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分析总结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将13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显效46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例、13例、17例及74.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针对性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后,可明显提升髋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质量以及缩短康复时间,并相应地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明显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 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43-01
髋关节置换术适应于严重骨性关节炎患者以及外伤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多见,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常因钙质流失而出现骨质疏松,容易突然滑到或者急剧转动而出现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占老年骨折患者的90%[1]。又由于老年患者的新陈代谢缓慢,骨折术后的恢复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缩短老年骨折患者卧床时间,使患者尽快投入康复训练是恢复的关键,本文系统性回顾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2月,我们对134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针对性、连续性的全程护理干预,以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女29例,男38例,男女年龄均在33—87岁之间;对照组女43例,男24例,男女年龄均在35—86岁之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的全程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措施如下:
1.2.1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入院评估是患者康复的保障。患者入院后需要对其骨折的伤情、既往史以及可能潜在的并发症进行全面地的评估。对于行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详细了解其生理、精神的需要,及时发现护理问题,仔细填写评估表。在治疗的不同时段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健康知识指导。例如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法、手术的必要性、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2]。髋关节置换患者因为卧床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压疮、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便秘等并发症和恢复缓慢的情况,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要多翻身、多喝水、多拍背,定期清理皮肤等护理措施。
1.2.2 衡量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生活主要是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两个指标来评估。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而言,早期主动合理的功能锻炼比药物的作用更好,因此,需要让患者了解尽早手术、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建立适宜的康复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坚持到底,一定会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1.2.3 髋关节置换患者以老年人多见,而老年人本身的胃肠消化吸收能力较差,骨折后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会进一步减弱。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饮食习惯等情况的掌握,并制定确实可靠的营养饮食指导计划[3]。
1.2.4 髋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锻炼 在手术完成当天麻醉反应消失后开始患肢的踝关节背伸、跖屈锻炼,以减轻足部水肿,并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第3天开始进行各种体位的直腿抬高训练。也可以借助CPM机,将活动度调整为0~30。开始,以不引起肢体疼痛、能够耐受为原则,每日增加活动范围[4]。可协助患者锻炼髋关节周边肌肉,鼓励患者早下床锻炼。下床前一定要先在床旁练习坐位,并有人陪伴,防止跌倒。
1.3 疗效标准
显效:锻炼一段时间后,髋关节功能活动良好,行走、承重均无异常体征;有效:髋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行走、承重偶有不适;无效:髋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和承重能力较弱。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髋关节置换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显效46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例、13例、17例及74.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健康的要求不再只停留在在身体有无缺陷,更要求患者术后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优秀的社会适应力。尤其髋关节置换患者,因为术后有可能失去自主能力,不能自主的行走和活动,会严重地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和精神上的痛苦,此时,如只注重骨折的愈合,忽视了并发症的处理、对肢体功能活动恢复的和生活信心的重建,会严重的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如何让患者减少心理负担,全身心投入到术后康复治疗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临床课题。因为只有患者真正认识到治疗的意义时才会减轻心理负担,才会全方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安排[5]。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干预首先要让患者了解以及认同手术的意义以及康复治疗的意义,其次,护理人员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自我护理,有助于减少失用性萎缩,促进健康,而且护理人员经常了解患者的思想及心理动态,对患者的情绪恢复有重要价值。护理干预过程中及时调整家属心理状态,给予患者精神鼓励也是减少患者术后抑郁最为有利的方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显效46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例、13例、17例及74.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针对性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后,可明显提升髋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质量以及缩短康复时间,并相应地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明显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梅之,邓小平,丁新荣.护理干预对减少骨科病人便秘的效果调查[J].中医正骨,2009,12(8):59.
[2] 张永玲,刘淑珍.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2(6):1154-1155.
[3] 陈建梅,文华,贺莲香,易秋南;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5(21):47.
[4] 张玉芳,张玉红.健康教育路径在关节镜下骨性关节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4(20):19.
[5] 李玉枝.实施护理干预改善骨关节患者患者睡眠状况[J].齐鲁护理杂志,2010,10(5):328—329.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 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43-01
髋关节置换术适应于严重骨性关节炎患者以及外伤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多见,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常因钙质流失而出现骨质疏松,容易突然滑到或者急剧转动而出现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占老年骨折患者的90%[1]。又由于老年患者的新陈代谢缓慢,骨折术后的恢复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缩短老年骨折患者卧床时间,使患者尽快投入康复训练是恢复的关键,本文系统性回顾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2月,我们对134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针对性、连续性的全程护理干预,以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3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女29例,男38例,男女年龄均在33—87岁之间;对照组女43例,男24例,男女年龄均在35—86岁之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的全程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措施如下:
1.2.1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入院评估是患者康复的保障。患者入院后需要对其骨折的伤情、既往史以及可能潜在的并发症进行全面地的评估。对于行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详细了解其生理、精神的需要,及时发现护理问题,仔细填写评估表。在治疗的不同时段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健康知识指导。例如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法、手术的必要性、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2]。髋关节置换患者因为卧床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压疮、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便秘等并发症和恢复缓慢的情况,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要多翻身、多喝水、多拍背,定期清理皮肤等护理措施。
1.2.2 衡量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生活主要是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两个指标来评估。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而言,早期主动合理的功能锻炼比药物的作用更好,因此,需要让患者了解尽早手术、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建立适宜的康复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坚持到底,一定会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1.2.3 髋关节置换患者以老年人多见,而老年人本身的胃肠消化吸收能力较差,骨折后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会进一步减弱。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饮食习惯等情况的掌握,并制定确实可靠的营养饮食指导计划[3]。
1.2.4 髋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锻炼 在手术完成当天麻醉反应消失后开始患肢的踝关节背伸、跖屈锻炼,以减轻足部水肿,并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第3天开始进行各种体位的直腿抬高训练。也可以借助CPM机,将活动度调整为0~30。开始,以不引起肢体疼痛、能够耐受为原则,每日增加活动范围[4]。可协助患者锻炼髋关节周边肌肉,鼓励患者早下床锻炼。下床前一定要先在床旁练习坐位,并有人陪伴,防止跌倒。
1.3 疗效标准
显效:锻炼一段时间后,髋关节功能活动良好,行走、承重均无异常体征;有效:髋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行走、承重偶有不适;无效:髋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和承重能力较弱。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髋关节置换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显效46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例、13例、17例及74.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健康的要求不再只停留在在身体有无缺陷,更要求患者术后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优秀的社会适应力。尤其髋关节置换患者,因为术后有可能失去自主能力,不能自主的行走和活动,会严重地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和精神上的痛苦,此时,如只注重骨折的愈合,忽视了并发症的处理、对肢体功能活动恢复的和生活信心的重建,会严重的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如何让患者减少心理负担,全身心投入到术后康复治疗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临床课题。因为只有患者真正认识到治疗的意义时才会减轻心理负担,才会全方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安排[5]。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干预首先要让患者了解以及认同手术的意义以及康复治疗的意义,其次,护理人员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自我护理,有助于减少失用性萎缩,促进健康,而且护理人员经常了解患者的思想及心理动态,对患者的情绪恢复有重要价值。护理干预过程中及时调整家属心理状态,给予患者精神鼓励也是减少患者术后抑郁最为有利的方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显效46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例、13例、17例及74.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针对性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后,可明显提升髋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质量以及缩短康复时间,并相应地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明显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梅之,邓小平,丁新荣.护理干预对减少骨科病人便秘的效果调查[J].中医正骨,2009,12(8):59.
[2] 张永玲,刘淑珍.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2(6):1154-1155.
[3] 陈建梅,文华,贺莲香,易秋南;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5(21):47.
[4] 张玉芳,张玉红.健康教育路径在关节镜下骨性关节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4(20):19.
[5] 李玉枝.实施护理干预改善骨关节患者患者睡眠状况[J].齐鲁护理杂志,2010,10(5):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