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趋紧密,跨国公司在我国越来越多,国际商务交际在当今的涉外商务活动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探讨国际商务交际中英语交际策略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交际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概述
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是由霍尔(Edward.T.Hall)提出,“它指具有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所进行的交际活动。它具体包括人际交际、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国家间交际、跨民族交际、跨种族交际和跨地区交际。”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是不同国家、民族、种族、人群中的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
研究者们一般认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群体对人们的交际过程影响最大。因此而造成的世界观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产生的很多障碍。学者还支出,人们在交流中,习惯于用自己的言语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样的理解很难做到准确,尤其是在一些含蓄的表达上的推断。
在国际商贸领域,跨文化交际是商务谈判中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跨国企业工作的员工,在不同的商务活动中,多元化的思维给商务活动增添了极大的活力,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沟通上的压力。在跨国企业中跨文化的商务沟通甚至决定了项目合作的成败。因此,人们从理论到实际工作都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策略。
2.文化维度
在跨文化交际理论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霍夫斯坦德(Hofstede)文化维度论。霍夫斯坦德在IBM公司进行了为期6年近乎完整的文化价值观调查,他的研究团队对IBM公司多国分公司及各国员工进行了两轮有代表行的问卷调查及大大小小多个方面调查,用二十多种在72个国家里发放了十多万份调查问卷并做了详细统计研究。霍夫斯坦德于1980年出版了巨著《文化的影响力:价值、行为、体制和组织的跨国比较》,后来经过多次修订,最终总结出跨文化交际重要的五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本文仅围绕文化维度论,说明跨文化交际策略中要重点注意的问题。第一,权力距离指某一社会中地位低的人对于权力在社会、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各个国家对权力的理解差异很大,尤其是我国与欧美,欧美人眼里权力是做事的主要导向因素,他们更注重个人能力,甚至员工认为自己做的对,对于上级的指示就会直接提出质疑。而亚洲国家由于体制的关系,十分注重权力的约束力。因此在权力距离不同的国家中,人们的沟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第二,不确定性的规避,指的是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抵抗有三种:科技,法律和宗教。不同文化之间对于不确定性的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根据其看待世界的态度方面。回避程度低的文化指包容性强,对于规章制度、在哲学、宗教方面容许不同主张同时存在。第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人们思考问题最为对立的两大文化,人们熟知的美国文化就是个人主义文化,虽然其团队协作性很强,但是都是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人与人之间较为淡漠。第四,男性化与女性化,是指男性在社会上展现的品质更多,如竞争性、独断性;还是代表女性展现的品质更多,如谦虚、关爱他人。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职能社会分工的划分,及对待男性女性角色性的观念。例如,日本的男性气质倾向典型的突出。第五,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指的是人们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
3. 单向计时制与多向计时制
除了文化维度论,单向计时制与多向计时制时间环境说也十分典型。其理论讨论对象是人们如何对待及使用时间。霍尔把不同文化对时间的使用分为两个范畴,即单向计时制、多向计时制。单向计时制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多向计时制则截然相反,时间被看成分散的,采用多向制的文化,一般可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情或同时见不同的人。属子多向计时制的国家有:阿拉伯、亚洲和拉丁美洲文化。
二、外企商务英语交际中的跨文化因素
1.语言本身
商务英语交际,语言的互译和交流可以说决定了商务活动的成败。国际商务交际一般用英语,但是谈判的双方的母语经常不是英语,这样交流的难度就更大。非英语国家对于英语的语音、和理解因为文化与发音习惯的原因会有一些偏差,所以在交流中会有一些影响。
2.思维方式
人的思维不但决定了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还决定了人表情、行为等一切与交际相关的因素。而决定思维方式的,就是来自于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国际商务交际的过程体现了人们思维的交流。西方人是直线思维,而中国人是感性思维。英美文化偏好抽象和实用的思维,东方文化偏好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由于交际双方的思维差异,形成交际中的冲突。
3.时间观念
西方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很快,时间观念强,因而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很注意准时。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就相对弱一些,而中东和拉丁美洲人的时间观念更弱。霍尔把时间观分为两类,直线型时间观和循环型时间观。前者强调“专时专用”和“速度”,北美人、瑞士人、德国人等具有此类特点。后者则强调“一时多用”,人们可以有宽松的时刻表和信息反馈的延期。因此,在国际商务交际时,对于时间的安排,需要特别注意。
4.价值观
中国人一直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相信团结就是力量。而西方人往往信奉个人主义,西方文化的集体意识是以“利己”观念为中心的,如果对自己没有利益,就没有集体意识。因此在交际中,西方人的语言直截了当,以结果为导向,而中国人的交际方式更加感性,注重大局。
5.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就是一个民族稳定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对商务交际的人员影响很大,例如在国际商务交际中,通常有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休息活动,如喝茶、喝咖啡、宴请等。这些活动从时间到内容上,受风俗习惯的影响,差别很大。 三、外企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具体策略建议
1.在英语使用上要明确清晰
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交流中避免误会。因此,在使用英语的时候要尽量简单、清楚、明确,在不清楚对方的习惯或是文化背景的情况下,要避免易引起误会和反感的、带有不信任色彩的词语。在发言钱,要尽可能的了解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无误地传递和接受信息。
2.合作策略作为原则
商务英语交际,一般目的是要拉近距离或是谈判成功。为达到这个目的,合作原则是语言使用者实施言语交际策略的指导方针。商务交际中,合作原则表示交际的双方要给对方精确的信息,并且达到共识。合作是两个国家、母语不同、文化不同的人,能够继续交流的条件,在交际中,不但要拉近距离,而且要将不同的利益方达成共赢作为交际的目标。
3.赞美策略和一致策略
赞美和一致是一种礼貌,更是交际中最有效的技巧。人们希望自己的形象和个性得到保持,希望自己的行动得到肯定和赞赏。因此要做到少贬低人,多赞美人。一致准则是在保留不同的前提下寻求共同点,以使我们的语言不会让对方有被冒犯的感觉。因此,不要“No”直接否定或拒绝对方,而要用“Yes, but...…”句型。
4.委婉策略
委婉策略是为了在言语交际中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和个人目的而采用的一种会话策略,许多环境下可运用此策略。例如,遇到不友好言行或活动场合等不宜直接陈述时,可以采用暗含委婉的策略间接地表达。这可以保留双方的面子,避免正面冲突,制造友好气氛,确保语言交际顺利进行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5. 模糊策略
英语交流中模糊策略是一种礼貌策略,是为了避免直接冲突,而采取的交际策略。此策略一定要建立在对语言精确掌握的基础上,在口头交际中有意的使用模糊语言可加强话语的灵活性,提高话语的适当性,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立非,李琳. 商务外语的学科内涵与发展路径分析[J]. 外语界. 2011(06)
[2] 王德易. 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9)
[3] 王关富,张海森. 商务英语学科建设中的教师能力要素研究[J]. 外语界. 2011(06)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交际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概述
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是由霍尔(Edward.T.Hall)提出,“它指具有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所进行的交际活动。它具体包括人际交际、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国家间交际、跨民族交际、跨种族交际和跨地区交际。”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是不同国家、民族、种族、人群中的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
研究者们一般认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群体对人们的交际过程影响最大。因此而造成的世界观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产生的很多障碍。学者还支出,人们在交流中,习惯于用自己的言语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样的理解很难做到准确,尤其是在一些含蓄的表达上的推断。
在国际商贸领域,跨文化交际是商务谈判中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跨国企业工作的员工,在不同的商务活动中,多元化的思维给商务活动增添了极大的活力,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沟通上的压力。在跨国企业中跨文化的商务沟通甚至决定了项目合作的成败。因此,人们从理论到实际工作都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策略。
2.文化维度
在跨文化交际理论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霍夫斯坦德(Hofstede)文化维度论。霍夫斯坦德在IBM公司进行了为期6年近乎完整的文化价值观调查,他的研究团队对IBM公司多国分公司及各国员工进行了两轮有代表行的问卷调查及大大小小多个方面调查,用二十多种在72个国家里发放了十多万份调查问卷并做了详细统计研究。霍夫斯坦德于1980年出版了巨著《文化的影响力:价值、行为、体制和组织的跨国比较》,后来经过多次修订,最终总结出跨文化交际重要的五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本文仅围绕文化维度论,说明跨文化交际策略中要重点注意的问题。第一,权力距离指某一社会中地位低的人对于权力在社会、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各个国家对权力的理解差异很大,尤其是我国与欧美,欧美人眼里权力是做事的主要导向因素,他们更注重个人能力,甚至员工认为自己做的对,对于上级的指示就会直接提出质疑。而亚洲国家由于体制的关系,十分注重权力的约束力。因此在权力距离不同的国家中,人们的沟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第二,不确定性的规避,指的是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抵抗有三种:科技,法律和宗教。不同文化之间对于不确定性的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根据其看待世界的态度方面。回避程度低的文化指包容性强,对于规章制度、在哲学、宗教方面容许不同主张同时存在。第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人们思考问题最为对立的两大文化,人们熟知的美国文化就是个人主义文化,虽然其团队协作性很强,但是都是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人与人之间较为淡漠。第四,男性化与女性化,是指男性在社会上展现的品质更多,如竞争性、独断性;还是代表女性展现的品质更多,如谦虚、关爱他人。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职能社会分工的划分,及对待男性女性角色性的观念。例如,日本的男性气质倾向典型的突出。第五,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指的是人们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
3. 单向计时制与多向计时制
除了文化维度论,单向计时制与多向计时制时间环境说也十分典型。其理论讨论对象是人们如何对待及使用时间。霍尔把不同文化对时间的使用分为两个范畴,即单向计时制、多向计时制。单向计时制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多向计时制则截然相反,时间被看成分散的,采用多向制的文化,一般可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情或同时见不同的人。属子多向计时制的国家有:阿拉伯、亚洲和拉丁美洲文化。
二、外企商务英语交际中的跨文化因素
1.语言本身
商务英语交际,语言的互译和交流可以说决定了商务活动的成败。国际商务交际一般用英语,但是谈判的双方的母语经常不是英语,这样交流的难度就更大。非英语国家对于英语的语音、和理解因为文化与发音习惯的原因会有一些偏差,所以在交流中会有一些影响。
2.思维方式
人的思维不但决定了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还决定了人表情、行为等一切与交际相关的因素。而决定思维方式的,就是来自于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国际商务交际的过程体现了人们思维的交流。西方人是直线思维,而中国人是感性思维。英美文化偏好抽象和实用的思维,东方文化偏好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由于交际双方的思维差异,形成交际中的冲突。
3.时间观念
西方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很快,时间观念强,因而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很注意准时。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就相对弱一些,而中东和拉丁美洲人的时间观念更弱。霍尔把时间观分为两类,直线型时间观和循环型时间观。前者强调“专时专用”和“速度”,北美人、瑞士人、德国人等具有此类特点。后者则强调“一时多用”,人们可以有宽松的时刻表和信息反馈的延期。因此,在国际商务交际时,对于时间的安排,需要特别注意。
4.价值观
中国人一直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相信团结就是力量。而西方人往往信奉个人主义,西方文化的集体意识是以“利己”观念为中心的,如果对自己没有利益,就没有集体意识。因此在交际中,西方人的语言直截了当,以结果为导向,而中国人的交际方式更加感性,注重大局。
5.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就是一个民族稳定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对商务交际的人员影响很大,例如在国际商务交际中,通常有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休息活动,如喝茶、喝咖啡、宴请等。这些活动从时间到内容上,受风俗习惯的影响,差别很大。 三、外企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具体策略建议
1.在英语使用上要明确清晰
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交流中避免误会。因此,在使用英语的时候要尽量简单、清楚、明确,在不清楚对方的习惯或是文化背景的情况下,要避免易引起误会和反感的、带有不信任色彩的词语。在发言钱,要尽可能的了解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无误地传递和接受信息。
2.合作策略作为原则
商务英语交际,一般目的是要拉近距离或是谈判成功。为达到这个目的,合作原则是语言使用者实施言语交际策略的指导方针。商务交际中,合作原则表示交际的双方要给对方精确的信息,并且达到共识。合作是两个国家、母语不同、文化不同的人,能够继续交流的条件,在交际中,不但要拉近距离,而且要将不同的利益方达成共赢作为交际的目标。
3.赞美策略和一致策略
赞美和一致是一种礼貌,更是交际中最有效的技巧。人们希望自己的形象和个性得到保持,希望自己的行动得到肯定和赞赏。因此要做到少贬低人,多赞美人。一致准则是在保留不同的前提下寻求共同点,以使我们的语言不会让对方有被冒犯的感觉。因此,不要“No”直接否定或拒绝对方,而要用“Yes, but...…”句型。
4.委婉策略
委婉策略是为了在言语交际中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和个人目的而采用的一种会话策略,许多环境下可运用此策略。例如,遇到不友好言行或活动场合等不宜直接陈述时,可以采用暗含委婉的策略间接地表达。这可以保留双方的面子,避免正面冲突,制造友好气氛,确保语言交际顺利进行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5. 模糊策略
英语交流中模糊策略是一种礼貌策略,是为了避免直接冲突,而采取的交际策略。此策略一定要建立在对语言精确掌握的基础上,在口头交际中有意的使用模糊语言可加强话语的灵活性,提高话语的适当性,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立非,李琳. 商务外语的学科内涵与发展路径分析[J]. 外语界. 2011(06)
[2] 王德易. 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9)
[3] 王关富,张海森. 商务英语学科建设中的教师能力要素研究[J]. 外语界.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