会更快。
记者:您觉得国画市场拍卖情况不好是否跟有些画家炒作得比较厉害有关?另外是否跟国画拍卖市场的赝品较多有关系?
左安平:从我的角度来讲,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从古至今一直有赝品在流通,那么赝品的流通确实打击了一部分收藏家的热情,另外有些当代画家的炒作也造成了拍卖成交率的下降。
邢少臣:我觉得主要原因:一个是有些画家炒作太厉害,另一个问题是赝品太厉害。炒作大至有两种:一 种是画家自己炒自己,第二种是一个企业炒一个画家。这种做法太多了,所以弄得大家有点晕。我认为画家的作品需要市场来检验,不应该有任何商业运作的行为。我觉得你的画拍卖到多少钱,那是一种自然而然。如果所有画家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对规范市场肯定会起到很好的推动,艺术品市场也会良性循环。
记者:佳士得、苏富比都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您觉得他们有那些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呢?
邢少臣:首先从国外的拍卖市场来讲,特别是对这两个老牌的拍卖公司来讲,他们的业务人员有一个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很敬业,我对他们也有所了解,他们对一件拍品在没有弄明白之前,可能要压上几年去研究它,搞懂它,搞明白了它才会上拍,把这件东西呈献给竞买人,这种对客户认真负责的态度,会越来越赢得客户,赢得信誉,做了200多年还在做,而且是越来越好,这跟公司整体的管理、运作模式都是分不开的。
记者:我有很多朋友都跟我讲,拍卖公司里面都存在着很多黑幕,如果你跟收画收古懂的人不认识,再好的东西你也送不进去?
左安平:这个说法很片面,拍卖界有这种现象,但不完全对。为什么这么说?作为一个拍卖公司,征集真正好的东西、好的拍品有时很难,大家都知道,全国现在有几百家上千家拍卖公司,他们想征得一个称心如意的精品也是很难的,以前我也做过拍卖公司的业务,为了征集一件拍品甚至大江南北到处跑,有可能会为一件拍品来回来去折腾几次,甚至于十几次说服卖家把它出让,这也都是有的,不能因为有个别公司这样做了就片面的理解拍卖公司。
记者:您能讲讲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有些大师的东西送不进拍卖公司呢?
左安平:有这种情况,比如说一幅张大千的,你持有并认为是精品,拍卖公司如果在这一期间征集到其他张大千的作品,质量、尺幅、创作年代都比你手里的东西要精,那么你拿来的东西可能就上不了拍了。这种情况是有的。
记者:其实我自已也有这方面的遭遇,我和朋友拿了几件不错的东西,第一次去没找人,业务看了说我们的东西不够他们的要求,我们就回来了。第二次我们通过朋友找到了这个公司的老总。再让业务看,就说东西挺不错的,还估了一个不错的价格,约 20万,这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而且就发生在今年,这还是个在国内排前十名的公司。后来,又听到过很多人跟我讲类似的事情,我觉得还是存在这种问题?
左安平:这个问题确实有,但是很个别的。就像刚才我跟你讲的,一个公司要想生存、壮大、发展起来,首先与拍卖公司的业务骨干的素质是有直接关系的,再精明的领导,如果手底下没有一些精明强干的兵那也是不行的。
记者:您刚才讲拍卖公司的业务骨干起很关键的作用,是不是每个业务骨干都对艺术家的作品很了解,是否有时业务水平不够,看走眼或看不明白?
左安平:从鉴定的角度来讲,把真的看成假的,把假的看成真的这种现象都有。为什么这么讲呢,这是现实存在的一个问题,现在鉴定书画完全是凭我们的经验或凭我们的眼睛,通过看画家的用纸、用笔、用墨、构图的特点反映出的特点来判断字画的真伪,凭眼力鉴定东西总有偏差的时候。再就是画家本身不同年代不同时期会创作出不同作品,状态好时会出来精品,颓废时会出来意想不到的作品,这种东西市面上流传的很少,有的业务人员几乎都没见到过这类作品,有可能会把画得很一般的作品看成假的,把造假很好的看成真的,现在造假技术非常高,这是任何一个鉴定人员都不可回避的话题。
记者:现在很多人都不敢到拍卖公司去买东西,大家都说大的拍卖公司真假各占50%就不错了,一般的公司真的占40%左右,实力弱一些的公司假的可能占80%左右,您觉得这种说法客观吗?是什么造成拍卖市场的这种情况?
左安平:这只是反映一个层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但说大的公司占50%有点言过其实了,没有人想把自己的公司搞垮,这是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投资方可能就把投资的钱打水漂了。当然大公司也不可能没有一件赝品。所以说,提高业务人员的鉴赏能力是首要问题。说小公司80%是假的也不是很客观,但他们的业务人员社会交流受确实有局限,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征集能力,又要上拍,难勉拍品质量会受到影响,所以说业务人员在拍卖公司里起主要的作用。
记者:您觉得怎样从根本上才能改变艺术品的赝品问题呢?
左安平:拍卖公司要自立,业务人员要自强。所谓自强是业务人员要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鉴赏水平,还有一点你要洞察市场的变化。曾经有一个很资深的鉴定家买了越王勾践剑,结果他看错了。包括我们年青人,要允许他们看错,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改正,不能说通过某种现象全盘来否定艺术品市场,任何一个艺术品公司都是希望自己的公司蓬勃发展的,肯定不希望它毁灭,所以我们要在干的过程当中积累经验,丰富自己,增强自己的鉴赏能力,这是很主要的一个问题。
记者:听说有的拍卖公司藏家的一件东西和业务员说好一个底价,多拍的部分藏家和业务员分成,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左安平:我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听到过,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有人传,但是我认为这是很不道德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们等于和委托人合伙再挣老板的钱,这是任何一个投资方老板都很忌讳的事情。
记者:您认为现在的买家是收藏家还是把字画当成股票来炒作的投资家呢?您觉得那个比例占得更大一些?
左安平:现在进入拍卖场上的可划分成三种,一种是投机,买了就卖,逢高就走,投机的人对市场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草木皆兵,因为投机的人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他要见利润。第二种是投资,这批人买了艺术品以后首先会认定,国家的整体经济环境是好的,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做长远的投资。我认为艺术品投资什么时期都是正确的选择,不管是在前两年市场走高的时候还是现在市场走低的时候,什么时候投资中国书画、中国艺术品都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我们中国的艺术品跟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价位悬殊太大了,我想这个差距早晚要有一个补缺的过程,甚至要超过他们,这种可能是有的。第三种是收藏者,中国确实有一大部分人热衷于搞艺术品收藏,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藏宝于民,藏的艺术品最终走向那里呢?我想早晚会进入流通领域的。
记者:您刚才讲的投资、投机、收藏这三种人占的比例是多大呢?
左安平:投资、投机所占的比例会稍大,收藏的比例占的最少。收藏者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鉴赏的水平、欣赏的角度都会逐步提高,会把以前收进来的东西逐步的淘汰,挑选他更喜欢、更精的作品收藏,这三种人都推动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记者:我觉得投机的人不占太大的比重就算是好事了?
左安平:不,投机的人是市场最活跃的一部分人,这几种人一种都不能少,投机的人是画贩子也好、画商也好,他们是市场的真正主力军,他们永远冲在市场的第一线,投资的买完一放不动了,那市场没有投机的人就不能活跃起来。
记者:您觉得这十几年拍卖公司从无到有是不是抢占了原来属于画廊的很大的一块?你觉得这样的发展是属于正常现象还是需要调整?
左安平:任何一个市场都会有它的规律,市场的划分是很科学的,任何一个市场的划分都不是人为的,画廊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这是肯定的。但是我们也有不可否认的一点,由于拍卖市场的兴起,随着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走过来,正是通过艺术品拍卖的形式,使中国人认识到了中国的艺术品,中国的古玩这么值钱。
记者:您觉得《鉴宝》对艺术品市场起到什么作用?
左安平:很好,是一个娱乐性节目,唤起了中国民众对艺术品收藏的一种热情,使大家从不关心到关心、从不关注到关注、从关注再到进入艺术品市场,最早拍卖会场上的人寥寥无几,到现在逐年在递增,不管是参与还是看热闹,说明国人在接受艺术品的程度上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记者:《鉴宝》里面的鉴定团估价,这种方式你觉得好吗?
左安平:我也听朋友讲过这个问题,专家是搞学术、搞研究的,专家对市场价位的评估我想可能不是最有说服力的,但是对作品真伪的评估应该是权威的,他们给的只是一个参考价位,而且是通过专家鉴定团协商的价格,并不是某个专家自己得出的。
记者:您怎么看待那里面的专家,既做鉴定又做估价?
邢少臣:我们不好评论人家,既然电视台请去了,那就肯定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我估计对一件作品的鉴定也不是一个人的意见,可能经过讨论来决定价钱。
记者:您觉得这种全民收藏趋势怎样才能正规化、健康地往 前走呢?
左安平:我觉得主要应该提高收藏者的品位和文化,通过收藏长知识、长学问,能看懂很多东西,我觉得这就够了,至于说一件东西值不值钱,值多少钱那是另一回事,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从这点来看更好。
记者:现在很多人不是拿眼睛去买画而是拿耳朵去买画,您觉得画家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脱节吗?
左安平:这个现象确实有,有的人买画不是在买他的艺术,而是在买名。某某人是什么官位,随着他职位的升高,画价也在一路飙升,这些现象是有的。
记者:您认为这种现象正常吗?
左安平:单从艺术品收藏讲是不正常的,我想理智的收藏家也不会跟风,会根据他的艺术成就、艺术水准来对画家的作品进行收藏,追求的不是名人效应而是艺术。
记者:假设我想投资买些画,我根据什么来买?我有钱但我没有时间去研究,我也不知道找什么样的专家,那该怎么办?从那个地方入手?能否给一个建议和方法?
左安平: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收藏,收藏的真正概念并不意味着它升值,收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历史瞬间,价值是另一回事。可以在刚刚入市的情况下,买当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在什么都不明白的情况下还是买专业画家的作品。
记者:请您再明确地谈一谈?
左安平:比如说中国画研究院、北京画院的专业画家,他们有可能会一辈子注定要绘画,随着阅历、学历、修养的提高,他们的艺术也会随着提高。
记者:请您简单给买家一些建议?
左安平:首先,我衷心感谢他们参与艺术品市场,为繁荣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做出贡献。同时我呼吁更多的企业界精英进入到艺术品市场中来,为什么我要这么呼吁?因为我们的艺术品市场在世界的艺术品市场中处于一个很低的位置。我希望国人及海外华人大家协起手来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共同努力。
记者:您现在面对很多媒体,希望给他们些什么建议?希望他们从什么地方引导市场?
左安平:我希望各种媒体从积极的、正面的角度去维护市场。这个市场是一个很脆弱的市场,拍卖市场刚刚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艰辛的十年,需要广大热爱这个市场的人去扶持,去帮助,而不要一棒子打死,更不要用强大的舆论去造势,使本身很脆弱的市场受到重击,这是我真心希望的。当然在发展过程当中确实有一些问题存在,我希望媒体也不要回避,正确、正面的提出来,使这个市场得以改变,健康地发展,这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