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课程论中一个中心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是否能够良好发展。在课程设计中课程设计者考虑的问题既包括课程“为什么”、更包括课程“应该是什么”。本文介绍了课程内容的概念、课程内容的取向,并重点分析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
【关键词】课程设计;课程内容;选择标准
一、课程内容的概念
课程设计就是建构课程的一项工程。课程设计过程中,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重要的环节,是最能体现课程理想的部分,它不仅是知识的安排与配置,更是价值观的体现。
施良方在《课程理论》将课程内容定义为: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2]。靳玉乐在其《现代课程论》中指出:课程内容是作为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规范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文化知识体系,课程内容是课程的主体部分。课程内容一般指特定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定义、理论、技巧、策略、方式、态度及价值观念等。课程内容一般情况以课程标准的形式来定义,具有相应的地位,所以是相对稳定、不会容易变化的。要是在某种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定一个方向,那么课程目标也会有明确的表达。至今,课程内容的概念在三个层面上使用,一是在课程标准的层面上,作为课程目标具体化的课程内容;二是在教材的层面上,作为课程标准具体化的课程内容;三是课堂教学层面上,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课程内容。三者的主体内容是相同的。
二、课程内容的取向
(一)教材取向
教材取向以知识体系为基点,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内容就是教材,它采取环节、体系、概念等固定形式。在这种模式下,师生间的教与学比较明确,容易把握知识的重点和对其评价。这种取向在现在教学中比较常用,但是学科系统性的强调很容易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接收慢,甚至排斥,也对学生的一些要求忽略。
(二)学习活动取向
学习活动的取向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另一个形式,它侧重于学生所做事情的内容上,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不是完全依照教材,根据其中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学习面或发现点局限在一个层面上,从而达到其目的。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学习活动取向已经被开始关注,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由以往的被动转换为主动;由以往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学生通过参与具体活动这个过程,来学习知识、了解知识,从而应用认识。
(三)学习经验取向
正如我们所知,学习经验是指学生自己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的结果。它不是与某门课程有内容相似的地方,也不会与代课教师有相类似的教学活动。因为,学生获得多少知识,与学生的主动性有关,或者说与他的自觉性有关,他所获得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付出是成比例的,并不是说有多少内容要他掌握,老师给他规定多少内容,要他怎么做。某种程度上说,即使是同一个班听课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的多少在于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也不是什么样的教材,这取决于个人,这也取决于环境因素对他的吸引,这些因素能够刺激学生,促使学生做出相应的反应。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有益于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氛围及环境,这样学生能从中取得和学习更好的有价值的经验。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
(一)集实用性与发展性为一体
在渐趋变化的课程中,如何选择课程内容,选擇何种课程内容,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纠结的问题,而依本人看来,必须坚持实用性与发展性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更有效的知识,从而方便他们以后在社会中灵活运用。
(二)着力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要想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效的理解文化常识,就必须注重其课程内容的本质属性。只有最基础最本质的知识才是最简单最易懂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获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到的“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正是对课程内容变革的期望。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使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最基础最本质的文化知识,才能够让他们拥有足够深的知识功底,才能练就基本技能和方法,从而在社会中立稳脚跟。如果连最本质的都难以理解,那么,还何谈更深层的知识,更别说为社会做贡献了。我们深知,要使未来的接班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有开阔的视野和无尽的知识源泉。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求实、创新,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兼顾优差生,让他们能够同时真正领悟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三)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教育事业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被多说教育专家所关注,也是一个焦点问题。对于国外教育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例如,一个学生,从读小学到大学,到大学毕业后多数要步入社会工作。所以,有人建议,所开设的课程内容要越多越好的涉及到有关社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上学期间能后更好的熟悉社会,并更好的参与到其中。同时也能从中学到如何解决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和积累一定的技巧。当然,面临选择一些学术性学科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在考虑社会生活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时,更要高度关注现在社会和未来社会之间的联系性。学校选课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察觉和发现未来的种种选择,学生也能够从中明白,今后的发展与自己的选择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一个好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能很快的适应社会。
(四)把现实性与长远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相互统一起来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地球村”这个词对我们并不陌生,各国间的文化、生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与此相应,各个国家间的课程内容也在潜移默化间相互影响,并日益显著,全社会一致观及融合观也越来越多地在课程中体现。但同时也存在有一定的弊端,淡化了本来具有本身的一些民族性的文化。所以说,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要保持民族特色和传承民族文化。
现实性与长远性有双重含义:首先,课程内容的课发展趋势是不但要结合现实,体现现如今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要基于现实,反映其它学科的进步和对未来的展望。教育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当前的一些情况,又要展望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形成社会理想和适应变化的心理素质。二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体现即使的作用,也要有可持续发展性。当代,伴随着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应用,这也是当前教育的主要的任务。
四、结束语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内容。选择好的课程内容是成功上课的关键所在,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保证。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要体现实用性和拓展性、注重课程内容的本质属性、使课程内容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并把世界性与民族性、现实性与长远性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使课程设计继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与发展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Yalden, J.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8).
[2] 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6.
[3]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饶征,吕晓航,农艳.课程设计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课程设计;课程内容;选择标准
一、课程内容的概念
课程设计就是建构课程的一项工程。课程设计过程中,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重要的环节,是最能体现课程理想的部分,它不仅是知识的安排与配置,更是价值观的体现。
施良方在《课程理论》将课程内容定义为: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2]。靳玉乐在其《现代课程论》中指出:课程内容是作为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规范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文化知识体系,课程内容是课程的主体部分。课程内容一般指特定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定义、理论、技巧、策略、方式、态度及价值观念等。课程内容一般情况以课程标准的形式来定义,具有相应的地位,所以是相对稳定、不会容易变化的。要是在某种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定一个方向,那么课程目标也会有明确的表达。至今,课程内容的概念在三个层面上使用,一是在课程标准的层面上,作为课程目标具体化的课程内容;二是在教材的层面上,作为课程标准具体化的课程内容;三是课堂教学层面上,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课程内容。三者的主体内容是相同的。
二、课程内容的取向
(一)教材取向
教材取向以知识体系为基点,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内容就是教材,它采取环节、体系、概念等固定形式。在这种模式下,师生间的教与学比较明确,容易把握知识的重点和对其评价。这种取向在现在教学中比较常用,但是学科系统性的强调很容易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接收慢,甚至排斥,也对学生的一些要求忽略。
(二)学习活动取向
学习活动的取向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另一个形式,它侧重于学生所做事情的内容上,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不是完全依照教材,根据其中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学习面或发现点局限在一个层面上,从而达到其目的。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学习活动取向已经被开始关注,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由以往的被动转换为主动;由以往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学生通过参与具体活动这个过程,来学习知识、了解知识,从而应用认识。
(三)学习经验取向
正如我们所知,学习经验是指学生自己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的结果。它不是与某门课程有内容相似的地方,也不会与代课教师有相类似的教学活动。因为,学生获得多少知识,与学生的主动性有关,或者说与他的自觉性有关,他所获得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付出是成比例的,并不是说有多少内容要他掌握,老师给他规定多少内容,要他怎么做。某种程度上说,即使是同一个班听课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的多少在于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也不是什么样的教材,这取决于个人,这也取决于环境因素对他的吸引,这些因素能够刺激学生,促使学生做出相应的反应。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有益于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氛围及环境,这样学生能从中取得和学习更好的有价值的经验。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
(一)集实用性与发展性为一体
在渐趋变化的课程中,如何选择课程内容,选擇何种课程内容,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纠结的问题,而依本人看来,必须坚持实用性与发展性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更有效的知识,从而方便他们以后在社会中灵活运用。
(二)着力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要想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效的理解文化常识,就必须注重其课程内容的本质属性。只有最基础最本质的知识才是最简单最易懂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获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到的“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正是对课程内容变革的期望。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使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最基础最本质的文化知识,才能够让他们拥有足够深的知识功底,才能练就基本技能和方法,从而在社会中立稳脚跟。如果连最本质的都难以理解,那么,还何谈更深层的知识,更别说为社会做贡献了。我们深知,要使未来的接班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有开阔的视野和无尽的知识源泉。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求实、创新,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兼顾优差生,让他们能够同时真正领悟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三)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教育事业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被多说教育专家所关注,也是一个焦点问题。对于国外教育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例如,一个学生,从读小学到大学,到大学毕业后多数要步入社会工作。所以,有人建议,所开设的课程内容要越多越好的涉及到有关社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上学期间能后更好的熟悉社会,并更好的参与到其中。同时也能从中学到如何解决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和积累一定的技巧。当然,面临选择一些学术性学科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在考虑社会生活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时,更要高度关注现在社会和未来社会之间的联系性。学校选课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察觉和发现未来的种种选择,学生也能够从中明白,今后的发展与自己的选择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一个好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能很快的适应社会。
(四)把现实性与长远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相互统一起来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地球村”这个词对我们并不陌生,各国间的文化、生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与此相应,各个国家间的课程内容也在潜移默化间相互影响,并日益显著,全社会一致观及融合观也越来越多地在课程中体现。但同时也存在有一定的弊端,淡化了本来具有本身的一些民族性的文化。所以说,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要保持民族特色和传承民族文化。
现实性与长远性有双重含义:首先,课程内容的课发展趋势是不但要结合现实,体现现如今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要基于现实,反映其它学科的进步和对未来的展望。教育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当前的一些情况,又要展望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形成社会理想和适应变化的心理素质。二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体现即使的作用,也要有可持续发展性。当代,伴随着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应用,这也是当前教育的主要的任务。
四、结束语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内容。选择好的课程内容是成功上课的关键所在,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保证。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要体现实用性和拓展性、注重课程内容的本质属性、使课程内容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并把世界性与民族性、现实性与长远性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使课程设计继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与发展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Yalden, J.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8).
[2] 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6.
[3]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饶征,吕晓航,农艳.课程设计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