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好事还是坏事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B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考消息》曾经以半版的篇幅介绍了外国学者关于压力的说法。我也正考虑这个问题,因缘和合,不免唠叨上几句。
  什么叫“压力”?那篇文章中说:“压力是精神与身体对内在与外在事件的生理与心理反应。”我一向认为,定义这玩意儿,除在自然科学上可能确切外,在人文社会科学上则是办不到的。
  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压力呢?我认为,是的。我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拼搏,没有压力,哪来的拼搏?佛家说,生、老、病、死、苦,苦也就是压力。过去的国王、皇帝,近代外国的独裁者,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看上去似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而他们却战战兢兢,时时如临大敌,担心边患,担心宫廷政变,担心被毒害被刺杀。他们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压力比任何人都大。大资本家钱太多了,担心股市升降,房地产价格波动,等等。至于吾辈平民老百姓,“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些都是压力,谁能躲得开呢?
  压力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认为是好事。
  从大处来看,现在全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空洞,人口爆炸,新疾病丛生等等,人们感觉到了,这当然就是压力,然而压出来却是增强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措施,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对一般人来说,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规章制度,都是压力。然而这些压力何等好啊!没有它,社会将会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
  这个道理极其简单明了,一说就懂。我举自己做一个例子,我不是一个没有名利思想的人——我怀疑真有这种人,过去由于一些我曾经说过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我似乎是淡泊名利,其实那多半是假象。但是,到了今天,我已至望九之年,名利对我已经没有什么用,用不着再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方面的压力没有了。但是却来了另一方面的压力,主要来自电台采访和报刊以及友人约写文章。这对我形成颇大的压力。以写文章而论,有的我实在不愿意写,可是碍于面子,不得不应。应就是压力。于是“拨冗”苦思,往往能写出有点新意的文章。对我来说,这就是压力的好处。
  压力如何排除呢?粗略来分类,压力来源可能有两类:一被动,一主动。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这种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切不可杞人忧天。主动的来源于自身,自己能有所作为。
  我的“三不主义”的第三条是“不嘀咕”,我认为,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压力。
其他文献
开栏语  记叙文只有表意精准、表达畅达,才会文从字顺、主旨鲜明。在行文之时,还要做到描摹生动、细节出彩,才会情真意切、动人心弦。然而很多同学的作文在这两个方面都表现不足,导致文章语意不连贯,表达欠力度,生动性与感染力不强,严重影响主旨的凸显。下面这篇作文升格指导将为你支招,帮你摆脱此种烦恼,开启写作新局面。  原文展示  遇见  刘雅康  遇见他,是一种幸运!(题记欠精美,缺少吸引力)  ——题
假如我们能搏击蓝天,那是老师给了我们腾飞的翅膀;假如我们是激浪的勇士,那是老师给了我们弄潮的力量;假如我们是不灭的火炬,那是老师给了我们青春的光亮。因為老师用一片爱心浇灌,经一番辛劳耕耘,才会有桃李的绚丽,稻麦的金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朝忆昔念师情,心灵感触话感动;天涯海角有尽处,师恩绵绵无尽时。花儿,感谢太阳的温暖,用它的绚烂拥抱世界;种子,感谢农夫的灌溉,用它的果实去填饱饥
我曾亲眼见过这样的场景:一群蚂蚁在大雨即将来临的时候,敏感地嗅到了危险,它们成群结队,开始有条不紊地搬家,没有忙乱,没有不安,没有躁动,只有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把家搬到另外一个安全的地方。  我也曾见过这样的场景:一阵狂风把屋前树上的鹊巢吹落,喜鹊辛辛苦苦衔来的那些木棍瞬间四散落地。我以为,这些喜鹊肯定会受不了打击而搬家。谁知没几天,屋前的树上又筑起了一个新的鹊巢。  我还曾见过这样的场景:母亲在院
她叫彭丽,今年14岁,是赣县湖新中学八(1)班学生。她是一个思想端正、学习认真、为人处世负责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孩。面对挫折,面对困难,她就像严寒里独自绽放的梅花一样,总是乐观坚强地面对,让我们为之感动!  挑起生活的重担  彭丽的家境,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也不为过。父亲为了建房改善家庭居住环境,两年前在骑车回家的路上重重地摔了一跤。这一摔便使他瘫痪了,原本很幸福的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父亲生活不能
初来美国,听不懂的时候多,听得懂的时候少,所以随时要记几句随身的救命法宝以备不时之需。这期小笨霖就来介绍一些自己不了解或是不清楚对方说法的英语表达。  1. My brain doesn’t work. 我搞不清楚。  这句话是小笨霖大力推荐的口语之一,它非常实用,也非常好用。当你在跟人家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问题的答案你也许知道,但偏偏想不起来,这时你可以说“I don’t recall”或是“M
我的作文总是写不好,老师说可以平时增加一些阅读量,积累自己的语言和词汇,可是,我也不知道该看些什么书。其实我只喜欢看动画片和漫画书,要是看漫画书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就好了。  夸 克  很多专家不建议青少年过多地看电视,因为据研究,过多过早地接受色彩丰富的电视节目的刺激,会让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都受到制约。看漫画书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图像的刺激,对于积累语言可能功效不大。可以先从自己喜欢的童话书开始
童年时的故乡,她把地球的坑坑洼洼暴露于世人面前,风吹即尘土漫天飞扬。吊在屋檐下的稻草席黑黝黝的,像村子里缺少油水的老奶奶,瘦得颤颤巍巍。  那时我以为世界就存在于村子的方圆之地,所有的物象不过是长满庄稼的田地,一饿就叫唤的猪牛鸡鸭,以及父老乡亲们那熟悉的面孔……  好在村前还有一条美丽的锦江,它清澈、温婉,也是我们唯一值得说道的传奇。据《新建县地名志》记载:锦江为赣江一大支流,位于江西省西部,起源
A man once had four sons who never stopped quarrelling with one another.  He was always telling them how much easier life would be if they worked together but they took absolutely① no notice of him.  
如今,人们对“学校”一词的定义大多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但“学校”一词到民国时期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代,学校被称为庠、序、学、校、塾等。那么,古代的学校为何称“庠”呢?  “庠”为“培养教化”之所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庠”读作xiáng,对“庠”字的解释是:古代的学校。庠序,指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
对于语言知识与运用这一板块,高三语文备考是见仁见智的。老师们精心备课,翻透手边的各类字典、参考资料,抓紧课堂45分钟,努力向学生灌输准确的字音、正确的字形、释义以及用法。理科生平时忙于演算数理化,少有空闲学语文,老师也高度“体谅”理科生。平时老师也布置一定量的练习题,但学生还是没法完成,都说时间不够。这里有师生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也有教学方法的问题。  一、 指导学生活用辅助材料  高三备考时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