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居是古村落的精华,传统民居是乡土建筑的主体。而乡土建筑又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代表和反映的是地方文化,也是人们审视区域村落文化的一个窗口。本文以桂林兴安县秦家大院的民居建筑为个案,人文的角度去探讨秦家大院的审美特征,并阐释秦家大院建筑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建筑所展示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秦家大院;民居;审美;功能
民居是古村落的精华,传统民居是乡土建筑的主体。而乡土建筑又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代表和反映的是地方文化,也是人们审视区域村落文化的一个窗口。在中国众多的古村落纷纷被现代文明所淹没之时,位于桂北深山之中的水源头村,不仅保留了较为完好的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建筑群——秦家大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借助着这样的建筑群隐喻,水源头村将古老的文化脉络很好的传承了下来。在本文中,我们试图以人文的角度去探讨古建筑的审美特征,探究水源头村是如何借助着秦家大院建筑群的符号完成文化的继递,从而也审视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如何处理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关系。
一、村落概况
水源头村地处湘江之源头——桂林市兴安县东南部白石乡境内,是广西著名古村,为全国200个经典古村之一。因处于湘江之源头的上流,故名“水源头”。因保留着明末清初古民居,因而又被称为“秦家大院”。该村民国时期,曾是原国民党白石乡公所所在地,桂北游击队的根据地之一,现隶属于兴安县白石乡鳌头村委。距县城27公里,距乡政府及村公所所在的鳌头村2公里。全村都为秦姓,为中国古村落中典型的血缘单姓村。据《秦氏四房族谱》记载该村至今该村已经传了22代,有近400多年的历史。
水源头村坐落于在群山环抱的都笼岭系海洋山脉,村子四周峰联岭属,似向这儿朝拜拱卫,等十几座山峰环如障列,形成一座物阜民丰、人杰地灵的“天然聚宝盆”,但因每天只有几趟车经过,全村与外界的交通十分不方便,其空间更为封闭独立。
二、秦家大院建筑的规模和风格
秦家大院历经历史沧桑,但至今仍然保留有27座、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完整的明末清初古民居。整个建筑群结构精良,吸收了中原和徽派等建筑的风格,在结构上采用厅井式结构。
水源头村古民居建筑群落主要建于明清时期,所有建筑保存得相对完整。整体而言,有民居、祠堂、书院、庙宇、戏楼、西花厅等几种类型,另外还应该包括完善的引用水井和内外水圳系统。就秦家大院整体建筑可看出,水源头人很早就有了良好的布局规划。古宅即采用徽派建筑风格,又结合地方特征:大门采用徽式建筑的牌坊式门楼,双层楼房,用数吨重青石方墩垒脚、青砖砌墙;窗户镶嵌着琉璃窗花;房屋山头都有花卉龙凤等图案装饰,特别是明清时期在建筑上沿用的“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艺术,在这里也体现颇多,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寓意。如此设计科学、装饰美观且保存完好的大型古建筑群,在桂北地区并不多见。可见水源头人十分注意建筑的座向、布局、格调,十分注意山岭、河流、田地、道路等环境因素在家园建设中的影响,特别是风水,所以经过严格的构想和规划,保证了后代人在建设中有章可寻,体现出了该村人对人生和事业的长远眼光。
三、秦家大院建筑的审美特征与审美理念
当代研究民居建筑的学者陆元鼎先生曾有过这样的结语:“传统建筑中的地方特色、地方风格实质上是由地方建筑,主要是民居、民间建筑的共同特征所形成的。”[1]秦家大院是桂北建筑类型中最能反映徽州建筑与本地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类别,其民居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因袭了中国传统民居营造理念的因素,同时,在明清世风的波及和当时文化的推动下,又表现出富含桂林地域特色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心节。
(一)秦家大院建筑的审美特征
秦家大院民居的群体组合与平面布局讲求艺术效果的美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注重环境美。在秦家大院的审美特点中,最突出也是最富有特征性的是其对自然美的崇尚和利用,体现着水源头人的建筑环境观。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秦家大院的营造重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工斧凿的有机结合。正如前面提到的,水源头村坐落于在群山环抱的“天然聚宝盆”之中,骆驼山、乌龟山、后龙山、宝塔山、太子山、马鞍山、笔架山等环如障列,同时还有鸳鸯泉位于村南,并形成一条长流不息的小溪从田峒中淌过,形成风水学中极佳的“腰带水”。“生态建筑体现了自然美学与技术美学的互融,原始智慧与科学智慧的互渗。自然的原生态的美是生态建筑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2]在水源头村,建筑与人和谐共生,建筑的美的本原不是来自人为的雕琢和装饰,而是形成了与自然互融的生态关系。
2.整体内向、封闭与局部外向、开敞相对比的视觉美。秦家大院民居的群体组合与平面布局具有整体上的内向、封闭的艺术特征,又具有局部上的外向、开敞的视觉效果。建筑群依山势拾级而建,主体建筑多坐北朝南,布局三横七纵,形成狭长的巷道,纵落间相隔2米,全铺着1米见方的青石板。巷道间还设有闸门。其中又突破了传统民间建筑的单一的一条中轴线的建筑模式,而是以正中的两条纵向建筑为中心。东西由两纵建筑相联的建筑与门楼形成一个合围的整体。而整个大院内部又是分割成各个独立的宅院,宅院基本为三进三开。由此,整个建筑群体现出“对内开敞、对外封闭”的向心式聚合村落空间。也显示出整个建筑群的统一性、排外性、和防御性的特点,体现着内外交织的视觉美。
3.外墙、门楼、花窗丰富组合的变化美。秦家大院民居的立面清一色的白墙、灰砖、青石、黑瓦。民居经过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墙体被侵蚀得斑驳,白墙黑瓦形成了“粉墙黛瓦”的线与面的色彩搭配。小巧别致的花窗突破了立面的单一感,好象是如歌的行板里跳动的音阶,产生点的缀饰美。规模不等的民居山墙高低错落,跌宕起伏,组成丰富的天际线。现由外墙、门楼、花窗组合成了点、线、面交织的“黑白灰”景象,形成一种富于韵律的变化美。且在自然山水的映衬下,随四季晨昏的光影流转产生不同的美感。 4.建筑装饰体现了整体美和局部美的统一。 秦家大院建筑装饰包括砖雕、木雕、石雕、彩画等种类,其中,植物类常用的传统题材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动物类的鸟兽类题材以狮子图案运用较多,其次是象、麒麟、蝙蝠等形象。如“麒麟观花”、“鲤鱼跳龙门”、“ 三羊开泰”等,并且许多的建筑的雕花都用龙头图案作为配饰,所以这些,也说明秦家大院建筑装饰体现了整体美和局部美的统一。
(二)秦家大院建筑的审美理念
1.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审美理念。地域建筑流派的审美特征的形成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民众审美观有关。一方面秦家大院的审美观受到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影响。严格的居住等级制度、宗法制度都成为秦家大院民居营造的思想因素。另一方面,秦家大院民居的审美观秉承了中国传统民居的构成要质。秦家大院的群体组合乃至平面格局都保持着稳定的秩序感。在“地狭民稠”的村落里巧妙规划,错落有致,密而不奎。借用建筑学者王振复先生的对中国传统建筑群体组合美的论点,“这种组合方式,在实用意义上扩大了建筑使用空间,并且无疑极大地加强了整个建筑群的稳固程度,在审美上,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体形象之美。”[3]
2.追求曲径通幽的审美意境。由于自然、地理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地狭民稠”的状况,注定了水源头村要面临一种用地紧张的营造制约,秦家大院必须在这种空间紧凑、建筑高度密集的营造条件下另辟奚径,寻求技术与艺术的发展。透过厅堂空间之暗进入天井之明、透过书房空间之静穆进入庭院空间之怡然,这种流动的空间交替在视觉与心理感受上都会使人腾生豁然开朗之转折,一种曲径通幽的审美意境由此而生,体现出人与建筑共同生息的流动空间之美。
四、秦家大院建筑的文化功能分析
用马林诺夫斯基自己的话说:“文化的真正要素有它相当的永久性,普遍性,及独立性,是人类活动有组织的体系,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社会制度’”。最后,他强调,“任何社会制度亦都是建筑在一套物质的基础上,包括环境的一部分及种种文化设备”。[4]从马林诺夫斯基的这句话我们可以推论出,作为物质的建筑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外在文化表现,一个民族的建筑衍蕴着这个民族丰富、深厚且生动的文化内涵。
(一)秦家大院建筑群具有承担教育族人的社会功能
除了观察到建筑的实用功能和艺术风格以外,对秦家大院建筑的审美还应当关注其教化功能。走进源头村人们首先可以看到门楼上还悬挂着一块“武魁”和“文魁”的牌匾;所有古建筑的门额上,都书有“前程似锦”、“永振家声”、“固本枝荣”等既有吉祥寓意。大多数民居都包含有明确的教化内容,例如楹联,宣教“奉祖宗代代荣昌,勤耕爱读家声远;敬天地年年吉庆,积德培才也泽长”、“承祖宗一脉相承克勤克俭,教儿孙两条正道唯耕唯读”、“克勤克俭艰苦奋发学先辈,习文习理长征接力有来人”等,十分常见。如此明确的教化内容业已成为一种固定的价值导向,渗透到水源头村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秦家大院建筑群起着凝聚宗族力量、规范村庄秩序的宗族伦理载体功能
我们知道,古代的村落,维护村落秩序的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起着凝聚宗族力量、协调宗族利益的功能。而能实现这种功能,并宣传与维护宗法制度权威性的,其中重要的一样载体是建筑。建筑的符号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这套符号实是世界本身,他们整饬有序,可以暗示和促进现实世界的整饬有序,而他们的崩溃就意味着世界秩序的崩溃。”[5]而由于村落中的许多活动与生活都在建筑中进行,于是封建礼制与宗法观念就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灌输中深入人心,宗族的凝聚力亦愈来愈强。
(三)秦家大院建筑群在现代更多地承担了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功能
在现代,水源头村建筑群所承担的众多功能中,尤其以承担振兴传统文化及促进村庄经济发展的功能为重。利用着秦家大院这一明清建筑群,它将在外的族人团结了起来并有力的支援了水源头村的建筑;利用着明清建筑群,以利用发掘、弘扬古老文化及发展旅游的关系,它将政治、市场的资源调入到自身的发展中。而在政府方面,政府亦需借助此地打造本地文化品牌和在某种意义上促进此处旅游的发展,引入外部资金来发展本地区经济。于是,在这里,政府与民间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契合。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复兴及村庄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五、余论
秦家大院建筑的审美特点既反映了明清时期水源头人及桂北地区人民的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从建筑的发展脉络来看,它也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理念,其建筑样式又具有鲜明的地域建筑特色,对自然美的驾驭、秩序与灵动结合之美、装饰之美、意境之美……,构成了秦家大院的美学特征。到了现代,水源头村后人不仅利用着秦家大院这一明清建筑群初始完成了地方文化的复兴,而且以秦家大院为载体,走上了发展旅游与致富的道路。水源头村人并没有止于对明清建筑的保护,而是更加注重在古建筑保护后面的文化挖掘、重新包装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从民居到民系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24.
[2]万书元著.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93.
[3]王振复著.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9.
[4]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等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5]杨再辉.建筑文化关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5(17).
作者简介:王秀娟(1980—),女,广西桂林人,硕士,贵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俗旅游。
【关键词】秦家大院;民居;审美;功能
民居是古村落的精华,传统民居是乡土建筑的主体。而乡土建筑又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代表和反映的是地方文化,也是人们审视区域村落文化的一个窗口。在中国众多的古村落纷纷被现代文明所淹没之时,位于桂北深山之中的水源头村,不仅保留了较为完好的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建筑群——秦家大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借助着这样的建筑群隐喻,水源头村将古老的文化脉络很好的传承了下来。在本文中,我们试图以人文的角度去探讨古建筑的审美特征,探究水源头村是如何借助着秦家大院建筑群的符号完成文化的继递,从而也审视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如何处理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关系。
一、村落概况
水源头村地处湘江之源头——桂林市兴安县东南部白石乡境内,是广西著名古村,为全国200个经典古村之一。因处于湘江之源头的上流,故名“水源头”。因保留着明末清初古民居,因而又被称为“秦家大院”。该村民国时期,曾是原国民党白石乡公所所在地,桂北游击队的根据地之一,现隶属于兴安县白石乡鳌头村委。距县城27公里,距乡政府及村公所所在的鳌头村2公里。全村都为秦姓,为中国古村落中典型的血缘单姓村。据《秦氏四房族谱》记载该村至今该村已经传了22代,有近400多年的历史。
水源头村坐落于在群山环抱的都笼岭系海洋山脉,村子四周峰联岭属,似向这儿朝拜拱卫,等十几座山峰环如障列,形成一座物阜民丰、人杰地灵的“天然聚宝盆”,但因每天只有几趟车经过,全村与外界的交通十分不方便,其空间更为封闭独立。
二、秦家大院建筑的规模和风格
秦家大院历经历史沧桑,但至今仍然保留有27座、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完整的明末清初古民居。整个建筑群结构精良,吸收了中原和徽派等建筑的风格,在结构上采用厅井式结构。
水源头村古民居建筑群落主要建于明清时期,所有建筑保存得相对完整。整体而言,有民居、祠堂、书院、庙宇、戏楼、西花厅等几种类型,另外还应该包括完善的引用水井和内外水圳系统。就秦家大院整体建筑可看出,水源头人很早就有了良好的布局规划。古宅即采用徽派建筑风格,又结合地方特征:大门采用徽式建筑的牌坊式门楼,双层楼房,用数吨重青石方墩垒脚、青砖砌墙;窗户镶嵌着琉璃窗花;房屋山头都有花卉龙凤等图案装饰,特别是明清时期在建筑上沿用的“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艺术,在这里也体现颇多,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寓意。如此设计科学、装饰美观且保存完好的大型古建筑群,在桂北地区并不多见。可见水源头人十分注意建筑的座向、布局、格调,十分注意山岭、河流、田地、道路等环境因素在家园建设中的影响,特别是风水,所以经过严格的构想和规划,保证了后代人在建设中有章可寻,体现出了该村人对人生和事业的长远眼光。
三、秦家大院建筑的审美特征与审美理念
当代研究民居建筑的学者陆元鼎先生曾有过这样的结语:“传统建筑中的地方特色、地方风格实质上是由地方建筑,主要是民居、民间建筑的共同特征所形成的。”[1]秦家大院是桂北建筑类型中最能反映徽州建筑与本地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类别,其民居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因袭了中国传统民居营造理念的因素,同时,在明清世风的波及和当时文化的推动下,又表现出富含桂林地域特色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心节。
(一)秦家大院建筑的审美特征
秦家大院民居的群体组合与平面布局讲求艺术效果的美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注重环境美。在秦家大院的审美特点中,最突出也是最富有特征性的是其对自然美的崇尚和利用,体现着水源头人的建筑环境观。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秦家大院的营造重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工斧凿的有机结合。正如前面提到的,水源头村坐落于在群山环抱的“天然聚宝盆”之中,骆驼山、乌龟山、后龙山、宝塔山、太子山、马鞍山、笔架山等环如障列,同时还有鸳鸯泉位于村南,并形成一条长流不息的小溪从田峒中淌过,形成风水学中极佳的“腰带水”。“生态建筑体现了自然美学与技术美学的互融,原始智慧与科学智慧的互渗。自然的原生态的美是生态建筑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2]在水源头村,建筑与人和谐共生,建筑的美的本原不是来自人为的雕琢和装饰,而是形成了与自然互融的生态关系。
2.整体内向、封闭与局部外向、开敞相对比的视觉美。秦家大院民居的群体组合与平面布局具有整体上的内向、封闭的艺术特征,又具有局部上的外向、开敞的视觉效果。建筑群依山势拾级而建,主体建筑多坐北朝南,布局三横七纵,形成狭长的巷道,纵落间相隔2米,全铺着1米见方的青石板。巷道间还设有闸门。其中又突破了传统民间建筑的单一的一条中轴线的建筑模式,而是以正中的两条纵向建筑为中心。东西由两纵建筑相联的建筑与门楼形成一个合围的整体。而整个大院内部又是分割成各个独立的宅院,宅院基本为三进三开。由此,整个建筑群体现出“对内开敞、对外封闭”的向心式聚合村落空间。也显示出整个建筑群的统一性、排外性、和防御性的特点,体现着内外交织的视觉美。
3.外墙、门楼、花窗丰富组合的变化美。秦家大院民居的立面清一色的白墙、灰砖、青石、黑瓦。民居经过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墙体被侵蚀得斑驳,白墙黑瓦形成了“粉墙黛瓦”的线与面的色彩搭配。小巧别致的花窗突破了立面的单一感,好象是如歌的行板里跳动的音阶,产生点的缀饰美。规模不等的民居山墙高低错落,跌宕起伏,组成丰富的天际线。现由外墙、门楼、花窗组合成了点、线、面交织的“黑白灰”景象,形成一种富于韵律的变化美。且在自然山水的映衬下,随四季晨昏的光影流转产生不同的美感。 4.建筑装饰体现了整体美和局部美的统一。 秦家大院建筑装饰包括砖雕、木雕、石雕、彩画等种类,其中,植物类常用的传统题材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动物类的鸟兽类题材以狮子图案运用较多,其次是象、麒麟、蝙蝠等形象。如“麒麟观花”、“鲤鱼跳龙门”、“ 三羊开泰”等,并且许多的建筑的雕花都用龙头图案作为配饰,所以这些,也说明秦家大院建筑装饰体现了整体美和局部美的统一。
(二)秦家大院建筑的审美理念
1.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审美理念。地域建筑流派的审美特征的形成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民众审美观有关。一方面秦家大院的审美观受到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影响。严格的居住等级制度、宗法制度都成为秦家大院民居营造的思想因素。另一方面,秦家大院民居的审美观秉承了中国传统民居的构成要质。秦家大院的群体组合乃至平面格局都保持着稳定的秩序感。在“地狭民稠”的村落里巧妙规划,错落有致,密而不奎。借用建筑学者王振复先生的对中国传统建筑群体组合美的论点,“这种组合方式,在实用意义上扩大了建筑使用空间,并且无疑极大地加强了整个建筑群的稳固程度,在审美上,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体形象之美。”[3]
2.追求曲径通幽的审美意境。由于自然、地理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地狭民稠”的状况,注定了水源头村要面临一种用地紧张的营造制约,秦家大院必须在这种空间紧凑、建筑高度密集的营造条件下另辟奚径,寻求技术与艺术的发展。透过厅堂空间之暗进入天井之明、透过书房空间之静穆进入庭院空间之怡然,这种流动的空间交替在视觉与心理感受上都会使人腾生豁然开朗之转折,一种曲径通幽的审美意境由此而生,体现出人与建筑共同生息的流动空间之美。
四、秦家大院建筑的文化功能分析
用马林诺夫斯基自己的话说:“文化的真正要素有它相当的永久性,普遍性,及独立性,是人类活动有组织的体系,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社会制度’”。最后,他强调,“任何社会制度亦都是建筑在一套物质的基础上,包括环境的一部分及种种文化设备”。[4]从马林诺夫斯基的这句话我们可以推论出,作为物质的建筑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外在文化表现,一个民族的建筑衍蕴着这个民族丰富、深厚且生动的文化内涵。
(一)秦家大院建筑群具有承担教育族人的社会功能
除了观察到建筑的实用功能和艺术风格以外,对秦家大院建筑的审美还应当关注其教化功能。走进源头村人们首先可以看到门楼上还悬挂着一块“武魁”和“文魁”的牌匾;所有古建筑的门额上,都书有“前程似锦”、“永振家声”、“固本枝荣”等既有吉祥寓意。大多数民居都包含有明确的教化内容,例如楹联,宣教“奉祖宗代代荣昌,勤耕爱读家声远;敬天地年年吉庆,积德培才也泽长”、“承祖宗一脉相承克勤克俭,教儿孙两条正道唯耕唯读”、“克勤克俭艰苦奋发学先辈,习文习理长征接力有来人”等,十分常见。如此明确的教化内容业已成为一种固定的价值导向,渗透到水源头村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秦家大院建筑群起着凝聚宗族力量、规范村庄秩序的宗族伦理载体功能
我们知道,古代的村落,维护村落秩序的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起着凝聚宗族力量、协调宗族利益的功能。而能实现这种功能,并宣传与维护宗法制度权威性的,其中重要的一样载体是建筑。建筑的符号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这套符号实是世界本身,他们整饬有序,可以暗示和促进现实世界的整饬有序,而他们的崩溃就意味着世界秩序的崩溃。”[5]而由于村落中的许多活动与生活都在建筑中进行,于是封建礼制与宗法观念就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灌输中深入人心,宗族的凝聚力亦愈来愈强。
(三)秦家大院建筑群在现代更多地承担了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功能
在现代,水源头村建筑群所承担的众多功能中,尤其以承担振兴传统文化及促进村庄经济发展的功能为重。利用着秦家大院这一明清建筑群,它将在外的族人团结了起来并有力的支援了水源头村的建筑;利用着明清建筑群,以利用发掘、弘扬古老文化及发展旅游的关系,它将政治、市场的资源调入到自身的发展中。而在政府方面,政府亦需借助此地打造本地文化品牌和在某种意义上促进此处旅游的发展,引入外部资金来发展本地区经济。于是,在这里,政府与民间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契合。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复兴及村庄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五、余论
秦家大院建筑的审美特点既反映了明清时期水源头人及桂北地区人民的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从建筑的发展脉络来看,它也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理念,其建筑样式又具有鲜明的地域建筑特色,对自然美的驾驭、秩序与灵动结合之美、装饰之美、意境之美……,构成了秦家大院的美学特征。到了现代,水源头村后人不仅利用着秦家大院这一明清建筑群初始完成了地方文化的复兴,而且以秦家大院为载体,走上了发展旅游与致富的道路。水源头村人并没有止于对明清建筑的保护,而是更加注重在古建筑保护后面的文化挖掘、重新包装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从民居到民系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24.
[2]万书元著.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93.
[3]王振复著.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9.
[4]马林诺夫斯基.费孝通等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5]杨再辉.建筑文化关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5(17).
作者简介:王秀娟(1980—),女,广西桂林人,硕士,贵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