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营造出主动学习、民主和谐、积极探索、大胆质疑的课堂氛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把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使创新能力得到升华。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025-01
创新是一个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当前教学改革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阵地。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贵,是教学的主宰者,没有教师的教,学生无法学到知识。学生成了接纳知识的“容器”。这严重桎梏着学生个性的发展,更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传变观念,找出创新教育的新路子。下面,我就在近几年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来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学生做主人,课堂和谐思维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权利又是自己的义务,要勇于承担自己的学习重任。让学生把学习跟自己的生存、成长、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体验到学习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途径。课堂上教者应转换角色,和学生共同学习。营造出主动学习,民主和谐、积极探索,大胆质疑的课堂氛围。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使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得到激发。如教授《社戏》时,在学生研读课文后,我只做个别词句点拔,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对文中人物的刻画。我要求学生分组对“月夜行船,月下归航”写景叙事进行讨论并搭挡表演。分别扮演双喜、阿发、桂生及“我”。表演后,我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发言,点评表演的成功与不足。然后再选一组上台表演,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讨论,要求各自谈出自己有主见的观点,这样的讨论,使班上形成赶超竞争氛围。长此以往,学生形成善思多问,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风格。
2 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意识的唤起
学生学语文,首先要对语文有兴趣。兴趣是学生创新的能量,强制的教学,学生产生不了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现代教学手段趋于先进化。录音机,投影仪等多媒体在教学中已普遍使用。单调的三尺讲台、黑板、二寸粉笔,孔乙已式的说教学生再也不感兴趣。而多媒体上,五彩缤纷的画面,神奇的背景,优扬的乐声,并且这容量大、效率高。极大的吸引学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精力的投入和创新意识的完善。提升了教学质量。如教学《钱塘湖春行》时,我利用影渫资料把这首诗演绎成色彩靓丽、线条繁多的画面,一下子把学生带进百花争艳、莺歌燕舞、碧水荡漾的西湖美景之中。在音乐伴奏下学生激情的朗读,使学生沉浸在“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情境之中。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空间和想象空间。
3 课内延伸课外,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联。学科之间,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都被语文所包容。生活更是离不开语文,语文更是离不开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有利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以培养人与自然和谐观为题,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影视资料,报刊文摘,让学生观看阅读。了解人类赖依生存的生物圈遭受令人发指的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认识自己在维护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所承担的责任。从而提高学生认识事物,评判事物的能力。又如在班上创办《萌芽》文学社,让学生自己写稿、组稿、排版,励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时常还在班上举行演讲赛,诗歌赛,辨论会,让学生在争论中提炼语文能力。有时为争论一种观点,一个结论争的脸肿勃子粗,但他们享受到争论给他们带来快乐。平时,让学生在与人交往勾通中注意生活用语,留心广播、电视、网给上的广告、标语、铭牌上的语文精彩表达形式,同时采用多疑审视的态度,查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并予以纠正。春节让他们给左邻右舍编春联,征兵时编写标语进行宣传;模拟给工厂产品打广告。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使学生从书本课堂付诸于实践,不但提高了创新实践能力,更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更加喜欢语文这门学科。
4 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无垠想像的世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是一切创造的先导。”人缺乏想象力,是很难有创新精神。由语文课改目标来看,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首先是学生再造想象力的培养。对课文中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情境和意境的理解掌握,能引发学生日积月累的材料。教师通过自己精彩的诵读和讲解,必然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走进作者描绘的一幅幅色彩斑蓝的图画之中,感受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教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在学生反复朗读之后,我让学生想象,太守与民同乐的情境;想象封建战乱社会里,文人寒任安无居所,饥寒交迫的惨景。通过想象,学生透过作者凝炼的语句,既感受到诗文的意境,又深深体会到融合在景中的情感。更进一步领会到作者的主旨,与欧阳修,杜甫进行情感勾通并产生共鸣。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想象,我更重视学生的创造想象的培养,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无垠的想象世界。如教《登幽洲歌台》时,我让学生想象作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孤独寂寞的情感;教授《藤野先生》时,我让学生把握课文主旨,想象20年后藤野先生的状况;这些创造想象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课堂气氛得到活跃,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体质和心理飞跃的发展,对事物变化事事感到新奇。而且,心理之伴随着幻想。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一特征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爱好,让他们创作寓言、童话。在他们的笔下,花草虫兽都能说会道;山川河流感情丰富。有的同学还编起科幻故事。他们穿越时空隧道,欣赏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与唐宗宋祖交流“和谐盛世”的治国之道;驾驭光速飞船遨游银河九天。在九大行星上探险考研。学生的奇思异想令教师惊叹。
创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永恒的追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创新,顺应教学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新时期所期望的人,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 杨谦.中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方法指南[M].西安:陕西理工学院出版,2003.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025-01
创新是一个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当前教学改革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阵地。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贵,是教学的主宰者,没有教师的教,学生无法学到知识。学生成了接纳知识的“容器”。这严重桎梏着学生个性的发展,更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传变观念,找出创新教育的新路子。下面,我就在近几年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来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学生做主人,课堂和谐思维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权利又是自己的义务,要勇于承担自己的学习重任。让学生把学习跟自己的生存、成长、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体验到学习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途径。课堂上教者应转换角色,和学生共同学习。营造出主动学习,民主和谐、积极探索,大胆质疑的课堂氛围。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使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得到激发。如教授《社戏》时,在学生研读课文后,我只做个别词句点拔,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对文中人物的刻画。我要求学生分组对“月夜行船,月下归航”写景叙事进行讨论并搭挡表演。分别扮演双喜、阿发、桂生及“我”。表演后,我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发言,点评表演的成功与不足。然后再选一组上台表演,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讨论,要求各自谈出自己有主见的观点,这样的讨论,使班上形成赶超竞争氛围。长此以往,学生形成善思多问,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风格。
2 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意识的唤起
学生学语文,首先要对语文有兴趣。兴趣是学生创新的能量,强制的教学,学生产生不了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现代教学手段趋于先进化。录音机,投影仪等多媒体在教学中已普遍使用。单调的三尺讲台、黑板、二寸粉笔,孔乙已式的说教学生再也不感兴趣。而多媒体上,五彩缤纷的画面,神奇的背景,优扬的乐声,并且这容量大、效率高。极大的吸引学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精力的投入和创新意识的完善。提升了教学质量。如教学《钱塘湖春行》时,我利用影渫资料把这首诗演绎成色彩靓丽、线条繁多的画面,一下子把学生带进百花争艳、莺歌燕舞、碧水荡漾的西湖美景之中。在音乐伴奏下学生激情的朗读,使学生沉浸在“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情境之中。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空间和想象空间。
3 课内延伸课外,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联。学科之间,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都被语文所包容。生活更是离不开语文,语文更是离不开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有利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以培养人与自然和谐观为题,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影视资料,报刊文摘,让学生观看阅读。了解人类赖依生存的生物圈遭受令人发指的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认识自己在维护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所承担的责任。从而提高学生认识事物,评判事物的能力。又如在班上创办《萌芽》文学社,让学生自己写稿、组稿、排版,励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时常还在班上举行演讲赛,诗歌赛,辨论会,让学生在争论中提炼语文能力。有时为争论一种观点,一个结论争的脸肿勃子粗,但他们享受到争论给他们带来快乐。平时,让学生在与人交往勾通中注意生活用语,留心广播、电视、网给上的广告、标语、铭牌上的语文精彩表达形式,同时采用多疑审视的态度,查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并予以纠正。春节让他们给左邻右舍编春联,征兵时编写标语进行宣传;模拟给工厂产品打广告。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使学生从书本课堂付诸于实践,不但提高了创新实践能力,更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更加喜欢语文这门学科。
4 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无垠想像的世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是一切创造的先导。”人缺乏想象力,是很难有创新精神。由语文课改目标来看,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首先是学生再造想象力的培养。对课文中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情境和意境的理解掌握,能引发学生日积月累的材料。教师通过自己精彩的诵读和讲解,必然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走进作者描绘的一幅幅色彩斑蓝的图画之中,感受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教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在学生反复朗读之后,我让学生想象,太守与民同乐的情境;想象封建战乱社会里,文人寒任安无居所,饥寒交迫的惨景。通过想象,学生透过作者凝炼的语句,既感受到诗文的意境,又深深体会到融合在景中的情感。更进一步领会到作者的主旨,与欧阳修,杜甫进行情感勾通并产生共鸣。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想象,我更重视学生的创造想象的培养,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无垠的想象世界。如教《登幽洲歌台》时,我让学生想象作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孤独寂寞的情感;教授《藤野先生》时,我让学生把握课文主旨,想象20年后藤野先生的状况;这些创造想象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课堂气氛得到活跃,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体质和心理飞跃的发展,对事物变化事事感到新奇。而且,心理之伴随着幻想。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一特征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爱好,让他们创作寓言、童话。在他们的笔下,花草虫兽都能说会道;山川河流感情丰富。有的同学还编起科幻故事。他们穿越时空隧道,欣赏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与唐宗宋祖交流“和谐盛世”的治国之道;驾驭光速飞船遨游银河九天。在九大行星上探险考研。学生的奇思异想令教师惊叹。
创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永恒的追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创新,顺应教学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新时期所期望的人,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 杨谦.中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方法指南[M].西安:陕西理工学院出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