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优化初中化学课堂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s88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目前,不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疲于讲授、学生忙于记笔记等情形。化学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习中不能很好地识记、迁移知识,课堂教学效率差。因此,课堂教学优化设计迫在眉睫。
  1. 灵活处理教材,使知识结构优化 现行的人教版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依葫芦画瓢式的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做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前后有序,符合本班学生学习需要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板书、多媒体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适宜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扩大教学内容,展示微观现象和危险实验等,如水的电解过程、氢气爆炸实验等,加深学生化学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
  2. 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
  参考文献
  [1] 薛飞 《初探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国校外教育》 2010.9
  [2] 吕志玲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化学课课堂教学》 《新课程(中)》 2010.10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激发兴趣;品词;品句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
期刊
【摘要】过去的中学美术教育过于强调学科中心,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在实施新课程时,要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在智力、道德和人格上获得发展:在修养、评论、创作上得到提高。  【关键词】美术兴趣;主体人格;文化涵养;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教育中,美术教育过于强调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束缚了学生的创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教师的教学效率才会提高,学生才能学好。”下面笔者就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谈两点看法。  【关键词】兴趣;表扬;自信心  当一个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厌恶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当学生讨厌某个老师时他也不可能学好这个老师所教的课程。所以,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功课的关键。下面笔者就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谈两点看法。  1. 巧设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崭新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育;教学策略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已成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要想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就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师;活动;教材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
期刊
【摘要】学习潜能,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未被利用的能力,根据学习潜能的理论,人类丰富的潜能很容易在后天适宜的刺激下释放出来,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提供适宜的刺激来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自学才是关键。  【关键词】培养自学能力;积极性;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更是势
期刊
【摘要】在高中新课改的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那么如何让高中的英语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师生的教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让他们更积极更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课堂氛围;教学情感 
期刊
【摘要】通过对本区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问题采集——理论浸润——名师引领——实践反思——示范辐射”的骨干教师培训模式,该模式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引领;辐射  骨干教师培训历来是教师培训的重点,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骨干教师培训的质量,平顶山市卫东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客观的总结了近几年来骨干教师培
期刊
21 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国际间的政治对话与贸易往来,世界范围的信息与技术传播,资源与教育的共享都是以英语为主要的传媒工具,外语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于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成为了外语教学改革所关注的焦点。由此带来了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方法、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一系
期刊
近年来,随着教育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思考和探索,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方法模式及其分析与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不论是运用现代手段的微机测试,还是“原始”的口笔交流,都必须以深入探索学生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为基准,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结合教学实践,谈以下几个观点。  1. 换位思考,平等沟通  低年级学生对老师充满了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