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遗址所发挥的宣传教育作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gverger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革命遗址是我们了解先辈们峥嵘岁月历史的很好的载体,保护好并合理利用好这些革命遗址,其所发挥特有的宣传教育优势,能更好地诠释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在文化自信建设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红色基因。
  关键词:革命遗址;查尼皮;宣传;教育
  中共云南地下党在滇南蒙自查尼皮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正值是大革命后期到土地革命前期,就在这非常时期,云南这些胸怀坚定革命信念的年轻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不畏困难,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不惧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直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近年来,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平均每年接待约4万人到此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逐渐形成了展示中共云南省党组织活动的载体、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阵地、群众寓教于乐的红色文化宣传场所。
  1 云南一大会址概况
  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党员代表大会,也是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在24年的地下斗争中召开的唯一的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参加人数17人,会议的时间是在1928年的10月13日至14日,地点是蒙自县芷村镇查尼皮村李开文家的茅草屋内。会议的时间、地点、人员是根据1928年12月16日云南临委给中央的总报告得来的。会议对云南建立党组织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总结,肯定了成功的经验,指出了存在的缺点,确定了今后的斗争方针和策略,是云南党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
  查尼皮彝话意为“形状像人嘴的石岩”或“不引人注目”。中共云南一大会址党性教育基地查尼皮教学中心区位于蒙自市芷村镇查尼皮村,距蒙自市区25千米,距芷村集镇6千米。会址原建筑为查尼皮村李开文家草屋,1948年焚毁于火灾;1991年6月23日,在原址上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1994年11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被列为中组部党员教育示范点;2007年6月,被州直机关工委、州委党史研究室命名為州直机关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1年3月,被州委、州政府确定为“红河州革命遗址”;2011年6月,被红河州委、州政府命名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2年6月,被云南省委组织部命名为云南省干部教育现场教学基地。
  2 云南一大会址在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每年到查尼皮会址参观学习游客递增,也暴露出在宣传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2.1 灌输式宣传方式
  查尼皮会议距现在已有90多年,其当时的背景与现在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宣传方式上只停留在简单的听、讲,很难吸引参观者进入这些抽象的红色文化中来。为顺应新时代的形势,只有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利用创新且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参观者对红色文化的激情,才能让宣传效果入参观者耳的同时又入参观者的心。
  2.2 走马观花式的感受
  同大多数革命遗址一样,到查尼皮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人基本上还停留在走马观花的阶段,基本上是看党性教育片,参观茅草屋会址,看陈列馆展览,还没有参观者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革命先辈们在特殊的年代既要面对经费奇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时又要冒着被逮捕杀害的危险,艰难开展工作各种体验活动,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在30~40分钟就草草结束,宣传的效果很是有限。
  2.3 查尼皮精神提炼不到位
  查尼皮会址的修缮保护、有关会议的一些实物资料收集整理得还是到位。以王德三、李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央云南地下党早期共产党人,自“五四”运动时期便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开展拯救中华民族命运的革命运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活动中锻炼成长为优秀的革命战士,成为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如何把这些革命先辈们这种不畏牺牲、坚定信念的革命精神按源于历史、融入现实的原则提炼为引领未来的查尼皮精神内涵是宣传查尼皮红色文化的关键,只有清晰准确的查尼皮精神才能更好地发挥宣传查尼皮红色文化的作用。
  3 云南一大会址宣传教育的措施
  针对在查尼皮会址宣传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今后要创新方式,与时俱进地开展宣传工作。
  3.1 以情动人
  查尼皮会址看似简单的一间茅草屋,但它承载着云南的共产党人带领云南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史,是我们学习、建设家乡的宝贵财富。会址里的革命文物看上去是司空见惯的旧物品,只有我们投入感情保护好这些文物,在宣传讲述这些革命文物背后故事时带着强烈的爱国爱党的感情才能润物细无声地让听者对革命者产生敬畏之心,做到要打动别人之前先打动自己。
  3.2 情景再现
  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蒙自县芷村镇查尼皮村李开文家的茅草房里召开。因历史的原因,原会址在解放初期毁于火灾,查尼皮孤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参加这次会议的一个代表马逸飞老同志在1991年根据革命活动地的特征找到这个地方,整个老会址当时已经被大火烧毁了,只剩下会址后面一小半面墙。在马逸飞老同志的支持下,当时就重新恢复重建老会址,到1993年的时候老会址正式修复完成。朴素简陋的茅屋按照原貌修复完成并布置了火塘、方桌、条凳、马灯等物品,但遗憾的是没有当时参会人员的有关形象复原。如果在这些革命文物的基础上添加当时参会的人物形象,就更能栩栩如生地向各地前来参观的游客诉说当年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如今也可以在查尼皮会址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如重温入党誓词等再现当年入党的誓言,加强对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活动。
  3.3 推陈出新
  深挖查尼皮相关的文化,把和查尼皮有关的革命人物、革命故事收集整理出来,或分类推出与这些革命人物、革命故事有关的展览,或创作出与之相关的文创产品。例如,以杜涛、王德三、吴澄、李鑫等一批热血青年为了党的事业,在蒙自芷村查尼皮建立党组织,让革命的薪火在这里燃起为背景,由相关部门编排的红色现代芭蕾舞剧《不忘初心·查尼皮》,以现代芭蕾舞的形式演绎云南早期的革命先辈为了伟大理想不断奋斗,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的红色史诗。又如由红河州政府组织策划拍摄的红色微电影《杜涛》在各地展映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对激励红河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积极投身实现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通过推出这些与查尼皮会议有关的展览或文化作品,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尤其是引起青年一代的共鸣。
  3.4 媒介应用
  利用时下方便快捷的网络将查尼皮的红色文化通过声音、文字、动画等形式融合在一起,借助融媒体特有的语言以年轻人所接受的方式推广宣传红色文化,改变传统的单一说教式的宣传。例如,共青团红河州委、共青团蒙自市委共同主办的“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快闪主题活动在网络上直播,以快闪这一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方式传播查尼皮红色文化,又借助网络进行实时直播,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点击、评论和转发相关视频、链接等,使查尼皮红色文化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宣传,提高了查尼皮在普通老百姓中的认知度。
  3.5 革命体验
  开展重走革命道路的体验活动,把查尼皮周边的革命文物与自然人文景观相结,规划设计出“小东山—黑龙潭火车站—查尼皮”红色文化体验路线,组织开展“走红色路线、看红色景点、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写红色感言”的红色文化体验活动,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文旅融合名片。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塑造,将红色文化融于生态休闲之中,充分展示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历史。
  4 结语
  在云南的党员干部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云南人若不知道查尼皮,就如同中国人未曾听说井冈山一样说不过去。”由此可见,查尼皮在云南党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中国党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挖掘查尼皮的红色文化,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宣传方式,传承好查尼皮的红色基因传承,对于谱写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蒙自县志编纂委员会.蒙自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罗群佳.革命旧址类纪念馆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民族博览,2019(1):72-73.
  [3]崔北军.加强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1):81-85.
  [4]骆群良.铜陵革命遗址的历史成因及其保护利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7-19.
  [5]王峰.延安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探析——以延安城区革命遗址为主的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2-75.
其他文献
摘 要:图腾崇拜早期是原始人群的祖先﹑血脉及族群神明的象征。从古至今遗留下的陶器、石器、青铜器、岩画等众多文物图案、纹饰中存在大量与图腾崇拜相关的信息和线索。文章就内蒙古岩画中关于天体、动物、山川河流自然物象、神话动物、鬼神等各类图腾崇拜加以简述。  关键词:岩画;图腾崇拜;图腾意义  历史上从古至今遗留下的文物数不胜数,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其中图腾最具代表性。中华图腾文化源远流长,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无人机遥感技术日趋成熟并迅速普及,成为各地文物主管部门争相运用的新型文物保护方法。借助该技术,文物工作人员得以全面巡查乡村边远地区的不可移动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留存大量航摄影像资料。同样,GIS系统也因其系统存储影像数据资料和统一编辑空间地理信息的能力,成为另一种受到各地文物主管部门青睐的新型文物保护工具。而上海市金山区的文物主管部门正在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与GIS系统守护着辖区内18
期刊
摘 要:对考古发现的齐国四座车马坑进行总结,认为齐国实行车马随葬有着充足的条件和悠久的历史;车马坑的埋葬位于墓室的后方与墓道方向垂直;西周车马坑的车呈前后摆放,春秋和战国车马坑的车采用横向摆放;马与车的配置有二马和驷马,高青陈庄的马呈站姿,临淄后李和东孙的马呈一侧侧卧或左右侧卧的形式;车、马的多少,反映了墓主人的等级。  关键词:齐国;车马坑;随葬  在齐国故都临淄,地面保存有数量众多的土冢,多是
期刊
摘 要:明清瓷器纹样的艺术特性主要体现为构图布局十分多元化、纹样题材十分丰富、纹样寓意极具鲜明的象征、形式美的表现极具差异化等。文章主要介绍彩瓷构图布局的多元化,融合其与水墨画的交织体现加以阐述。  关键词:明清瓷器;纹样形式;多元化  从纹样整体的美学特征来看,明清时期瓷器纹样布局形式的多元化特征整合之下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一是构图整體十分协调,纹样元素结构复杂而元素连接手法十分清晰;其二是纹样的
期刊
摘 要:元代,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和保障有力的驿站运输,保证了由中原地区经河西走廊直达西域各地的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新疆考古发现的瓷器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也是元代陆上丝绸之路畅通繁盛的历史明证。  关键词:新疆;瓷器;丝绸之路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部,作为中国最大的边疆多民族省区和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历来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汇聚之地,更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教育是以实物组成的陈列及其他辅助形式对观众进行的直观教育活动。我国博物馆越来越强调社会教育功能,致力于加强对各类藏品的科学诠释和知识传播。时任国家文物局团委副书记的李耀申书记也说:实践无止境,探索在路上。社会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永远是博物馆工作中最直面未来、最富于活力的因子。博物馆教育在青少年社教活动中可以有哪些实质性的应用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呢?文章以安徽博物院社教活动为例,具体分析
期刊
摘 要:研学旅行,被称为孩子们的诗与远方。青少年通过一次轻松的研学之旅,可以收获书本外的知识,实施一次实验与理论的结合,获得自我提升。文章以陈嘉庚纪念馆为例,探讨以地方博物馆作为载体的研学教育的功效和研学活动实践的意义及问题,以期为地方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教效果;问题;意义  1 陈嘉庚纪念馆的社教效果分析  ①优势独特,定位精准。陈嘉庚先生是南洋华侨领袖,出生于福建厦门,早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各地国学班纷纷成立,特别是一些有国学情节的爱心人士成立了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不收取任何读书费用的公益国学读经班。文章以问卷走访形式,对衡水民间国学班现状进行调查,试图分析国学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试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民间;公益;国学班  十八大以来,国学热遍及全国各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曲阜时发表关于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之后,教育部出台了关于
期刊
摘 要:《张猛龙碑》是魏碑的代表,有不少精良的拓本,是碑帖刻、拓对比研究的良好范本。文章列举了《张猛龙碑》的各种拓本,并从刻、拓的角度分析了《张猛龙碑》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化,以进一步了解其原貌,这也是对启功先生“透过刀锋看笔锋”学碑方法的具体运用。  關键词:《张猛龙碑》;启功;刻碑;拓本  启功先生《论书绝句》有云:“题记龙门字势雄,就中尤属《始平公》。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1
期刊
摘 要:元代景德镇创烧了一种形似竹节的瓷壶,名为“多穆”。其造型来源大概有蒙藏中亚说和欧洲起源说。明代汉族地区罕见多穆壶的使用,但在满族所在地有使用多穆的证据留下。清康熙开始,多穆瓷壶的制作又重新兴起,造型也进行了微调,外观更加精美,朝廷曾用其赏赉藏地,清代其他材质的器物中多穆造型亦很常见。现今蒙藏地区多穆容器仍然常见,尤其在藏地也发展出了独具当地特色的“多穆文化”。通过多穆瓷壶可以看到由元及满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