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在基层医院的急救与护理方式。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与护理方式。结果:本组患者中有1例实施子宫全切术,有3名患者通过介入治疗,1例死亡,死亡率为1.79%,另外55名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产后出血是一项非常危急的病症,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基层医院 急救 护理 方式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45-01
产后出血是指孕妇在胎儿娩出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出血量超过了500毫升。如果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控制,就会引起休克,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孕妇的生命[1]。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产后出血已成为了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分析产后出血在基层医院的急救与护理方式,本文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5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56例产后出血患者,本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38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26.36±6.72)岁,其中初产妇46例,经产妇20例,双胎妊娠2例,剖宫产31例,经阴道分娩21例,胎头吸引助产1例,急产1例。
1.2 方法
1.2.1 急救护理
由于患者出血严重,因此需要及时为患者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评估患者的流血量,积极为患者补充血容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休克,及时进行抗休克;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对于存在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实施鼻导管吸氧;评估产妇的出血量,对于需要手术止血的产妇及时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尽早安排产妇实施手术;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排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观察产妇的保暖情况,并为患者讲解子宫按摩的方法等等[2]。
1.2.2 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
临床研究表明,当产妇失血过多的时候,机体抵抗力也会随之降低,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也不断下降,加上抢救、输液等各种侵入性的操作很容易引起感染发生,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感染的预防。在具体的措施上,首先是确保各项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抢救需要的各种手术器械应严格按照规范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另外是叮嘱患者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保持会阴部清洁,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学会使用消毒会阴垫;同时要协助产妇做好乳房的护理,调节好心态;日常生活中要确保良好的休息,并加强营养供给,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根据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
1.2.3 日常护理
1.2.3.1 首先是确保会阴的清洁,产妇应每天采用浓度为百分之零点一的安多福溶液擦洗会阴,每天两次;
1.2.3.2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责任医师;1.2.3.3 护理人员对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指导,让产妇了解到母乳喂养的好处,并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新生儿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帮助刺激子宫收缩,能够有效的促进恶露排出,同时对促进母婴关系也有着很大的帮助[4];
1.2.3.4 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产妇对分娩本身就存在着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尤其是初产妇,一旦发生出血后更容易紧张、焦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排解就很容易对子宫收缩产生刺激,对出血的控制和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产妇的心理状态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以此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使产妇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5)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产妇的营养供给,由于产妇经历了分娩和大出血,身体消耗很大,需要合理的营养支持维护产妇的身体健康,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为产妇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叮嘱产妇进食营养丰富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铁剂的饮食,以有效地纠正贫血,促进机体恢复[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1例实施子宫全切术,有3名患者通过介入治疗,1例死亡,死亡率为1.79%,另外55名患者全部治愈。
3 讨论
临床表明,如今在所有导致孕妇死亡的原因中,产后出血是最主要的原因,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因此,保障“母亲安全”已经成了我国乃至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产妇发生出血后采取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死亡率,是控制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抢救设备设施不够完善,使得抢救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基层医院还需要加强医院资源设备的建设完善;另外是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提高抢救队伍的抢救及护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分析,掌握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比如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问题、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等等,以此在发生出血的时候能够沉着应变,找准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保障产妇的生命健康。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是一项非常危急的病症,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萧俏珍,陈玉英,徐烟莲.基层医院106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09,14:112-113.
[2]林少英.产后出血在基层医院中的急救与护理特点[J].基层医学论坛,2009,16:751-752.
[3]马庆宁,周国萍.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在基层医院转诊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34:5-7.
[4]李秀荣.基层医院产后出血55例原因及救治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2,12:960-962.
[5]胡明霞.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急救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68-69.q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基层医院 急救 护理 方式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45-01
产后出血是指孕妇在胎儿娩出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出血量超过了500毫升。如果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控制,就会引起休克,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孕妇的生命[1]。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产后出血已成为了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分析产后出血在基层医院的急救与护理方式,本文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5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56例产后出血患者,本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38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26.36±6.72)岁,其中初产妇46例,经产妇20例,双胎妊娠2例,剖宫产31例,经阴道分娩21例,胎头吸引助产1例,急产1例。
1.2 方法
1.2.1 急救护理
由于患者出血严重,因此需要及时为患者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评估患者的流血量,积极为患者补充血容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休克,及时进行抗休克;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对于存在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实施鼻导管吸氧;评估产妇的出血量,对于需要手术止血的产妇及时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尽早安排产妇实施手术;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排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观察产妇的保暖情况,并为患者讲解子宫按摩的方法等等[2]。
1.2.2 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
临床研究表明,当产妇失血过多的时候,机体抵抗力也会随之降低,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也不断下降,加上抢救、输液等各种侵入性的操作很容易引起感染发生,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感染的预防。在具体的措施上,首先是确保各项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抢救需要的各种手术器械应严格按照规范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另外是叮嘱患者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保持会阴部清洁,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学会使用消毒会阴垫;同时要协助产妇做好乳房的护理,调节好心态;日常生活中要确保良好的休息,并加强营养供给,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根据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
1.2.3 日常护理
1.2.3.1 首先是确保会阴的清洁,产妇应每天采用浓度为百分之零点一的安多福溶液擦洗会阴,每天两次;
1.2.3.2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责任医师;1.2.3.3 护理人员对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指导,让产妇了解到母乳喂养的好处,并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新生儿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帮助刺激子宫收缩,能够有效的促进恶露排出,同时对促进母婴关系也有着很大的帮助[4];
1.2.3.4 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产妇对分娩本身就存在着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尤其是初产妇,一旦发生出血后更容易紧张、焦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排解就很容易对子宫收缩产生刺激,对出血的控制和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产妇的心理状态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以此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使产妇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5)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产妇的营养供给,由于产妇经历了分娩和大出血,身体消耗很大,需要合理的营养支持维护产妇的身体健康,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为产妇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叮嘱产妇进食营养丰富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铁剂的饮食,以有效地纠正贫血,促进机体恢复[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1例实施子宫全切术,有3名患者通过介入治疗,1例死亡,死亡率为1.79%,另外55名患者全部治愈。
3 讨论
临床表明,如今在所有导致孕妇死亡的原因中,产后出血是最主要的原因,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因此,保障“母亲安全”已经成了我国乃至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产妇发生出血后采取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死亡率,是控制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抢救设备设施不够完善,使得抢救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基层医院还需要加强医院资源设备的建设完善;另外是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提高抢救队伍的抢救及护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分析,掌握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比如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问题、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等等,以此在发生出血的时候能够沉着应变,找准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保障产妇的生命健康。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是一项非常危急的病症,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萧俏珍,陈玉英,徐烟莲.基层医院106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09,14:112-113.
[2]林少英.产后出血在基层医院中的急救与护理特点[J].基层医学论坛,2009,16:751-752.
[3]马庆宁,周国萍.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在基层医院转诊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34:5-7.
[4]李秀荣.基层医院产后出血55例原因及救治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2,12:960-962.
[5]胡明霞.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急救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68-6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