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智能水平以及现实教育环境,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本文结合物理教育教学实践,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关问题。
一、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能力,它是指一个人对事物及其关系的判断能力,包括评判力、断定力、鉴赏力、审定力等等。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种批判性能力,才能对客观世界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创新准备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而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有意或无意都在强化学生的服从性,如强调遵守纪律而不允许学生质疑其合理性,强调尊敬师长而不允许学生当面顶撞等等。同时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课堂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测试中往往追求答案的统一、标准化,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多数学生缺乏批判思维,思想独立性差,常常人云亦云。不敢“越雷池半步”。而这些与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挑战
鼓励学生破除对权威、教师、书本的迷信。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加强物理学史教育,使学生树立敢于批判的意识
加强物理学史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物理学发展史是一部充满批判的历史。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谁不迷信权威,敢于与传统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见解,谁就能做出创造性的发现。
(2)鼓励学生挑战同学,树立敢于批判的信心
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开展辩论,互相评论。遇到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反思,后组织学生之间讨论,在思辨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之间智能差异较小,挑战同学容易获得成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批判信心。
(3)鼓励学生挑战教师和教材(权威),树立敢于批判的勇气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经师”,学生普遍认为:“教师肯定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正确”,因此挑战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勇气。作为教师可以通过下列做法帮助学生树立敢于批判的勇气:第一步,发动学生指出教师在板书时的笔误,如错别字,漏写矢量符号,并给予鼓励。第二步,课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包括批判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与小结。第三步,对于疑难问题,教师提出一种观点,鼓励学生补充或提出不同的观点。
教材及相应的各类参考资料,都是由专家、学者反复提炼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教材和参考书在学生眼里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向它们挑战,需要胆识过人。首先教师不能迷信教材,用批判的观点去研究教材,然后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在思考、处理问题时,不受习惯性的原理和方法的束缚。不因循守旧,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的新见解。那么,物理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呢?
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时,不能画框框、定模式,要注意启发诱导学生抓住关键,积极思维,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选出最佳方法。
其次,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就是分析物理问题时,打破思维定势,“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對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3.分析、探讨原始问题
这里所说的原始问题是指直接来源于生活与生产实践、未经过教师简化与加工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这类问题里面有许多次要因素的干扰,学生只有批判性地分析问题,才能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抓住物理现象中的主要因素,进而弄清楚物理过程,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做出正确的解答。
一、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能力,它是指一个人对事物及其关系的判断能力,包括评判力、断定力、鉴赏力、审定力等等。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种批判性能力,才能对客观世界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创新准备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而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有意或无意都在强化学生的服从性,如强调遵守纪律而不允许学生质疑其合理性,强调尊敬师长而不允许学生当面顶撞等等。同时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课堂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测试中往往追求答案的统一、标准化,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多数学生缺乏批判思维,思想独立性差,常常人云亦云。不敢“越雷池半步”。而这些与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挑战
鼓励学生破除对权威、教师、书本的迷信。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加强物理学史教育,使学生树立敢于批判的意识
加强物理学史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物理学发展史是一部充满批判的历史。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谁不迷信权威,敢于与传统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见解,谁就能做出创造性的发现。
(2)鼓励学生挑战同学,树立敢于批判的信心
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开展辩论,互相评论。遇到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反思,后组织学生之间讨论,在思辨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之间智能差异较小,挑战同学容易获得成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批判信心。
(3)鼓励学生挑战教师和教材(权威),树立敢于批判的勇气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经师”,学生普遍认为:“教师肯定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正确”,因此挑战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勇气。作为教师可以通过下列做法帮助学生树立敢于批判的勇气:第一步,发动学生指出教师在板书时的笔误,如错别字,漏写矢量符号,并给予鼓励。第二步,课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包括批判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与小结。第三步,对于疑难问题,教师提出一种观点,鼓励学生补充或提出不同的观点。
教材及相应的各类参考资料,都是由专家、学者反复提炼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教材和参考书在学生眼里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向它们挑战,需要胆识过人。首先教师不能迷信教材,用批判的观点去研究教材,然后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在思考、处理问题时,不受习惯性的原理和方法的束缚。不因循守旧,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的新见解。那么,物理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呢?
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时,不能画框框、定模式,要注意启发诱导学生抓住关键,积极思维,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选出最佳方法。
其次,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就是分析物理问题时,打破思维定势,“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對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3.分析、探讨原始问题
这里所说的原始问题是指直接来源于生活与生产实践、未经过教师简化与加工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这类问题里面有许多次要因素的干扰,学生只有批判性地分析问题,才能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抓住物理现象中的主要因素,进而弄清楚物理过程,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做出正确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