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新编导论中不难看出,这部教材打破了以往教材采用两分法编写的传统,以一体化思路融合东西方文学的区域文学史,构建成完整的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具有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交融性。这些特点指的是不同地区文学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西方文学的文学流派和时期衔接紧密脉络清晰而东方文学呈时高时低之态,东西方文学既具有明显差异又有相互交融之势。显然这一写法是考虑了东西方文学的整体性,能够形成宏观的学习观念,建立整体的概念,对比意识。但正如上述所说,东西方文学发展呈不同形态,很难用统一的结构形成鲜明的对比。比如第一章中,参照其他版本的教材多数只包括一希文学,而新编版增加了希伯来文学,强调了两希文化的概念,。但由于而后由于西方文学波浪式发展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时期、浪漫主义等流派,东方文学的身影匆匆一现。小部分的东方文学很快被西方文学的大浪潮淹没,同学们不重视,甚至有可能老师都只字未提。这一举措虽优,但内容颇少,比重较低,不符合以西方文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并且由于东西方文学不同的体系,有可能影响对知识体系的架构,对于理解能力低的同学来说较困难。
再者,第一章中采用了国别加文学类别的分类标准,后面却采用国别加流派、作家加作品的分类标准,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暂且不提第一章,而是谈谈之后几章以文学时期、概述、作家作品这类分类方式的一些优缺点。正如其在导论中说的,“在章节具体安排上,我们采用了对某个时期的文学从總体上加以概述,再重点结合作家进行分析的结构。每一章的概述是对一个时期内文学的全面系统的梳理,其中既有完整的历史发展线索,也有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分析,以便读着通过阅读概述能够获得整体的文学史概念。……这点面结合的结构安排,既可以通过概述保障文学史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又可以通过对重点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外国文学史。”
关于这么安排的优点,编者已经阐述的非常明白了,我就不多赘述。那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缺陷和不足之处。
首先是体例,以自然时段和国别区域来划分发展的阶段和板块,先介绍历史背景、流派潮流、不同地区的文学概况,最后是评价作家作品。我认为这么安排有编者的道理,把知识点罗列清晰,便于学生分段了解文学史知识,但是忽略了文学史总体的文学性特征,学生不知道在历史的潮流中文学是怎么发展的,因而具有了怎样的特征,从而寻找到文学内部的发展规律。只知道一个个作家和作品,不知道作家和作家、作品和作品之间的文学传统和内在联系。如法国作家福楼拜,在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他是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卓越继承者;另一方面,他又以小说创作应当“科学化”的主张和“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态度而开启了后来的自然主义文学,以对于形式美的刻意追求和精雕细镂的风格而倡导了唯美主义。但是教材335页中只提到“福楼拜继承了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又为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作家所师承。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福楼拜在文学史上的概括未免太过狭隘。再如19世纪文学,对于现实主义的产生只着重谈了其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条件(哲学思想、科学成就等),也即所谓“外部条件”,而对于文学本身的条件,即“内部条件”,略有涉及,并不详细。“……一种写实性和批判性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应运而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形成的……” 将文学思潮的产生原因一味归结于经济、政治、阶级斗争、社会等等原因。这种总结让人云里雾里,一种思潮的产生一定不是突然的。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这样说道:“欧洲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但18世纪英国小说、法国启蒙运动文学和俄国讽刺文学等,则是批判现实主义在艺术方法上的直接先驱。……批判现实主义也借鉴了19世纪浪漫主义的艺术经验,如浪漫主义表现历史题材时注重风俗画面的描绘,他们在心理描写上的某些技巧等等”。编者在此并未作更多的展开,但抓住了要害,言简意赅,显示出在“史”的链条中考察文学的进化过程的编写意识。
这部教材采用这种封闭性编排是可取的,但作为教学用的教材它不具备操作性,不便于教师作启发性、创造性的讲述,也不便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只能知道这一个时代加上三两个作家作品的死知识,尽管在每章末附有思考题,但它只是一种巩固所学死知识的复习提示,教材体例和教材内容本身不具调动学生思维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现问题的思考。例如文学原型、文体分类、文学史母题、人物模式、文学风格技巧、表现、手法的演化等方面都可以涉及。
其次是用一个“主义”硬套一个时期,可能说的稍微有点夸张,但可以发现在每章节的叙述中是以思潮和流派来统率作家的,然而书中的有些划分值得商榷。例如书中以“启蒙文学”来概括18世纪欧洲文学,有些不妥当的。严格说,18世纪欧洲文学中只有法国文学和启蒙运动关系最为密切。又如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更迭来描述19世纪文学(上、中)的发展进程也是有待考虑的。在19世纪初浪漫主义盛行于欧洲文坛之际,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却创作了一系列现实主义的小说,如果文学史的编写以“主义”的更替为体例,那么像她这样的作家放在哪部分似乎都不妥当,于是只好将其略去不写。不论思潮、流派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它们毕竟只是文学全景中的一部分。要把一个时期的文学通通纳入思潮流派来论述未必可取。作家与思潮、流派的关系复杂,有的作家和某种思潮流派关系密切,但有的却与思潮流派有很大的距离;作家不只是置身在某一思潮中,他还置身在更为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和文学环境中;文学创作强调的是个性,而思潮流派体现的是特定作家群的共性;每一个杰出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哲学和艺术追求,它们可能在某些方面和某一文学思潮一致,但也可能在许多方面和这种思潮不一致;从思潮的角度看,一些作家在创作活动的不同阶段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具有“多重性”。所以用一个“主义”硬套一个时期、把文学史写成各种“主义”的更替史的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因为文学史的实际进程并不是一个时期只有一种‘主义’,一旦这样写,文学史现象的丰富性、文学史自身的发展规律便被忽略了。所以教材编写者应注意避免以某一主义为主来概括某一时期的文学,而是应以生动的笔触描绘文学现象,揭示文学的实际进程所显示的多种潮流和流派的前后交替、互相影响、彼此渗透。
最后是文学史的内在线索,我比较赞赏郑编的教材中将“人”的观念贯穿整个文学史,从古希腊的原始形态、古罗马的世俗人本意识,到希伯来-基督教的宗教人本意识,后来发展为中世纪的神本意识,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崇尚人的政治理性,启蒙运动讲究人的理性与自有情感的结合,浪漫主义主张个性解放,现实主义出现对人道德善恶的拷问,自然主义强调了人的生物性……虽然“人”的这条线索主要体现在导论部分,如果可以将之贯彻到后续章节的书写中,就能够很好把握西方文学的深度,体现贯穿始终的内在线索。这一点在新编教材中比较少体现,各个章节的内容有割裂的趋势。
作者简介
黄昭颖(1997-)、女、汉、浙江永康、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应娅璇(1997-)、女、汉族、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英语专业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
再者,第一章中采用了国别加文学类别的分类标准,后面却采用国别加流派、作家加作品的分类标准,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暂且不提第一章,而是谈谈之后几章以文学时期、概述、作家作品这类分类方式的一些优缺点。正如其在导论中说的,“在章节具体安排上,我们采用了对某个时期的文学从總体上加以概述,再重点结合作家进行分析的结构。每一章的概述是对一个时期内文学的全面系统的梳理,其中既有完整的历史发展线索,也有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分析,以便读着通过阅读概述能够获得整体的文学史概念。……这点面结合的结构安排,既可以通过概述保障文学史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又可以通过对重点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外国文学史。”
关于这么安排的优点,编者已经阐述的非常明白了,我就不多赘述。那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缺陷和不足之处。
首先是体例,以自然时段和国别区域来划分发展的阶段和板块,先介绍历史背景、流派潮流、不同地区的文学概况,最后是评价作家作品。我认为这么安排有编者的道理,把知识点罗列清晰,便于学生分段了解文学史知识,但是忽略了文学史总体的文学性特征,学生不知道在历史的潮流中文学是怎么发展的,因而具有了怎样的特征,从而寻找到文学内部的发展规律。只知道一个个作家和作品,不知道作家和作家、作品和作品之间的文学传统和内在联系。如法国作家福楼拜,在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他是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卓越继承者;另一方面,他又以小说创作应当“科学化”的主张和“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态度而开启了后来的自然主义文学,以对于形式美的刻意追求和精雕细镂的风格而倡导了唯美主义。但是教材335页中只提到“福楼拜继承了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又为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作家所师承。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福楼拜在文学史上的概括未免太过狭隘。再如19世纪文学,对于现实主义的产生只着重谈了其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条件(哲学思想、科学成就等),也即所谓“外部条件”,而对于文学本身的条件,即“内部条件”,略有涉及,并不详细。“……一种写实性和批判性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应运而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形成的……” 将文学思潮的产生原因一味归结于经济、政治、阶级斗争、社会等等原因。这种总结让人云里雾里,一种思潮的产生一定不是突然的。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这样说道:“欧洲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但18世纪英国小说、法国启蒙运动文学和俄国讽刺文学等,则是批判现实主义在艺术方法上的直接先驱。……批判现实主义也借鉴了19世纪浪漫主义的艺术经验,如浪漫主义表现历史题材时注重风俗画面的描绘,他们在心理描写上的某些技巧等等”。编者在此并未作更多的展开,但抓住了要害,言简意赅,显示出在“史”的链条中考察文学的进化过程的编写意识。
这部教材采用这种封闭性编排是可取的,但作为教学用的教材它不具备操作性,不便于教师作启发性、创造性的讲述,也不便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只能知道这一个时代加上三两个作家作品的死知识,尽管在每章末附有思考题,但它只是一种巩固所学死知识的复习提示,教材体例和教材内容本身不具调动学生思维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现问题的思考。例如文学原型、文体分类、文学史母题、人物模式、文学风格技巧、表现、手法的演化等方面都可以涉及。
其次是用一个“主义”硬套一个时期,可能说的稍微有点夸张,但可以发现在每章节的叙述中是以思潮和流派来统率作家的,然而书中的有些划分值得商榷。例如书中以“启蒙文学”来概括18世纪欧洲文学,有些不妥当的。严格说,18世纪欧洲文学中只有法国文学和启蒙运动关系最为密切。又如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更迭来描述19世纪文学(上、中)的发展进程也是有待考虑的。在19世纪初浪漫主义盛行于欧洲文坛之际,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却创作了一系列现实主义的小说,如果文学史的编写以“主义”的更替为体例,那么像她这样的作家放在哪部分似乎都不妥当,于是只好将其略去不写。不论思潮、流派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它们毕竟只是文学全景中的一部分。要把一个时期的文学通通纳入思潮流派来论述未必可取。作家与思潮、流派的关系复杂,有的作家和某种思潮流派关系密切,但有的却与思潮流派有很大的距离;作家不只是置身在某一思潮中,他还置身在更为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和文学环境中;文学创作强调的是个性,而思潮流派体现的是特定作家群的共性;每一个杰出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哲学和艺术追求,它们可能在某些方面和某一文学思潮一致,但也可能在许多方面和这种思潮不一致;从思潮的角度看,一些作家在创作活动的不同阶段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具有“多重性”。所以用一个“主义”硬套一个时期、把文学史写成各种“主义”的更替史的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因为文学史的实际进程并不是一个时期只有一种‘主义’,一旦这样写,文学史现象的丰富性、文学史自身的发展规律便被忽略了。所以教材编写者应注意避免以某一主义为主来概括某一时期的文学,而是应以生动的笔触描绘文学现象,揭示文学的实际进程所显示的多种潮流和流派的前后交替、互相影响、彼此渗透。
最后是文学史的内在线索,我比较赞赏郑编的教材中将“人”的观念贯穿整个文学史,从古希腊的原始形态、古罗马的世俗人本意识,到希伯来-基督教的宗教人本意识,后来发展为中世纪的神本意识,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崇尚人的政治理性,启蒙运动讲究人的理性与自有情感的结合,浪漫主义主张个性解放,现实主义出现对人道德善恶的拷问,自然主义强调了人的生物性……虽然“人”的这条线索主要体现在导论部分,如果可以将之贯彻到后续章节的书写中,就能够很好把握西方文学的深度,体现贯穿始终的内在线索。这一点在新编教材中比较少体现,各个章节的内容有割裂的趋势。
作者简介
黄昭颖(1997-)、女、汉、浙江永康、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应娅璇(1997-)、女、汉族、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英语专业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