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来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强度适宜等特点,它不仅能调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充分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体育活动 大课间 意义
1996年6月3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又明确指出:“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同意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加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对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重视青少年的体质是国家长远的战略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手段。
一、体育大课间的内容丰富多彩
体育大课间现在是学校的校体课程之一,涉及的范围广,形式多样,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田径等几十种运动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现在的学生作业多,书包重,压力大,休息时间还要课外辅导,在体育课中,能得到适当的锻炼,但是也有局限性,体育课练习的技能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喜好来进行,学生不喜欢就不愿投入其中,就算学生喜欢的往往只有一两节课。体育大课间的开展能让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根据学生的喜爱来开展体育大课间的项目,能让学生融入其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让学生从身体和精神上得以释放紧张和压力。学生在体育大课间的时候不仅愉悦了心情,还锻炼了身体,能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体育大课间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终身体育是一项国家战略,是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大课间正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造了一个平台,让学生从小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学生还正是处于一个生长发育的时期,加强体育锻炼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在的学生家长崇尚分数至上,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身体,只关注分数,从而导致学生体力活动的减少,精神过度紧张,摄入热量过多等问题,造成了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症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对其今后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体育大课间可以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培养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让学生了解到身体的锻炼不在一朝一夕。青少年时期,正是打好身体基础的“黄金时代”。从人体自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在这一时期里应当得到的锻炼而没有得到,到了成年以后,时过境迁再进行锻炼,虽然也有效果,但由于基础未打好,往往是事倍功半。我们要放眼未来,首先要从现在做起,保证现在精力旺盛地学习,同时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也为将来从事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好准备。
三、体育大课间丰富了校园文化
学校由于经费的局限不能很好地开展校园活动,只能是在重大的节日才会有学生的活动,校园文化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能很好地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能感觉校园环境是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体育大课间能结合国家文化、本地文化、校园文化自行创造锻炼项目,也可做体育类的游戏。例如,丢手绢、拔河、踢毽子、跳竹竿舞、打陀螺等项目,极大地增加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练、喜欢练并在锻炼中享受到快乐,同时也丰富了校园的生活,增加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提升了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给校园赋予了生机和活力。
体育大课间的开展不只让国家的政策得到了落实,更是让学生享受到了乐趣。每天锻炼一小时不能只挂在嘴边,要付出行动。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体育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选择学生喜闻乐见、安全实用和具有锻炼价值的新兴体育项目作为锻炼内容,特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完全符合《课标》的四大理念,为实践《课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大课间体育项目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曾沪湘.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之诌义[J].魅力中国, 2010.
[2]胡文举,李丽.高校图书馆与素质教育[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
作者简介:张玉新,江西省新余市逸夫小学,邮编:338000
【关键词】体育活动 大课间 意义
1996年6月3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又明确指出:“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同意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加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对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重视青少年的体质是国家长远的战略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手段。
一、体育大课间的内容丰富多彩
体育大课间现在是学校的校体课程之一,涉及的范围广,形式多样,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田径等几十种运动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现在的学生作业多,书包重,压力大,休息时间还要课外辅导,在体育课中,能得到适当的锻炼,但是也有局限性,体育课练习的技能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喜好来进行,学生不喜欢就不愿投入其中,就算学生喜欢的往往只有一两节课。体育大课间的开展能让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根据学生的喜爱来开展体育大课间的项目,能让学生融入其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让学生从身体和精神上得以释放紧张和压力。学生在体育大课间的时候不仅愉悦了心情,还锻炼了身体,能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体育大课间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终身体育是一项国家战略,是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大课间正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造了一个平台,让学生从小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学生还正是处于一个生长发育的时期,加强体育锻炼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在的学生家长崇尚分数至上,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身体,只关注分数,从而导致学生体力活动的减少,精神过度紧张,摄入热量过多等问题,造成了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症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对其今后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体育大课间可以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培养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让学生了解到身体的锻炼不在一朝一夕。青少年时期,正是打好身体基础的“黄金时代”。从人体自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在这一时期里应当得到的锻炼而没有得到,到了成年以后,时过境迁再进行锻炼,虽然也有效果,但由于基础未打好,往往是事倍功半。我们要放眼未来,首先要从现在做起,保证现在精力旺盛地学习,同时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也为将来从事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好准备。
三、体育大课间丰富了校园文化
学校由于经费的局限不能很好地开展校园活动,只能是在重大的节日才会有学生的活动,校园文化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能很好地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能感觉校园环境是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体育大课间能结合国家文化、本地文化、校园文化自行创造锻炼项目,也可做体育类的游戏。例如,丢手绢、拔河、踢毽子、跳竹竿舞、打陀螺等项目,极大地增加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练、喜欢练并在锻炼中享受到快乐,同时也丰富了校园的生活,增加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提升了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给校园赋予了生机和活力。
体育大课间的开展不只让国家的政策得到了落实,更是让学生享受到了乐趣。每天锻炼一小时不能只挂在嘴边,要付出行动。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体育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选择学生喜闻乐见、安全实用和具有锻炼价值的新兴体育项目作为锻炼内容,特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完全符合《课标》的四大理念,为实践《课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大课间体育项目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曾沪湘.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之诌义[J].魅力中国, 2010.
[2]胡文举,李丽.高校图书馆与素质教育[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
作者简介:张玉新,江西省新余市逸夫小学,邮编:338000