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研转型就是打磨主题。主题的选择应具有关键性、开放性、发展性与关联性。主题的研究过程完整,一般可以包括:课后说课、观点呈现、交互议课、分享收获、总结评述五个环节。主题的提升应产生效应。
关键词:主题的选择;主题的研究过程;主题的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6-077-2
主题是教研活动的灵魂,是研究活动的主线。没有主题,就没有灵魂,就会失去研究方向,就好似脚穿溜冰鞋,滑到哪里是哪里。教研活动要有主题,但主题太多也不好,今天一个主题,明天又一个主题,这样容易完成的主题估计研究价值也不大。所以,教研活动要从无主题、泛主题走向有聚焦的主题,并且要让对主题的理性认识走向教学实践,要让主题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教研活动要转型,教研活动的主题必须经得起打磨,必须要经过“无主题、泛主题——有聚焦的主题——能落地生根”这样的一个过程。
一、主题的选择
教研活动的主题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也不是随手拿来的。主题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研判,在对诸多问题发散式思考的基础上聚焦起来的。一个好的主题就是一个好的教研活动的开始。好的主题应该具有关键性、开放性、发展性与关联性四个特征。
1.关键性。研究的主题就是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内容决定了研究的方向,所以,主题的选择十分关键。所谓关键性,就是要符合课程与教学原理,这个主题既要突现学科教学的本质,又要维系学生发展的关键要素,还要符合教师的研究个性。如果一个主题不能从课程原理层面出发,与学生发展又无关,教师又不能操作的,那这个主题就不是关键主题,这样的主题,不研究也罢。例:我们的教研活动主题是“教学目标的叙写、观察与分析”,这个主题中的关键是“教学目标”,它既是课程的关键要素,也是教师将学生带往哪里的关键,还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关键主题。
2.开放性。主题只是规定了研究的一个基本方向,但不是全部内容,它不是完全封闭起来的,而应该是完全开放的,在该主题下面应该是有许多研究空间的。例: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在这个主题中的“教”指“教学目标”、“学”指“教学过程”、“评”指“评价任务”,所以,它可以围绕“教学目标的叙写、观察与分析”来研究,也可以研究“如何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开展教学”,还可以研究“如何通过评价任务的设计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它不是一个独立、单一的主题,它的内容会是非常丰富的,这些内容都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这一主题相关的。
3.发展性。主题是开放的,也是动态的,所以也就会有发展。主题是在过程中做出来的,所以也是不断发展的。如果一个主题因为一次研究而完成了,从中不能延伸出新的主题,这也不一定是一个好主题。当然,最好的主题也不能无限发展,但它至少应该是可以延伸出几个,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发展空间。例:我们的教研主题是“教学目标的叙写、观察与分析”,随着我们对学习目标研究的不断深入,了解到学习目标是需要通过核心任务的设计与展开的,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到了哪里。所以,才有了后来研究的几个主题:“课堂教学中的核心任务设计与展开”、“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基于学习视角的课堂评价信息”……。
4.关联性。从教研活动的组织体系要素来看,每一个主题可能是相对独立的,但如果是从学校教研活动历年来的主题看,它们又应该是具有相关联的。如果每个主题之间缺少某种关联,那么,这样的教研活动就会缺少研究深度。在三年多时间中,我们的教研活动主要就做了五个主题:教学目标的叙写、观察与分析;课堂教学中的核心任务设计与展开;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基于学习视角的课堂评价信息。从这五个主题来看,其核心主题应该是“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而要做好这个主题的研究,需要研究教学目标,研究评价设计,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关任务与信息,所以,这个主题与其它四个主题间始终保持着关联,是缺一不可的。只有沿着这样一样主题研究轨道,才能直达课堂教学的本质。
二、主题的研究过程
主题应该是在教研究活动中做出来的,主题的价值应该是在教研活动中不断生长的,主题应该是陪同教研活动一路同行的。我们每个主题要做一个学期,每两周为一个阶段,第一周为教学设计,第二周为观课议课。教学设计一般通过一个下午来进行,主要是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观课议课一般为上午观课,下午议课。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为了让教师在中午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让下午的议课能更充分、更深入。
与所有学校的教研活动一样,我们的议课环节也有自己的流程,一般分五个版块:课后说课、观点呈现、交互议课、分享收获、总结评述。版块也好,流程也好,不过是形式而已,如果仅仅是按照这样的流程走一遍,主题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是做不出来的,关键是将主题贯穿于每次教研活动之中,让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其特性。
1.完整性。这里我所说的完整性并不是指教研活动流程,而是指议课流程中的第二版块“观點呈现”时的完整性。在教研活动中,应该避免一种现象:看似谁都发言了,却谁也没有把观点说完整,这是不利于教师对主题的整体思考的。“观点呈现”就是要给教师一个独立完整表述自己观点的时间,而不是一进入议课,上来就进行所谓的交流。有时,我们还会比较苛刻地要求教师制作PPT进行五分钟左右的“观点呈现”,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把教师“逼”向主题思考的风口浪尖。
2.交互性。教研活动过程中既要给每位教师一个独立完整表述观点的时间,还要给教师们一个相互启迪分享智慧的时间,这就是我们设计的环节叫“交互议课”。虽然每个人的发言时间是短暂的,但要求能围绕主题进行相互碰撞,这种相互间的碰撞是会加深对主题认识的。教师对于主题认识的快慢、深浅往往就是在这个环节中产生的。 3.参与性。教研活动不应该是某一个人的专利,也不是某一个人的独秀,应该是全体组内教师的共同舞台。要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除了在活动流程保障外,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位教师提前介入到教研活动中来。我们会在每个阶段活动时,提前在论坛开设“学科教学细揣摩”专帖,要求教师就将要研究的内通过论坛进行交流。另外,我们的教研活动每阶段均由不同教师主持,主持教师不仅是开课教师,还是这个阶段(两周)活动的组织者。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同时还需要引导,在研究、交流等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追问、质疑等。所以,我们在每个教研组中均安排一名行政联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能否参与好,行政联络也至关重要。
4.生成性。教研活动不是简单地在主题预设之后进行的一个论证,而是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每位教师用自己实例的、真实的体验来生成对主题新的理解。就每次活动而言,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之后的主题认识应该是不同于观课议课之后的。就每个阶段而言,前两周对于主题的认识也应该是不同于后两周的认识的。为强化教师对于主题认识的深化,我们在每次活动中都有“分享收获”这样一个版块。为强化教师对于主题的阶段认识,我们每个阶段的主题研究帖都会作相关汇总与链接。所以说,我们论坛中“学科教学细揣摩”专帖应该说是主题研讨深化的记录。
三、主题的提升
主题的提升就是对主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主题的不断提升,教师的研究热情才会被不断的唤起。如果随着研究过程的不断进行,教师对于主题的认识没有变化,这样的教研活动时间不长,便会失去研究价值,逐渐会被一些形式主义所替代。
1.“喔效应”。“喔”是在主题讨论过程中发出的一声感叹,是对主题认识的一种突破,是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也正是在主题讨论过程中这一声声的“喔”让教师对主题认识不断清晰起来,让主题逐渐进入教师的心中,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曾经撰文呼唤教育研究中的“喔效应”。我们一位数学教师叫肖月仙,在一次期末临近结束时成为了“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主题研讨的跟踪对象,当她第一次看到“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模型图,产生诸多疑问:“收集证据”怎么会始于“评价任务”呢?收集不该是从课堂上收集来的吗?学习证据的解释又是怎么回事?就这样带着问题开始了研讨,一周后的讨论中她发出了一声感叹:“哦”,“原来这个模型中的意思就是先要根据‘学习目标’做出分析,并要根据分析结果和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经过这两周的实践研究,她再次发出了“哦”一声感叹,对“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模型的认识也逐渐清晰了,原来学习目标在课堂上的落实,学生学习信息的产生都是透过了学习任务反映出来的,因此先要设计好评价任务,然后再课堂中去搜集学习证据,解释证据,并且利用证据进行反馈,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巧妙结合。
2.“磨效应”。主题提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磨”的过程,“磨”的越多,认识也越深,效应生发得也越丰富。开始可能覺得很清楚,可越磨越糊涂,最后越磨越清楚,就是在反反复复的磨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的反复互动中深化主题。我们美术组的潘洁琴老师,在教研活动中执教六年级美术11册《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自已觉得在教学目标定位上非常合理,但一磨下来,发现在“教学评价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方面出现了问题。然后,进行重新设计,再磨,又发现“教学活动组织的精准性”还不够,最后,第三次进行重新设计,再磨,最后,她对学习目标定位的合理性、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教学活动组织的精准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认识也有了重新认识。
3.“彩虹效应”。所谓“彩虹”效应就是每过一个阶段,就要给教师提供平台,要让教师看到经过主题艰难探索之后的收获。让教师感受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们在每个阶段(两周左右)教研活动结束之后,请主持活动的教师承担编辑的工作,为大家编辑一期《教研动态》,内容涉及本次教研活动的:“活动简况”、“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后反思”等一系列内容,这样的材料足以是教师眼前的一条“小彩虹”了。我们又追求“每个阶段大彩虹”,主要是用一个学期来做一个主题,到临近学期结束的时候召开“成长课堂研讨会”,将教师研究过程中资料汇编成册,并对外发布,8年时间里,我们不断地在全国各报刊杂志以组文形式推出我们的成果,这是学校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学校主题研究经历风雨之后的一道彩虹。
关键词:主题的选择;主题的研究过程;主题的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6-077-2
主题是教研活动的灵魂,是研究活动的主线。没有主题,就没有灵魂,就会失去研究方向,就好似脚穿溜冰鞋,滑到哪里是哪里。教研活动要有主题,但主题太多也不好,今天一个主题,明天又一个主题,这样容易完成的主题估计研究价值也不大。所以,教研活动要从无主题、泛主题走向有聚焦的主题,并且要让对主题的理性认识走向教学实践,要让主题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教研活动要转型,教研活动的主题必须经得起打磨,必须要经过“无主题、泛主题——有聚焦的主题——能落地生根”这样的一个过程。
一、主题的选择
教研活动的主题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也不是随手拿来的。主题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研判,在对诸多问题发散式思考的基础上聚焦起来的。一个好的主题就是一个好的教研活动的开始。好的主题应该具有关键性、开放性、发展性与关联性四个特征。
1.关键性。研究的主题就是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内容决定了研究的方向,所以,主题的选择十分关键。所谓关键性,就是要符合课程与教学原理,这个主题既要突现学科教学的本质,又要维系学生发展的关键要素,还要符合教师的研究个性。如果一个主题不能从课程原理层面出发,与学生发展又无关,教师又不能操作的,那这个主题就不是关键主题,这样的主题,不研究也罢。例:我们的教研活动主题是“教学目标的叙写、观察与分析”,这个主题中的关键是“教学目标”,它既是课程的关键要素,也是教师将学生带往哪里的关键,还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关键主题。
2.开放性。主题只是规定了研究的一个基本方向,但不是全部内容,它不是完全封闭起来的,而应该是完全开放的,在该主题下面应该是有许多研究空间的。例: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在这个主题中的“教”指“教学目标”、“学”指“教学过程”、“评”指“评价任务”,所以,它可以围绕“教学目标的叙写、观察与分析”来研究,也可以研究“如何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开展教学”,还可以研究“如何通过评价任务的设计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它不是一个独立、单一的主题,它的内容会是非常丰富的,这些内容都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这一主题相关的。
3.发展性。主题是开放的,也是动态的,所以也就会有发展。主题是在过程中做出来的,所以也是不断发展的。如果一个主题因为一次研究而完成了,从中不能延伸出新的主题,这也不一定是一个好主题。当然,最好的主题也不能无限发展,但它至少应该是可以延伸出几个,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发展空间。例:我们的教研主题是“教学目标的叙写、观察与分析”,随着我们对学习目标研究的不断深入,了解到学习目标是需要通过核心任务的设计与展开的,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到了哪里。所以,才有了后来研究的几个主题:“课堂教学中的核心任务设计与展开”、“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基于学习视角的课堂评价信息”……。
4.关联性。从教研活动的组织体系要素来看,每一个主题可能是相对独立的,但如果是从学校教研活动历年来的主题看,它们又应该是具有相关联的。如果每个主题之间缺少某种关联,那么,这样的教研活动就会缺少研究深度。在三年多时间中,我们的教研活动主要就做了五个主题:教学目标的叙写、观察与分析;课堂教学中的核心任务设计与展开;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基于学习视角的课堂评价信息。从这五个主题来看,其核心主题应该是“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而要做好这个主题的研究,需要研究教学目标,研究评价设计,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关任务与信息,所以,这个主题与其它四个主题间始终保持着关联,是缺一不可的。只有沿着这样一样主题研究轨道,才能直达课堂教学的本质。
二、主题的研究过程
主题应该是在教研究活动中做出来的,主题的价值应该是在教研活动中不断生长的,主题应该是陪同教研活动一路同行的。我们每个主题要做一个学期,每两周为一个阶段,第一周为教学设计,第二周为观课议课。教学设计一般通过一个下午来进行,主要是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观课议课一般为上午观课,下午议课。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为了让教师在中午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让下午的议课能更充分、更深入。
与所有学校的教研活动一样,我们的议课环节也有自己的流程,一般分五个版块:课后说课、观点呈现、交互议课、分享收获、总结评述。版块也好,流程也好,不过是形式而已,如果仅仅是按照这样的流程走一遍,主题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是做不出来的,关键是将主题贯穿于每次教研活动之中,让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其特性。
1.完整性。这里我所说的完整性并不是指教研活动流程,而是指议课流程中的第二版块“观點呈现”时的完整性。在教研活动中,应该避免一种现象:看似谁都发言了,却谁也没有把观点说完整,这是不利于教师对主题的整体思考的。“观点呈现”就是要给教师一个独立完整表述自己观点的时间,而不是一进入议课,上来就进行所谓的交流。有时,我们还会比较苛刻地要求教师制作PPT进行五分钟左右的“观点呈现”,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把教师“逼”向主题思考的风口浪尖。
2.交互性。教研活动过程中既要给每位教师一个独立完整表述观点的时间,还要给教师们一个相互启迪分享智慧的时间,这就是我们设计的环节叫“交互议课”。虽然每个人的发言时间是短暂的,但要求能围绕主题进行相互碰撞,这种相互间的碰撞是会加深对主题认识的。教师对于主题认识的快慢、深浅往往就是在这个环节中产生的。 3.参与性。教研活动不应该是某一个人的专利,也不是某一个人的独秀,应该是全体组内教师的共同舞台。要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除了在活动流程保障外,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位教师提前介入到教研活动中来。我们会在每个阶段活动时,提前在论坛开设“学科教学细揣摩”专帖,要求教师就将要研究的内通过论坛进行交流。另外,我们的教研活动每阶段均由不同教师主持,主持教师不仅是开课教师,还是这个阶段(两周)活动的组织者。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同时还需要引导,在研究、交流等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追问、质疑等。所以,我们在每个教研组中均安排一名行政联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能否参与好,行政联络也至关重要。
4.生成性。教研活动不是简单地在主题预设之后进行的一个论证,而是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每位教师用自己实例的、真实的体验来生成对主题新的理解。就每次活动而言,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之后的主题认识应该是不同于观课议课之后的。就每个阶段而言,前两周对于主题的认识也应该是不同于后两周的认识的。为强化教师对于主题认识的深化,我们在每次活动中都有“分享收获”这样一个版块。为强化教师对于主题的阶段认识,我们每个阶段的主题研究帖都会作相关汇总与链接。所以说,我们论坛中“学科教学细揣摩”专帖应该说是主题研讨深化的记录。
三、主题的提升
主题的提升就是对主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主题的不断提升,教师的研究热情才会被不断的唤起。如果随着研究过程的不断进行,教师对于主题的认识没有变化,这样的教研活动时间不长,便会失去研究价值,逐渐会被一些形式主义所替代。
1.“喔效应”。“喔”是在主题讨论过程中发出的一声感叹,是对主题认识的一种突破,是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也正是在主题讨论过程中这一声声的“喔”让教师对主题认识不断清晰起来,让主题逐渐进入教师的心中,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曾经撰文呼唤教育研究中的“喔效应”。我们一位数学教师叫肖月仙,在一次期末临近结束时成为了“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主题研讨的跟踪对象,当她第一次看到“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模型图,产生诸多疑问:“收集证据”怎么会始于“评价任务”呢?收集不该是从课堂上收集来的吗?学习证据的解释又是怎么回事?就这样带着问题开始了研讨,一周后的讨论中她发出了一声感叹:“哦”,“原来这个模型中的意思就是先要根据‘学习目标’做出分析,并要根据分析结果和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经过这两周的实践研究,她再次发出了“哦”一声感叹,对“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模型的认识也逐渐清晰了,原来学习目标在课堂上的落实,学生学习信息的产生都是透过了学习任务反映出来的,因此先要设计好评价任务,然后再课堂中去搜集学习证据,解释证据,并且利用证据进行反馈,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巧妙结合。
2.“磨效应”。主题提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磨”的过程,“磨”的越多,认识也越深,效应生发得也越丰富。开始可能覺得很清楚,可越磨越糊涂,最后越磨越清楚,就是在反反复复的磨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的反复互动中深化主题。我们美术组的潘洁琴老师,在教研活动中执教六年级美术11册《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自已觉得在教学目标定位上非常合理,但一磨下来,发现在“教学评价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方面出现了问题。然后,进行重新设计,再磨,又发现“教学活动组织的精准性”还不够,最后,第三次进行重新设计,再磨,最后,她对学习目标定位的合理性、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教学活动组织的精准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认识也有了重新认识。
3.“彩虹效应”。所谓“彩虹”效应就是每过一个阶段,就要给教师提供平台,要让教师看到经过主题艰难探索之后的收获。让教师感受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们在每个阶段(两周左右)教研活动结束之后,请主持活动的教师承担编辑的工作,为大家编辑一期《教研动态》,内容涉及本次教研活动的:“活动简况”、“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后反思”等一系列内容,这样的材料足以是教师眼前的一条“小彩虹”了。我们又追求“每个阶段大彩虹”,主要是用一个学期来做一个主题,到临近学期结束的时候召开“成长课堂研讨会”,将教师研究过程中资料汇编成册,并对外发布,8年时间里,我们不断地在全国各报刊杂志以组文形式推出我们的成果,这是学校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学校主题研究经历风雨之后的一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