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了金坛市大螟的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分析了金坛市大螟发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治理对策。
关键词 大螟;发生规律;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4-0096-01
近几年,金坛市大螟种群数量回升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2004~2006年造成的白穗率大幅上升,危害的范围也由田块四周向整个田块作无规则性扩散。
1发生规律
大螟别名蛀秆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寄主为水稻、甘蔗、茭白、高粱、芦苇、玉米。大螟为害症状与二化螟相似,同样造成枯鞘、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但虫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大螟在金坛1年发生3~7代,以幼虫在稻桩、杂草根际及玉米、茭白等残株中越冬。成虫趋光性不强,每雌蛾能产卵19粒左右,卵产于近叶枕处的叶鞘内侧,并有在田边稻丛上产卵习性,故近田埂2m内的水稻虫口密度较高。初孵幼虫一般群集在叶鞘内侧为害,2~3龄后转株为害,每虫一生为害3~4株,老熟幼虫在叶鞘或茎内化蛹。大螟成虫还喜欢产卵在秆高茎粗、叶阔色浓和叶鞘包茎较疏松的水稻上、所以早栽、早发、生长茂盛的稻田受害为重。
2发生特点
2.1种群累积速度快
大螟发生期长、峰次多、世代重叠、抗药性强,作为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兼治目标,根本不可能确保有很好的防效,在长期的累积过程中大螟的数量大幅增加。
2.2地域发生差异缩小
以往大螟在我市发生,以茅山丘陵生态区明显重于洮滆平原区和洮滆圩区。但是通过近几年来的调查,这种差异明显缩小,地区间相互渗透的速度加快,出现了大螟在全市各区域内趋于平均分布的格局。
2.3呈现3代重发型特点
由于在分蘖期,水稻自给能力较强,加之于1代寄主的广泛性,大螟危害一般不易被察觉,即使表现明显,从表面看也容易与二化螟造成的症状相混淆,在水稻破口抽穗期,往往又与3代大螟的卵孵盛期相吻合,防治不力,容易在9月上中旬显现白穗。据历史病虫考察的数据显示,以往大螟造成的白穗一般都在0.01%以下,随着数量的逐步回升,白穗率也迅速上升,2003年、2004年、2005年大螟的白穗率分别为0.14%、1.24%、1.78%,特别是2005年部分重发田块白穗率高达8%左右,且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直接影响产量。
3发生原因
3.1水稻栽培制度影响
推广免少耕轻型栽培技术以及冬闲田的面积不断扩大;加之暖冬年的频发,导致越冬基数高,越冬死亡率低。据调查,我市一般田块大螟越冬基数已从2000年的679.5头/hm2上升到2005年的0.90~1.35万头/hm2。而且连续6年越冬死亡率为0%,导致越冬虫量成为有效的危害虫源。
3.2经济作物面积扩大
据初步统计,我市近几年来种植的茭白、玉米、甘蔗等经济作物面积累计达7 300hm2,水稻品种有20多个,丰富的食料给大螟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生存环境。
3.3大螟抗药性增加
我市使用甲胺磷、杀虫双等常规药剂防治螟虫的历史已有10余年之久,长期单一化的药剂品种使螟虫抗药性逐年增加。要使防治有效,唯一的途径就是成倍增加用量,如此,不仅农本增加并且效果不理想。
3.4预测预报介入不力
受以往病虫防治经验的影响,作为二化螟、三化螟的兼治的专防专治,防治效果得不到保证。
4治理对策
4.1加强病虫害测报监测体系建设
首先,要高度重视大螟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大螟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其次,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预测预报内容,植保技术部门要积极研究探索针对大螟新的有效防治方法与药种,在生产中巧妙地做到“防、避、治”相结合,有效控制危害。
4.2发挥农业防治的积极作用
根据我市的地理位置及温光资料条件,将水稻播种期推迟到5月20日以后,低压1代基数,争取全年防治工作的主动性;积极调整全市水稻品种及布局,便于统一时间、统一配方,尽量避免同地区生育期不同的品种混栽,恶化大螟的生存环境。另外,在大螟重发地区及时采取铲除田边杂草寄主、栽稗诱卵等措施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4.3推广新型高效防治药种
大螟防治效果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药种的选择,一方面必须在全市范围内全面禁止甲胺磷、杀虫双等低效高残留的常规药剂在防治中的继续使用;另一方面作为植保技术服务部门必须积极进行田间科学试验,筛选针对性强的高效药种,并搞好配套服务,加大推广力度。各有关科研部门要加快新品种药剂的研发,及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
关键词 大螟;发生规律;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4-0096-01
近几年,金坛市大螟种群数量回升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2004~2006年造成的白穗率大幅上升,危害的范围也由田块四周向整个田块作无规则性扩散。
1发生规律
大螟别名蛀秆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寄主为水稻、甘蔗、茭白、高粱、芦苇、玉米。大螟为害症状与二化螟相似,同样造成枯鞘、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但虫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大螟在金坛1年发生3~7代,以幼虫在稻桩、杂草根际及玉米、茭白等残株中越冬。成虫趋光性不强,每雌蛾能产卵19粒左右,卵产于近叶枕处的叶鞘内侧,并有在田边稻丛上产卵习性,故近田埂2m内的水稻虫口密度较高。初孵幼虫一般群集在叶鞘内侧为害,2~3龄后转株为害,每虫一生为害3~4株,老熟幼虫在叶鞘或茎内化蛹。大螟成虫还喜欢产卵在秆高茎粗、叶阔色浓和叶鞘包茎较疏松的水稻上、所以早栽、早发、生长茂盛的稻田受害为重。
2发生特点
2.1种群累积速度快
大螟发生期长、峰次多、世代重叠、抗药性强,作为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兼治目标,根本不可能确保有很好的防效,在长期的累积过程中大螟的数量大幅增加。
2.2地域发生差异缩小
以往大螟在我市发生,以茅山丘陵生态区明显重于洮滆平原区和洮滆圩区。但是通过近几年来的调查,这种差异明显缩小,地区间相互渗透的速度加快,出现了大螟在全市各区域内趋于平均分布的格局。
2.3呈现3代重发型特点
由于在分蘖期,水稻自给能力较强,加之于1代寄主的广泛性,大螟危害一般不易被察觉,即使表现明显,从表面看也容易与二化螟造成的症状相混淆,在水稻破口抽穗期,往往又与3代大螟的卵孵盛期相吻合,防治不力,容易在9月上中旬显现白穗。据历史病虫考察的数据显示,以往大螟造成的白穗一般都在0.01%以下,随着数量的逐步回升,白穗率也迅速上升,2003年、2004年、2005年大螟的白穗率分别为0.14%、1.24%、1.78%,特别是2005年部分重发田块白穗率高达8%左右,且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直接影响产量。
3发生原因
3.1水稻栽培制度影响
推广免少耕轻型栽培技术以及冬闲田的面积不断扩大;加之暖冬年的频发,导致越冬基数高,越冬死亡率低。据调查,我市一般田块大螟越冬基数已从2000年的679.5头/hm2上升到2005年的0.90~1.35万头/hm2。而且连续6年越冬死亡率为0%,导致越冬虫量成为有效的危害虫源。
3.2经济作物面积扩大
据初步统计,我市近几年来种植的茭白、玉米、甘蔗等经济作物面积累计达7 300hm2,水稻品种有20多个,丰富的食料给大螟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生存环境。
3.3大螟抗药性增加
我市使用甲胺磷、杀虫双等常规药剂防治螟虫的历史已有10余年之久,长期单一化的药剂品种使螟虫抗药性逐年增加。要使防治有效,唯一的途径就是成倍增加用量,如此,不仅农本增加并且效果不理想。
3.4预测预报介入不力
受以往病虫防治经验的影响,作为二化螟、三化螟的兼治的专防专治,防治效果得不到保证。
4治理对策
4.1加强病虫害测报监测体系建设
首先,要高度重视大螟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大螟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其次,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预测预报内容,植保技术部门要积极研究探索针对大螟新的有效防治方法与药种,在生产中巧妙地做到“防、避、治”相结合,有效控制危害。
4.2发挥农业防治的积极作用
根据我市的地理位置及温光资料条件,将水稻播种期推迟到5月20日以后,低压1代基数,争取全年防治工作的主动性;积极调整全市水稻品种及布局,便于统一时间、统一配方,尽量避免同地区生育期不同的品种混栽,恶化大螟的生存环境。另外,在大螟重发地区及时采取铲除田边杂草寄主、栽稗诱卵等措施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4.3推广新型高效防治药种
大螟防治效果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药种的选择,一方面必须在全市范围内全面禁止甲胺磷、杀虫双等低效高残留的常规药剂在防治中的继续使用;另一方面作为植保技术服务部门必须积极进行田间科学试验,筛选针对性强的高效药种,并搞好配套服务,加大推广力度。各有关科研部门要加快新品种药剂的研发,及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