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索村是阿坝藏羌文化走廊上的马尔康精品旅游村寨之一,属嘉绒藏族聚居区。本文通过对马尔康西索民居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对此藏族民居特色作简单分析,对问卷内容做一总结概括,后记部分主要描写本人在西索村的点点滴滴及所感所想。
【关键词】西索民居;布局特色;问卷分析
1、西索民居建筑概述
1.1西索民居概述
西索村地处阿坝州马尔康县卓克基镇腹心地,国道317和省道210线交汇处,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城8公里。总面积95平方公里,海拔约2660米。
从上俯瞰整个村寨,状如藏族八吉祥中的“花依”,弯来弯去的石板小路增加了整个建筑群落的美感。村寨东临纳足沟、梭磨河,西靠大山,整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村寨最高处海拔为2688米,最低处为2662米。村寨建筑沿等高线横向展开布置,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空间形态。一般地形较平缓处由建筑围合成尺度相对较大的村民公共活动空间,一处为村名跳锅庄的地方,另一处为运动场所可打篮球。村寨唯—的公建—丹达伦寺位于沿河靠近中心的位置,村寨的河对岸的小山丘上有一处土司官寨。村寨与外界道路由两座桥连接,村内道路呈环形,某些地段由狭窄步行梯段连接。农田沿村寨外缘布置,半环绕村寨。
1.2建筑特色
众所周知,房屋建筑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为了御寒取暖、防止自然灾害和猛兽的侵袭,保护人身安全;其二,为了保护火种。
西索藏族民居布局特色:底层蓄养牲畜。嘉绒地区饲养种类有牛、猪、羊、鸡等等。饲养的目的主要是获取食衣物品.满足日常所需。因有固定的场所饲养家畜,传统的圈多建在主体建筑的底层,圈养底层不仅可以节约空间,还可消除异味其面积大小由主体建筑而定。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牲畜的集中饲养,导致低层大多空着,放置杂物。二层多为起居室、餐厅、主卧;其中火塘最为突出。火塘除了取暖、烹饪、会客外,也可供住宿。三层多为客卧,很多房屋基本在三层之上还会继续架空修建个屋顶,用于防潮。三楼一般还有个晒台,用于晾晒谷物、自然风干食物等等。因此,碉房大、开间多、过道宽敞,多数房间为多用.这是碉房建筑的特色之一。
室内采光不好,聪明的藏族人开了天窗,从现代的卓克基建筑来看,他们确实已经告别了古时候的防御,走进了现代舒适的生活。民居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因此其造型和功能方面积淀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嘉绒藏区的碉房建筑同样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居住习俗及文化蕴含。
西索民居整体朴素、自然,但也不缺细节的装饰。行于整个寨子中,处处可见用白灰勾勒的装饰,这些装饰多用于门、窗、檐口、外墙壁等等。
除了这些,不同于一般民居的还有他们楼上长的角,几乎每家楼上都尖尖的长着四个角,通过对他们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当地居民的交谈,该民族好战,崇尚牦牛,羚羊等动物,很多家都会悬挂牛羊头于门口。其次这些角夜晚在远处看来就像是一只只怪兽,吓走企图来袭击村庄部落的野兽。
民居以众多外形相似的碉房迭次而建,呈音阶状分布。给人一种视角形象的快慰与和谐。丰富的外部造型,精湛的工艺,这也是卓克基留给我们的最初印象,不禁令人惊叹它的美伦美奂.鬼斧神工。今天,藏族民居不拘泥于古。现代建筑材料被有机运用。相映生辉,可以说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是现代建筑文明与传统建筑文化一次全新的融合。
2、村寨测绘及问卷调查
前者调查包括:民居门牌、屋主姓名、家庭背景(房屋是否是祖居,还是后来加建)、现居人口数、房屋的用途(是自住还是用于接待游客,或者二者皆具备)、是否做过房屋修整是否加建、房屋的结构、各房间所在的楼层和位置以及各房屋的各功能分区等相关内容。
后者采访藏族居民主要以:谈谈自己对马尔康地区或者对自己居住地的未来发展期望与自己对建筑用途的规划和适应未来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反应。藏族同胞们大多十分热情好客,为我们一一解答这些问题并作出期望。
经调查,多数民居皆是自祖上留下来的老屋,后来又在祖居的基础上加建了部分和翻新了内部装潢方面这样的情况,方便房屋的居住和使用,增加了房屋的功能分区。例如有的家庭在重新修缮房屋顶部,以恢复藏族传统民居的石木结构的屋顶;有的家庭在房屋顶层加建佛堂;有些较富裕的家庭在底层附加修建了商店和客房,打破了原有的传统藏族民居一层饲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供佛的经堂的格局,将一层改为公共区域,用于交谈,休息和娱乐;而有的较为贫寒的家庭则只有俩层建筑,一层饲养牲畜,二层为厨房,公共区域和休息区。
被采访家庭大都是3-4口人居住于此,年轻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赚钱,现留下的是在当地谋生的一些人,或是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和一些在当地上学的孩子。他们的房屋大部分以自住和游客接待为一体而布置和使用的,只有少部分是完全用于自居的。那些家居建筑正处于修缮过程中的,或者刚修缮完不久的家庭,室内装潢和功能分区以及设备设施大多都呈现汉藏一体化,在传承和保持原有的大部分的传统藏族元素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小部分现代的元素,将二者恰到好处的融合。大部分建筑已去掉了第一层的牲畜饲养区间,重新修缮改为待客区间。
3、后记
卓克基的天气一直是晴雨不定,也许你刚开始享受阳光,那边就毫无征兆的落两滴雨;你刚撑起伞,这边又能见到倾泻的阳光。晴时,天空是我多年未见的蔚蓝,风吹过山野偶尔能惊起几只飞鸟,这里是动物的天堂,我從未怀疑过这个村庄亲近自然的能力。雨天的阵阵响雷,那种倾盆大雨的痛快也令我沉醉。我喜欢这边的晴天,也钟爱这边的雨天,他们就同这里本土生长的藏族朋友一样,清澈,痛快,真实。这是我来过最热情,最朴实,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村寨。没有外界的猜疑与揣测,没有那么多的伪装,一切都很自然的真实。
当我们走访民居,走进一家(牌号是1-10)询问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些问卷调查,灰暗的房间内,藏族叔叔从沙发上坐起来,说:“你们有啥问题问她吧!”,顺着手指方向,我们看见门口沙发上坐着一位穿着藏族服饰有些年迈的藏族阿妈站起来招呼我们进去。沙发上慵懒的卧着两只猫,亲昵的靠在阿妈身旁静静的睡着。这是一个四口之家,阿妈已经七十多岁高龄,最小的孩子12岁,有两口人在外打工。房屋始建于1982年,去年加建了厨房,房屋打算自己住。主要经济来源为农田和饲养猪。我们问她是否对该地区发展村寨旅游有什么建议?她笑着说,没啥建议,现在生活就很好。这就是村寨大部分人所处的状态,热情,满足,安逸。
从马尔康回来已经半年有余,时间沉淀下来,当我每每透过闲散的暑假回头看我在卓克基的时光,总还是能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能清楚画出卓克基别致的建筑,能感受到末代土司遗留的文化;总还能想起藏族阿妈煮的酥油茶,当我们几近被困在卓克基时乡亲们送来的关怀,还记得当我们走访到他们家时,他们热情地邀请,这次走访让我相信这个百年的小村庄总有一天会在世人面前绽放出他独有的光彩!
【关键词】西索民居;布局特色;问卷分析
1、西索民居建筑概述
1.1西索民居概述
西索村地处阿坝州马尔康县卓克基镇腹心地,国道317和省道210线交汇处,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城8公里。总面积95平方公里,海拔约2660米。
从上俯瞰整个村寨,状如藏族八吉祥中的“花依”,弯来弯去的石板小路增加了整个建筑群落的美感。村寨东临纳足沟、梭磨河,西靠大山,整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村寨最高处海拔为2688米,最低处为2662米。村寨建筑沿等高线横向展开布置,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空间形态。一般地形较平缓处由建筑围合成尺度相对较大的村民公共活动空间,一处为村名跳锅庄的地方,另一处为运动场所可打篮球。村寨唯—的公建—丹达伦寺位于沿河靠近中心的位置,村寨的河对岸的小山丘上有一处土司官寨。村寨与外界道路由两座桥连接,村内道路呈环形,某些地段由狭窄步行梯段连接。农田沿村寨外缘布置,半环绕村寨。
1.2建筑特色
众所周知,房屋建筑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为了御寒取暖、防止自然灾害和猛兽的侵袭,保护人身安全;其二,为了保护火种。
西索藏族民居布局特色:底层蓄养牲畜。嘉绒地区饲养种类有牛、猪、羊、鸡等等。饲养的目的主要是获取食衣物品.满足日常所需。因有固定的场所饲养家畜,传统的圈多建在主体建筑的底层,圈养底层不仅可以节约空间,还可消除异味其面积大小由主体建筑而定。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牲畜的集中饲养,导致低层大多空着,放置杂物。二层多为起居室、餐厅、主卧;其中火塘最为突出。火塘除了取暖、烹饪、会客外,也可供住宿。三层多为客卧,很多房屋基本在三层之上还会继续架空修建个屋顶,用于防潮。三楼一般还有个晒台,用于晾晒谷物、自然风干食物等等。因此,碉房大、开间多、过道宽敞,多数房间为多用.这是碉房建筑的特色之一。
室内采光不好,聪明的藏族人开了天窗,从现代的卓克基建筑来看,他们确实已经告别了古时候的防御,走进了现代舒适的生活。民居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因此其造型和功能方面积淀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嘉绒藏区的碉房建筑同样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居住习俗及文化蕴含。
西索民居整体朴素、自然,但也不缺细节的装饰。行于整个寨子中,处处可见用白灰勾勒的装饰,这些装饰多用于门、窗、檐口、外墙壁等等。
除了这些,不同于一般民居的还有他们楼上长的角,几乎每家楼上都尖尖的长着四个角,通过对他们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当地居民的交谈,该民族好战,崇尚牦牛,羚羊等动物,很多家都会悬挂牛羊头于门口。其次这些角夜晚在远处看来就像是一只只怪兽,吓走企图来袭击村庄部落的野兽。
民居以众多外形相似的碉房迭次而建,呈音阶状分布。给人一种视角形象的快慰与和谐。丰富的外部造型,精湛的工艺,这也是卓克基留给我们的最初印象,不禁令人惊叹它的美伦美奂.鬼斧神工。今天,藏族民居不拘泥于古。现代建筑材料被有机运用。相映生辉,可以说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是现代建筑文明与传统建筑文化一次全新的融合。
2、村寨测绘及问卷调查
前者调查包括:民居门牌、屋主姓名、家庭背景(房屋是否是祖居,还是后来加建)、现居人口数、房屋的用途(是自住还是用于接待游客,或者二者皆具备)、是否做过房屋修整是否加建、房屋的结构、各房间所在的楼层和位置以及各房屋的各功能分区等相关内容。
后者采访藏族居民主要以:谈谈自己对马尔康地区或者对自己居住地的未来发展期望与自己对建筑用途的规划和适应未来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反应。藏族同胞们大多十分热情好客,为我们一一解答这些问题并作出期望。
经调查,多数民居皆是自祖上留下来的老屋,后来又在祖居的基础上加建了部分和翻新了内部装潢方面这样的情况,方便房屋的居住和使用,增加了房屋的功能分区。例如有的家庭在重新修缮房屋顶部,以恢复藏族传统民居的石木结构的屋顶;有的家庭在房屋顶层加建佛堂;有些较富裕的家庭在底层附加修建了商店和客房,打破了原有的传统藏族民居一层饲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供佛的经堂的格局,将一层改为公共区域,用于交谈,休息和娱乐;而有的较为贫寒的家庭则只有俩层建筑,一层饲养牲畜,二层为厨房,公共区域和休息区。
被采访家庭大都是3-4口人居住于此,年轻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赚钱,现留下的是在当地谋生的一些人,或是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和一些在当地上学的孩子。他们的房屋大部分以自住和游客接待为一体而布置和使用的,只有少部分是完全用于自居的。那些家居建筑正处于修缮过程中的,或者刚修缮完不久的家庭,室内装潢和功能分区以及设备设施大多都呈现汉藏一体化,在传承和保持原有的大部分的传统藏族元素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小部分现代的元素,将二者恰到好处的融合。大部分建筑已去掉了第一层的牲畜饲养区间,重新修缮改为待客区间。
3、后记
卓克基的天气一直是晴雨不定,也许你刚开始享受阳光,那边就毫无征兆的落两滴雨;你刚撑起伞,这边又能见到倾泻的阳光。晴时,天空是我多年未见的蔚蓝,风吹过山野偶尔能惊起几只飞鸟,这里是动物的天堂,我從未怀疑过这个村庄亲近自然的能力。雨天的阵阵响雷,那种倾盆大雨的痛快也令我沉醉。我喜欢这边的晴天,也钟爱这边的雨天,他们就同这里本土生长的藏族朋友一样,清澈,痛快,真实。这是我来过最热情,最朴实,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村寨。没有外界的猜疑与揣测,没有那么多的伪装,一切都很自然的真实。
当我们走访民居,走进一家(牌号是1-10)询问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些问卷调查,灰暗的房间内,藏族叔叔从沙发上坐起来,说:“你们有啥问题问她吧!”,顺着手指方向,我们看见门口沙发上坐着一位穿着藏族服饰有些年迈的藏族阿妈站起来招呼我们进去。沙发上慵懒的卧着两只猫,亲昵的靠在阿妈身旁静静的睡着。这是一个四口之家,阿妈已经七十多岁高龄,最小的孩子12岁,有两口人在外打工。房屋始建于1982年,去年加建了厨房,房屋打算自己住。主要经济来源为农田和饲养猪。我们问她是否对该地区发展村寨旅游有什么建议?她笑着说,没啥建议,现在生活就很好。这就是村寨大部分人所处的状态,热情,满足,安逸。
从马尔康回来已经半年有余,时间沉淀下来,当我每每透过闲散的暑假回头看我在卓克基的时光,总还是能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能清楚画出卓克基别致的建筑,能感受到末代土司遗留的文化;总还能想起藏族阿妈煮的酥油茶,当我们几近被困在卓克基时乡亲们送来的关怀,还记得当我们走访到他们家时,他们热情地邀请,这次走访让我相信这个百年的小村庄总有一天会在世人面前绽放出他独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