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城市转型升级的生态文明建设“佛山样板”

来源 :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37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來,佛山市构建“大生态”格局,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生态环境质量逐年向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连续三年达到 60以上,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逐步建成经济高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的典范城市。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市于2021年10月获评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城市群贡献佛山力量,也为中国探索出制造业城市转型升级的生态文明建设“佛山样板”。
  强化顶层设计,升级“大生态”格局
  早在2012 年,佛山率先在广东省成立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并于 2020 年升格为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委员会主任,五区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形成“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职能部门统筹监管、各司其职,市区镇统一部署、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党政实绩考核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相关内容占比 20%以上,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融共赢,推动佛山特色的“大环保”机制升级为“大生态”格局。
  佛山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先后颁布实施3部环保领域地方性法规,并制订实施多部纲领性规划及政策,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基础。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率先开展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和排污权交易试点,实行降级管理和告知承诺,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2016年,佛山市政府颁布实施《佛山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6-2025 年)》,正式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2018—2019年,顺德区、高明区先后创建国家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坚持精准施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年来,佛山市依托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平台,建立多部门、多层级、跨城市的联防联控机制,构建“党委统揽全局、政府推动落实、人大全面监督、政协参政议政”同向发力治污新格局,持之以恒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和净土防御战。
  持续开展电力、陶瓷和铝型材等重点行业及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提升治理,全面完成电厂“超洁净排放”改造。 推行河长制、湖长制,设立流域长和岛长,建立“流域治理+一河一策”模式,坚持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内源“四源共治”。建设市级管理系统,实施“双备案”制度,全面提升监督管理水平。科技赋能,编织起一张强有力的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自动监控网络。加强涉镉等重金属行业隐患排查,落实关闭搬迁工业企业地块环境排查、建设用地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与修复,初步掌握全市1507 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及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实行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市还利用技术赋能,实现移动源污染监管全覆盖。利用“人巡+机巡”精细化监管扬尘源;首创“环保取证、公安处罚”模式,应用黑烟车电子抓拍、重型柴油车 OBD远程在线监控、固定遥感监测等科技手段,成为移动污染源监管的全国样板;推动出租车新能源化和完善港口岸电建设;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工地油品直送模式全覆盖,实现正规油品从源头配送到工地作业的全链条管控。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优良天数比例达91%,西江、北江等已成为珠三角优质饮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供水达460万吨/天,惠及市外 800 余万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 90%以上,较好地完成国家和省“土十条”考核目标。
  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佛山智造”破茧成蝶
  佛山市坚持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以污染防治倒逼“佛山制造”升级为“佛山智造”。
  试点推行纺织印染工业园“统一供水、统一供气、统一污水处理”模式,实行处理后污水循环利用,疏通中小企业污染治理难、绿色发展难的堵点。发展装备制造、泛家居产业及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获批全国唯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二氧化硫为代表的工业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上升至 2.33 万亿元。
  佛山市坚持为民惠民,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深挖生态资源综合服务功能。围绕“乡—城郊—城区—社区”,构筑“域—圈—环—点”层次绿色生活圈。打造“三环、多点”都市绿环,大力推进万里碧道、城郊万亩郊野森林和湿地公园建设,将人文城市与山水生态格局相融合。“十三五”期间,新增造林10496.89万平方米、公园绿地864万平方米、碧道130千米,2017年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2019年整合西樵山和南海桑基鱼塘田园公园成功申报国家生态文化产业园,2020年广东云勇森林公园成功申报国家森林公园。二是积极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战略机遇。以整治村级工业园为抓手,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20年全市村庄保洁覆盖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均达100%。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建设“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项目,116个重点村居形成“点上有精品、沿线连成景”美丽乡村风景线。2020年,“佛山桑园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在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休憩休闲之地的同时,佛山还大力弘扬绿色低碳生活风尚,积极组织生态环保、绿色生活、节水节能等宣传教育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发挥新媒体矩阵优势,及时发布环保政务动态、环境质量信息查询、环境污染投诉、政策咨询、以案说法等多元化服务,加大公众参与度。2020年,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分别达90.21%和87.48%。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2018至2020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从42.35%提升至57.42%;践行“公交优先”战略,创建公交都市,大力倡导绿色、共享出行;引领绿色消费,全面推行政府绿色采购。
其他文献
期刊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痛苦的炎症性慢性疾病,它常常导致关节不可逆损伤。类风湿关节炎严重地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在英国大约有4万成人患有类风湿关节炎,每年类风湿关节炎的门诊费用为190万英镑。45887名患者住院治疗。这种状况将导致每年丧失掉900万个工作日和8.33亿国民生产总值。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是男性的3倍,而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类风湿关节炎具体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但是基因和环境因
期刊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广东“三农”领域的最大短板,更是全面乡村振兴的底板。”10月27日,广东省在广州市增城区召开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暨厕所革命、集中供水现场推进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如何补齐短板、打牢底板,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目前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仅为42.2%,远低于国内先进省份90%的治理率。为切实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广东省拟成立由省委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上宣布,启动北京、广州等城市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10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指出优化建设植物园是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的重要措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新发展理念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共识和呼声。意
10月27日,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暨厕所革命、集中供水现场推进会在广州市增城区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贯彻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和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  提高站位 压实责任加快推进  在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
在社区和医院的急危重症监护中,以往外周静脉置管(PICC)很少应用,现在应用及为普遍。与中央静脉置管(CVADS)一样,PICC可输送液体、药物、化疗制剂与血液制品等。其管道是由硅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管道的尖端就置于右心房上方的上腔静脉内。与CVADS相比,PICC的管腔更小、管道更长,比中央静脉管道更具有柔韧性,由于这些特性使得PICC具有良好的静脉耐受性,可以放置更长的时间。
期刊
在过去的50年,护理专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病人罹患的疾病也日趋复杂。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最近出现的由二、三级保健向初级保健转移的趋势,将由于对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的关注而对传统的以治疗为中心的护理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肇庆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并建立制度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维管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广东省美丽乡村建设信息系统”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肇庆全市共13759条自然村,有8459条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率为61.48%。全市自然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2021年,肇庆市纳入农
一段段看不见的管网,连接着千家万户;一条条清澈的河流,润泽着茂名大地;一处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构成了乡村靓丽的风景线……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茂名作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4个试点市之一,近期结合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乡村振兴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用心用力抓好这项民生实事,目前已完成5864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工作。  “一村一策”打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局面 
痴呆是指记忆力减退、推理和交流能力减退以及逐渐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症状,主要是由疾病所致脑的结构和化学变化而引起。以老年人最常见,80岁以上痴呆者占20%,65岁以上痴呆者占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