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医疗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产妇和家属,对产科护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产科护理需要不断的提高质量,来满足新形势下人们对产科护理的要求。然而在目前的产科护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产科护理模式的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对其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产科护理模式、探讨
一、产科护理的重要性
产科护理工作对孕妇生产和产后的休养及新生儿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对需要手术的产妇来说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产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要和病人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为产妇创造一个平和的心态,能够让产妇对医护人员有信任感。这样可以减少产妇对手术、对妊娠的忧虑和恐慌,从而有助于手术和护理工作的顺利的进行。产科护理工作关系到两代人的身体、心理健康。
二、产科护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护理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护理人员都缺乏责任感,在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只是做好自己工作中应该做的事,并没有给病人和家属太多的人情的关怀和温情。很多医护人员给病人的感觉都很严肃、冷漠,这给病人营造了一种紧张的环境。很多时候一个温馨的环境,一个温情的关怀,一个微笑的问候在病人的疗养过程中,会胜过药物的疗效。
2 护理时和患者缺乏有效的沟通
产妇的年龄、爱好、性格和修养等各不相同,医院在提供护理服务时很难满足不同的要求。很多时候医院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最后在护理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没有满足产妇和家属的要求,而和他们发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之间发生矛盾不但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会给医院的声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断的与产妇和家属进行沟通。在伙食安排、探视陪护制度、病区管理安排等方面,都要和产妇、家属沟通好,避免造成工作的不顺,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
3护理观念落后、服务态度有待改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体制的改革,产妇对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很多护理人员护理观念还依然很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护理理念,思想意识的改变跟不上新形势下的护理模式的要求。在服务态度上,有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很差,服务欠细心、周到,语言不规范,缺乏爱心。对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和疑问缺乏耐心的回答和讲解,有时甚至和产妇和家属产生纠纷。
4对产妇的心理问题缺乏关注
根据一些调查和临床显示,有些产妇因对分娩的紧张恐惧、担心对婴儿的抚养而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紧张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严重的话会导致产妇生育后的身体、生活、和抚养孩子缺乏自信心、从而导致心理冲突。这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以利于产妇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调节。然而,很多的护理人员都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只是简单的注意了产妇的身体问题,并没有关注到产妇的心理问题。
三、新形势下提高产妇护理模式的对策
1、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
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对产妇和新生儿的“人文关怀“。医院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而不是本着盈利的目的,不能吸引病人来到医院而不对病人负责。医护人员要有高尚的医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把产妇当作自己的姐妹来照顾,为产妇分忧解难,做到主动关心、帮助她们。在每天的查房过程中应多给予产妇一些温馨、关切的问候,多给予她们微笑和鼓励,为她们营造一个温馨的生产环境。给产妇最佳的护理,使产妇心情舒畅,配合医疗护理。
2、加强交流、及时沟通
护理人员和产妇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形式和沟通技巧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沟通,医护人员就无法收集有效的关于产妇的身体情况和信息,不能及时发现产妇的身体变化,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医治产妇出现的身体状况。因此,护理人员要用真诚的态度对待产妇,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和护理技能。要经常换位思考,在护理过程中要熟练的掌握沟通技巧,在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尽量地保持微笑,要用清晰、准确的语言,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对产妇说清楚生产的过程和其中要注意和会出现的问题。而且,还有认真的倾听产妇的意见,并作出准确的回答。
3、改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态度
医院要不断地学习、引进新的护理观念,以适应新形势下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要不断的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不断的更新医护人员的护理观念,转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时刻为产妇着想,把产妇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让医护人员明白对产妇的护理不仅仅只是在生理上护理。而且要注重心理护理,要明白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要用灵活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不同产妇的需求。当产妇对医护人员有不满、误会发脾气时,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护理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护理,还要热情、主动对产妇的家属进行耐心的健康、卫生知识的讲解和宣传。让家属懂得、学会一些产后护理知识,以便在产妇出院后依然得到精心的照顾。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科护理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我们只有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的服务、体现人文精神;切实做到为产妇、新生儿着想;多给产妇提供一些精神的、情感的、温馨的关怀;为产妇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产环境,才能满足大多数产妇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魏碧蓉;循证护理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版);2006年03期
[2]郭蕾蕾;刘堃;李强;张林;;我国本科护理专业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4期
[3]胡艳琼;陈先华;;护理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0年19期
[4]郭蕾蕾;刘堃;李强;张林;;我国本科护理专业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4期
邮寄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杨丽英 邮编 :213000 手机:15851988785
【关键词】:新形势、产科护理模式、探讨
一、产科护理的重要性
产科护理工作对孕妇生产和产后的休养及新生儿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对需要手术的产妇来说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产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要和病人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为产妇创造一个平和的心态,能够让产妇对医护人员有信任感。这样可以减少产妇对手术、对妊娠的忧虑和恐慌,从而有助于手术和护理工作的顺利的进行。产科护理工作关系到两代人的身体、心理健康。
二、产科护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护理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护理人员都缺乏责任感,在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只是做好自己工作中应该做的事,并没有给病人和家属太多的人情的关怀和温情。很多医护人员给病人的感觉都很严肃、冷漠,这给病人营造了一种紧张的环境。很多时候一个温馨的环境,一个温情的关怀,一个微笑的问候在病人的疗养过程中,会胜过药物的疗效。
2 护理时和患者缺乏有效的沟通
产妇的年龄、爱好、性格和修养等各不相同,医院在提供护理服务时很难满足不同的要求。很多时候医院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最后在护理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没有满足产妇和家属的要求,而和他们发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之间发生矛盾不但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会给医院的声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断的与产妇和家属进行沟通。在伙食安排、探视陪护制度、病区管理安排等方面,都要和产妇、家属沟通好,避免造成工作的不顺,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
3护理观念落后、服务态度有待改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体制的改革,产妇对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很多护理人员护理观念还依然很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护理理念,思想意识的改变跟不上新形势下的护理模式的要求。在服务态度上,有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很差,服务欠细心、周到,语言不规范,缺乏爱心。对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和疑问缺乏耐心的回答和讲解,有时甚至和产妇和家属产生纠纷。
4对产妇的心理问题缺乏关注
根据一些调查和临床显示,有些产妇因对分娩的紧张恐惧、担心对婴儿的抚养而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紧张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严重的话会导致产妇生育后的身体、生活、和抚养孩子缺乏自信心、从而导致心理冲突。这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以利于产妇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调节。然而,很多的护理人员都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只是简单的注意了产妇的身体问题,并没有关注到产妇的心理问题。
三、新形势下提高产妇护理模式的对策
1、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
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对产妇和新生儿的“人文关怀“。医院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而不是本着盈利的目的,不能吸引病人来到医院而不对病人负责。医护人员要有高尚的医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把产妇当作自己的姐妹来照顾,为产妇分忧解难,做到主动关心、帮助她们。在每天的查房过程中应多给予产妇一些温馨、关切的问候,多给予她们微笑和鼓励,为她们营造一个温馨的生产环境。给产妇最佳的护理,使产妇心情舒畅,配合医疗护理。
2、加强交流、及时沟通
护理人员和产妇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形式和沟通技巧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沟通,医护人员就无法收集有效的关于产妇的身体情况和信息,不能及时发现产妇的身体变化,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医治产妇出现的身体状况。因此,护理人员要用真诚的态度对待产妇,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和护理技能。要经常换位思考,在护理过程中要熟练的掌握沟通技巧,在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尽量地保持微笑,要用清晰、准确的语言,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对产妇说清楚生产的过程和其中要注意和会出现的问题。而且,还有认真的倾听产妇的意见,并作出准确的回答。
3、改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态度
医院要不断地学习、引进新的护理观念,以适应新形势下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要不断的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不断的更新医护人员的护理观念,转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时刻为产妇着想,把产妇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让医护人员明白对产妇的护理不仅仅只是在生理上护理。而且要注重心理护理,要明白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要用灵活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不同产妇的需求。当产妇对医护人员有不满、误会发脾气时,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护理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护理,还要热情、主动对产妇的家属进行耐心的健康、卫生知识的讲解和宣传。让家属懂得、学会一些产后护理知识,以便在产妇出院后依然得到精心的照顾。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科护理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我们只有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的服务、体现人文精神;切实做到为产妇、新生儿着想;多给产妇提供一些精神的、情感的、温馨的关怀;为产妇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产环境,才能满足大多数产妇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魏碧蓉;循证护理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版);2006年03期
[2]郭蕾蕾;刘堃;李强;张林;;我国本科护理专业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4期
[3]胡艳琼;陈先华;;护理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0年19期
[4]郭蕾蕾;刘堃;李强;张林;;我国本科护理专业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4期
邮寄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杨丽英 邮编 :213000 手机:15851988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