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题解法初探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题是一类客观性试题,是生物高考题和学业水平测试 题的一种基本题型。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能设置比较广泛的情境,考察内容包括生物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实验、基本计算及有关知识的应用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各类生物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有些学生在考试中或因选择题解法不当,耗时过多,得分过低,影响了其他题的解答,导致考分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未掌握选择题的特点,解题的思维方式欠妥等。那么如何答好生物选择题呢?下面就简要介绍几种选择题的解法。
  1直接选择法
  直接选择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最后直接得出结论。
  例1、下列哪项不是群落的特征:
  A 出生率和死亡率;B 性别;C 年龄组成;D种群密度
  解析:群落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由此判断性别不是群落的特征。正确答案:B
  2筛选排除法
  筛选排除法就是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供选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个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多种形式的选择题 。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
  例2、下列哪一种生物的代谢类型在进化上有可能发生在能进行原始光合作用的生物之前()
  A.红色硫细菌;B.硝化细菌;C.酵母菌;D.蓝藻
  解析:原始光合作用之前的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选项A的红色硫细菌高中教材没有提及,学生很可能会感到有些生疏;而其它3个选项的生物代谢类型学生则较为熟悉,因此可用排除法来解答此题。选项B的硝化细菌为自养需氧型;选项C的酵母菌为异养兼性厌氧型;选项D的蓝藻为自养需氧型。由此可排除选项B、C、D,正确答案:A。
  3图解演示法
  图解演示法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示思维过程,比较简便、快捷。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中,涉及的要素或环节较多,且这些要素或环节之间的关系复杂,难以让人全面准确的把握。如果能将其转化成图解,就可以将已知条件涉及的各种要素或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示得一目了然,解题时就不会由于思路不清而束手无策。
  例3、已知DNA的一条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0.4和 0.6;B.2.5和1.0;C.0.4和 0.4;D.0.6和1.0
  解析:(1)先根据题意画出图示,并标上符合已知条件的特殊值。
  (2)由图示可求出互补单链的T+C=4,A+G=10,则互补单链的A+G/T+C=10/4=2.5。
  (3)因为整个DNA分子中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所以整个DNA分子中A+G/T+C=1。正确答案:B。
  ——A——G——T——C——已知单链
  ——T——C——A——G——互补单链
  4比较分析法
  生物学的许多概念以及生理过程很相近但是并不相同,通过比较分析即可找出其中的细微差别,解决问题时便能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答案。
  例4、在诱变育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A.促使基因中遗传信息改变;B.促使基因序列的改变
  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抑制DNA的复制
  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秋水仙素既可诱发基因突变,也可诱发染色体变异。诱发基因突变促使基因中的遗传信息改变,也就是促使基因中碱基的序列发生改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等;而不是促使基因序列的改变。诱发染色体变异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这属于多倍体育种。正确答案A
  5联想类比法
  有些题的答案,直接依据已知条件很难找到,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应先采用联想的方法,找到与已知条件相关联的有关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选出正确答案。
  例5、 首先在一堆垃圾的有机物中检测到放射性,随后又在附近的植物体内检测到放射性,接着又在其周围生活的动物体内也检测到放射性。如果放射性只是来自某一种元素,你认为最可能是什么元素?()
  A.O;B.C;C.N;D. H
  解析:该题要注意题干中该放射性元素由垃圾堆→植物→动物移动方向,联想到植物环境中吸收的该元素最可能是矿质元素。正确答案:C
  6分析推理法
  分析推理法就是依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然后运用生物学相关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找出与答案相关的若干要素,再利用这些要素推导出正确答案。
  例6、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B. 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 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解析: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组成,DNA含有磷酸基和含氮碱基,能够被15N和32P标记上,而蛋白质含有-NH2基和-SH基,能够被15N和35S标记。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并未进入大肠杆菌,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并利用大肠杆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和子代DNA,因这些原料没有放射性元素标记,所以在子代中,只有在某2个噬菌体中可以找到含15N和32P的DNA单链。答案:B
  7直接计算法
  直接计算法就是根据题所给的条件直接计算出正确结果,然后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生物学中的有关计算类选择题。
  例7、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母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你认为他们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几率为
  A.12.5%;B.25%;C.75%;D.50%
  解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母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因此他们生一个白化病的几率是1/4,生男孩的几率是1/2,因而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几率为1/8。正确答案:A
  8找关键词法
  找关键词法就是从多个已知条件中找出某一条件作为解题的切入点,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其中找出某一条件往往就是指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作为切入点。
  例8、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A.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 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 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会阻止染色剂的进入而不着色;如果细胞死亡,则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染色剂可以进入而使细胞核着色。所以本题的关键词是“细胞死活的鉴别”,答案很快就一目了然。正确答案:D
  9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就是对那些不容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需要进行严谨的推理、细致的分析、正确的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解答复杂的选择题常用这种方法。
  例9 、在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色觉均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
  解析:色盲是隐性伴性遗传病,假设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根据隐性伴性遗传交叉遗传的特点,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他母亲,而其母亲色觉正常,可知他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再根据外祖父色觉正常(无色盲基因),可知他母亲的色盲基因来自其外祖母。正确答案D
  总之,选择题的解法多种多样,在解答选择题时一定要沉着冷静,认真研读题干所给条件,综合分析,找出解答试题的正确方法,努力做到既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又节省解题所用的时间。
其他文献
小语教学大纲对小学生的说话训练提出了要求,即“培养学生能当众简短的发言”、“能有条理地讲述见闻。”而这些只有靠加强说的训练才能实现。学生在校内校外乃至家庭生活的众多场合中,与他人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其主要渠道都是靠说话,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也必须发展学生说的能力。现在的小学生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到那时,人们不但要有聪明的头脑和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灵活善辩的能力,如果不掌握规范化语言,则难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期刊
【摘要】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主要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信息量少的问题,传统的“口耳之述”的教学方式使得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严重阻碍了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也妨碍了思想品德课发挥德育主渠道功能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大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了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同样将信息教学手段运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一个人的真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21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语文教学却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使人们不能不深入思考,本文作者就农村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认为农村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语音、阅读、作文、教学成效、教法、学生的情绪等方面。  【关键词】农村;语文教学;问题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而小学语文教学就更显其基础性和
期刊
历史新课程改革已经施行几年了,形势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进行课堂改革,这给了我们历史老师广阔的空间。课堂教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是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是课程实施的标志性体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反思我们的传统教学方式,有效地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怎样使我们的教学最有效。那就是怎样有效地使用教材。尤其
期刊
【摘要】听课、评课是学校教学活动中常见的最重要的教研活动之一,它立足于学校,一切为了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是“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重听轻评,敷衍了事、平淡肤浅、面面俱到、参与面窄”的评课已经不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取而代之,就是以平和的心态,本着学习和帮助、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态度进行听课和评课,使听评课活动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使授课者
期刊
1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去感染学生  充分利用与教材相关的地图、表格、画面、电化教学,进行直观的形象教学。这种教学艺术表现与效果是图文并茂、声形俱在、情景交融,把历史上的一切内容,由抽象变直观、具体,由遥远拉倒眼前,边静态为动态,对学生有较强的历史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利用诗词、典故、成语、俗语、歌曲等,活跃教学。这一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的
期刊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  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有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更需要以一定的历史教学理论和历史专业学识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经过近几年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个人的滔滔不绝的讲述,眉飞色舞的表演
期刊
试卷讲评课是复习阶段常见而重要的一种课型。考试后的讲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复习课的继续与深化。通过讲评可以矫正和调控教学,反馈信息,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开拓思路、提高思维能力。然而,现实中我们的很多讲评课是无效的或者说是低效的,导致教师的大量课堂时间都用来“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学生犯错误却是“涛声依旧”。究其原因,大概与学生的能力、教师的讲解、题目难度等多
期刊
【摘要】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中体现的经过预先谋划的全局决策,是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为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完成教学目标而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思考,理性的、逻辑的思考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  【关键词】兴趣;教学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