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麦秆画,又称麦秸画、麦草画、麦烫画,是始于隋唐时期的宫廷艺术品,距今约2000年,它和剪纸、布贴同属剪贴艺术,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有“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美称。本文通过对石屏县麦秆画制作技艺的探究,阐述石屏县麦秆画制作特色,探讨石屏麦秆画发展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从而对其得以关注和保护。
关键词:麦杆画;制作技艺;传承和保护
一、麦秆画简介
麦秆画顾名思义是以麦杆作为原材料的画,制作麦秆画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小麦多产于中原地区,因而麦秆画这项技艺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据史料记载,麦秆画其实是传统工艺品中的名门望族,隋唐两代盛极一时,号称天下第一绝。到了清朝,已有宫内百工坊专司制作,仅供皇亲贵族赏玩,后因战乱,麦秆画一度消失的无影无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河南、广东和黑龙江等地,麦秆画在民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云南省石屏县虽不是麦秆画主要制作地之一,但经过艺术加工和改良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其制作的麦秆画更能彰显当地的特色。
二、麦秆画制作技艺
1、选料
适合制作麦秆画的麦杆一般选取麦穗少、纤维较少、麦秆粗的麦秆,就当地而言选取高山上的麦秆而不选用田地里生长的麦秆。之所以选取麦穗少、纤维较少的麦秆,是因为在后期加工制作麦秆画时可保证减少对麦秆纹理的伤害,保持麦秆纹理原状。收割麦秆时要求近一周内没有雨水淋过,为的是尽可能的保持麦秆的干燥。保存麦秆需一次性晾干,放置在通风且受潮不严重的房间。就石屏县当地选料而言,一般在4~5月份之间收割麦秆,选材主要地是石屏县龙鹏镇。
2、软化
将麦秆放入水中蒸煮,水温一般在80度左右,麦秆经过蒸煮之后变软不发脆,然后将麦秆捏成扁平状。此过程的目的是软化后的麦秆更易塑性。
3、剖开
将捏平的麦秆用平头剪剪开,使用的剪刀头尽可能长一些,以便将整个较长的麦秆覆盖。用刀背将整个麦秆的正面刨平,用刀将麦秆反面的薄膜一层一层的刮掉,刮磨时需超同一方向多次进行,最终使麦秆达到脱脂的目的。
4、熨烫
将麦秆一根一根的用熨斗烫平,使弯曲的麦秆更加平整,且使麦秆整个面碳化,减弱麦秆的光感。
5、烙铁
通过烙铁时间和温度的不同,形成不同颜色和光感度不同的平整麦秆。烙铁时还要注意根据要表达的作品的不同,呈现出层次不同、深浅度递进的效果。
6、漂白和染色
根据手工艺者呈现作品对麦秆色彩要求的不同,有的麦秆需做漂白处理,有的麦秆需做染色处理。漂白时选用漂白粉将整个麦秆进行漂洗,漂洗后的麦秆呈润白。染色时多选用植物染料,如玫瑰花花瓣、板蓝根等,这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无法用植物染料调制出的颜色,也会兼用化学染剂。染色时将染色剂放入锅中煮化,再将麦秆放入锅中,此时一定要控制好煮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需要煮5分钟左右,但也要看麦秆的情况,视麦秆的材质情况而定。
7、剪贴
根据先前设计好的图纸选用适合不同部位的麦秆进行修剪和粘贴。根据图案造型的大小,若图案造型偏大则需要将平整的麦秆一根接一根的拼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个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平面,然后再進行剪贴。一般麦秆画选用的粘贴底板采用密度板或亚克力板(有机玻璃),选用这两种作为底板的原因是方便将设计好的图案轮廓绘制在底板上,方便将剪好的麦秆进行按轮廓进行粘贴。底板多为黑色可与麦秆形成鲜明对比,增强麦秆的质感和光感度。常见的麦秆画粘贴方法有平贴、拼堆、层递等方法,根据造型不同使用不同的方法。粘贴时使用白乳胶将麦秆和底板结合起来。
8、装框
为了更好的保存做好的麦秆画,应第一时间将麦秆画装裱起来,这样一幅精致的麦秆画孕育而出。
三、云南省石屏县麦秆画制作技艺特色
云南省石屏县麦秆画制作技艺特色较其他地区相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植物染料的应用,云南省石屏县地处石屏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属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3℃,良好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常年盛产板蓝根、玫瑰花、紫蕃藤、黄花、枫叶、红蓝等各式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可以作为天然的植物染料,不需要经过任何添加剂的处理,将采摘来的植物浸泡出汁直接作为麦秆的染料进行染色。根据自然生境决定文化类型的理论,正是有这样天然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石屏麦秆画染料与其他地区的不同。
另一方面是烙铁和电熨斗的同时使用,传统的麦秆画制作是使用烙铁将麦秆烫平和呈现麦秆深浅度的区别。烙铁较电熨斗相比更加难以掌握其温度和时间,不同的图案要求麦秆颜色的过度也不同。两种方法兼用保证了在用熨斗使麦秆平整的前提下,用烙铁烙出的麦秆色泽和过度更加细致、自然。
四、云南省石屏县麦秆画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
(一)云南省石屏县麦秆画发展现状
云南省石屏县麦秆画目前主要以麦秆画传承人之一的张华所做,她以工作室的形式在石屏县的文庙中展销她的麦秆画作品。石屏县麦秆画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向其他地区的麦秆画制作技艺的匠人学习,不断更新技术。目前,在石屏县麦秆画传承主要的方式是开辅导班培训学生,由于麦秆画也是一种手工艺再加之其制作好的成品精美,寒暑假时当地一些学生会付一定的费用请专门的麦秆画制作老师进行教授学习。另外,当地政府积极宣传且提供多种展销机会,增加当地麦秆画知名度。同时为了更加贴合当地的特色,麦秆画主题除人物、花鸟以外,风景画多体现红河州地方景色,如创作以哈尼梯田为主题的麦秆画等。由于麦秆画目前所有制作工序只能手工完成,因而一般销售价格根据作品尺幅的大小来定。麦秆画的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实体展销为主,线上微商代销为辅的销售模式,购买麦秆画的人以中高等收入的人群居多。
(二)云南省石屏县麦秆画发展遇到的问题 1、耗时且无法量产。目前麦秆画制作流程仍以手工为主,制作麦秆画耗时长。麦秆画由于制作工艺的特殊性,从选材到工艺制作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就使得麦秆画无法进行批量生产。
2、收益慢且回报率低。由于麦秆画纯手工制作耗时耗力,因而售价较高,购买力集中于有一定收入的中高层阶级。但由于宣传力度和所处的市场环境不佳等原因,使得麦秆画的销售无法短期变为现实效益,麦秆画价格有时与创作者的付出价值不成正比。
3、传承断层情况严重。石屏县麦秆画目前由张华一人所作,据调查她也曾收过一些徒弟,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坚持学下去。平时寒暑假教授学生做的手工,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大多是小学生,因而无法将麦秆画整个工艺流程完全教授给他们做,学生所做的麦秆画工艺品只是之前做好准备工作的半成品。而年轻人学习麦秆画的较少,因而在传承麦秆画制作技艺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断层情况。
4、客源和销售渠道不稳定。麦秆画目前传播渠道主要以展销会扩大知名度来吸引客源,但展销会只能短期提高麦秆画的销量,无法形成固定的客源来进行购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麦秆画的认知度不高且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五、结语
麦秆画作为民间传统美术技艺流传至今,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观赏价值分不开。随着时代发展,人們对于手工艺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而也为麦秆画开辟了销售的市场,这些都无疑为麦秆画的传承提供了新鲜的活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麦秆画在市场运作等方面的不足,其认知度和影响力远远不足以使其吸引更多的人来投入到麦秆画的研究与学习制作中,因而探寻麦秆画的传承路径寻求其新的发展动力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刘丹.高寒地区特色艺术——麦秸画的制作[J].赤子(上中旬),2016(22):30.
[2]单丽.麦秸画制作技术[J].农家参谋,2008(04):11.
作者简介
薛琦琦(1993-),女,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
董华(1966-),女,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哲学、科学技术史。
王静(1994-),女,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麦杆画;制作技艺;传承和保护
一、麦秆画简介
麦秆画顾名思义是以麦杆作为原材料的画,制作麦秆画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小麦多产于中原地区,因而麦秆画这项技艺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据史料记载,麦秆画其实是传统工艺品中的名门望族,隋唐两代盛极一时,号称天下第一绝。到了清朝,已有宫内百工坊专司制作,仅供皇亲贵族赏玩,后因战乱,麦秆画一度消失的无影无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河南、广东和黑龙江等地,麦秆画在民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云南省石屏县虽不是麦秆画主要制作地之一,但经过艺术加工和改良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其制作的麦秆画更能彰显当地的特色。
二、麦秆画制作技艺
1、选料
适合制作麦秆画的麦杆一般选取麦穗少、纤维较少、麦秆粗的麦秆,就当地而言选取高山上的麦秆而不选用田地里生长的麦秆。之所以选取麦穗少、纤维较少的麦秆,是因为在后期加工制作麦秆画时可保证减少对麦秆纹理的伤害,保持麦秆纹理原状。收割麦秆时要求近一周内没有雨水淋过,为的是尽可能的保持麦秆的干燥。保存麦秆需一次性晾干,放置在通风且受潮不严重的房间。就石屏县当地选料而言,一般在4~5月份之间收割麦秆,选材主要地是石屏县龙鹏镇。
2、软化
将麦秆放入水中蒸煮,水温一般在80度左右,麦秆经过蒸煮之后变软不发脆,然后将麦秆捏成扁平状。此过程的目的是软化后的麦秆更易塑性。
3、剖开
将捏平的麦秆用平头剪剪开,使用的剪刀头尽可能长一些,以便将整个较长的麦秆覆盖。用刀背将整个麦秆的正面刨平,用刀将麦秆反面的薄膜一层一层的刮掉,刮磨时需超同一方向多次进行,最终使麦秆达到脱脂的目的。
4、熨烫
将麦秆一根一根的用熨斗烫平,使弯曲的麦秆更加平整,且使麦秆整个面碳化,减弱麦秆的光感。
5、烙铁
通过烙铁时间和温度的不同,形成不同颜色和光感度不同的平整麦秆。烙铁时还要注意根据要表达的作品的不同,呈现出层次不同、深浅度递进的效果。
6、漂白和染色
根据手工艺者呈现作品对麦秆色彩要求的不同,有的麦秆需做漂白处理,有的麦秆需做染色处理。漂白时选用漂白粉将整个麦秆进行漂洗,漂洗后的麦秆呈润白。染色时多选用植物染料,如玫瑰花花瓣、板蓝根等,这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无法用植物染料调制出的颜色,也会兼用化学染剂。染色时将染色剂放入锅中煮化,再将麦秆放入锅中,此时一定要控制好煮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需要煮5分钟左右,但也要看麦秆的情况,视麦秆的材质情况而定。
7、剪贴
根据先前设计好的图纸选用适合不同部位的麦秆进行修剪和粘贴。根据图案造型的大小,若图案造型偏大则需要将平整的麦秆一根接一根的拼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个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平面,然后再進行剪贴。一般麦秆画选用的粘贴底板采用密度板或亚克力板(有机玻璃),选用这两种作为底板的原因是方便将设计好的图案轮廓绘制在底板上,方便将剪好的麦秆进行按轮廓进行粘贴。底板多为黑色可与麦秆形成鲜明对比,增强麦秆的质感和光感度。常见的麦秆画粘贴方法有平贴、拼堆、层递等方法,根据造型不同使用不同的方法。粘贴时使用白乳胶将麦秆和底板结合起来。
8、装框
为了更好的保存做好的麦秆画,应第一时间将麦秆画装裱起来,这样一幅精致的麦秆画孕育而出。
三、云南省石屏县麦秆画制作技艺特色
云南省石屏县麦秆画制作技艺特色较其他地区相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植物染料的应用,云南省石屏县地处石屏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属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3℃,良好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常年盛产板蓝根、玫瑰花、紫蕃藤、黄花、枫叶、红蓝等各式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可以作为天然的植物染料,不需要经过任何添加剂的处理,将采摘来的植物浸泡出汁直接作为麦秆的染料进行染色。根据自然生境决定文化类型的理论,正是有这样天然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石屏麦秆画染料与其他地区的不同。
另一方面是烙铁和电熨斗的同时使用,传统的麦秆画制作是使用烙铁将麦秆烫平和呈现麦秆深浅度的区别。烙铁较电熨斗相比更加难以掌握其温度和时间,不同的图案要求麦秆颜色的过度也不同。两种方法兼用保证了在用熨斗使麦秆平整的前提下,用烙铁烙出的麦秆色泽和过度更加细致、自然。
四、云南省石屏县麦秆画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
(一)云南省石屏县麦秆画发展现状
云南省石屏县麦秆画目前主要以麦秆画传承人之一的张华所做,她以工作室的形式在石屏县的文庙中展销她的麦秆画作品。石屏县麦秆画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向其他地区的麦秆画制作技艺的匠人学习,不断更新技术。目前,在石屏县麦秆画传承主要的方式是开辅导班培训学生,由于麦秆画也是一种手工艺再加之其制作好的成品精美,寒暑假时当地一些学生会付一定的费用请专门的麦秆画制作老师进行教授学习。另外,当地政府积极宣传且提供多种展销机会,增加当地麦秆画知名度。同时为了更加贴合当地的特色,麦秆画主题除人物、花鸟以外,风景画多体现红河州地方景色,如创作以哈尼梯田为主题的麦秆画等。由于麦秆画目前所有制作工序只能手工完成,因而一般销售价格根据作品尺幅的大小来定。麦秆画的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实体展销为主,线上微商代销为辅的销售模式,购买麦秆画的人以中高等收入的人群居多。
(二)云南省石屏县麦秆画发展遇到的问题 1、耗时且无法量产。目前麦秆画制作流程仍以手工为主,制作麦秆画耗时长。麦秆画由于制作工艺的特殊性,从选材到工艺制作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就使得麦秆画无法进行批量生产。
2、收益慢且回报率低。由于麦秆画纯手工制作耗时耗力,因而售价较高,购买力集中于有一定收入的中高层阶级。但由于宣传力度和所处的市场环境不佳等原因,使得麦秆画的销售无法短期变为现实效益,麦秆画价格有时与创作者的付出价值不成正比。
3、传承断层情况严重。石屏县麦秆画目前由张华一人所作,据调查她也曾收过一些徒弟,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坚持学下去。平时寒暑假教授学生做的手工,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大多是小学生,因而无法将麦秆画整个工艺流程完全教授给他们做,学生所做的麦秆画工艺品只是之前做好准备工作的半成品。而年轻人学习麦秆画的较少,因而在传承麦秆画制作技艺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断层情况。
4、客源和销售渠道不稳定。麦秆画目前传播渠道主要以展销会扩大知名度来吸引客源,但展销会只能短期提高麦秆画的销量,无法形成固定的客源来进行购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麦秆画的认知度不高且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五、结语
麦秆画作为民间传统美术技艺流传至今,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观赏价值分不开。随着时代发展,人們对于手工艺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而也为麦秆画开辟了销售的市场,这些都无疑为麦秆画的传承提供了新鲜的活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麦秆画在市场运作等方面的不足,其认知度和影响力远远不足以使其吸引更多的人来投入到麦秆画的研究与学习制作中,因而探寻麦秆画的传承路径寻求其新的发展动力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刘丹.高寒地区特色艺术——麦秸画的制作[J].赤子(上中旬),2016(22):30.
[2]单丽.麦秸画制作技术[J].农家参谋,2008(04):11.
作者简介
薛琦琦(1993-),女,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
董华(1966-),女,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哲学、科学技术史。
王静(1994-),女,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