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城沙燕栖金陵
工作室门虚掩,一个人佝偻着背面对着窗劈竹篾。当我走进门后,佝偻着的身影转过身来,让我大吃一惊——劈竹篾的不是满脸皱纹的老者,而是容光焕发的年轻人。看出了我的惊讶,张保成开始自我嘲讽:“不是我长得年轻,我本来就年轻。只因为我做这老行当,大伙儿就一直把我当老人!”才见面,张保成不着急自我介绍。两年前,刚满30岁的张保成开始带徒弟,徒弟是清一色的老人。“谁说扎风筝只是老年人才能做的把戏?在我老家潍坊,我刚开始走路,就跟着大人学劈竹篾了。”张保成边说边把竹篾劈得“磁磁”作响,似乎在为风筝鸣不平,张保成心里有一股不平之气。8年前,他正是带着这股不平之气来到南京的。
那一年,南京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风筝节,当时还在潍坊风筝研究所工作的张保成来到了南京。他不是为了赶风筝节的热闹,而只是为了借这机会,研究一下南京本地风筝。因为,张保成深知南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在全国的风筝流派中,有一种名叫“北京沙燕儿”的风筝,在北方影响极大。“沙燕儿”被冠以“北京”之名,影响了整个北方风筝,却鲜有人知道,“沙燕儿”起源于南京。南京是曹雪芹从小生活的地方,曹雪芹自幼喜欢扎、放风筝。到北京之后,曹雪芹拿南京的风筝和北京的对比写了本《南鹞北鸢考工志》,介绍风筝的制造、彩绘和放飞方法,而“沙燕儿”就是从那时开始在北京流传。张保成来南京,只是为了给北方“沙燕儿”寻根。
但当张保成来南京之后,却发现,南京非但没有古老“沙燕儿”的踪迹,历史上有名的“金陵纸鸢”流派已不见踪影。风筝节上,这产生过“曹氏风筝”的地方,天空中漫天飞舞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于是,在张保成心里,有一个想法开始萌动:“到南京做南京风格的风筝!”
心动后就行动,第二年,张保成就辞去潍坊风筝研究所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南京,在南京夫子庙成立了一家名为“南京鸢都绝艺坊”的工作室。
十年一剑终成器
中国的风筝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传统的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中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不过,风筝虽然流派纷呈,但是每一种风筝流派,工艺不外乎扎、画、糊、放。想要做“南京风格的风筝”,那就要首先练好基本工。来南京以前,张保成过的是学院派式生活,更多的是从事理论研究。来南京后,他开始实战。
做风筝第一步是扎骨架。自墨翟削木制木鸟为风筝,鲁班以竹代木改进风筝后,2000多年来,竹子就成为了风筝的骨骼。每一个风筝艺人,制作风筝,都是从选择竹子开始的。竹子一般要选用竹节长,竹肉厚的毛竹。竹子砍下来后不能立即用,要晾干一年,等到竹材不脆不霉,无虫蛀,韧性强时,就开始劈篾。
张保成正要做一个6寸长的“沙燕儿”。他先在纸版上用尺子画出“沙燕儿”的轮廓,“这是风筝的骨架,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用铅笔在竹篾上按长、宽、厚度,对称部分的经纬度做标示”。标识做好后,张保成用美工刀在标识处截断竹篾。刮去篾上表面的青皮,刮平下表面竹黄上的纹理,剔除疤节后,点燃了一只酒精灯。在做过标记的地方,在竹黄处烘烤几秒钟后,把竹篾取下,轻轻弯曲。等待竹篾开始出现弧度后,又把竹篾放在酒精灯上烘烤,反复几次之后,把竹篾往纸板上一靠,不知不觉,“沙燕儿”的一只翅膀骨架已经搭好。
接下来,要把“沙燕儿”的各个“器官”用棉线对称绑扎好。
风筝上天,是一门平衡的艺术,最难的是风筝两边要完全对称。两只翅膀,大小、形状、重量要完全一样,不然风筝不能保持平衡,就不能上天。
在学会“扎”的基本功后,才开始进入下一个环节“画”。这时“金陵纸鸢”才开始由理论转为实践。
张保成的工作室中,挂着一副名叫“孙悟空”的“金陵纸鸢”。张保成说,直到“糊”成了这个风筝,他“做南京风格的风筝”的心愿才达成。“孙悟空”的骨架只是普通的竹子做成,之所以说它是“南京风格”,是因为“画”的技法,采用的年画的图案,是明清时的风格。而年画上的图案,是用雕版印刷术印刷而成。“你看‘孙悟空’身上这缤纷的色彩,是桃花坞独特的‘套版’工艺层层上色而成……”张保成说起自己的风筝时,眉飞色舞,就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剑痴十年磨一剑终于练成倚天屠龙。
纸鸢跋扈挟风鸣
如果把风筝流派比作武林,那么潍坊无疑站在华山之巅,作为一个风筝艺人,离开风筝之都来到风筝界的老少边穷地区南京,无疑是自废武功。诚然,张保成到南京来立志“做南京风格的风筝”时有开宗立派的豪情,但是很快,他就遭遇了冰冷的现实。在潍坊历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画家也参与风筝的绘制乃至设计制作,使潍坊风筝中出现了十分考究的精品。当然,这些精品,一般人玩不起也买不起,而买这些风筝的有钱人,往往提出要求,向艺人订作,这就是那句流传下来的谚语所说的情况:“七分主人三分匠”。另外,在新旧朝代更替期间,一些宫廷风筝艺人流落民间,也促进了艺匠派风筝的发展和提高,使其带有宫廷风筝庄重、华贵的特点。传统艺匠派对潍坊风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潍坊风筝从一般的玩具,上升为有价值的工艺品,成为潍坊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南京,潍坊风筝在人们的印象中只停留在字面上。
最初来南京时,张保成在南京最繁华的夫子庙开了一家风筝工坊,但是却很快歇业。不是张保成学艺不精,他的风筝独树一帜。小到薄如蝉翼,不足1克的蝴蝶风筝;大到100多米长,做一个龙头就要一个星期的“龙头蜈蚣”;抑或是与时俱进为南京青奥会制作,迎得满堂喝彩的“青奥龙”……张保成为风筝煞费苦心,但是最终无一例外都是落得叫好不叫座的处境。
因为,南京放风筝的市场就那么大,而且,很多风筝完全不符合他从传统意义上认同的风筝。在张保成眼中,风筝工艺“扎、画、糊、放”缺一不可,是工艺美术与体育运动的合体。但如今市面上的很多风筝却偷工减料,让风筝的概念“精神分裂”:“有的现代风筝,不讲究画功,随便糊一块布料就敢上天;有的风筝只求装饰,可以出来见人,但是不能上天见风。”有“风筝洁癖”的张保成,只做自己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风筝。
全力以赴地做风筝,在最繁华的地方开店也养不活自己,那就退守到偏僻的创业园中。白天熙来攘往吆喝卖云锦礼物做营生,晚上则延续着千百年来风筝艺人“扎、画、糊、放”的工艺做着最传统的风筝。
“工艺是传统的,但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设计环节,可以尝试着用CAD绘图;在销售时可以尝试网络营销;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能为了向顾客抛媚眼,让风筝变得为了飞而飞,或者为了好看而不能飞,如果为了做风筝而做风筝,那风筝飞起来也不快乐。”一个6寸长的“沙燕儿”,张保成用了两个钟头做完后,迫不及待地到院子里试飞。
寒流刚刚散去,树梢上点缀着的几点残雪让整个城市还浸透在冬天的氛围里。人们都猫在家里,紧闭了门窗,调高了空调“只把暖气当暖春”。而风筝艺人张保成却捧着冬天扎好的各式风筝,走到肃杀的街道上。他首先举起右手感知到风向后,一只手拉着丝线,一只手把风筝高高举起,双腿迈开迎着料峭的春风奔跑,就像一只老鹰,带着一群刚孵出的雏鹰开始练翅。在张保成看来,春天是被风筝唤醒的。他从风筝之乡潍坊千里迢迢来到南京,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把这竹扎纸糊的精灵放上天,提醒大家:又到风筝飞天时,又是一年春来早。
工作室门虚掩,一个人佝偻着背面对着窗劈竹篾。当我走进门后,佝偻着的身影转过身来,让我大吃一惊——劈竹篾的不是满脸皱纹的老者,而是容光焕发的年轻人。看出了我的惊讶,张保成开始自我嘲讽:“不是我长得年轻,我本来就年轻。只因为我做这老行当,大伙儿就一直把我当老人!”才见面,张保成不着急自我介绍。两年前,刚满30岁的张保成开始带徒弟,徒弟是清一色的老人。“谁说扎风筝只是老年人才能做的把戏?在我老家潍坊,我刚开始走路,就跟着大人学劈竹篾了。”张保成边说边把竹篾劈得“磁磁”作响,似乎在为风筝鸣不平,张保成心里有一股不平之气。8年前,他正是带着这股不平之气来到南京的。
那一年,南京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风筝节,当时还在潍坊风筝研究所工作的张保成来到了南京。他不是为了赶风筝节的热闹,而只是为了借这机会,研究一下南京本地风筝。因为,张保成深知南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在全国的风筝流派中,有一种名叫“北京沙燕儿”的风筝,在北方影响极大。“沙燕儿”被冠以“北京”之名,影响了整个北方风筝,却鲜有人知道,“沙燕儿”起源于南京。南京是曹雪芹从小生活的地方,曹雪芹自幼喜欢扎、放风筝。到北京之后,曹雪芹拿南京的风筝和北京的对比写了本《南鹞北鸢考工志》,介绍风筝的制造、彩绘和放飞方法,而“沙燕儿”就是从那时开始在北京流传。张保成来南京,只是为了给北方“沙燕儿”寻根。
但当张保成来南京之后,却发现,南京非但没有古老“沙燕儿”的踪迹,历史上有名的“金陵纸鸢”流派已不见踪影。风筝节上,这产生过“曹氏风筝”的地方,天空中漫天飞舞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于是,在张保成心里,有一个想法开始萌动:“到南京做南京风格的风筝!”
心动后就行动,第二年,张保成就辞去潍坊风筝研究所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南京,在南京夫子庙成立了一家名为“南京鸢都绝艺坊”的工作室。
十年一剑终成器
中国的风筝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传统的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中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不过,风筝虽然流派纷呈,但是每一种风筝流派,工艺不外乎扎、画、糊、放。想要做“南京风格的风筝”,那就要首先练好基本工。来南京以前,张保成过的是学院派式生活,更多的是从事理论研究。来南京后,他开始实战。
做风筝第一步是扎骨架。自墨翟削木制木鸟为风筝,鲁班以竹代木改进风筝后,2000多年来,竹子就成为了风筝的骨骼。每一个风筝艺人,制作风筝,都是从选择竹子开始的。竹子一般要选用竹节长,竹肉厚的毛竹。竹子砍下来后不能立即用,要晾干一年,等到竹材不脆不霉,无虫蛀,韧性强时,就开始劈篾。
张保成正要做一个6寸长的“沙燕儿”。他先在纸版上用尺子画出“沙燕儿”的轮廓,“这是风筝的骨架,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用铅笔在竹篾上按长、宽、厚度,对称部分的经纬度做标示”。标识做好后,张保成用美工刀在标识处截断竹篾。刮去篾上表面的青皮,刮平下表面竹黄上的纹理,剔除疤节后,点燃了一只酒精灯。在做过标记的地方,在竹黄处烘烤几秒钟后,把竹篾取下,轻轻弯曲。等待竹篾开始出现弧度后,又把竹篾放在酒精灯上烘烤,反复几次之后,把竹篾往纸板上一靠,不知不觉,“沙燕儿”的一只翅膀骨架已经搭好。
接下来,要把“沙燕儿”的各个“器官”用棉线对称绑扎好。
风筝上天,是一门平衡的艺术,最难的是风筝两边要完全对称。两只翅膀,大小、形状、重量要完全一样,不然风筝不能保持平衡,就不能上天。
在学会“扎”的基本功后,才开始进入下一个环节“画”。这时“金陵纸鸢”才开始由理论转为实践。
张保成的工作室中,挂着一副名叫“孙悟空”的“金陵纸鸢”。张保成说,直到“糊”成了这个风筝,他“做南京风格的风筝”的心愿才达成。“孙悟空”的骨架只是普通的竹子做成,之所以说它是“南京风格”,是因为“画”的技法,采用的年画的图案,是明清时的风格。而年画上的图案,是用雕版印刷术印刷而成。“你看‘孙悟空’身上这缤纷的色彩,是桃花坞独特的‘套版’工艺层层上色而成……”张保成说起自己的风筝时,眉飞色舞,就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剑痴十年磨一剑终于练成倚天屠龙。
纸鸢跋扈挟风鸣
如果把风筝流派比作武林,那么潍坊无疑站在华山之巅,作为一个风筝艺人,离开风筝之都来到风筝界的老少边穷地区南京,无疑是自废武功。诚然,张保成到南京来立志“做南京风格的风筝”时有开宗立派的豪情,但是很快,他就遭遇了冰冷的现实。在潍坊历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画家也参与风筝的绘制乃至设计制作,使潍坊风筝中出现了十分考究的精品。当然,这些精品,一般人玩不起也买不起,而买这些风筝的有钱人,往往提出要求,向艺人订作,这就是那句流传下来的谚语所说的情况:“七分主人三分匠”。另外,在新旧朝代更替期间,一些宫廷风筝艺人流落民间,也促进了艺匠派风筝的发展和提高,使其带有宫廷风筝庄重、华贵的特点。传统艺匠派对潍坊风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潍坊风筝从一般的玩具,上升为有价值的工艺品,成为潍坊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南京,潍坊风筝在人们的印象中只停留在字面上。
最初来南京时,张保成在南京最繁华的夫子庙开了一家风筝工坊,但是却很快歇业。不是张保成学艺不精,他的风筝独树一帜。小到薄如蝉翼,不足1克的蝴蝶风筝;大到100多米长,做一个龙头就要一个星期的“龙头蜈蚣”;抑或是与时俱进为南京青奥会制作,迎得满堂喝彩的“青奥龙”……张保成为风筝煞费苦心,但是最终无一例外都是落得叫好不叫座的处境。
因为,南京放风筝的市场就那么大,而且,很多风筝完全不符合他从传统意义上认同的风筝。在张保成眼中,风筝工艺“扎、画、糊、放”缺一不可,是工艺美术与体育运动的合体。但如今市面上的很多风筝却偷工减料,让风筝的概念“精神分裂”:“有的现代风筝,不讲究画功,随便糊一块布料就敢上天;有的风筝只求装饰,可以出来见人,但是不能上天见风。”有“风筝洁癖”的张保成,只做自己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风筝。
全力以赴地做风筝,在最繁华的地方开店也养不活自己,那就退守到偏僻的创业园中。白天熙来攘往吆喝卖云锦礼物做营生,晚上则延续着千百年来风筝艺人“扎、画、糊、放”的工艺做着最传统的风筝。
“工艺是传统的,但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设计环节,可以尝试着用CAD绘图;在销售时可以尝试网络营销;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能为了向顾客抛媚眼,让风筝变得为了飞而飞,或者为了好看而不能飞,如果为了做风筝而做风筝,那风筝飞起来也不快乐。”一个6寸长的“沙燕儿”,张保成用了两个钟头做完后,迫不及待地到院子里试飞。
寒流刚刚散去,树梢上点缀着的几点残雪让整个城市还浸透在冬天的氛围里。人们都猫在家里,紧闭了门窗,调高了空调“只把暖气当暖春”。而风筝艺人张保成却捧着冬天扎好的各式风筝,走到肃杀的街道上。他首先举起右手感知到风向后,一只手拉着丝线,一只手把风筝高高举起,双腿迈开迎着料峭的春风奔跑,就像一只老鹰,带着一群刚孵出的雏鹰开始练翅。在张保成看来,春天是被风筝唤醒的。他从风筝之乡潍坊千里迢迢来到南京,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把这竹扎纸糊的精灵放上天,提醒大家:又到风筝飞天时,又是一年春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