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适应任务驱动型写作的新型写作要求,笔者立足于学生的大量写作训练,尝试建立一套新型的写作模型。模型基本思维进阶立足于传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各个层面又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综合,体现出任务性与时代性。细致说来,共分七个步骤。
一、明确任务,定向概括,呈现焦点
任务驱动型写作材料以叙事性材料为主,内容常涉及时政新闻,往往极具争议性。正式进入写作程序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整理:核心问题与核心人物是什么?整理的结果通常就是文章首段的具体呈现。
首段是材料与文章之间的有效过渡,实质上是一个筛选与剪裁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与对象的明确化。一般而言,任务驱动型写作常常会明确写作指令,给我们提供了既定的角度。如2015年全国卷Ⅰ“女儿举报父亲”的材料,很明显就告知我们,写作任务为写信,写信的对象为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作的要求是表明你的态度,阐释你的看法。因此,首段写作时注意凸显对象意识,写信的对象要及时告知。
例如:
老陈:
您好!
您的遭遇,我在网上略有了解。我想说,如果是我,也会如您女儿一般对您进行举报。我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您的所作所为违反了交规,更是因为当您开车载着家人时,那个接通的电话已经将您自己、您的家人和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悬崖之上。下面请允许我和您谈一谈:生命关天,我们必须敬畏。
2.概括材料的定向化。叙事性材料关涉对象通常较为复杂,而对象不同会引发不同的问题研究。还是上面的作文材料,如以老陈为对象,研究重点就为“遵纪守法”;以小陈为对象,关注重心就成了“情与法的选择冲突”;以警察为对象,需要思考的就是“执法的边界与尺度”的问题。因此,在明确写作对象(任务)之后,回溯概述材料之时,一定要体现出针对性,也即就所选择的对象来展开问题分析。如下面两位考生的习作:
考生一:小陈,我非常能体会你的感受。在高速路上,面对开车打电话的父亲,你百般劝解,一度很为难;最终还是选择站在正义的一边,拿起了手机,利用微博举报了自己的父亲,最后父亲接受了警方的教育与处罚。
考生二:今天,你们的官方微博推送了一个案例: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对警方公开这一案例的做法,我表示反对。
对比两篇习作不难发现,虽然出自同一材料,但侧重点完全不同,前者立足于“小陈举报”,而后者关注度在于“警察处理”层面。其差异主要源于他们选择的对象不一致。
3.焦点问题的呈现。任务驱动型写作与传统的话题导入式不同的是,其注重具体问题的分析,如2015年全国卷Ⅰ:小陈到底是否应该举报父亲?警察如此执法是否合理?2015年全国卷Ⅱ:科学家“大李”、工人“老王”与摄影师“小刘”谁才是最具时代风采的人?原因何在?这些问题的设置往往牵涉到材料的本质,即文章写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必要在文章首段开门见山地予以点明,且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与选择。如下面两篇习作:
考生一:小时候我们受到很多有关“家书”的教育,有诗词有电影有书报有歌曲,形式各异,深入人心大抵是因为爱在其间。今天借小陈你举报老陈的事给你写信,并非为了抒发亲情,也不是探讨“坑爹”,反而是想深入“传递”,“互联网+”时代,爱将如何传播、沟通和表达。
考生二:女孩子长得好看与否不重要,性情厉害与否也无妨事。关键是生之为人,需要珍重生命,崇尚原则;仁厚礼信,世事洞明。然而世事往往纠结,彼此冲突,难求周全。你以珍重生命的名义,举报高速路上打电话又屡劝不止的父亲,且不论高速-电话-劝说-举报是否是唯一合理的邏辑链,至少你让我看见了一个人由蒙昧天然而被社会深刻格式化的过程。我不知道该祝贺你,还是为你悲哀。
仔细对比两位考生的习作,不难发现:考生一语言精练,视角清晰,研究的问题就是“互联网+”时代,爱将如何传播、沟通和表达,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考生二语言有感染力,但是过于盘绕,100多字读后难以抓住读者眼球,难以知晓其明确论述对象。此外,文章首段切忌过长,以百字为宜,语言尽可能简练直接,开门见山,慎用抒情化的文字。
二、结合事件,诠释概念,定性分析
任务驱动型写作重在写作任务的完成,而写作任务通常以具体问题的方式呈现,因此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成为了写作关键。一般说来,正式进行问题分析之前,要先弄清问题的本质,也即就问题本身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给问题的所涉事件进行定性,如此利于精确问题讨论的边界,从而有利于针对性的深入分析。
核心概念通常包含在材料的核心问题当中,而核心问题往往立足于材料的核心事件,也即叙事性材料的争议焦点之所在。因此在审题过程当中,一般遵循核心事件——核心问题——核心概念的思维层级进行思考。如下面这个题目:
2016年是中国传统的猴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成为最“热”文娱名人,人们在各类网络平台上不断呼吁“六小龄童”登上猴年春晚。“大圣归来”呼声的热度超过央视猴年春晚的其他消息。有网站针对六小龄童上春晚发起投票,参与投票人中91.6%表示支持。对于网络上掀起的这股风浪,央视知情人士表示,应该是有人在炒作和推动,“这不就是煽动网络话题绑架导演的创作吗?”六小龄童则表示:“上不上春晚没关系,我很淡然。还是那句话,如果春晚需要我,我义不容辞。”
你对六小龄童上春晚事件怎么看?对于网民、央视知情人和六小龄童的观点,你更支持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通过阅读题目材料,不难发现,材料的焦点在于“猴哥是否应该上春晚?网友热议是否绑架了导演创作?”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先弄清楚春晚的含义到底是什么,“猴哥”到底意味着什么。而这就属于概念界定的范畴。如下两个考生的文段: 范围由点到面,强调从一件事到一类事,从一个人到一类人,从一个问题到一类问题,由特殊性到普遍性,审视社会的普世性问题以及其价值。如:
花木兰作为虚构的文学形象,并不是现实存在的真实人物,当她被创作出来表达其具体艺术价值的同时,也被赋予了艺术再创作的价值。文学形象被再加工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西厢记》改编自《会真记》,《西游记》改编成《大话西游》,即使贾玲在小品创作中对花木兰文学形象进行恶搞,作为喜剧作品而言,也应该可以理解。而不是手执道德大棒,打压艺术创作。要让一个文学形象富有生命力的传承下去,不应该将其供在神坛上进行所谓的反复研究,而应该积极进行再创作或加工,赋予它新的形象和内涵。
程度由浅入深,主张从轻微到严重,从严重到质变,适度夸张后果的严重性来强调问题的急迫性,类似于反证法。如:
试想,如果贾玲如此扮演诠释花木兰合理合法,完全罔顾历史人物的文化意义,那么下一个花木兰又会是谁呢?既然花木兰能够吃鸡腿追情郎,那么李白是不是可以醉酒驾驶泡洋妞?杜牧是不是无底线泡吧撩妹?女娲是不是也可以诠释成为一个补锅的老母亲?如此一来,我们的文化传承之基何在?难道让我们的后代们去接受并理解这样的祖先?其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当然,在泛化的过程当中,也容易出现“泛化无度”的问题。“无度”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方面是内容上的无度。正如前文所言,泛化是以文章主张为立足点,由小见大,将文章核心主张与概念适当拔高与延伸,其只能作为问题分析的补充,而并非主体,其边界要有严格的把控,不能喧宾夺主;另一方面主要体现为观点的无度,也即所泛化的观点与文章的核心主张缺乏关联度,或者关联度不强,往往贴标签来处理这个环节,比如动不动就谈到“道德危机”“原子化社会”“犬儒主义思潮”以及“精致的利己主义”云云,而忽略了问题本身的针对性,如下面这段文字:
其实贾玲的表演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为大家所接受,关键还是受众群体的观点太过老化,喜欢用道德的眼光来观测,道德至上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尚方宝剑和黄金法则。如果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会选择从道德上击垮你,而并非逻辑上。如此风气实在是有红色年代的遗风,却为不可取。
作者将贾玲的被批行为联系到了如今“道德至上”的社会风气,看起来似乎有一定关联,但仔细思索:贾玲的表演何尝是道德问题?道德的边界是否过于广阔?是不是争议都能够带上“道德”的帽子?作者本身是不是也成为了自己笔下的那类人呢?
七、提纲挈领,呈现措施,展望未来
文章写作强调一以贯之,善始善终,因此结尾必须要与文章主体保持步调一致。传统意义上的结尾只是简单的总结与呼吁,在任务驱动型写作背景之下,结尾通常有以下三种形态:提纲挈领、呈现措施以及展望未来。
提纲挈领,主要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将文章的观点予以重申,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简单满足于焦点重复,在措辞方面要体现出层次感。
呈現措施,主要是立足于文章的焦点问题,作者是否能够启动思维为争议双方提供一个注重实效性与针对性的协调之策,而非一味将问题与责任推给相关部门与时间。
展望未来,也即用未来的视角来观测今天的问题,一般以建议呼告为主,但是建议一定要具体化,呼告不能过于直抒胸臆。
笔者所建模型立足于问题解决,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着核心问题而展开: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定位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寻找问题背后的含义以及如何让对问题的分析更严密、更入情。其实,在具体的写作实践当中,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审视与考虑的问题,与其说本文建立了一种写作模型,不如说提供了一套完备的思维模型,利用模型打开思路,才能完成锦绣文章。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第一中学]
一、明确任务,定向概括,呈现焦点
任务驱动型写作材料以叙事性材料为主,内容常涉及时政新闻,往往极具争议性。正式进入写作程序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整理:核心问题与核心人物是什么?整理的结果通常就是文章首段的具体呈现。
首段是材料与文章之间的有效过渡,实质上是一个筛选与剪裁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与对象的明确化。一般而言,任务驱动型写作常常会明确写作指令,给我们提供了既定的角度。如2015年全国卷Ⅰ“女儿举报父亲”的材料,很明显就告知我们,写作任务为写信,写信的对象为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作的要求是表明你的态度,阐释你的看法。因此,首段写作时注意凸显对象意识,写信的对象要及时告知。
例如:
老陈:
您好!
您的遭遇,我在网上略有了解。我想说,如果是我,也会如您女儿一般对您进行举报。我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您的所作所为违反了交规,更是因为当您开车载着家人时,那个接通的电话已经将您自己、您的家人和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悬崖之上。下面请允许我和您谈一谈:生命关天,我们必须敬畏。
2.概括材料的定向化。叙事性材料关涉对象通常较为复杂,而对象不同会引发不同的问题研究。还是上面的作文材料,如以老陈为对象,研究重点就为“遵纪守法”;以小陈为对象,关注重心就成了“情与法的选择冲突”;以警察为对象,需要思考的就是“执法的边界与尺度”的问题。因此,在明确写作对象(任务)之后,回溯概述材料之时,一定要体现出针对性,也即就所选择的对象来展开问题分析。如下面两位考生的习作:
考生一:小陈,我非常能体会你的感受。在高速路上,面对开车打电话的父亲,你百般劝解,一度很为难;最终还是选择站在正义的一边,拿起了手机,利用微博举报了自己的父亲,最后父亲接受了警方的教育与处罚。
考生二:今天,你们的官方微博推送了一个案例: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对警方公开这一案例的做法,我表示反对。
对比两篇习作不难发现,虽然出自同一材料,但侧重点完全不同,前者立足于“小陈举报”,而后者关注度在于“警察处理”层面。其差异主要源于他们选择的对象不一致。
3.焦点问题的呈现。任务驱动型写作与传统的话题导入式不同的是,其注重具体问题的分析,如2015年全国卷Ⅰ:小陈到底是否应该举报父亲?警察如此执法是否合理?2015年全国卷Ⅱ:科学家“大李”、工人“老王”与摄影师“小刘”谁才是最具时代风采的人?原因何在?这些问题的设置往往牵涉到材料的本质,即文章写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必要在文章首段开门见山地予以点明,且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与选择。如下面两篇习作:
考生一:小时候我们受到很多有关“家书”的教育,有诗词有电影有书报有歌曲,形式各异,深入人心大抵是因为爱在其间。今天借小陈你举报老陈的事给你写信,并非为了抒发亲情,也不是探讨“坑爹”,反而是想深入“传递”,“互联网+”时代,爱将如何传播、沟通和表达。
考生二:女孩子长得好看与否不重要,性情厉害与否也无妨事。关键是生之为人,需要珍重生命,崇尚原则;仁厚礼信,世事洞明。然而世事往往纠结,彼此冲突,难求周全。你以珍重生命的名义,举报高速路上打电话又屡劝不止的父亲,且不论高速-电话-劝说-举报是否是唯一合理的邏辑链,至少你让我看见了一个人由蒙昧天然而被社会深刻格式化的过程。我不知道该祝贺你,还是为你悲哀。
仔细对比两位考生的习作,不难发现:考生一语言精练,视角清晰,研究的问题就是“互联网+”时代,爱将如何传播、沟通和表达,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考生二语言有感染力,但是过于盘绕,100多字读后难以抓住读者眼球,难以知晓其明确论述对象。此外,文章首段切忌过长,以百字为宜,语言尽可能简练直接,开门见山,慎用抒情化的文字。
二、结合事件,诠释概念,定性分析
任务驱动型写作重在写作任务的完成,而写作任务通常以具体问题的方式呈现,因此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成为了写作关键。一般说来,正式进行问题分析之前,要先弄清问题的本质,也即就问题本身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给问题的所涉事件进行定性,如此利于精确问题讨论的边界,从而有利于针对性的深入分析。
核心概念通常包含在材料的核心问题当中,而核心问题往往立足于材料的核心事件,也即叙事性材料的争议焦点之所在。因此在审题过程当中,一般遵循核心事件——核心问题——核心概念的思维层级进行思考。如下面这个题目:
2016年是中国传统的猴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成为最“热”文娱名人,人们在各类网络平台上不断呼吁“六小龄童”登上猴年春晚。“大圣归来”呼声的热度超过央视猴年春晚的其他消息。有网站针对六小龄童上春晚发起投票,参与投票人中91.6%表示支持。对于网络上掀起的这股风浪,央视知情人士表示,应该是有人在炒作和推动,“这不就是煽动网络话题绑架导演的创作吗?”六小龄童则表示:“上不上春晚没关系,我很淡然。还是那句话,如果春晚需要我,我义不容辞。”
你对六小龄童上春晚事件怎么看?对于网民、央视知情人和六小龄童的观点,你更支持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通过阅读题目材料,不难发现,材料的焦点在于“猴哥是否应该上春晚?网友热议是否绑架了导演创作?”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先弄清楚春晚的含义到底是什么,“猴哥”到底意味着什么。而这就属于概念界定的范畴。如下两个考生的文段: 范围由点到面,强调从一件事到一类事,从一个人到一类人,从一个问题到一类问题,由特殊性到普遍性,审视社会的普世性问题以及其价值。如:
花木兰作为虚构的文学形象,并不是现实存在的真实人物,当她被创作出来表达其具体艺术价值的同时,也被赋予了艺术再创作的价值。文学形象被再加工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西厢记》改编自《会真记》,《西游记》改编成《大话西游》,即使贾玲在小品创作中对花木兰文学形象进行恶搞,作为喜剧作品而言,也应该可以理解。而不是手执道德大棒,打压艺术创作。要让一个文学形象富有生命力的传承下去,不应该将其供在神坛上进行所谓的反复研究,而应该积极进行再创作或加工,赋予它新的形象和内涵。
程度由浅入深,主张从轻微到严重,从严重到质变,适度夸张后果的严重性来强调问题的急迫性,类似于反证法。如:
试想,如果贾玲如此扮演诠释花木兰合理合法,完全罔顾历史人物的文化意义,那么下一个花木兰又会是谁呢?既然花木兰能够吃鸡腿追情郎,那么李白是不是可以醉酒驾驶泡洋妞?杜牧是不是无底线泡吧撩妹?女娲是不是也可以诠释成为一个补锅的老母亲?如此一来,我们的文化传承之基何在?难道让我们的后代们去接受并理解这样的祖先?其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当然,在泛化的过程当中,也容易出现“泛化无度”的问题。“无度”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方面是内容上的无度。正如前文所言,泛化是以文章主张为立足点,由小见大,将文章核心主张与概念适当拔高与延伸,其只能作为问题分析的补充,而并非主体,其边界要有严格的把控,不能喧宾夺主;另一方面主要体现为观点的无度,也即所泛化的观点与文章的核心主张缺乏关联度,或者关联度不强,往往贴标签来处理这个环节,比如动不动就谈到“道德危机”“原子化社会”“犬儒主义思潮”以及“精致的利己主义”云云,而忽略了问题本身的针对性,如下面这段文字:
其实贾玲的表演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为大家所接受,关键还是受众群体的观点太过老化,喜欢用道德的眼光来观测,道德至上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尚方宝剑和黄金法则。如果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会选择从道德上击垮你,而并非逻辑上。如此风气实在是有红色年代的遗风,却为不可取。
作者将贾玲的被批行为联系到了如今“道德至上”的社会风气,看起来似乎有一定关联,但仔细思索:贾玲的表演何尝是道德问题?道德的边界是否过于广阔?是不是争议都能够带上“道德”的帽子?作者本身是不是也成为了自己笔下的那类人呢?
七、提纲挈领,呈现措施,展望未来
文章写作强调一以贯之,善始善终,因此结尾必须要与文章主体保持步调一致。传统意义上的结尾只是简单的总结与呼吁,在任务驱动型写作背景之下,结尾通常有以下三种形态:提纲挈领、呈现措施以及展望未来。
提纲挈领,主要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将文章的观点予以重申,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简单满足于焦点重复,在措辞方面要体现出层次感。
呈現措施,主要是立足于文章的焦点问题,作者是否能够启动思维为争议双方提供一个注重实效性与针对性的协调之策,而非一味将问题与责任推给相关部门与时间。
展望未来,也即用未来的视角来观测今天的问题,一般以建议呼告为主,但是建议一定要具体化,呼告不能过于直抒胸臆。
笔者所建模型立足于问题解决,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着核心问题而展开: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定位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寻找问题背后的含义以及如何让对问题的分析更严密、更入情。其实,在具体的写作实践当中,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审视与考虑的问题,与其说本文建立了一种写作模型,不如说提供了一套完备的思维模型,利用模型打开思路,才能完成锦绣文章。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