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考古工作在大遗址保护展示中的运用和价值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do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古工作是大遗址保护展示的科学依据和基础,应贯穿大遗址保护展示的始终。文章以鸿山遗址为例,介绍了考古工作在遗址博物馆、遗址地原生环境展示、遗址现场展示和数字化网络展示等大遗址保护展示中的运用和价值,进一步说明“考古先行、全程参与、科研为主、保护第一”这一工作思路的正确性。
  关键词:考古工作;大遗址保护展示;鸿山遗址;考古遗址公园
  1 考古工作是大遗址保护展示的科学依据和基础
  大遗址是古代文明的高度凝聚体,是历史传承最直接、最主要的见证。《大遗址考古工作要求》强调了“大遗址考古是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开展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的科学依据和基础”,明确了“大遗址考古的主要目的是支撑遗址保护,促进有序利用;服务遗址管理和展示,支持考古遗址公园建设”[1]。
  鸿山遗址位于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是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吴越地区的墓葬类遗址,分布范围约7.5平方千米。因其重大的文物和考古研究价值,先后入选“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保护大遗址。2010年10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自2003年发现以来,鸿山遗址积极开展考古工作,科学编制考古工作计划,持续开展考古勘探研究,加强科研合作,取得了较为丰富的考古科研成果,为鸿山遗址的大遗址保护展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1 紧扣考古文化内涵,开展遗址博物馆历史文化展示
  鸿山遗址博物馆是鸿山遗址保护展示的核心载体,于2008年4月落成开放。博物馆倚邱承墩原址而建,總高度12米,呈东西走向。其中,仿先秦泥土城墙、屋面铜瓦、双斜坡顶、青砖庭院等建筑元素的运用,凸显了鸿山遗址的东周时代特点和江南地域属性。
  鸿山遗址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是以考古成果为科学依据,在对考古发现及出土文物进行充分展示的同时,对邱承墩战国贵族墓坑进行全面复原展示,并辅之以吴地历史文化主题展示等,全面展示了战国时期越国高等级贵族的历史文化价值。
  1.2 科学依据考古成果,开展遗址地原生环境展示
  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对考古文化地层中采集孢粉的分析研究①现有研究成果、遗址环境现状等因素,《鸿山墓群保护总体规划》将遗址地原生环境定义为湿地生态环境②,并专门规划了湿地生态展示区。
  鸿山遗址的遗址地原生环境展示,以考古为依据,使用生态技术和生物工程。通过园林绿化和植物群落重建,对遗址公园内生态湿地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再现干扰前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鸿山遗址展示提供良好的背景生态环境。同时,鸿山遗址的生物多样性,对改善水质、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气候、保护和美化环境起积极作用,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2011年11月,湿地生态展示区(即梁鸿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国家湿地公园。
  鸿山遗址在遗址地原生环境展示的经验表明:“考古先行”,以考古为前提,开展遗址地原生环境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对于大遗址整体保护和城市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2 考古工作应贯穿于大遗址保护展示的始终
  《大遗址考古工作要求》强调了“考古工作应贯穿遗址保护规划、保护和展示工程、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始终。[1]”2010年以来,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坚持“考古先行、全程参与、科研为主、保护第一[6]”的理念,在大遗址保护展示和遗址公园建设中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2.1 以最新考古成果为依据,开展遗址现场展示
  遗址现场展示是遗址公园主要展示方式之一。2013年8月,鸿山遗址现场展示试点项目——鸿山遗址本体保护展示二期工程启动。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市考古所”)开展了项目土墩的考古勘探工作,南京博物院编制了《鸿山墓群本体保护展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其中,市考古所的考古工作“不仅掌握了土墩的现状和原始封土范围,且在六个土墩发现有围绕土墩一周的壕沟”①。这一重要新发现,弥补了以往在鸿山越墓墓葬结构、布局等认识上的不足,也为墓墩本体的展示提供了新亮点。
  2016年,鸿山遗址本体保护展示二期工程——鸿山遗址獾墩、秆稞墩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工程施工基本完成。其中:
  2.1.1 秆稞墩
  秆稞墩考古勘探并未探出明确历史界限范围,也无壕沟存在。展示方式以现状保持为主。
  2.1.2 獾墩
  獾墩的考古勘探明确了土墩的历史范围,壕沟位置和尺寸。展示方式上,以最新考古成果为依据,清理土墩原有树木,恢复土墩本体历史边界和壕沟形态,将土墩的历史形态和景观给人以直观的呈现。
  此次项目中,除遗址展示和景观展示设计外,南京博物院还专题开展了鸿山遗址土样检测分析、病害调查评估和保护材料实验等,并指导、监督项目实施,确保本体保护与植被展示的效果。市考古所除项目前期的考古勘探外,还全程参与项目实施,担任考古监理,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
  鸿山遗址的遗址现场展示项目实践表明:遵循文物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以遗址现状维护和展示为主;坚持“考古先行”并“贯穿项目始终”的原则;依据考古研究资料,恢复土墩历史原貌;注重遗址本体与植被、壕沟、水系、环境、道路等周边各方的关系处理,加强对文物及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是考古遗址公园展陈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式,能使社会公众进一步地零距离接触大遗址,感受历史文化。
  2.2 结合新技术,提升大遗址的数字化网络展示水平
  2018年8月,作为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博物馆数字化国家级试点项目——“鸿山遗址精品陈列展览及文物保护数字化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全新的鸿山遗址博物馆数字化精品网站(www.hsyzbwg.com)正式上线运行。网站不同于一般的博物馆网站,充分汲取现有考古研究成果,加强文物信息数据采集,强调大遗址考古、保护与展示利用的关系。
  网站通过项目前期的精品文物数字化信息采集、三维数据模型制作和遗址区航拍等基础工作,实现了118件馆藏精品文物和万家坟等部分鸿山遗址土墩的在线展示。此外,结合考古资料,进一步制作提供了邱承墩贵族墓原址墓坑的全景展示,打破了游客现场参观墓坑时的空间限制,可实现墓坑内部的参观视觉。同时,还可实现遗址墓坑内出土文物的原始位置的虚拟再现,形成虚实结合的参观体验。
  3 总结
  无论是遗址规划之前的考古发掘、调查勘探,还是公园建设运营时期的持续性考古勘探,鸿山遗址的考古工作,始终都为鸿山遗址的保护展示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从鸿山遗址的考古工作中,我们了解到鸿山遗址的年代、地域特点、历史文化内涵,还有出土文物的类别、特征,乃至原生环境、历史边界等科学信息。这些成果资料,进一步通过鸿山遗址博物馆历史文化展示、遗址地原生环境展示、遗址现场展示、数字化网络展示等方式,使遗址公园在空间上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展示遗址与环境,多角度揭示其历史信息。
  同时,注重成果转换,开展持续性考古,将考古工作贯穿公园建设运营始终的方式,又为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运营提供了持久而科学的动力与活力,从而不断提高公众对文物的兴趣,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鸿山遗址的实践表明:考古工作在大遗址保护展示中的价值是巨大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全面坚持“考古先行、全程参与、科研为主、保护第一”的原则,将“考古工作贯穿于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始终”,这一工作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同时,“积极发挥考古工作的基础性作用,重视并加强考古研究和成果转化”,是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方式,有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基本建设工程中考古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07-01-16).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223/12652255.shtm.
其他文献
摘 要:研学旅行,被称为孩子们的诗与远方。青少年通过一次轻松的研学之旅,可以收获书本外的知识,实施一次实验与理论的结合,获得自我提升。文章以陈嘉庚纪念馆为例,探讨以地方博物馆作为载体的研学教育的功效和研学活动实践的意义及问题,以期为地方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教效果;问题;意义  1 陈嘉庚纪念馆的社教效果分析  ①优势独特,定位精准。陈嘉庚先生是南洋华侨领袖,出生于福建厦门,早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各地国学班纷纷成立,特别是一些有国学情节的爱心人士成立了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不收取任何读书费用的公益国学读经班。文章以问卷走访形式,对衡水民间国学班现状进行调查,试图分析国学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试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民间;公益;国学班  十八大以来,国学热遍及全国各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曲阜时发表关于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之后,教育部出台了关于
期刊
摘 要:《张猛龙碑》是魏碑的代表,有不少精良的拓本,是碑帖刻、拓对比研究的良好范本。文章列举了《张猛龙碑》的各种拓本,并从刻、拓的角度分析了《张猛龙碑》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化,以进一步了解其原貌,这也是对启功先生“透过刀锋看笔锋”学碑方法的具体运用。  關键词:《张猛龙碑》;启功;刻碑;拓本  启功先生《论书绝句》有云:“题记龙门字势雄,就中尤属《始平公》。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1
期刊
摘 要:元代景德镇创烧了一种形似竹节的瓷壶,名为“多穆”。其造型来源大概有蒙藏中亚说和欧洲起源说。明代汉族地区罕见多穆壶的使用,但在满族所在地有使用多穆的证据留下。清康熙开始,多穆瓷壶的制作又重新兴起,造型也进行了微调,外观更加精美,朝廷曾用其赏赉藏地,清代其他材质的器物中多穆造型亦很常见。现今蒙藏地区多穆容器仍然常见,尤其在藏地也发展出了独具当地特色的“多穆文化”。通过多穆瓷壶可以看到由元及满清
期刊
摘 要:革命遗址是我们了解先辈们峥嵘岁月历史的很好的载体,保护好并合理利用好这些革命遗址,其所发挥特有的宣传教育优势,能更好地诠释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在文化自信建设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红色基因。  关键词:革命遗址;查尼皮;宣传;教育  中共云南地下党在滇南蒙自查尼皮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正值是大革命后期到土地革命前期,就在这非常时期,云南这些胸怀坚定革命信念的年轻共
期刊
摘 要:牌坊是古老中华文化的象征与标志,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却是凤毛麟角,经历几个世纪的洗礼,现存的牌坊已非常稀少。新乡地处中原腹地,是豫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牧野文化。新乡境内有多处古牌坊,在市区就曾伫立着三座石牌坊,它们分别是七世同居坊、功德坊和恩锡九源坊。  关键词:牌坊;古建筑遗存;保护  牌坊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门洞式建筑,一般用木、砖、石建成,多建于庙宇、
期刊
摘 要:青海西左前旗扎萨克银印是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一方清代官印,该印材质精良,器形规整,铸造工艺精细,堪称印中精品。该印是研究清政府对青海地区蒙古族的统治的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  关键词:清代;青海蒙古族;官印;扎萨克  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青海西左前旗扎萨克银印,质地为银质,印面呈正方形。上部为虎形钮,虎双耳竖起,抬首前视,虎视眈眈,前腿直立,后腿卧地,呈半蹲状。虎全身装饰着细小的祥云纹饰,有吉祥
期刊
摘 要:博物馆展览是博物馆与观众进行交流互动的主要方式。博物馆展览在策划时有必要进行新的尝试,以新颖独特的形式设计和身临其境的氛围来吸引和感染观众。文章试以芜湖市博物馆“渡江第一船暨芜湖解放七十周年”临时展览为例进行分析,此次展览是组团式布局加通透空间表现为主的开放型陈列形式,利用多样化的设计语言和独特的形式表达,向观众立体呈现“渡江第一船”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策划;革命历史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典藏和陈列代表着人类历史、民俗和自然遗产等实物的场所,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交流和传承任务。现代博物馆以其公益性、非营利性、研究性和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为主要特色。藏品展示是现代博物馆实现文化交流与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因此,为了生动反映博物馆典藏文物背后的深刻文化,加深公众对灿烂历史文化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公众主动参与博物馆意识逐渐增强,对博物馆需求日益专业化、多样化,博物馆公众参与机制逐渐形成。要深入了解机制形成的内涵,需加强对公众参与博物馆活动的研究,鼓励博物馆多搭建公众参与平台,规范博物馆公众参与机制的管理。  关键词:公众参与;机制;博物馆  “参与”是相关利益群体影响共同管理和他们相关的发展活动、决策及资源的过程[1]。博物馆公众参与指公众参观展览、参与博物馆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