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创建于1925年,是一所地理位置偏僻、规模较小、生源相对薄弱的农村初中,但我校有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当地民风淳,学校校风正、教风实、学风浓,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多年高位运行,特别是2012年和2013年中考,生均总分等考核指标在全县农村初中领先,在全市排头。
一、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学校制度文化
1.构建质量监控网络
校长室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总指挥,要制定监控方案,及时处理监控结果。教务处是质量监控的执行中心,通过督查、座谈、检测等调研方式,实时监控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现状,定期提交质量监控报告,进行质量分析,提出创新建议或整改措施。教研组、备课组是质量监控的基层组织,积极配合、协助教务处完成质量监控信息的收集工作,具体落实各项质量监控措施,正常负责日常教学研讨、教学督导、学科教学活动、学科质量评析等工作。
2.健全质量监控制度
(1)听课制 ——学校建立了由校领导、教务处、教研组以及教师间跨学科听课的立体听课制度。每学期校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 教科室主任听课不少于40 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 节。校领导与科室负责人还实行推门随机听课和重點听课、追踪听课,必要时实行当堂检测教学效果,听课后与执教老师互动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校长每周在周前会上对被听课者的教学情况进行点评 。
(2)学生评教制 ——每学期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3)学困生转变制 ——教师在充分掌握学困生(包括随班就读生)的学习现状、分析造成学困原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转变学困生的办法和途径。教师在课堂上高度关注学困生,并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以促进学困生的进步,确保不出现新的学困生,教务处建立学困生追踪档案,做到“不放弃每一个,一个都不能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4)质量分析制 ——期中期末考试做到教师个体分析、学科组分析、学校分析,对学校教学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5)谈话制 ——对教学质量落差较大的教师实施谈话制,由学校领导与任教者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目标,拿出具体措施。
(6)目标绩效考核制——侧重考核学科在全县的位置,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把教师的教学质量作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晋升晋级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以起到激励鞭策作用。
二、实施教学质量全面管理,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1.强化过程管理,扎实推进“两个有效”
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我们以县教研室出台的《建湖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为基础,制定了切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和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聚焦存在问题,严格督查考核,实行一周一检查、一公布,一月一汇总、一考核,始终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努力以严格的管理来约束人、鞭策人、激励人。
推进“两个有效”向纵深发展。围绕有效课堂,我们持之以恒地开展“四统一”集体备课和“反思式”个人备课,坚持“三为主”教学原则,变革教学方式,加强学法指导和“小班化”教学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高效课堂。
2.加强校本研修,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我校的校本研修可以概括为“六个一”:一是确立一个共同愿景——学校目标结合个人目标,激发教师变革教学理念的激情;二是建好一个平台——海南中学教研论坛,打通教研信息交流通道;三是抓好一个活动——跨学科主题教学研修活动,建立聚焦课堂学习共同体,转变教师工作方式,让研究成为工作常态;四是学透一本书——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建构给予校本的实践性理论框架,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五是构建一个体系——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六是搭好一座桥梁——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搭桥。
3.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各科均衡发展
我校高度重视改造薄弱学科、培植优势学科和打造强势学科的工作,在学科建设中充分发挥优势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产生由点带面的强大效应。目前我校所有学科在全县都是优势学科,其中数理化政学科还成为强势学科。为保证学科教学质量连续性、持久性发展,我校各学科骨干教师不全部集中在九年级,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搭配到了七、八年级,同时也把在七、八年级段中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与九年级的教师做个别调整,增加长期在九年级任教的老师的危机感。在“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架梯子”的策略引导下,相应学科的年轻教师能够快速成长为学校强大的后备力量,从而保证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黄 晓)
一、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学校制度文化
1.构建质量监控网络
校长室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总指挥,要制定监控方案,及时处理监控结果。教务处是质量监控的执行中心,通过督查、座谈、检测等调研方式,实时监控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现状,定期提交质量监控报告,进行质量分析,提出创新建议或整改措施。教研组、备课组是质量监控的基层组织,积极配合、协助教务处完成质量监控信息的收集工作,具体落实各项质量监控措施,正常负责日常教学研讨、教学督导、学科教学活动、学科质量评析等工作。
2.健全质量监控制度
(1)听课制 ——学校建立了由校领导、教务处、教研组以及教师间跨学科听课的立体听课制度。每学期校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 教科室主任听课不少于40 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 节。校领导与科室负责人还实行推门随机听课和重點听课、追踪听课,必要时实行当堂检测教学效果,听课后与执教老师互动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校长每周在周前会上对被听课者的教学情况进行点评 。
(2)学生评教制 ——每学期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3)学困生转变制 ——教师在充分掌握学困生(包括随班就读生)的学习现状、分析造成学困原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转变学困生的办法和途径。教师在课堂上高度关注学困生,并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以促进学困生的进步,确保不出现新的学困生,教务处建立学困生追踪档案,做到“不放弃每一个,一个都不能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4)质量分析制 ——期中期末考试做到教师个体分析、学科组分析、学校分析,对学校教学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5)谈话制 ——对教学质量落差较大的教师实施谈话制,由学校领导与任教者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目标,拿出具体措施。
(6)目标绩效考核制——侧重考核学科在全县的位置,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把教师的教学质量作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晋升晋级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以起到激励鞭策作用。
二、实施教学质量全面管理,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1.强化过程管理,扎实推进“两个有效”
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我们以县教研室出台的《建湖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为基础,制定了切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和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聚焦存在问题,严格督查考核,实行一周一检查、一公布,一月一汇总、一考核,始终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努力以严格的管理来约束人、鞭策人、激励人。
推进“两个有效”向纵深发展。围绕有效课堂,我们持之以恒地开展“四统一”集体备课和“反思式”个人备课,坚持“三为主”教学原则,变革教学方式,加强学法指导和“小班化”教学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高效课堂。
2.加强校本研修,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我校的校本研修可以概括为“六个一”:一是确立一个共同愿景——学校目标结合个人目标,激发教师变革教学理念的激情;二是建好一个平台——海南中学教研论坛,打通教研信息交流通道;三是抓好一个活动——跨学科主题教学研修活动,建立聚焦课堂学习共同体,转变教师工作方式,让研究成为工作常态;四是学透一本书——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建构给予校本的实践性理论框架,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五是构建一个体系——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六是搭好一座桥梁——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搭桥。
3.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各科均衡发展
我校高度重视改造薄弱学科、培植优势学科和打造强势学科的工作,在学科建设中充分发挥优势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产生由点带面的强大效应。目前我校所有学科在全县都是优势学科,其中数理化政学科还成为强势学科。为保证学科教学质量连续性、持久性发展,我校各学科骨干教师不全部集中在九年级,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搭配到了七、八年级,同时也把在七、八年级段中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与九年级的教师做个别调整,增加长期在九年级任教的老师的危机感。在“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架梯子”的策略引导下,相应学科的年轻教师能够快速成长为学校强大的后备力量,从而保证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