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策略包”引领小学语文初读教学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wh14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读环节对于学习一篇课文来说犹如万丈高楼平地基,地基不牢,地动楼摇。但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初读教学”正在有意或无意地被弱化,出现了严重的教学缺失。近年来相关的研究也实在太少,初读教学效率低下,已经严重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益。为了扶正初读教学弱化现象,构建有效初读教学课堂,在“学习资源包”概念的启发下,“初读教学策略包”应运而生,有效地整合可以进一步优化初读教学课堂。分析初读教学被弱化的现状及原因,探讨提高初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初读教学;弱化现象;策略包
  一、浅析小学语文初读教学的现状
  现状之一:僵化
  近几年,我们学校敏锐地发现了语文初读教学模式化的倾向,即大多数教师的初读教学无非是“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段意—生字词教学—抄写生字作业。”几乎每篇课文的初读教学都这么上,学生不用听就可以猜出老师下面要干什么了。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生使用同一种方法展开教学。初读教学陷入模式化的僵局,教师的教学失去了激情,学生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现状之二:越位
  初读教学没有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就匆匆引领学生去探究文章内涵、品味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结果读书尚不正确、流利的学生很难真正深入文本品评文字、体会情感,总感觉就像在煮一锅“夹生饭”。这样的初读教学越位包办了精读教学的部分教学任务,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善优化“初读教学”,所以只能说“治标不治本”。
  现状之三:失控
  因为预习时布置学生要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于是初读教学变成了资料展示汇报课;因为要教学生字新词,要指导学生认真写字,于是初读教学变成了书法指导课;因为要求学生必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因此,初读教学变成了专门的朗读指导课。这样就使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没有了重点,失去了重心,使综合、丰富的语文变得单一、狭窄,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儿”。
  现状之四:缺位
  传统的初读教学就是扫清阅读障碍,把生字教熟。因此,即便是三、四年级学生,教师在导入新课后便开始教生字,一整节课,围绕着几个生字不停地认读、练写、造句,忙得不亦乐乎。而阅读教学的其他两项任务——读通课文、整体感知也因前面花时过多不能涉及,或刚刚开始便下课。这种脱离文本孤立识字的教学,既枯燥乏味,又无多大实效。
  二、开发:初读教学理性回归的策略包
  为了扶正初读教学弱化现象,构建有效初读教学课堂,在“学习资源包”概念的启发下,“初读教学策略包”应运而生,有效地整合可以进一步优化初读教学课堂。
  初读教学策略包
  ■
  策略一:“未成曲调先有情”——明确初读教学目标
  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不一样,每个教学环节的子目标也不一样,但每个教学环节都有自己的“责任田”。作为语文老师应有明确的目标观,把初读教学这块“田”种好,让学生有所得。我们有不少前辈反复强调:初读教学,还是应该紧抓字词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掌握生字新词,为精读教学做准备。我想,这应当是我们初读教学的总体目标,要使初读环节发挥应有的效用,初读目标与要求的设计就要有层次,要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如,《掌声》初读环节的设计:(1)轻声读课文两遍以上,读后标出段落号;(2)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段多读几遍;(3)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再想一想:两次掌声各表示什么意思?
  细细解读这一设计,我们可以感到:初读环节目标明,要求清,层次显,操作易,是有效的。
  策略二:“天光云影共徘徊”——整合初读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先声夺人
  文章岂是无情物,师生更是有情人。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导入语的精练、简洁,要符合文体精神内核和学生学习特点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教学情境中,接触到文本的精神内核,借此求得实效。
  如,《圆明园的毁灭》的新课导入时,新课的开篇,师生一起一个字、一个字地书写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写一个解释一个,再重复读几遍;然后把词语连起来说:“就是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却被两个强盗的一把大火毁灭了。”此时,我们从师生严肃的神情中,分明感受到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这就成功地铺设了情感基调。
  2.字词教学,扎实基础
  小学生的语感培养,一靠自身的大量阅读和实践,二离不开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下的有效的词语学习和语感分析。初读课文,学生会遇到一些生字新词,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字词教学是初读教学的一项突出的任务,教师要务必舍得花时间,把识字学词抓细抓实。
  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的生字“删”时,我边用课件播放“删”字演变过程,边讲解:古时候,在纸还没有发明之前,人们就在兽骨和龟甲上写字,后来还在竹片上写字,写完以后用一根绳,把这些竹片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古人要是写错了字怎么办呢?就要用小刀把它挖去,这种方法就叫做“删”。所以你看,这“删”字就是什么?学生回答:一个“册”字加一个立刀旁。
  我利用汉字的演变,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汉字的渊源,使学生将“删”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生动形象,有效!
  3.读通课文,其义自见
  张田若先生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因此,初读教学,要拿出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初读教学的课堂应是书声琅琅的。我们更应该落实初读教学中“读通课文”环节,努力达到每一遍读都有明确的目的,采用最恰当的阅读方式;每一堂课的读都能体现一定的层次性,真正引导学生从读会到会读,从浅层次的阅读迈向深层次的阅读。
  4.留下悬念,余音绕梁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初读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初步认识。在有效初读后,进行对话交流,述说感受,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切入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这样既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的效果。
  如,在教学《自然之道》一课时,初读课结束前,我抛出了一个问题:海鸟掠杀海龟,对吗?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海鸟对,有的认为海鸟错。可惜这时下课铃响了,我要求他们在文中找出有力证据,在第二课时开个小小辩论会。下课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在书中找证据,还面红耳赤地互相辩论呢。精读课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策略三:“巧把金针渡与人”——优化初读教学方式
  1.注重实效性
  一般来说,“课文导入”“词语学习”“内容理解”是初读教学的一些基本环节,它们的教学效果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到。在这几个环节中,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把阅读和字词教学结合起来,创造“湖光秋月两相和”的美妙教学境界。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和适当的取舍,精心设计,在教学中采用简便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
  2.增加趣味性
  小学生天真活泼,童趣横生,引领他们进行初读课文,除了要保持内容的丰富之外,还应注意学习形式的新颖,教学情境的生动有趣。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实物,开展游戏等方式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和欲望,使学生对深入研读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综上所述,初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通过“策略包”优化初读教学课堂,就可以把初读教学琐碎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基本训练得到落实,真正体现了本色语文的精神。虽然本次行动研究的时间不算长,“初读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但笔者坚信,只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初读教学,初读教学的有效性必将会逐步得到显现。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
  [2]陆志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师研修教材.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8.
  [3]张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05.
  [4]于永正.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0.
  [5]彭萍.对语文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广州教学研究,2004(11).
  编辑 王团兰
其他文献
摘 要:“练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不但能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思维,而且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进一步获得新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改变,对于“练习”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但分析当前的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对练习把握不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在学困生相对较集中的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其教学条件与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在学习兴趣、美术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主要探究在城乡结合部初中美术课中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和探讨了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一节好的化学课,教师总是尽力找一些情境视频、图片,创设丰富的探究实验等作为调味剂,营造气场,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精神倍增,产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望,这时教师顺势导入所学内容,不仅能轻松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创设丰富的实验  比如,在原电池,电解池的教学时,充分利用实验装置一步一步引入,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又如,盐类水解这一内容,采用分
期刊
摘 要:教师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在阐述项目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同时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点
期刊
摘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它一直是为师者们的所追求的。物理课堂更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更需要老师去挖掘和开发别具一格的助教方式和手段。演示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助教手段之一,但多用在新课教学中。习题课教学却用得极少甚至不用。演示实验不只属于新课教学。  关键词:高效教学;助教手段;演示实验;习题教学  演示实验对于新课教学是无可替代的。引入新课堂,分析新概念,探究新方法
期刊
创新思维方法是可以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通过近几年的创新思维教学的探索,我认为训练中应力求掌握几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发散性思维  从思维的逻辑形式上看,发散思维是收敛思维的发展。一般的说,新思想、新方法的产生都是发散思维的结果。从发散思维特征上看,表现为思想方法单一,不能从各个方面去考虑问题,思维变通性差,不能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创造能力差,很少提出新的方法和独特的见解,从发散思维的具体形式上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要真正落实减负,首先要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向导,使数学活动成为一个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教材特点,采取有趣、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重要一环,尝试从学生数学学习内容的生活化,教师教学方式的情感化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多元化三个方面,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开放的,是整体的,是综合的。小学阶段,现有教材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一定的补充拓展。因此,充实文本、拓展文本、超越文本已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文本的理解需要链接课内外的学习资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展开拓展链接,不能不说是一项重要策略。就课堂上拓展链接的一些做法展开反思并与各位探讨。  关键词:拓展链接;巧妙链接;适度拓展  一、透视当前课堂教学中
期刊
数学教材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依据课标编定的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基本线索,又是教师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几年的教学实践下来,教师普遍对教材有这样两个感觉:(1)教材没有呈现结论性的话语,只有让学生活动的建议和活动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提示;(2)教学内容编排不集中,拉得太长,导致知识点分散,系统性不强,造成了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到位,吃不透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和提升教师教学素质是当前每所学校亟需解决的教研问题,而“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模式能够实现教师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使大家能够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  关键词:同课异构;传统课堂;教研形式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和提升教师素质是当前每所学校亟需解决的教研问题,而对此所采取的措施和做法,可以说各校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课异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