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阁楼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中西方对于阁楼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造成了阁楼在造型、功能、用途上的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阁楼所代表的含义和呈现出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方的阁楼文化和历史,浅谈阁楼在中国的发展与未来。
【关键词】阁楼;工业建筑;住宅建筑;改造更新
1、阁楼的概念
阁楼是西方古建筑中的概念,由“LOFT”一词翻译而来。这种空间出现于古典建筑屋顶部分,位于山墙后面,接近椽子以及梁和柱相接的部位,最早用来堆放草料或者养鸽子,后来用以放置器械箱,电力设备和水箱等。[1]在欧洲的古建筑中,阁楼随处可见,并且采用老虎窗来达到通风采光的目的。
2、中西方对阁楼的不同认知
在我国古建筑中,阁和楼通常代表不同的含义。阁通常指类似楼房的建筑物,造型较为规则,平面多为方形或多边形,四周多开窗、开门,设有出挑的平坐,可供人们凭栏远眺之用。我国唐代诗人王勃就在登高滕王阁,俯瞰、远望美景之后,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诗句。同时,阁常常带有储藏性,比如故宫中的文渊阁,是明清时期重要的供藏书之用的大型建筑,明朝时期的永乐大典,清朝时期的四库全书,均藏于此。
楼在我国的古建筑中多指两层及以上的房屋,同时兼具交通通行与连接前后空间的作用,下方多设置通道,如城楼、鼓楼等,在建筑群中占重要地位。
西方人历来很重视建筑物在竖向空间的发展,从古罗马时期起,由于“拱”逐渐被人们掌握和利用,多层的公寓式住宅建筑逐渐兴起。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出现了大量的坡屋顶式建筑,其坡度一般约为60°,为室内房顶处创造了极大地可利用空间,同时老虎窗和凸窗的使用也增强了室内上部的采光。因此,对阁楼的利用也就顺理成章,如巴黎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但此时对阁楼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阁楼的含义也逐渐明确。对已建成的大尺度室内空间(以产业类建筑为典型)进行改造,并通过设置夹层等手段改变原有空间形态而产生的新的空间。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阁楼”是指一种室内改造的空间类型;改造前为高大尺度空间,但不一定是典型的坡屋顶下的阁楼空间;改造过程改变了空间形态。
3、西方阁楼的发展
西方是现代阁楼的发源地。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三十年代是“阁楼”产生的萌芽阶段。当时的艺术家们经常会选取一些大尺度空间作为自己的工作室,除了有充足的自然光线,那里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放置大型艺术作品,还有可以运输工具和材料的货梯,小小的夹层还可以供他们休息睡觉,于是他们的吃、住、工作都可以在工作室中完成。此时,阁楼的雏形已经初现。
具有明确特征的“阁楼”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纽约,在废旧的工业厂房中,具有先锋精神和批判精神的艺术家们开始了实验性改造,为了区别传统的建筑模式,艺术家们把空间设计的更加自由、多样化。美国著名的前卫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工作室“银色工厂”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20世纪70年代,阁楼文化逐渐被人们接受,主要有两个特点:“新旧并置”和“开敞灵活”。随着当时西方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各种废弃工厂成为了阻碍,通过适当地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使得阁楼的发展契合了当时的社会需要,从而推动了阁楼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西方社会中掀起了一股“反传统文化的浪潮”。由于“阁楼”现象代表了一种居住与工作相结合的生活模式,一种将空间使用功能模糊化、不强调生活私密性的生活模式,因此,人们逐渐把它看作一种时尚,把在“阁楼”空间中生活开始成为文化品位和身份的象征。阁楼在西方不仅仅是一个商品、一种建筑类型的存在,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4、我国阁楼的发展及展望
中国近代阁楼发展起步较晚,逐渐兴起于北京“798”厂房的重组与改造。厂房的大量开敞空间和类似于阁楼的多层结构,为入驻的艺术家,设计、展出、表演等文化产业,以及酒吧、餐饮等服务产业提供了发挥的空间。由于受到新兴产业与文化的撞击,这批大量始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功能单一、造型简练的工厂和仓库重新焕发了魅力,与当代的文化艺术进行了良好的结合,从而摆脱了传统建筑单一的外部造型與内部空间划分,形成了新的建筑空间与阁楼文化。比如北京“798”工厂中的“八十座”法式餐厅,在厂房粗犷的灰色调大尺度空间中插入了细腻的白色体块,在对比中营造了质朴与优雅的就餐氛围。
同时,阁楼的概念也逐步被引入到住宅产业中,如LOFT、SOHO等,把商业和住宅相结合,形成商住两用的空间。做法一般为增大建筑的层高,通过夹层、错层、复式等手法来实现两层或以上的阁楼式布局,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积,使得建筑空间更加多样化,建筑的性质也更加多样化。但是这种居住与工作的结合也带来了管理上的不便与混乱,并没有达到两种功能有机组合的最初目的。
由于起步较晚,中国的阁楼文化受西方影响较大,很多方面都在模仿西方的模式。除此之外,中国的阁楼形式也较为单一,仅限于一些厂房的改造并将其商用,并没有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潮流和一种生活方式。并且,阁楼的概念还被一些房地产商运用到自己的项目中,逐渐引入到住宅产业,但是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功能划分不明确,没有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因此,中国还应寻找和探索属于自己的阁楼文化,结合自身的文化与背景,创造出具有标识性,时代感的阁楼文化与阁楼建筑。
【关键词】阁楼;工业建筑;住宅建筑;改造更新
1、阁楼的概念
阁楼是西方古建筑中的概念,由“LOFT”一词翻译而来。这种空间出现于古典建筑屋顶部分,位于山墙后面,接近椽子以及梁和柱相接的部位,最早用来堆放草料或者养鸽子,后来用以放置器械箱,电力设备和水箱等。[1]在欧洲的古建筑中,阁楼随处可见,并且采用老虎窗来达到通风采光的目的。
2、中西方对阁楼的不同认知
在我国古建筑中,阁和楼通常代表不同的含义。阁通常指类似楼房的建筑物,造型较为规则,平面多为方形或多边形,四周多开窗、开门,设有出挑的平坐,可供人们凭栏远眺之用。我国唐代诗人王勃就在登高滕王阁,俯瞰、远望美景之后,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诗句。同时,阁常常带有储藏性,比如故宫中的文渊阁,是明清时期重要的供藏书之用的大型建筑,明朝时期的永乐大典,清朝时期的四库全书,均藏于此。
楼在我国的古建筑中多指两层及以上的房屋,同时兼具交通通行与连接前后空间的作用,下方多设置通道,如城楼、鼓楼等,在建筑群中占重要地位。
西方人历来很重视建筑物在竖向空间的发展,从古罗马时期起,由于“拱”逐渐被人们掌握和利用,多层的公寓式住宅建筑逐渐兴起。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出现了大量的坡屋顶式建筑,其坡度一般约为60°,为室内房顶处创造了极大地可利用空间,同时老虎窗和凸窗的使用也增强了室内上部的采光。因此,对阁楼的利用也就顺理成章,如巴黎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但此时对阁楼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阁楼的含义也逐渐明确。对已建成的大尺度室内空间(以产业类建筑为典型)进行改造,并通过设置夹层等手段改变原有空间形态而产生的新的空间。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阁楼”是指一种室内改造的空间类型;改造前为高大尺度空间,但不一定是典型的坡屋顶下的阁楼空间;改造过程改变了空间形态。
3、西方阁楼的发展
西方是现代阁楼的发源地。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三十年代是“阁楼”产生的萌芽阶段。当时的艺术家们经常会选取一些大尺度空间作为自己的工作室,除了有充足的自然光线,那里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放置大型艺术作品,还有可以运输工具和材料的货梯,小小的夹层还可以供他们休息睡觉,于是他们的吃、住、工作都可以在工作室中完成。此时,阁楼的雏形已经初现。
具有明确特征的“阁楼”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纽约,在废旧的工业厂房中,具有先锋精神和批判精神的艺术家们开始了实验性改造,为了区别传统的建筑模式,艺术家们把空间设计的更加自由、多样化。美国著名的前卫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工作室“银色工厂”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20世纪70年代,阁楼文化逐渐被人们接受,主要有两个特点:“新旧并置”和“开敞灵活”。随着当时西方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各种废弃工厂成为了阻碍,通过适当地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使得阁楼的发展契合了当时的社会需要,从而推动了阁楼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西方社会中掀起了一股“反传统文化的浪潮”。由于“阁楼”现象代表了一种居住与工作相结合的生活模式,一种将空间使用功能模糊化、不强调生活私密性的生活模式,因此,人们逐渐把它看作一种时尚,把在“阁楼”空间中生活开始成为文化品位和身份的象征。阁楼在西方不仅仅是一个商品、一种建筑类型的存在,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4、我国阁楼的发展及展望
中国近代阁楼发展起步较晚,逐渐兴起于北京“798”厂房的重组与改造。厂房的大量开敞空间和类似于阁楼的多层结构,为入驻的艺术家,设计、展出、表演等文化产业,以及酒吧、餐饮等服务产业提供了发挥的空间。由于受到新兴产业与文化的撞击,这批大量始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功能单一、造型简练的工厂和仓库重新焕发了魅力,与当代的文化艺术进行了良好的结合,从而摆脱了传统建筑单一的外部造型與内部空间划分,形成了新的建筑空间与阁楼文化。比如北京“798”工厂中的“八十座”法式餐厅,在厂房粗犷的灰色调大尺度空间中插入了细腻的白色体块,在对比中营造了质朴与优雅的就餐氛围。
同时,阁楼的概念也逐步被引入到住宅产业中,如LOFT、SOHO等,把商业和住宅相结合,形成商住两用的空间。做法一般为增大建筑的层高,通过夹层、错层、复式等手法来实现两层或以上的阁楼式布局,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积,使得建筑空间更加多样化,建筑的性质也更加多样化。但是这种居住与工作的结合也带来了管理上的不便与混乱,并没有达到两种功能有机组合的最初目的。
由于起步较晚,中国的阁楼文化受西方影响较大,很多方面都在模仿西方的模式。除此之外,中国的阁楼形式也较为单一,仅限于一些厂房的改造并将其商用,并没有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潮流和一种生活方式。并且,阁楼的概念还被一些房地产商运用到自己的项目中,逐渐引入到住宅产业,但是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功能划分不明确,没有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因此,中国还应寻找和探索属于自己的阁楼文化,结合自身的文化与背景,创造出具有标识性,时代感的阁楼文化与阁楼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